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 提前到来的盛世

侍颤抖的声音让群臣从错愕中惊醒过来。睿宗这道3谓很有分寸,把数十年的积弊基本上罗列了一下,只不过,他并没有指责任何人,而是很有技巧的说“朕自即位以来莫能改,罪莫大焉!”

真要说起积弊之始,就得从武则天开始,那是母亲,睿宗当然不会去揭母亲的不是,含糊其词。

这些积弊并非因为睿宗而起,他却以一句他不能改为罪,谁也无法指责。不仅不能指责,反倒是佩服,如此之胸怀,古往今有几人?

群臣是感动无已,有些人眼里是涌出了泪水,就是萧至忠和窦怀贞他们也是不免几分激动,不住抹眼泪!

等到内侍读完,所有人齐声道:“皇上!”大部分臣感动得呜呜的低泣起来,含元殿上一片低泣声。

这在唐朝历史上从来未有过。

太平公主太意外了,对这个兄长她很是熟悉,可是,这一刻,她只觉得睿宗很陌生,陌生得她仿佛没有见过似的。不过,太平公主对睿宗的胸怀大是钦佩:“皇兄,大唐积弊已深,非一日所成,皇兄大可不必如此。”

睿宗摆手道:“小妹,你就不要为我开脱了。这些弊端虽非朕所成,不过,朕即位一年多,却没有革除,朕难道就没有罪吗?”

一句话,把太平公主问住了。是呀,就算不是睿宗弄出的积弊,可是,他即位以来却没有革除,罪也不小,下道《罪己诏》也在情理中。

睿宗依然平静,扫视一眼群臣,问道:“朕所罗列的积弊,你们都认同么?”

这些弊端只要不是眼睛有问题都能看出来,群臣能不认同?齐声道:“皇上圣明,臣等无异议。”

“那就好!”睿宗再道:“那你们说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说出来?”

听得出。他是真心问错。只是群臣感动之余无心再来找这些毛病。就连李隆基和姚崇也沉默了。不是没有遗漏地问题。是不必说了。

“这些积弊必须革除。要革积弊。就需要人。”睿宗引用前人名言:“汉武帝曾言: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想把破灭吐蕃这件大业做下去。就得革除积弊。你们说说谁能担此重任?”

“来了!”陈晚荣在心里暗叫一声。同时又大赞睿宗英明。

要能完成这等大事。殿中就有两人。一个是李隆基。另一个就是姚崇了。当然。唐朝人鼎盛。在他们之外。当朝地张说、宋璟也有这等气。只不过。两人不在朝。

群臣地目光落在李隆基身上。旋即移开。又落在姚崇身上。李隆基已经监国。不可能再派其他地事了。剩下地只有姚崇了。

太平公主预感到不妙,忙岔开话题道:“皇兄,今儿是大喜的日,先不议这些事,好好的乐乐。”

睿宗的脸却是一肃,义正词严的道:“朕就是挑在这大喜的日里来议议这些事,这叫安不忘危!要是放到其他日来议,自无不可。不过,朕不想做那种得意忘形的事!历史上,很多帝王曾经做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得意忘形,终国破家亡,身死人手!纣王征服东夷,经营江南,这些都是大功业,然而,他却志得意满,有武王伐纣,吊民伐罪之义举。小妹,难道你要朕做第二个纣王吗?”

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臭名昭著的纣王其实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少年时率兵打到东海之滨,征服了东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疆域拓展到东海之滨,是一件历史大事。他即位后把重心转到开拓东南之地,经营江南上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为后来江南并入版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纣王东征高丽,弄得民怨载道,周文王、周武王钻了这个空,伐纣成功。都知道牧野一战,纣王派出的军队是奴隶,而不是他的正规军队。纣王的大军在哪里呢?就在东南。《诗》《书》把周文王、周武王捧成了圣人,说得英明之极,若是纣王的大军不在东南之地的话,牧野一战,姜牙统率的三千虎贲能得所欲吗?

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面镜,聪明绝顶之人,后却是国破家亡,睿宗以此作拟,这份量就很重了,语气虽然不严厉,不过,谁都听得出来那种锐厉,太平公主想说却没有胆再说,只得道:“皇兄圣明!”

“皇上圣明!”群臣忙颂扬一句。

睿宗接着道:“既然你们都以为姚崇合适,姚崇你就领中书令,革除积弊,复太宗时的清平朝政!”

“姚崇真的复相了!这是睿宗的目的!”陈晚荣大是惊讶,对睿宗的手段大是佩服。

姚崇复相是众望所归,不过,阻力很大,主要是太平公主会阻止。睿宗真会挑时候,把姚崇复相的时机选在今天,选在喜庆的时节,谁敢说个不字?

在这喜庆的时节,谁敢阻止,弄得睿宗不高兴?谁弄得大家不高兴,谁就是罪人,会给挞伐。

这时机选得非常好!

重要的是,睿宗一道《罪己诏》铺路,他把所有的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搏得群臣的好感,他的决定,有几人敢反对。再说了,他已经做到这一步了,不能要求他做得多,就算有人想反对,也不敢反对。

姚崇复相是

主害怕的事情,可是,处此之情,她是想说,却不T3有干瞪眼的份。

窦怀贞他们一齐盯着太平公主,见她没有反应,也就不敢说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些赞成姚崇复相的臣齐声颂扬,大是高兴。

就在这时,却有人反对姚崇复相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姚崇自己。姚崇上前一步道:“皇上,请恕臣不能从命!”

中书令久悬,姚崇复相是众望所归,他自己却不干,这太出人意料了,所有的目光一下就集中在姚崇身上。

太平公主眼里既有惊诧之色,又有喜色。姚崇自己不做中书令,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太平公主比得到一百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还要高兴。

睿宗很是意外,他把一切功夫都做足了,让反对的人闭嘴了,他的手段一个接一个,让人目不暇接,堪称雷霆手段,可以说是大手笔了。到了关键时刻,姚崇却不干了,睿宗难得生气的人,一下气怒上来,喝道:“姚崇,你这是何言?朕是大唐的皇帝,要你做中书令,你就得做!”

右手重重在御案上一拍,出砰的一声响。

这是陈晚荣认识睿宗以来,第一次看见他火,声势不小。

人,都有逆鳞,若是违反了,就会光火。帝王的逆鳞给逆了就要杀人,要血流成河。睿宗已经光火了,群臣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为姚崇捏着一把汗。

姚崇却不慌不忙,仿佛不知道危险有多大似的:“皇上若要臣领中书令,也无不可。只是,皇上得答应臣十个条件。若皇上不答应,臣宁死!”

谁敢向帝王讨价还价?他一开口就是十个之多,这是惊天之事。这种惊天动地的事情,姚崇肯定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太平公主巴不得姚崇不做中书令,借机喝斥:“姚崇,你以为这是菜市口,可以任由你讨价还价?圣意已决,你要么做,要么不做,何来条件之说?一开口就十个,你怎么不说一百个?”

窦怀贞他们知道太平公主是借机中伤姚崇,很是配合的讥笑附和。

姚崇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公主所言极是,臣原本想是提一百个条件。只是,臣以为这十个条件紧要,因为臣的每一条都是一个重大弊政。若皇上不让臣处理这十项弊政,臣做中书令又有何意义?不如不做!”

众人这恍然,睿宗一听大喜,忙问道:“姚卿,说说看。”

姚崇睿智、精明,见事透彻,他论政非常难得,群臣肃立,静听他的高见。太平公主绝对没有想到姚崇的条件居然是弊政,一下就愣住了。

应一声,姚崇这道:“皇上,大唐积弊数十年,弊政何其多矣。不过,臣以为当先处理十件事。一,朝廷严刑峻法治天下,冤狱不断,罚不及法,臣请皇上以仁政治天下,治理冤狱,刑赏以律法为据。”

坏法之事是从武则天开始的,她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任用周兴、来俊臣这些酷吏剪除异己,法治也就败坏了。数十年来构筑的冤狱何其多,想想就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睿宗想也没想道:“姚卿,朕准了!朕希望你放开手脚,纠正冤狱!”

“二,朝廷虽有吐蕃大捷,但由于弊政太多,皇上求边功,臣以为不能同时多加征伐,应该集中力量打一个,皇上能同意么?”姚崇的第二个条件来了。

睿宗大笑道:“姚卿,这有何不可?以现在大唐的弊政,就是打一个都有些勉强,别说多所征伐了。就依你,集中力量打一个,我们就一仗一仗的打。”

一个时期只能做一件事。唐朝的国力虽然雄厚,也不能多方出击,那会导致力量分散。别说了,现在的唐朝积弊甚重,集中兵力打一个敌人是好的抉择。

“三,自从则天顺圣皇后临朝称制以来,宦官多有欲求,干预朝政,臣请皇上不让宦官与政,皇上能行么?”唐朝的宦官很猖獗,尤其是后期,其始作俑者就是武则天了,姚崇这一提议很有远见,只是到了政衰之后,宦官又活跃起来了。

“准!”睿宗回答得特别爽,就一个字。

“四,自从武氏宗亲窃据要职以来,继之以韦氏、安乐公主,官场混乱,臣请求皇亲国戚不在要害部门供职,以前巧立名目所得之官一律撤消。”

武则天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排挤李氏,安插武氏宗亲供职于要害部门,这为她登上帝位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韦后、安乐公主仿效她的做法,安插了不少亲信在要害部门。这些人,现在也还在,若是不把他们清除掉,危害非常大,睿宗右手重重拍在御案上是,只说了两个字:“严办!”

一连四条,条条是当务之急,姚崇论政真是让人不得不服气,人人点头赞同,就连太平公主都是轻轻点头赞许。

姚崇接着道:“五,近年来,亲近佞幸之徒触法犯科,依仗豪门贵戚,逃避惩处,臣请求依律严惩,不知道皇上能否同意?”

自从法治败坏以后,那些皇亲国戚、大臣豪门的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结,他们手眼通天,因此而不受征处的奸人不知道有多少。

姚崇这一提议虽然很有见地,就是

广,就是殿里的大臣就有不少人牵涉其中。要是这T(的话,他们就难脱干系了,不由得大是紧张,盯着睿宗,静候他的决断。

睿宗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扫视群臣一眼,冷冰冰的道:“你们中就有好多人牵连其中,不要以为朕不清楚。姚卿这一提议非常好,朕不仅准了,还授予姚卿临机处决的权力。”解下腰间佩剑,叫内侍捧给姚崇:“这是天剑,可斩一切不法之徒。你们,好自为之!”

姚崇刚正不阿,办起事来绝不拖泥带水,他拥有天剑,那些作奸犯科之人就有得受了。一个不好,就会把自己给扯出来,那些心里有鬼的大臣们暗吸凉气,不由自主的看向太平公主,希望她来反对。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太平公主居然大是赞成:“姚崇,你放开手脚去做,不管是谁,严惩就是。”

要是太平公主当上皇帝的话,她也会这么做,虽然她反对姚崇复相,也不会反对这事。

连太平公主也站到姚崇那边了,这些大臣开始盘算如何摆脱干系了。

“姚崇,接着说!”睿宗问话了。

“六,近年来,豪强大族行贿方镇、公卿,臣请除租庸调以外,其余的所有税收全部禁止……”

姚崇的话还没有说完,睿宗就拍板:“准!早该这么做了。”

“七,武后造佛寺,中宗造圣善寺,皇上造金仙、玉真二观,耗费巨大,坑害百姓,臣请禁止建造佛寺道观。”这一条牵涉睿宗本人,姚崇也不知道能不能获准,打量着睿宗。

睿宗万未想姚崇这么不给面,居然把他也扯进来,不由得一愕,继而就是大笑道:“直言,直言!直言好!朕准了,从今以后,不再建造佛寺道观。”

唐朝的皇帝姓李,以老的后人自居,对道教大力扶持。武则天建佛寺,扶持佛教,是为了和李姓扶持的道教抗衡,为她夺取帝位创造条件。

“连这一条都准了,看来睿宗这次是真的要大干一番了!”陈晚荣在心里暗赞睿宗的气度,还真是宽广。

睿宗现在是尝到做大有为之君的甜头,决心甩开膀大干一番,这就需要人,不用姚崇还能用谁呢?

“皇上圣明!”姚崇这放心:“八,前朝皇帝玩弄大臣,有损君臣互敬礼仪,臣请皇上对臣下以礼相待。”

臣之间本有礼仪,就是臣犯法了,皇帝依律处置就是了,也不能损及群臣之礼。有些皇帝却不管这些,东汉明帝就是一个典型。郎中药因小事惹得明帝火,明帝抓了一根棍去追打药。药没地方躲,就钻到床下去藏起来。明帝站在床边吼:“你给我出来!”药就回答:“天穆穆,诸候皇皇,未闻人君自起撞郎!”明帝惭愧不已,饶过药不说,还很是信任,后来让药独挡一面。

睿宗不是明帝,他“谦恭孝友”,对这一提议没有任何异议,点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姚崇接着道:“九,前朝大臣进谏,因此而罹难者不在少数,忠臣寒心,臣请皇上准许大臣直谏。”

睿宗哈哈一笑道:“魏征直谏之风,诚佳话!太宗皇上怪罪过他么?朕不仅准了,还希望各位臣工忠直切谏!”

魏征的直谏千古有名,有时弄得唐太宗很恼火,不过,唐太宗气归气,却并没有治他的罪,相反还请他喝酒,信任有加。

唐太宗不会杀忠言切谏的大臣,这也是从武则天开始的。因谏事而送命的大臣不在少数,是以,朝中的大臣往往有事也不说,这很不好,也是一桩急务。

此令一下,就可以复唐太宗时的旧观了。李隆基当政之时,著名的宰相韩休老是和李隆基争论,有时争得李隆基人都消瘦了,有人就问李隆基为何要与韩休争论?李隆基就说,争论之后他就可以睡个安稳觉!

这是谏风盛行的表现。

姚崇的声音陡然提高了:“西汉、东汉,外戚乱政,后世寒心,我朝尤甚。臣请皇上下旨把后戚不得干政写入史册,成万世之法,永不复蹈!”

西汉的窦、王外戚乱政,东汉的窦氏又乱政,这让后人叹息不已。唐朝的武则天是称制当皇帝,对中国历史没什么好说的,反正是推动了历史的展。不过,对于李氏王朝来说,那是不可容忍的。

睿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朕一想到这事就难以平静,是该这么做!”

顿了顿,问道:“姚卿,你愿意做中书令?”

姚崇跪下叩头道:“皇上,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十条建议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姚崇十疏”,把当前唐朝的积弊急务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过,这十疏原本是在一年之后,姚崇向李隆基提出来的,现在,却提前了一年。

可以这样说,著名的开元盛世就是以这十疏为开端,这是开元盛世的标志。因为陈晚荣的到来,十疏提前了一年,李隆基虽然还没有登基,著名的开元盛世已经开始了!

问题是,李隆基这个开拓开元盛世的皇帝什么时间登基呢?

第66章 凌辱宰相第8章 陈氏化工(上)第236 太平公主的结局第89章 新的发现第122章 太子做媒第22章 金牌产品(二)第19章 第一桶金(一)第48章 目光短浅第94章 大快人心第8章 代理商第107章 危机重重第10章 原上诗才第4章 玄奘遗迹第8章 陈氏化工(下)第12章 让人头疼的难题第45章 宋璟来信第25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58章 解决突骑施第155 出使吐蕃第26章 发家计划(下)第90章 我的梦想第66章 危机迫近第102 意想不到第85章 推出香水第55章 工业之母第7章 大获成功(上)第77章 施展妙手第131 艰难的进军第56章 美人相邀第23章 喜获丰收(四)第115 鹿死谁手第110章 我要杀你第200 梅玄成之死第18章 为之绝倒第74章 公主驾临第60章 大破哈查只(下)第49章 古代的世界大战第186 如此挑人第67章 智擒匪徒第49章 赚钱行业第171 有条尾巴第17章 要你服气第195 妙解危局第67章 迎头痛击第3章 大唐气象第205 大有收获第169 改变世界的构想第28章 伟大发明(二)第12章 唐样大刀(中)第110 危机四伏第4章 推销艺术(下)第60章 大破哈查只(下)第107 暗潮涌动第36章 终于动了第27章 吴兢来访(上)第42章 诱饵第75章 温柔一刻第1章 又逢画圣第109 各怀鬼胎第66章 凌辱宰相第21章 惊喜交集第99章 出大事了第28章 伟大发明(四)第181 接管军器监第109章 死亡陷阱第22章 金牌产品(三)第37章 全线出击第12章 让人头疼的难题第216 姚崇的睿智第25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2章 原来是你第61章 技术难关第23章 科技大学第221 降下恩旨第17章 课外作业(上)第33章 香精问世第4章 推销艺术(上)第39章 新月秘辛第101章 小小收获第119 睿宗的命令第10章 曙光初现(三)第149 张说的远谋第116章 巧杀县令第4章 一举成名第19章 第一桶金(五)第3章 千古绝唱第203 机会当前第2章 巧妙运筹第98章 魔鬼训练第85章 推出香水第121章 琥珀杯第21章 惊喜交集第30章 又逢喜事第162 全面崩溃第97章 芳心属君第197 巧布杀计第157 决战来临第59章 又进一步第133 哥舒翰的计谋第28章 伟大发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