第三十六章 后勤

我们大队人马回到了成都府,人们名自散去,杨洪却跟着我进了皇宫。当我和杨洪在书房坐下时,天已经快黒了。我以为杨洪又要开始长篇大论的劝戒我,没想到他只是告诉了我丞相传来战报说已经平定了雍闿的反叛,并斩杀了几个带头反叛之人,包括雍闿在内。并且打退了孟获南蛮的军队,丞相还要继续南征,要一举收服这些南蛮。

这些我早就通过《三国演义》知道了,所以一点都不奇怪,奇怪的是杨洪对我私自出宫一事竞只字未提。杨洪在讲完军情后就告退出宫,当他走到书房门口时,突然转身对我一笑道:“陛下下次再私下出宫记得叫上老臣,另外也多带点护卫。”说完转身而去。我看着他的背影一阵无语,可是不知为什么,心底里涌上了一股暖流,在他的笑容中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溺爱之情。

第二天的朝堂上孔明的军报让所有的人脸上都出现了笑容。大军征战,后方的人最担心的就是失利,虽然我熟读三国,没有这样的担心,可别人会有。这份军报一扫满天的乌云,让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一时大殿上要我下旨奖赏三军的提议得到了所有大臣的赞同。

下朝后我坐在书房內,一个现实问题让我不得不重视起来。历来战争打的就是国力,打的就是后勤保障。通过这次出宫,我对粮食的供应有了信心。在新技朮的带动下,粮食产量会越来越高。金钱也不是问题,蜀国的特产由于我的介入,从只有蜀锦到现在的纸张、美酒、火柴、精盐等等这些商品所带来的利润和商税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那么剩下的就是运输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李白的名句在后世几乎无人不知,现在我虽没有出过远门,可这个时代没有水泥,没有沥青,更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可以想像得到蜀道难行到何种程度。修路这种劳命伤财的事,现在我不会去干。能想得到没有机械之力的现在全靠人力在崇山峻岭中修公路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何况一但修好了公路,没了天险,以蜀国的国力那是敞开了大门让强盗进来,这种奇葩的事我不会干。

那就只有在运输工具上想办法了,孔明以后发明的木牛流马不正是为了后勤供给迫不得己才想出来的吗?不过木牛流马后世早就没有了做法,我也不会。我想起了后世解放战争中支前用的独轮车,某战役甠利后陈元帅不是说吗“战役的胜利是靠独轮车推出来的。”

这独轮车构造简单好像四川人叫它鸡公车,应该能造出来。说干就干,我拿起鹅毛笔,安公公原来静静的陪我站着,一看我拿起了笔,过来飞快的磨好了墨汁。我挥笔在纸上画出了一架独轮车的图型。并且让安公公马上送到匠作监,叫毛义按图打造,越多越好。我了结了一件心事,心情大好,连中饭都多吃了一些。

接下来就是准备奖赏的物资。提到物资我突然发现竞然没有太多的东西要准备,铜钱太重,五十万人一人一文就是五十万文,堆起来就是一座山,怎么运?食品更没法运,这么远的路,等运到估计全成垃圾了,要是因为圣命吃下去非全体食物中毒不可,我这是奖赏呢还是杀人呢?

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带上一千坛五粮液,带上刚赶制出来的一千支手雷,带上二十名医师,多带酒精和药品,带上少量金银。就这样也准备了十天,十天里毛义那也造出了二百架独轮车。军士们一试用这独轮车就喜欢上它了。不只省力,对地面要求不高,还能装,一辆车装上三、四百斤货没问题。懂行的大臣们也赞叹不巳,光是不用牛、马就能节省大量的粮食和草料,而且方便快捷,不管是推是拉都行进自如。

我又想起了一个主意,喊来李胜让他派几个可靠的伙计跟送奖赏的队伍一起走,仼务是用盖上“广隆昌”印记的写着钱数的凭条收购军士们手中的战利品。对收凭条的军士承诺,不论是谁,只要手中有凭条,就可来“广隆昌”商号兑现铜钱。战利品就用这些独轮车往回运。李胜听得心领神会,急匆匆的找人去了。

我私下写好了一封给孔明的信,除了把近来我开办军校的事汇报一下以外,还再三要他保重身体,注意安全。我知道这些事自会有人向他汇报,但这封信还是要写。不但要写得认真,还要写得有感情。结果是我写完后都不敢再读一遍,怕吐。

我在送这支运送队伍时,喊过负责人昭武中郎将 胡济。把圣旨和信交给了他,吩咐一定要亲手交给丞相之后,整支队伍出发了。

送完这支队伍后回到书房,我想清楚了一件事,就是我要为以后的战争多做一些准备了。坐在书桌后我把后世的炒面、方便面、肉罐头、清水过滤装置等这些行军打仗必备的东西的制作方法一股脑全写了出来。当然现在做不到的就变通一下,比如方便面里的脫水菜,这没法弄,只好用咸菜代替,肉罐头的铁皮和封囗没法弄,就用陶罐和泥封代替,可能保鲜时间会较短,但高温处理过后,一、二个月应该问题不大。

我把写好的方法交给安公公后,安公公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一脸惊讶的向我看来。随后安公公对我道:“陛下,宫内的作坊现在只生产香皂和肥皂,实在浪费。这些东西制作简易,可否放在宫内作坊内制造?”我一听喜道:“好啊,放在宫内作坊又安全可靠,又能多一进项是好事。安公公你去安排吧。”安公公躬身答道:“诺,老奴这就去安排。”刚准备走又转头轻声的问了一句:“陛下,还有您不会的事吗?”我听后一愣,立马反映了过来,笑骂道:“你这个老家伙,朕当然有不会的,比如生孩子朕就不会。”安公公一脸鄙视的走了出去。

后勤方面的东西准备好了,接下来是兵器。孔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队要打胜仗,就要装备好武器。现在的兵器材料太差,钢的产量极低,用钢打造的兵器,就是将官都不多见,更别说兵士了。我虽然造出了手雷这一利器,可手雷不是万能的,这个时代更多的是要靠人去拼杀。这时手中刀枪的好坏就很关键了。

要想提高钢铁的产量和质量,先得有炼钢炉,先得有煤炭和焦炭。四川有煤矿,我印像深的好象是后世的攀枝花市,不过攀枝花市应该是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处,这个时代,那里应该还是不毛之地。成都府附近没有大煤矿,记忆中好象大邑那有个小煤矿,明天叫杨洪派人去找。

第二天早朝,我在朝堂上提出了制造炼钢炉的想法。各位大臣对我最近层出不穷的发明已经麻木了,听说能大幅提高钢铁产量,犹其是钢产量。一致同意。我叫安公公取来成都府地图。打开羊皮地图后我深深的鄙视了一把这个时代的地图,地图上简单到只有几个圆圈代表城市,几道线代表道路,几个山样的花纹代表山,别的就什么都没有了。没办法我喊过杨洪,指着后世大邑县的地方问杨洪,杨洪说那儿是江原县。我告诉他派人去那找一种埋在地下不深的能燃烧的黑石头,那就是煤。杨洪将信将疑的答应了下来。

第一百五十一章 结案第四十八章 夜谈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八章 出宫<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二十九章 朝会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五十二章 封官第十三章 收徒第三十九章 试刀第一百零九章 决胜第三十章 南征第三十一章 军校第三十九章 试刀第四十章 琪儿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八十三章 阅兵第九十七章 李胜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阳第三十一章 军校第三十七章 炼钢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下]第九十章 船厂第五章 改变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计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八十四章 军营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财路第三章 祭祀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九十九章 谈判第一百零四章 交兵第七十章 反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敌第六十六章 救济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第六章 酿酒第十三章 收徒第八十八章 结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阳第一百二十五章 游园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二十四章 店铺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吴第一百二十二章 纺机第一百三十章 升迁第三十七章 炼钢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胜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园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三十四章 械斗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八十一章 贤才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一百零七章 决战[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计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十八章 教师第二十二章 张苞第一百七十五章 围困第五十四章 过年[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结案第一百五十七章 香水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十七章 同学第十九章 火柴第二十章 火药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六十八章 斗将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八十一章 贤才第八章 出宫<下>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下]第八十一章 贤才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八十三章 阅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锋第四章 造纸第九十章 船厂第一百四十章 晋阳第七章 出宫<上>第四十九章 定计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一百二十章 书本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二十六章 游街[二]第七十四章 再攻第四十七章 孟节第四十九章 定计第一百二十五章 游园第八十三章 阅兵第一百零六章 水战第六十八章 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