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怒斥使者

煞有兴趣的道:“监军,我知道是哪个朝代的!=一丈长。”

“你都看出来了?”陈晚荣有些难以置信。

几个百姓过去,七手八脚的把箭杆弄出来,果如张守所言,足有一丈长短。陈晚荣大是惊奇:“大帅,给你说中了。”

“可不是么!”张守也有几分高兴:“我不仅知道长短,还知道是哪一仗遗留下来的。”

陈晚荣接在手里,极是沉重,再一瞧,上面锈迹迹斑斑,应该很有些年头了,问道:“哪一战?”

张守卖关子了:“告诉你也可以,不过,我有什么好处?”

陈晚荣还没有说话,只见一个亲卫快步过来:“启禀大帅,启禀监军,突厥人的左厢察咄悉匐前来求见!”

“乞降的!”陈晚荣和张守对望一眼,拿着箭杆快步而去。

二人快步回到帅,只见众将早闻讯赶来,站列两厢,个个顶盔贯甲,好不威风。

“见过大帅!见过监军!”众见礼,声音整齐划一,好象一个人在说话似的

“免了!”张守挥挥手道:“带咄悉匐!”

帐外兵士应一声。带着咄悉匐进。陈晚荣一瞧。咄悉匐身材长大。很是精悍。眼睛明亮。在心里点评一句:“这是个精明人!”

最让陈晚荣印象深刻地是。咄悉匐虽是一身突厥人装整。却少了突厥人那种粗豪之气。多了几分儒雅气质。

归降唐朝地五十年间。促进了突厥人地汉化。受到华夏文明地熏陶。有此变化也在情理中。陈晚荣也不以为奇。

“悉匐见过大帅!见过监军!”咄悉匐不卑不亢地见完礼。直接进入正题:“大突厥左厢察咄悉匐奉可汗旨意前来洽谈罢兵之事。

张守不动声色道:“自从你们反叛以来,边关之上兵连祸结,三十年烽火不断,死伤无数,你们后悔否?”

这是外交场合,要的就是一种气势,要压住对方。张守是典型的军人,这话好象感慨,用在这里不合适。不等咄悉匐说话,陈晚荣接过话头,右手重重一下拍在桌案上,喝道:“咄悉匐,你好大的胆子!”

咄悉匐一愣,看着陈晚荣道:“不知监军何出此言?”

“洽谈罢兵?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陈晚荣脸沉下来了:“这是势均力敌之时地用词,若你们还有实力与我们打上一仗的话,我认可你的说法。现在,你们已无再战之力,何来此说?你乱嚼舌头,该当何罪?”

外交场合的用词非常严格,不能象平日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洽谈罢兵是对等情况下的用词。他们这种情况,应该用“乞降”。

咄悉匐深知张守的为人,打仗是一把好手,论到这种外交词令就不善长,才如此说话。没想到给陈晚荣点破,不由得脸上发烫,嘴硬道:“监军当知困兽犹斗!即使我们稍有挫败,还有再战之力,监军当听过该放手时且放手。要是你们逼得太紧,我大突厥的勇士奋起反击,你们必然是伤亡惨重。”

张守的脸也沉下来了,冷冷地道:“咄悉匐,我们现在放了你们,等到你们兵强马壮之时,再来滋扰边关,是不是?中受降城下歼灭你们十九万,如今,从他们身上搜捡出来的金银堆积成山,这些都是我大唐边民的财物,是你们罪恶累累的铁证!你们不服气,我们再来打一仗!”

经陈晚荣一解释,张守知道他差点给咄悉匐蒙混了,不由得有点来气,声调提得老高。

陈晚荣接着道:“你们光是战死在中受隆城的兵士就有十九万,我们埋了几天还没有埋完。东西两座受降城战死五万余,这就去掉二十四万。再加上一路上给我们追杀地,这又去掉三万,你们剩下的不过十来万。

“这十万里面,你们有多少伤员?你们不比我们,我们的伤员有药医,活下来地可能性很大。而你们的伤亡,没有药,只能请巫师祈祷,能活的有多少?再不死,三万要死。再过十天半个月,你们还能剩下多少军队?你们还有再战之力么?”

突厥人无药知识,以前得了病,只能靠巫师祝祷。经过几十年的汉化,虽然懂得一些医药学识,可是,他们哪里来地那么多药物。

这账算得太清楚了,和咄悉匐估计的非常接近,咄悉匐心头发凉,只得认罪道:“咄悉匐说大话,言过其词,还请大帅、监军恕罪!咄悉匐此来,奉可汗之命乞降,请大帅、监军效法天可汗故事,放可汗一条生路!”

众将的目光落在张守身上,等他说话。然而,张守却没有说话,朝陈晚荣拿来的箭矢一指,道:“给他看看。”

众人明白他的意思,很是好奇。亲卫得命,把铁锈满布的箭矢拿给咄悉匐。咄悉匐茫然地接在手里,不明所以。

张守打量着他道:“你早年在国子监军求学,颇有才名,你可知道这箭矢是哪一朝的?是哪一战用地?”

“他在国子监求过学?怪不得有一股儒雅气质。”陈晚荣恍然大悟

从唐太宗开始,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突厥归隆后,他们中的优秀子弟可以进入国子监求学。咄悉匐少好诗书,颇有才名,在国子监求学数载。要不是后来发生突厥叛乱,说定他是国子监地才子。

“这与乞降有何干系?”咄悉匐仍是不明白张守的意图,不过仍是认认真真地打量一阵,道:“这是秦朝的大型连弩箭矢,应该是蒙恬收复河套之战使用的。”

“秦朝时的弩就能发射如此的弩矢,我的天啊!”陈晚荣相信咄悉匐说的是真的,不由得很是惊奇:“居然是蒙恬收复河套之战使用的弩矢,我得好好保存!”

蒙恬发动地河套之战,击破匈奴五万之众,头曼单于北遁七百多里,不敢南下犯边,很长华夏的威风。

张守点头道:“不愧是在国子监求过学的读书人!左厢察,往下说。”

咄悉匐万分不,又不得不说:“秦始皇虽给读书人骂为暴君,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他很有远见!在扫灭六国,统一国家之时,分兵二十万屯驻在九原郡,由蒙恬率领。这支秦军的任务有两个,一是遮绝匈奴和胡人,不使其趁灭国大战之际进入中原。

二是击胡做好准备。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皇的远见卓识。因为,当时的河套之地在匈奴人手里,河套之地离秦朝的都城咸阳不过七百里,匈奴地骑兵要进入关中平原只需数日。这对秦朝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河套之地不可不拿下来。

“等到扫灭六后,秦始皇就开始着手攻打河套的准备。蒙恬率领三十秦军进入河套之地,用计诱骗头曼单于南下。蒙恬先在正面利用秦军的强弓劲弩奴给匈奴人以重大杀伤。头曼单于遁走,又遭到埋伏在后面的秦军硬弩杀伤。

“为了隐蔽,蒙恬在九原地十几年,在附近的几座山里挖了不少藏兵洞,把大型连弩藏在其中。开战之际,秦军的大型连弩突然冒出来,打得匈奴人无还手之力。据估计,蒙恬在这一战一共投入了一万多架大型连弩,用地就是这箭矢!”

把手中的箭矢晃了晃,在地上。

皇策划的河套之战,历教科书上也有,只是因为把秦始皇定位为暴君,有些不详细。这是陈晚荣第一次听到有关河套之战的详情,不由得热血沸腾,在心里叹息:“秦始皇谋划了十几年,匈奴能不吃亏么?”

只听咄悉匐叹口气道:“若论精明,少有皇帝能与秦始皇比。读书人却骂他是暴君,这对他很不公正。河套大战,秦始皇还有一个惊人地举动,他给蒙恬下达了一道非常豪迈的命令‘要让匈奴人知道,老秦人才是飞骑的老祖宗!’

“在当时,匈奴人善于轻骑抄掠,自以为无敌,却不知道秦始皇的祖先,也就是生活在陇西之地的秦部族才是飞骑的最早使用者。按照读书人骂秦始皇地说法,说老秦人野蛮,不通教化,只知一味杀戮,他们身着皮甲,腰间挂着还在滴血的人头,挥着兵器,嚎叫着冲向敌人。

“正是这支给读书人骂得体无完肤地军队,冲杀了五百多年,从陇西杀向关中,再从关中杀向东方,最后灭掉六国,一统天下!

“当匈奴遭到连弩的杀伤之后,公子扶苏率领五万飞骑与匈奴人大战,占尽了上风。那是何等地豪迈之事!想想都让人血液沸腾!”

他说得没错,陈晚荣都感到血液沸腾了,再一扫众将,不由自主的抓住了横刀地刀柄,脸上泛着光辉,眼里射着精光,好象面对敌人似的。

“啪啪!”张守的击掌声响起。

众将看向咄悉匐的眼光多了些赞许。

“左厢察,难得你为我们上了如此生动的一课!”张守站起身道:“我久在北地,当年河套之战的事情多有耳闻,却没有你知道得如详细,请受我一礼。”深深一鞠躬。

咄悉匐忙还礼道:“大帅过奖!秦始皇的远见,我当年在国子监也没有领悟,后来,我到了北方,方才明白河套之地对于中原的重要性。河套之地在我们手上,我们滋扰边关就方便得多。河套之地在你们手里,你们就可以此阻挡我们南下,还可以用作基地,可以直捣漠北,汉武帝当年不正是如此做的么?”

“说提好!”张守再次击掌,坐回帅座,语气一变,问道:“左厢察,河套之地如此重要,朝廷把你们安置在这里,待你们不薄,为何要反叛?”

咄悉匐突然明白过来,张守是要问罪,不由得心头一紧,早知道如此,何必说得那么明白:“大帅有所不知,朝廷多有征发,要我们出战,百姓怨声载道,不愿再为朝廷出力,故有反叛之事。”

“不愿为朝廷出力?”张守反问一句:“你们耐寒,我们不耐寒,你们出征比我们出征更好。再说了,你们每次出征,朝廷的赏赐少了么?金银珠宝,兵器,哪一样没给你们?”

突厥归降之后,唐朝是屡有征发,让他们打仗。唐朝出钱出装备,由他们出人。正是因为如

人指责唐太宗,说唐太宗用的是雇佣兵,往往虚报厚赏。

唐太宗之所以如此做,一个原因就在于突厥人耐寒,唐人不耐寒,这是用其所长。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出钱总比死人强,唐太宗才不会笨到有人代死而不用,却发唐军征战的地步。

咄悉匐不,马上反诘道:“时间一长,百姓怨声四起,不得不反!”

张守重重一下拍在桌子上,喝道:“胡说!你们是狼子野心!边关的百姓罪之有,遭你们屠杀?这里成堆的金银就是你们滔天罪恶的铁证!五回道上十万边民的尸骨还在!你,还有默啜,你们当年为何如此做?”

这话掷地有声,回荡在大帐里!

屠杀边民,那是牧民族最喜爱做地事情之一,并不奇怪。五回道上屠杀十万边民之事,惨绝人寰,人神共愤之事,咄悉匐尽管能言善辩,也是找不到一个辩解之辞。

“可汗深知罪孽深重,这才我前来乞隆!”咄悉匐嗫嚅了好一阵,这才说出来话来。

“”呼口气,平抑一下激荡的心神。

咄悉匐叹口气,愣了愣,才艰难的道:“乞请大帅效当年裴行俭之行,免可汗一死!若是大帅承诺,咄悉匐感激不尽!”卟嗵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撑地,额头触地。

这种事实在是太丢人,咄悉匐宁愿死,也不愿做,可是,为了默啜的性命,他不得不如此做!

这事太重大,张守拿不定主意,问道:“监军,你看呢?”

陈晚荣冰冷的声音响起:“此事不!”

“请监军哀怜!”咄悉匐移动一下位子,正正跪在陈晚荣面前。

陈晚荣来到唐朝,给他下跪的人不少,就是没有受过,今天却是例外,堂而皇之的受了,道:“你跪穿双膝,也不能赎你们的罪孽!默啜不能和伏念比!伏念虽是反叛,没有五回道上地屠杀,因而,裴行俭答应保全他的性命。默啜双手沾满了大唐百姓的鲜血,必须死!你回去告诉他,若是现在投降,只杀他一人!若是他敢负隅顽抗,你们灭种的时候到了!”

张守还没有说话,众将就齐声吼起来了:“默啜必杀!默啜必杀!”

咄悉匐并不死心:“监军,三十年前,因为伏念之死,使得我们有了战心,誓与朝廷血战到底!若是监军不恕可汗之过,这会埋下无穷后患!”

张守心想这话有理,当年伏念被杀一事,不仅突厥人气愤难平,就是他们也觉得有些过份。如是陈晚荣坚持杀默啜的话,说不定会激起事端。

陈晚荣冲他一摆手,冷笑道:“伏念是错杀!默啜是明正典刑!他双手沾满了边关百姓地鲜血,罪恶累累。你们南下之前,不是又杀了上万边民么?新仇旧恨,我们一定要算清楚!若是他不自裁的话,给我们抓住,我会上奏朝廷,把默啜押赴五回道,用他的头颅来祭奠十万冤死百姓地在天之灵!”

略一停顿,陈晚荣站起身,眼睛瞪得老大,喝问道:“咄悉匐,你说,我们如此处置,你们能有什么话说?”

真要这样做的话,估计没人同情默啜。他的确是和伏念不同,伏念当年刚起兵时,虽是杀过边民,可是和默啜有组织的大规模杀戮不能相比。唐朝以此为由,要杀默啜是名正言顺,没有人会觉得他是冤枉,反倒会生出不敢乱杀边民地念头。

这有很好的震慑作用!

“监军如此处置,我赞同!”张守右手重重砸在桌上,眼睛瞪得老大:“默啜应该血债血偿!”

“血债血偿!”众将齐声呐喊起来。

“大帅,监军……”咄悉匐很不甘心。尽管这是想象中的最坏的结局,当其降临时,他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回去告诉默啜:他想死得干净,就自己了断!若是给我们抓住了,他会生不如死!”张守手一挥,亲卫推搡着咄悉匐出去。

“大帅,监军,我还有话要说!”咄悉匐乞怜的声音传来,逗得众将一阵大笑。

张守站起身,向陈晚荣施礼道:“监军,今天幸得你在,要不然,我一定会犯下大错。”

谈判就是磨嘴皮子,非他之长,要是陈晚荣不在的话,事情不会是这样地结局,说不定他真会仿效当年裴行俭的做法,承诺不杀默啜。

仔细想想,还是陈晚荣看得明白,伏念和默啜地确是不同,默啜的罪孽太深,不杀不行。

“大帅了。”陈晚荣说正事:“大帅,默啜派人前来乞降,这说明他心虚了,我们正好趁机进兵,把他围在阴山南麓。”

“好!”张守点头,欣然同意:“默啜也该把散兵收拢了,是该我们出动地时候了。传令:立即出发!兵发默啜大寨!”

命令一传下,唐军全部开拔,半天后,前锋就到达了,两天之后全部到达,把默啜的大寨前围了个水泄不通。

第9章 乐游原上第22章 金牌产品(三)第134 大唐来了第142 终于赶到了第2章 画圣落魄第7章 大获成功(下)第9章 喜结连理第31章 美丽误会(中)第64章 欺上门来第7章 再荣从军(下)第28章 北地烽火第60章 大破哈查只(中)第94章 做一回说客第175 晋爵加封第102章 不正经第19章 传授化工第14章 少年奇志(下)第141 血战不断第113 露出马脚第212 人才济济第172 重回石堡城第195 妙解危局第221 降下恩旨第1章 又逢画圣第187 轰动国子监第53章 山雨欲来第204 绝不错过第89章 新的发现第62章 江湖骗术第83章 急谋对策第37章 全线出击第59章 二人世界第212 人才济济第233 暴风骤雨第2章 玄宗赐婚第22章 一掷万金第184 炮兵新战法第29章 金点子(上)第109 各怀鬼胎第20章 梦想成真(中)第146 睿宗的喜悦第69章 银子多了第174 睿宗的恩遇第233 暴风骤雨第205 大有收获第96章 被人算计第5章 远眺长安第二卷发家之路第一oo章 迟到了第71章 睿宗发火第12章 唐样大刀(下)第102章 不正经第21章 开张大吉第226 玄武门外第71章 睿宗发火第22章 金牌产品(三)第25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49章 赚钱行业第84章 轰动长安第40章 结寨阴山第76章 骇人听闻第34章 师徒重逢第180 墀德祖赞的末路第26章 攻占怛罗斯第16章 牛刀小试(二)第83章 安全保障第12章 唐样大刀(中)第121 军器监的喜事第94章 做一回说客第72章 鱼儿上钩第56章 美人相邀第10章 升官了第109章 死亡陷阱第101 将士归心第36章 终于动了第2章 巧妙运筹第第三卷长安风云一六一炮兵上阵第16章 苏禄的抉择第16章 牛刀小试(一)第57章 希望曙光第234 朝野震动第28章 初具规模第184 炮兵新战法第43章 东宫奔走第117章 太子驾到第72章 朝廷格局第226 玄武门外第54章 全民教育第5章 东宫之行第56章 美人相邀第14章 意外发现第1章 赤贫之家第68章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第218 凶相毕露第83章 安全保障第11章 绝世剑舞第138 一场硬仗第14章 少年奇志(下)第59章 又进一步第100 闯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