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为难

张奉新等路承周走后,也离开了广发旅馆,他得向王小湘汇报,同时要给路承周建立档案。

“他以为他是谁?还不想加入我们?”王小湘听完后,冷哼着说。

他当初加入军统,根本就没有犹豫,愿意为这个“革命团体”奋斗终身。

“站长,他还没有明白我们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正好这段时间,再考察一下,可行的话,先让他入党。”张奉新笑着说。

“我们的原则,宁缺毋滥。对他平时的一举一动,要随时掌握。”王小湘叮嘱着说。

“我会注意的。”张奉新说。

“入党,建档案的事,你与刘有军接洽便是。”王小湘沉吟着说。

王小湘对路承周的行为,虽然有些不满,但也没有太在意。

路承周考虑了三天,才答应为国家做点事,还不想加入军统,这倒是一般人的想法。

毕竟,路承周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思想没有改造完成,暂时担任外围人员也好。

刘有军是军统海沽站的书记,文书方面的事情,由他负责。

刘有军是瑞安人,1913年出生,几年前在上海法学院求学,后加入军统,是戴老板的红人。

曾经在侍从室任侦察科书记、临川培训班书记,年前调入海沽担任书记。

刘有军虽然只有二十一岁,但显得很老练,履历也很丰富。

他参加军统的时间不长,可起点很高,不但在侍从室干过,还深得戴老板赏识。

要不是他来海沽的时间不长,此次就能担任军统海沽站长。

刘有军有单独的住处,距离王小湘的诊所不远,平常并不经常在一起。

“路承周既然是海沽警察教练所毕业,你要与他多沟通,引导他走向革命。”刘有军想了想,说。

他只比路承周大一岁,可资格老,说话也是老气横秋。

年青人的思想,最容易改造,只要让他意识到,参加军统,是为国家出力,就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到这股激流之中。

“路承周很痛恨日本人,对**也没有好感,肯定可以争取过来。”张奉新笃定的说。

“那也要抓紧。”刘有军叮嘱着说。

所谓趁热打铁,如果让路承周受了其他势力的蛊惑,那就不好了。

“是。”张奉新恭敬的说。

刘有军级别比他高,又是总部派来的,哪怕很年轻,他也得表示足够的尊重。

“对了,路承周在警察教练所的成绩如何?”刘有军虽然年轻,但办事很沉稳。

说话的时候,已经在给路承周建立档案,写到警察教练所时,他突然问了一句。

“成绩优异,特别射击和格斗。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深得在警察教练所兼教的克莱森琪信任。”张奉新马上解释。

路承周是他挖掘的,路承周的能力越强,他脸上越有光。

张奉新相信,路承周如果加入军统,一定会成为一员干将。

“还能说英语?”刘有军诧异的说。

“据说日语讲得不错,还能说几句德语。”张奉新说。

为了发展路承周,张奉新专门调查过路承周的家庭、社会关系,以及在学校的成绩。

“他是在二十四号路当巡长吧?”刘有军问,他对路承周有些好奇,准备找机会去接触一下。

“是的,手下有十二名巡捕。”张奉新忙不迭的说。

“我们现在没有行动组,既然路承周的射击和格斗成绩都不错,能否让他参与行动?”刘有军问。

作为军统海沽站的书记,很多事情都由他来安排。

之前海沽站是有个行动组的,但之前撤销了,新的行动组还没有成立,遇到行动的话,只能临时从其他地方抽调人员。

“这个……”张奉新有些为难的说。

让路承周提供情报,做一些外围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让路承周参与行动,路承周会同意吗?张奉新还真没有把握。

“如果有困难就算了,但以后要尽量让他参加行动。”刘有军提醒着说。

只要路承周参加过军统的行动,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他还没入党,也没有宣誓,现在参加行动,未必会同意。”张奉新连忙解释着说。

刘有军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将路承周的档案建好后,让张奉新签字。

这份档案,再加上王小湘的意见,以后是要送到总部备案的。

张奉新走后,刘有军又将路承周的档案调出来,放在台灯下,仔细的看着……

孙保全的绑架案终于破了,人找到了,但却是死的。

准确的说,人是“挖”出来的,在巴克斯道22号的那间房内,挖到了三具尸体。

除了孙保全外,还有其他两位受害者。

根据两位嫌疑人的供述,他们总共有十几人,专门干绑票的案子。

每次都是先将受害人,要么骗,要么绑到预先租的房内,勒死后,将尸体埋入房内地下,然后再找死者家属,或死者的店铺进行勒赎。

这个绑架集团,为首之人,正是路承周发现的那位满脸横肉者,他叫李玉华,原来是奉军的一名逃兵。

其他人员,要么是无业游民,要么是失业的小工商业者,铤而走险,在李玉华的唆使下,沦为图财害命之徒。

阮健公原本很沮丧,但在破案后,整个人变得极度亢奋。

下午,温秀峰将他堵在副处长刘立峰的办公室里,让他很被动。

现在,抓到李玉华,他心里所有郁闷一扫而光。

孙保全虽然死了,但案子却破了。

不但案子破了,而且还连破11起,阮健公审讯完后,马上向刘立峰汇报,准备联合海沽公安局、法租界巡捕房,起出剩下的几具尸首。

整个晚上,阮健公都在忙碌。

作为此次绑架案的关键人物,路承周也跟着忙了一晚。

阮健公很想将破获绑架案的功劳,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但思前想后,还是没有这么做。

无他,路承周可以直接与警务处长克莱森琪对话罢了。

如果路承周将实情,向克莱森琪汇报,阮健公又会很被动。

克莱森琪是路承周在海沽警察教练所的教师,因为路承周精通英语,成绩优异,克莱森琪对他很是赏识,这才特意让他来英租界警务处。

海沽警察教练所的前身是海沽警务学堂,是海沽最早的警察专业学校。

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河北堤头村成立。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海沽周边20里以内不得驻扎中**队,城市的治安必须由巡警管理维持,这就急需大量的警官和高级警务人员,因此,海沽警务学堂应运而生。

警察教练所的教师,主要由日、德、英等国的高级警务人员组成,学制也由刚开始的六个月延长至两年。

该学堂的毕业生主要分配海沽、上海、南京等地担任中高级警官。

民国以后,各大商埠设立警察组织,也都到海沽来聘请教官。

民国4年,该学堂改组为“直隶全省警察传习所”,不久,又划归海沽警察厅管理,更名为“海沽警察教练所”。

路承周在海沽警察教练所,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两年时间,不仅系统学习了警务知识,还学会了日、英语。

原本路承周毕业后,要去海沽公安局,但在克莱森琪推荐下,路承周到了英租界警务处。

并且跳过巡捕,直接担任巡长。

巡捕也分甲、乙、丙三种呢,可见克莱森琪对这位中国学生,还是很欣赏的。

当然,警务处与路承周签订的只是民事合同,哪怕克莱森琪让路承周担任巡官,甚至是正巡官,也是没有问题的。

有了这层关系,阮健公再想邀功,也不敢无视路承周。

第三百五十五章 补救第七百零一章 信任第三百四十九章 靠得住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不是第三百七十九章 千真万确第三百七十四章 兄妹情第三百零八章 要钱和花钱第一百二十一章 旧瓶第三百七十三章 侦查第一百四十二章 抗议第四百七十五章 疑惑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步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有用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嫌第一百九十九章 怨气满腹第七百八十二章 撤离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行解决第四百五十三章 现场第七百六十七章 撤离第七百七十七章 伤寒第二百二十一章 四方第六百六十一章 算计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折第六百一十九章 回馈第八百六十四章 正面接触第六百七十章 见面第七百七十二章 入瓮第八十二章 清除第二百一十四章 下套第八百二十八章 打入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洋大盗第三百八十章 满脑子第七百零八章 破获第五百一十二章 微测第八百二十一章 有所怀疑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能第三百六十章 重中之重第七百六十八章 泄愤第一百八十六章 卖个关子第九百一十八章 端倪第三百四十六章 提个醒第八百零八章 退却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手第二百三十五章 刺杀第一百五十九章 配合恰当第七百一十章 人去楼空第五百五十三章 配助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逼亲第三百六十四章 举报有奖第三十五章 召见第五百四十二章 拖延第二百六十八章 初次见面第六百八十五章 侥幸第二百九十二章 老同学第六百零六章 观察第二章 分析第八百六十四章 正面接触第九百一十章 拜托第四百三十二章 交流第六百四十三章 后天行动第八百四十八章 狙击第四百一十八章 单独第九十一章 会议精神第六百三十三章 教训第八百零八章 退却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第六百七十三章 兴奋第五百八十七章 绝境第六百零九章 扯后腿第二十一章 配合第五百七十七章 失踪第八百九十二章 铲除第五百二十二章 重赏第三百三十七章 和稀泥第五百七十四章 任命第七百四十二章 正式接触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身份第七百六十九章 合谋第三百五十九章 考验第六十七章 羞辱感第九百二十六章 等待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问必答第二百一十五章 帮凶第一百三十七章 挂起第七百九十五章 回去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情报第九百二十七章 海委会第五百四十一章 有用第五百九十七章 约定第二百零四章 动手第五百二十八章 将信将疑第一百八十九章 找到他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息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讨苦吃第二十六章 好复杂第九十六章 尝甜头第六百七十章 见面第八百四十章 汇报第三百零三章 扑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