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高升

胡栗和刘希玲婚约取消,然后隔了一天魏府就去刘府下聘,魏一辰和刘希玲要成为夫妻,这件事情很快传开,可也没有让京城百姓过多的惊讶。因为这个结果,大家早就猜到了。

不过刚嫁到四皇子府做侍妾的孙芸心头却是布满了疑云。好些事情和她记忆里的都不一样了,为什么。

前世,她记的五公主下嫁杨文锦,礼部尚书府的唐紫晴迟迟未订亲。传闻这对表兄妹之间有私情,左相府想要让胡栗作刘府的女婿但是遭到了拒绝,半月后媒婆带着胡家的聘礼到唐府下聘。最终胡栗娶了唐紫晴,而刘希玲最终是嫁给了太子。

可是今生呢,唐紫晴在杨文锦赐婚之后很快就和新科的榜眼李泽洋定亲,胡家居然和左相府定亲,而后又闹出一连串的事情。孙芸不同情刘希玲,前世刘希玲是太子侧妃趾高气扬,如今看她过得不如意,心里反而有几分得意。

孙芸根据前世的情况,大胆猜测,胡栗可能是喜欢唐紫晴的,只是被人捷足先登了。不喜欢刘希玲,所以就设计然刘家里子面子都没了。

还记得前两天,四皇子还感慨过,胡栗此人谋略过人,一直想拉拢但是苦于没有方法。而且在前世,孙芸记的在自己去世前,胡栗确实是很风光,陛下病重太子监国。他帮助太子出谋划策,是座上宾也是众人巴结的对象。

孙芸就想啊,要是能把此人拉到四皇子的阵营,那么就是一个极大的助力。要是成功了,四皇子也会对自己刮目相看的。

孙芸记的,前世京城根本就没有李家。这一世好像是突然间冒出来的。

她让人打听了,那李家只是农民出身,虽说现在有钱了,可是在京城权贵的眼里,毁了李家是轻而易举易如反掌的事情。若是让胡栗能抱得唐紫晴这个美人归,说不定胡栗就能助四皇子完成大业。

孙芸想着自己要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自己的推断告诉四皇子,只有他坐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只是怎么和四皇子赵佑恒说。但是要考虑一下,没有合理的理由,自己的秘密就有露馅的可能。那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对于要挨饿受冻的大部分难民来说,只要能有栖身之所能有吃的活下去,一张卖身契真的没那么重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是最重要的。

墨焱没几天就给李雪儿送来了一叠卖身契。这些人的身份都是调查过的,大多都是贫苦的农民。

墨焱把人都带到了李府门前。李雪儿挑了几个本分的姑娘留下做丫鬟,剩下的都安排到庄子上去干活。

李府的一切震撼着这些新收的下人,没想到主家如此的气派。这和他们老家那里最富有的地主家一比,那地主根本是完败。

留下做丫鬟的几个姑娘。有胆怯的也有雀跃的,她们的神情,李雪儿都看在眼里。李雪儿把这些人嫁给了香菱。“这些人交给你,要让她们知道怎样做好一个丫鬟。什么事能做,哪些连想都不能想。”

李雪儿回屋后拿出笔墨摊开竹简,她要写一份下人要遵守的府规。凡是卖身契在李府的众人都要遵守,一旦违反了规定,按府规惩处。

写上几条就停一下思考,想到了什么就再记上几条。等到晚上拿给李建业夫妻和李泽洋看的时候,这已经有一百多条了,包括方方面面。

李建业拿起竹简这一条一条的看过来,真是面面俱到啊。“雪儿啊,有必要这样吗?”

之前没有这些规定,家里的下人也都很好,李建业觉得这规定是不是多余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何况府里的下人越来越多,若是没有规矩约束着,难免以后不会出乱子。所以爹,我觉得妹妹想的对,这府规该有。”李泽洋支持妹妹的想法。

孙慧娘也觉得不错,这府规不仅有罚还有赏,这日后就有了依旧,有功赏有过就罚,如此才能树立起主人家的威信,便于管理。

李雪儿制定的府规蝶衣抄录了n多份,让李家上上下下都能知道府规,并且背诵下来记住了才行。

虽然条条框框的看着规矩多,但是只要下人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没有歪心思,就不会触犯到府规。

李家的人都是善良心软的,但是下人多了,李雪儿绝对不允许有欺主的情况发生。要是哪儿不开眼的干违反了她制定的那些个府规,那对不起了,按照规定处罚,决不手软。

京城外的难民聚集的越来越多,皇帝为此事头疼的很。

现在天气好暖和,难民随意搭个窝棚晚上就能凑合过去。可是过些日子天凉了怎么办,百姓没个遮挡风雨的地方会冻死的。

虽然朝廷和不少人家都在施粥,可是这样大的粮食消耗,又能支撑多久。就看城外施粥的大缸,那些粥都变稀了。

早朝时朝堂上争论不休,可是最终也没能拿出来一个解决办法,说到底就是国库空虚。受灾的当地已经下旨开仓赈灾,可是也支撑不了多久,粮食就没了。京城的灾民想让他们返乡,那也是需要银子的。

而且灾情拖延的时间久了,各种杀人放火、抢劫勒索的犯罪事件会增加,那个时候就更乱了。

皇帝自认为还算的上是一个明君,也盼着世人称颂流芳百世。可是如今灾情未解,他是心烦气躁。

太监总管常德见皇帝为旱灾之事整日连觉都睡不好,他这伴君左右也是心惊胆战的,就怕做错事说错话,被责罚。可是有时皇帝就问到了他的头上,他又不能不答。

“你说说,朕养着这些个文武大臣有何用,一点也不能为朕分忧。”

常德心想。陛下啊,那些大臣不是不想分忧,可是那些建议您都觉得不好啊。您在朝堂上,天子一怒,大臣们哪个不害怕。

可他只是个奴才,这话哪里敢说啊。“陛下,不如问问其他的大人。说不定有好主意。”

皇帝赵青霖一想。这话也有道理。除非大朝,平日里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朝议政。

“常德,你倒是提醒了朕。去翰林院宣今年入仕的几个年轻人找来。”赵青霖想到了李泽洋,不知道他是否有好主意。

常德亲自到翰林院传旨,若是从前,像李泽洋这样刚入朝为官的。能有幸见到皇帝是荣幸。奸恶次数多了,就有机会给皇帝留下印象。于仕途有力。

可是这会大家就没那高兴劲了,谁都知道这几天皇帝因为灾情的事情把文武百官都骂了。现在叫他们过去,准没好事。

只有李泽洋依旧面色平静,不管是否愿意。众人跟在常德的后面进了大殿。

这件事情不一会六部官员就都知道了,大家都在猜测这几个初入官场的小屁孩一会就都会被轰出来。

也许是面对年轻人,皇帝表现的宽容许多。连续几个臣子的建议他都很失望,于是这人也就一个个的被打发出来了。踏出了大殿门口的他们没有沮丧反而觉得终于活过来了。刚才在陛下面前感觉呼吸困难紧张死了。

人一次出来了,就剩下一个李泽洋在里面了。不少人在打赌,这剩下的最后一个会多长时间被赶出来。

可是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小半个时辰了,六部官员的眼睛都盯着勤政殿的动向。他们不相信一个刚进入翰林院的七品小官,难不成真有好主意,能比得上六部这么多的大臣。

终于在勤政殿呆了大半个时辰的李泽洋出来了,很多人都好奇,这么长的时间他都和皇帝陛下说了什么。

李泽洋前脚刚回到翰林院,准备继续手头的工作,传旨的太监就到了。

翰林院的官员跪了一地,然后就听到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泽洋心系百姓,勤劳王事??今封为正六品内阁侍读。”

圣旨读完了,一众官员又跪在地上磕头,“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泽洋从太监的手中接过圣旨,然后也从袖袋里拿出一个荷包递过去,里面装的是银子。李雪儿准备的,给李泽洋在皇宫里打赏用的。之前李泽洋还笑,李雪儿这是多此一举,没想到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李泽洋这是升官了,还是正七品直接升为正六品,连升两级,好不让人羡慕。大家这下子就更加好奇李泽洋都跟皇帝说什么了,不然这一次谈话就升官,也太说不过去了。

不过这内阁侍读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表面看上去就是给皇帝读读书。而实际上皇帝也经常会拿一些事情询问内阁侍读的看法。做的好升官更快,做的不好哪天惹到了陛下,掉脑袋都是有可能的。

傍晚,李泽洋准备回家,在宫门口偶遇了曹振轩。

李泽洋升官的事情曹振轩也听说过,自然是要恭喜的。“恭喜润之兄高升。”

“曹大哥客气了,我也是有些迷糊。我也就是对西部的旱灾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没想到陛下突然间就下旨,我也是吓了一跳。”李泽洋是真的没有想到,因为几句话,自己就升官了。

曹振轩没听李泽洋说什么,反倒是注意到了他的衣服料子。一样的深蓝色,一样的花纹,和自己捡到的荷包是一样的布料。

以前李泽洋穿这件衣服,曹振轩见过的,怪不得他那天觉得那个荷包那么眼熟呢。

曹振轩心想,这荷包要真是李泽洋的,那自己是真捡对了,否则被其他人发现李泽洋可能会有麻烦。不过曹振轩也有疑问,那日李泽洋没有去参加打猎的聚会,荷包怎么会在那。

这路上也不是说事的地方,曹振轩搂着李泽洋的肩膀,“兄弟,今天你可是要请客的,好久没吃到伯母做的菜了。今天我跟你回家。”

李泽洋只是以为曹振轩想去吃饭了,“这个没问题,曹大哥什么时候来,都是欢迎的。”

李泽洋和曹振轩两个一起回来的,李家的人也没有太多意外。同朝为官遇见很正常,而且曹振轩对李家人来说也不陌生。既然来了客人,孙慧娘特意吩咐厨房多加两个菜。

李泽洋自己升官的事情告诉了家人。大家都很高兴也很惊讶。

“怎么这么快就升官了。你去翰林院也没多少日子啊。”李建业以前知道县令是干满三年再升官,这都是朝廷的官,应该一样吧。

“陛下今日问了我关于救灾的事情。我就说了几句。必须觉得还不错,心情高兴就给我升了官。”

李泽洋自己原先也觉得自己要在翰林院整理书籍,熬上三个月然后有了资历才能有所升迁,没想到皇帝一高兴。一句话他就是六品官员了。

“升官了是好事,今天高兴。我去给你们拿酒,晚上喝一杯。”孙慧娘高高兴兴的去酒窖了。

曹振轩也是好奇李泽洋都和皇帝说什么了,“润之,你都给陛下提了那些建议。让龙颜大悦。”

“说来惭愧,这有些主意还是和雪儿聊天的时候她提到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就都说了。”

李泽洋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李雪儿倒是觉得自己的几句话能帮上忙很高兴。至于曹振轩,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李雪儿。

李雪儿会射箭功夫好。厨艺好还会治病,知道她饱读诗书棋艺精湛,没想到她居然对政务也有所了解。

在曹振轩的眼里,李雪儿就是读不完的书简。刚觉得自己对他有所了解了,就会有其他的才能被发现,让自己眼前一亮为之震惊。

“哥哥都和陛下说了什么?”李雪儿也想知道答案。

“妹妹也也说过的,要想救灾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钱粮。这些也是我们无能为力的,所以我也没提。我只是建议陛下,当前可以将难民组织起来开挖沟渠水库,朝廷发放工钱或者管饭都是可行的。另外可以借粮食给百姓做种子,现在还能赶上冬小麦的播种。百姓可以来年收获了再归还粮食,总比地里一直空着好。·········”

李泽洋的这两点建议都是可行的,大旱之后也经常出现洪涝,现在开挖沟渠建水库,一是防范了未来,二来也是在干旱的季节起到蓄水的作用。而且百姓干活给饭吃,如此就不会是白白养着一大群闲人。

若是皇帝下旨借粮食给百姓对朝廷没有损失,反倒让百姓感恩戴德,记着陛下的好,收买人心。

不过李雪儿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李泽洋真正升官的原因应该是在冬小麦上。冬小麦没有普及,只有八里庄附近的农民跟着李家学种冬小麦,再就是之前还在李家屯的时候在李雪儿的要求下,李建业种过一次。

李雪儿记的很李泽洋提过,受灾的几个地方地理位置是在李家屯和八里庄之间的,气候也应该是如此的,冬小麦在那个地方十有*是能种植的。

李泽洋是个心里装着百姓的,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拦着的。

“哥哥,陛下是不是问了不少冬小麦的事情?”

李泽洋听到李雪儿的问话点头肯定,“陛下很是重视的样子。”

李雪儿心想,不重视才怪了。冬小麦在很多的地方都能种植,如此一来,很多地区的作物都可以从一季作物变成两季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这可是个大事。

李雪儿心想,这皇帝也真是个小气鬼,升了官职就不知道赏赐点金银珠宝。

皇帝是真的穷了,他赈灾的银子都在发愁呢。

不过李雪儿也想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冬小麦的第一次种植,如果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小麦,产量会较低。因为麦种不适应冬季的寒冷,很多麦苗都死掉了。但是第二年在用冬小麦作麦种,问题就少了很多。

“哥哥,这件事情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那你就跟陛下说我们愿意捐赠五万斤冬小麦的麦种。”

五万斤小麦,这也是不小的数量。做臣子的如此为皇帝考虑,估计皇宫里的那位是非常高兴的。

再加上李家有个酱油作坊,很多人都眼红。此次捐赠麦种也算是散财了,李家也显得大气。这在百姓中的名声也有了,再有人想动李家怎么也要掂量一下。

李泽洋恍然大悟,“还是妹妹考虑的周到,当初八里庄和附近的村民种冬小麦的时候,也是在咱们家换的麦种。”李泽洋还记得,但是还有不少的乡亲觉得都是小麦没什么不一样的,结果到了收获的时候,产量可是差得多了,不一样。

曹振轩在一旁听着,大致也了解了情况。李泽洋这是真的没有私心,心里装着百姓。李雪儿更是大气,一句话就捐出去五万斤小麦。而且李雪儿都没说和父母商量,这么大的事情就决定了。

李建业一直在一旁安静的听着,他也是赞成的,“准备麦种的事情我来安排,看着那些难民,我就想起了咱们当年的苦日子,当时多希望能有人帮一把。如今咱们有这个能力了,就帮一把别人。”

这个时候,孙慧娘带着丫鬟又端来两个菜。丫鬟也把李兰儿叫来了,大家热闹的吃了一顿饭。

“好久没喝到葡萄酒了,还真是想念。”曹振轩喝了一口酒,赞叹不已。

李建业很是自豪,“我不是吹牛,就这葡萄酒没人能酿的比这个更好了。你既然喜欢,走的时候带上一坛。”

“求之不得啊。”曹振轩赶紧的答应。

酒足饭饱,只有曹振轩和李泽洋两个人在花园里,曹振轩的小厮平和远远的守着,确保没人偷听。

曹振轩把之前捡到的那个荷包拿了出来,“李兄,这个是你的吗?”

李泽洋定睛一看,却是是自己的荷包。他也是前两日刚发现荷包丢了的,他怀疑当时掉在了庄子上,但是不肯定。

“这个曹大哥是在哪里捡到的?”

李泽洋既然这样问,曹振轩就知道这东西是他的。“在胡家的庄子上的花园里捡到的,可是据我所知,那日的聚会你推了没去。”

李泽洋相信曹振轩的为人,既然把荷包还给了自己,那就说明没有恶意。“东西是我的,我也的确到过那个庄子。只不过我不是自愿的,而是被人绑架到那里。”

李泽洋把自己中迷药被绑架的事情简单的说了,曹振轩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你以后小心些胡栗。你和他还有什么过节吗?”

李泽洋摇头,“我都不认识他,谈何来的过节。”

曹振轩心想也是,两个人压根就没什么交集。再想想前后发生的事情,曹振轩可以确定,要是李泽洋当时没能逃的了,现在和唐家的婚约估计就没了,要改娶刘希玲了。

“实说就你出来的,你妹妹吗?”

李泽洋点头,也没必要隐瞒。就把李雪儿救他的事情说了,不过坑了魏一辰的事情一字未提。

曹振轩第一个反应想到的也就是李雪儿,他之前没有得到消息说李泽洋被绑架的,那就说明有人将事情隐瞒了。李雪儿是敢的,不让父母知情担心,自己一个人行动。不过曹振轩真的是要佩服李雪儿,竟然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李泽洋的踪迹。

曹振轩的一个心事了了,心情不错的带着一坛葡萄酒回府了。李泽洋把人送走,直接去找李雪儿了。

李雪儿也是没想到,竟然会有一个荷包不小心遗落了,也是自己不小心。多亏是曹振轩捡到了,要是让刘家人发现了,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真的是要谢谢曹振轩,李雪儿想着他既然喜欢喝葡萄酒,明天就再让人送两坛去给他。

曹振轩提醒小心胡栗,李雪儿也觉得那天的事情是胡家所为。李雪儿真想看看这个胡栗是何方人物了,狡诈的很。他爹还真的是没给他起错名字,胡栗,狐狸,狡猾的很。

(感谢西南来客赠送香囊,感谢keppra赠送财神钱罐,鞠躬致谢。今天六千字大章,求票。)(。)

第179章 三姐妹第257章 暗处的敌人第198章 准备聘礼第203章 一见钟情第35章 请客第237章 讨债第46章 祈雨第316章 小黑屋第141章 为情所困第279章 希望第186章 逃第二百三十章第370章 纸的出现第180章 找上门第177章 算计和软禁第132章 有惊无险第366章 送礼第401章 托孤第二百三十章第278章 混账事第143章 救急第95章 落榜和传闻第119章 良药苦口第367章 义诊第16章 买卖第140章 乱糟糟第104章 土匪第50章 抢劫失败第66章 火炕完成第263章 公开第139章 人找到了第292章 相认第39章 住宿生第173章 逗你玩第247章 兵败第338章 认亲第196章 打探第87章 聪明的爹爹第284章 早产第62章 板栗第5章 猪肉第371章 偶遇第356章 捉拿第313章 对峙第144章 巧合第85章 比一比第170章 反抗第362章 收回第404章 名字第262章 商人第333章 出嫁二第46章 祈雨第185章 盗贼第181章 寿宴第167章 无耻第44章 求饶第396章 自杀第255章 李家有喜第181章 寿宴第401章 托孤第114章 双喜第345章 整顿第198章 准备聘礼第99章 李二郎受伤第1章 李家屯第330章 进山第24章 狼群第83章 空间新发现第396章 自杀第78章 回娘家第202章 乔迁第169章 劝第250章 大婚第199章 下聘第37章 登门第196章 打探第37章 登门第301章 进宫第122章 李建业归来第316章 小黑屋第161章 无双公子第285章 满月第349章 来访第331章 陪嫁丫鬟第326章 令牌第376章 有喜第168章 援手第133章 再收仆第56章 回娘家第342章 回门第68章 宋姨娘第104章 土匪第4章 手镯第255章 李家有喜第304章 又出手了第352章 体寒第295章 心疼第192章 榜眼第63章 冲突第201章 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