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石堡城之战

河谷之中,战马嘶鸣,王海宾骑在马背上,手搭凉棚,看着远处的悬崖。这悬崖一片赤红之色,格外显眼,悬崖上有两个小黑点,大的黑点叫大方台,呈三角形,小的黑点是小方台,一条山脊小径从两个方台之间穿过。

这就是关山险地,石堡城!

石堡城面临河谷,背靠大山,两侧山峦起伏,峭壁悬崖,犹如苍鹰展翅。除了这条不宽的小径,别无他途。要想攻占石堡城,只有打,只有通过这条小径进行强攻。

王海宾丰安军使,奉命攻打石堡城。他是第一次来到石堡城,仔细打量一番方才发现石堡城远比他想象的要难打,难打得多!怪不得朝廷与吐蕃争夺数十年而不可得,这地势太险要了。以悬崖为城堡,真是一绝,让人难以想象。

唐朝为了争夺这一战略要地,已经花费了数十年时间,付出了数万将士的性命,可仍是在吐蕃手里。

久久没有说话,兵士演训的情景涌上心头,王海宾在进行最后的推敲。自从接到攻打石堡城的命令之后,王海宾知道石堡城难打,收集了一切能收集到的资料,仔细研究推敲,还请来参加过石堡城战斗的老兵进行指点,对军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石堡城虽然险要,但是并不大,只能驻兵一千左右,然而贮存的粮食、滚木、擂石极多,足以坚守数月,对数万大军造成伤害。

王海宾深思之后得出结论,要想攻下石堡城必须付出大代价,代价虽然高昂,但是石堡城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再高的代价也值了!若是唐军控制了石堡城,不仅仅使得陇右和河湟地区连成一片,还会对吐蕃造成强大的军事压力。改变唐朝和吐蕃的战略格局,让唐朝由被动变为主动。

对这一仗,王海宾总结为两条,一是轻便。在山道上作战,空间有限,唐军的优势难以发挥。陌刀、伏远弩、擘张弩、攻城器械、骑兵冲锋这些唐军的杀手锏都用不上。

还有唐军喜爱的明光铠、细要铠这些铁甲也用不上。铁甲的防护能力不错,当然是对弓箭和近身搏杀来说地。在石堡城作战,最大的威胁不是弓箭和近身搏杀,而是滚木擂石。

一千左右的驻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形成强大的箭雨。吐蕃军队是凭险固守。根本就不会和唐军近身搏杀,再好的防护在这里也施展不开。相反,一块石头,一根木头从山径上砸下来,会砸死砸伤一大片。因而灵便就成了这一战成功与否的关键。

为了让兵士能很好的适应,王海宾特的选出类似的地形来训练兵士的腾挪功夫。希望能有效用。

王海宾制订地第二个策略就是消耗,石堡城在悬崖上,滚木擂石虽然威胁很大,毕竟有用完的时候,只要唐军下定决心。再高的代价也可以付出,终有消耗光的时候。等到耗光的时候。也就是石堡城被攻下的时候。

回头一望,漫山遍野地军营,唐军这次出动了五万,大张旗鼓前来,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石堡城。王海宾愈加认为这消耗策略是对的,即使打光四万九千,只要还有一千军队,也能控制石堡城,那也是胜利。

为了拿下石堡城。李隆基的准备功夫十足,下令西域、安北都护府的军队采取守势,甚至搁置了安北都护府对突厥作战的计划,从别处调动援军奔赴河西,至于辎重粮草药材就别说了,优先保障。

这五万军队只不过是攻打石堡城军队地一部分,而王海宾这个军使却是担任了这五万军队的第一波攻击任务。

第一波攻击相当于敢死队,能活下来地人很少,不要说兵士。就是王海宾本人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但是。王海宾根本就没有计较这些,他想的是如何打仗。

死在战场上。对于军人来说是死得其所,没甚好想的!

他麾下的兵士身着皮装,左手持盾,右手横刀,背负弓箭,其负重比起铁甲在身轻便了许多,完全的轻装了。这是舍长用短,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唯一的优点就是加快了唐军冲锋的速度。速度,在这里更有用处。

军号声响起,王海宾平静的脸上突然泛起了光辉,眼睛变得炽热,一夹马肚,来到他地军队前,扫视一眼这些即便奔赴战场的勇士,他们中有很多人不可能见到傍晚的夕阳,眼里不由自主的出现了雾气。

这些都是和他相处多年的生死兄弟!是他招募了他们,是他训练了他们,也是他把他们送上战场,作为将领,他还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心脏不由得一阵抽搐!

“弟兄们:前面就是石堡城,我们大唐的石堡城!可现在,却在吐蕃蛮子的手中,我们是大唐的好男儿,有没有勇气夺回来?”王海宾开始进行战前训话,提振士气。声音高亢,富有激情。

“有!”虽只一个字,却富有让人血液燃烧地感想!

“弟兄们:朝廷已经下令,凡为国捐躯者,亲人会得到抚恤,他们会很悲痛,可他们会因为你们地勇敢行为而自豪!你们可以放心,你们的亲人会衣食无忧!因为朝廷会照顾他们!朝廷厚待我们,我们报效朝廷,为国捐躯地时候到了!”王海宾右臂重重挥下,含有无限的力量。“报效朝廷,为国捐躯!”兵士们齐声呐喊。

呐喊声以即将上战场的兵士为中心,迅速弥漫整个军营,五万人齐声呐喊,声震长空,整个赤岭沸腾了!

“杀!”王海宾右手朝石堡城一挥,兵士们吼一声“杀”,左手持盾,右手握刀,义无反顾的冲上了山径。

石堡城之战,正式打响!

“这次唐人是真打了!”吐蕃兵士望着赤岭上的唐军军营。很是惊惧的说。

“是呀!数十年来,唐人就没有如此大的动静!这么多人,一直打下去,耗也把我们耗光了!”又一个吐蕃兵士嘀咕起来。

“闭嘴!”石堡城的吐蕃守将吉布怒喝一声,眼睛一翻,瞪着窃窃私议的兵士。兵士吓得大得气也不敢出。

吉布高大的个头,皮肤带着太阳色,手一挥,喝道:“都给我上来!”

兵士们走到城墙边。吉布指着城墙上的黑色问道:“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兵士不明他地用意,不敢回答。尽皆盯着他。

“这是血,唐人的血!”吉布很是得意的道:“我守石堡城十年,和唐人大小数十战,他们连城墙都没有碰到过。这血是三年前,一个唐人兵士冲到离城墙三尺的地方,给我一石块砸死。他的血迹,还有他的脑浆就迸在城墙上。”

扫视一眼兵士,呵呵一阵得意的笑声响起:“这是我们大吐蕃的骄傲,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唐人是摸不到我们城墙的!”

经他这一鼓劲,兵士们的惊惧之心稍却。不少兵士笑起来了:“唐人不可能碰得我们地城墙!”

“还有那悬崖,你们知道为什么是红色的么?”吉布指着红色的悬崖问道。

悬崖红色是本色。天然生成的,这些兵守驻守这里数年,都知道这点。可是,不明吉布的用意,没人敢说话。

吉布好象一只好斗的公鸡,脖子一伸,振振有词地道:“那是用唐人的鲜血染红的!今天,我们就用唐人的鲜血把悬崖染得更红!”

“用唐人的鲜血染红悬崖!”兵士们惊惧之心尽去,咆哮起来。眼里露出战意。

吉布指着赤岭上地唐军军营,很是狂妄的道:“他们人是多,可是他们派不上用处,这是石堡城,再多地人也没用。我们一块石头都要滚好远,来的人都是送死!”

“大人,我听说唐人之间有一句话,旧鬼厌烦新鬼哭,说的是死在这里的唐人太多了。”一个兵士讨好的补充一句。

吉布哈哈大笑:“我也听说了。我们就让更多的新鬼来哭!”

“唐人来了!”兵士提醒一句。

吉布一瞧。只见唐军成纵列,握刀持盾。猫着身子冲了上来,异常迅速,一眨的功夫就冲了不少。

“咦,这些唐人咋和我们一样了呢?穿皮甲!”一个兵士很是疑惑的问一句。

吐蕃科技不发达,自从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科技文明,吐蕃才有了一些进步,可是和唐朝比起来,还差得太远。铁器很少,既要造武器,又要造铠甲,根本就负担不起。

吉布也发现了这点,眉头不由得一皱,冷笑道:“别管那么多。你们给老子听好了,等会石头要滚好,不要一滚出去就掉到悬崖下去了。”

“放心!这石头一年不知道滚多少回,熟着呢。闭着眼睛也不会掉下去。”兵士们嘻嘻哈哈的笑闹成一团。

吉布右手一招:“准备,石头。我叫滚再滚!”

几个兵士抬起一块磨盘大小地石头放到城墙上,屏着呼吸等待命令。眼见着唐军近了不少,兵士有些紧张了,问道:“滚吗?”

“等下!”吉布不急。

唐军一部分人继续前进,一部分人背靠山壁,取下弓,弯弓搭箭,对准城头。弓箭是唐军的标准装备之一,不分兵种人人都有,射箭之技当然也是必备,数十人对准城头,吐蕃兵士知道唐军射箭之技甚精,有些发怵。

“躲好!”吉布手一挥,蹲下身子,从城垛里看着下面。

唐军离城墙差不多一丈距离,吉面喝一声:“推!”兵士一齐发力,石头从城头掉下去,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飞速滚了出去,直朝唐军砸去。

有针对训练,面临危局,唐军也是不惧,闪展躲避。可惜的是这石头不小,山径就那么一点大。再闪躲也是躲不开,只听一片惨叫声响起,唐军已经壮烈殉国了。

吐蕃兵士对这条山径是太熟悉了,这滚石头的技术也练得很熟练,石头一直沿着山径朝前滚,滚了差不多三十来米,这才一偏,掉到悬崖下去了。

原本站满了唐军的山径,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就是紧帖着山壁准备射箭的唐军也没有幸免于难,全给砸死了。就一颗石头。唐军就死了十几个人,有的掉下悬崖,有地尸身不全,有地脑浆迸溅,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

吉布冒出头来,忍不住哈哈大笑:“唐人真笨。这也敢来攻,不要命了!”

吐蕃兵士直起身,看着地上地唐军尸体,狂笑不止。回答他们的却是一阵箭雨。其中一枝箭矢擦着吉布的头皮飞过,要不是他躲得快。肯定一箭要了他的命。

饶是如此,吉布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气急败坏起来,指着城下大喝道:“砸,砸,砸,给老子砸死这些该死的唐人猪!”

吐蕃兵士领命,一阵滚木擂石下去,隆隆之声不绝,震耳欲聋。等到响声静止下来,近百米山道上已经没有了唐军的踪影。有的只是他们残缺的尸体,迸溅地鲜血脑浆。

王海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嘴角一阵抽搐,右手不由自主的握在刀柄上,恶狠狠的咒骂一句:“这该死的鬼地方!”

在这里打仗真憋屈,要是在草原上,或者稍微能展开兵力的地方,也不会有力使不上。真是窝囊!

唐军没有任何犹豫。前面死掉,后面马上跟上。没有人后退一步。最让王海宾感动的是,有些兵士为了不让后面地人给砸中,硬是用身躯去顶挟势而下的滚木擂石。更有伤残的唐军,为了不妨碍后面上来的唐军闪躲,翻身滚下悬崖。他们中,有的还顺手抓住已死唐军地尸身,一起掉下去。

那些受了伤,不能移动而又神智清醒的兵士更是恳求同伴“把我推下去,快推我下去!”这地方不大,尸体太多,行动很不便,同伴们只能忍着心痛,噙着眼泪,说声“兄弟,来世我们还是兄弟”,把这些同伴推下悬崖。然后,他们握刀持盾,又冲了上去,高喊着“报仇!”若是他们受伤不能移动,他们做着同样地事情,恳求同伴把自己推下悬崖。

何其惨烈,何其悲壮!这就是唐军,创造无数辉煌的唐军!正是这支一往无前的百战之师,灭掉的国家就有数十个!把华夏声威振于异域万里之外!

战斗一直持续下去,到了日正中天时分,唐军已经损失三四百人,鲜血已经顺着山径流到山脚了。人踩在上面,都有些打滑。

“先停下来,等会再上!”王海宾实在忍不住了。

自从他从军以来,就没打过这样让人憋屈的仗。要是在大草原上,唐军展开兵力和善于骑射的突厥军队正面对战,比拼骑射技术,唐军也不会输,击溃突厥军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是在这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兵士死去,却不能上前冲杀,再大的力气也是没有用处,憋屈,憋屈,真憋屈!

“不!我们要继续冲杀!”兵士们眼里射出求战地光芒。

王海宾暗叹一声,一挥手:“去吧!”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能再活一个时辰就不错了。

兵士应一声,呐喊道:“冲啊!杀!报仇!”义无反顾的冲上了山径。

“报仇!报仇!”整个赤岭再一次沸腾了,唐军愤怒了,人人渴望战斗,纷纷请战。

战斗在继续,血液在沸腾,激情在燃烧!

听着无边的呐喊声,王海宾想起了隋朝名将史万岁写的《石城诗》“石城门峻谁开辟?更鼓误闻风落石。界天白岭胜金汤,镇压西南天半壁”。正如诗人所言,石堡城不大,却是一座汤池之城,易守难攻。

石堡城筑于大业五年,隋炀帝西巡至此,见此处关塞险峻,遂下令修了石堡城。却没有想到,百年后,唐朝为了争夺这一关塞,竟然死人无数,天意乎?

第47章 惊喜大发现第18章 大打出手第4章 一举成名第41章 怒斥使者第186 如此挑人第185 这才叫炮兵第30章 意料之外(上)第116 自救之策第9章 兄弟论剑第102章 不正经第27章 吴兢来访(下)第14章 名将高仙芝第12章 燃烧吧,长安第8章 艰难进军第74章 公主驾临第25章 望马兴叹(上)第8章 代理商第31章 正式开张第23章 相见欢第122 率军出征第226 玄武门外第60章 大破哈查只(中)第9章 乐游原上第10章 升官了第40章 石堡城之战第82章 步步杀机第144 血染多玛城第30章 意料之外(上)第43章 活捉默啜第110 危机四伏第238 玄宗登基第228 要命的黑手第120 叫我陈爷爷第4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76章 大好事第7章 再荣从军(上)第214 水泥问世第27章 率军北征第30章 血债累累第60章 大破哈查只(下)第19章 第一桶金(四)第130 席卷大非川第236 太平公主的结局第63章 大流士的矛第67章 面对公主第168 睿宗的决断第105章 恶毒之极第201 逃出生天第3章 画圣吴道子第22章 一掷万金第22章 帮你一把第15章 满载而归(下)第84章 轰动长安第162 全面崩溃第237 睿宗禅位第160 大决战(上)第185 这才叫炮兵第10章 曙光初现(二)第56章 新渠道第235 特殊使命第14章 少年奇志(下)第64章 欺上门来第72章 朝廷格局第28章 伟大发明(四)第18章 无米之炊第55章 工业之母第34章 狡猾的默啜第120章 太子的请求第50章 扩大生产第53章 未来科技第60章 大破哈查只(下)第68章 秘密定计第151 血战怒江第118章 做官了第35章 调敌南下第77章 吐蕃使者第66章 危机迫近第217 暗潮涌动第8章 陈氏化工(上)第109 各怀鬼胎第58章 你侬我侬第13章 宝刀名剑(下)第90章 试炮第139 血战爆发第68章 秘密定计第31章 妙计良谋第106章 惊闻凶讯第119章 好事喜事第16章 苏禄的抉择第68章 睿宗索人第31章 正式开张第92章 炮兵将领第28章 巧解难题第210 千里眼第25章 怛罗斯之战(中)第212 人才济济第36章 终于动了第38章 强强联手第194 死不低头第18章 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