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寿礼

阿森见到赵凌的时候,已过了辰初,一家人坐在一起用了早膳,然后阿森跟着赵凌去了书房,一个时辰之后出来。

傅庭筠问他:“可曾好好地跟王夫人打招呼?”

阿森的神色有奇怪,喃喃地道:“就是月川不带信给我,我今天也会回来的!”

傅庭筠不解。

阿森喃喃地道:“老夫人是和程姨母一起过来的……倒并不是专程为了我和靖潼的婚事……好像是想让岳母回去一趟,为程姨母主持公道……程姨母还拉了靖潼说道这事……岳母就让我早些回来,免得把我也给牵扯进去。”

“怎么会这样?”傅庭筠皱眉。

原先还以为是王夫人这些年来事母至孝,王夫人的母亲有所感动,所以才会不顾年事已高,迁里迢迢的来参加阿森和靖潼的婚礼。她听说的时候还为王夫人高兴呢。不曾想转眼间就成了这样。

傅庭筠不免有些感慨,道:“你回来也好。九爷怎么说?”

“让我去蒲城见几个人。”那些事傅庭筠不懂,解释起来话太长,阿森决定以后有机会再向傅庭筠解释,因此语言简明扼要,“我今天晚上就走。可能立冬之后才能回来。”

时间虽然长,但也不耽搁婚事。

“我给你收拾箱笼去。”傅庭筠盘算着,和阿森一边往外走,一面道,“你是怎么跟你岳父岳母说的?”

“说是西安那边产业出了点问题,您让我回去看看。”阿森笑道,“岳父听了,给了我几张名帖,说不是大事就不要找吴昕了。他老人家还有几个相熟的在那边卫所任指挥使,让我有事可以找他们。”

傅庭筠听着也笑了起来。道:“县官不如现管。你岳父的话有道理。”

“我也是这么想的,”阿森笑道,“除了名帖,我还让岳父帮着我写了几封信——既是他老人家相熟的,到时候我看情况去拜访拜访也是应当的。”

“阿森真长大了!”傅庭筠不禁停下脚步,笑着上下打量阿森,“做起事来滴水不漏,越来越像九爷了。”

“那是!”阿森在傅庭筠面前就像孩子在母亲面前,始终保持着赤子的心性,听到傅庭筠夸奖。得意洋洋地道。“您也不看我是跟着谁长大的。”逗得傅庭筠大笑。

过了两天,赵凌也走了。

给太皇太后办七十大寿的圣旨也正式颁布下来。

一时间,京城里议论的都是这件事。

陌毅的夫人甚至专程来拜访傅庭筠:“你说,送什么东西好?”

给太皇太后祝寿,外命妇最低也要是四品的恭人。通常这种情况之下。除了些日常用品、四季的衣裳之外,为了出彩,多会想办法置办一、两件表达自己心意的东西夹在其中。傅庭筠没有品阶,前两次进品给太皇太后、皇后娘娘恭贺新春,也是因为赵凌打了胜仗的特例,太皇太后的寿诞会不会受邀参加,现在还说不准,赵凌和傅庭筠商量,也是分两步走。若是不参加,就只照常例送些贵重的东西,若是参加,傅庭筠的字写得好,太皇太后又信佛,到时候抄本法华经。

因为事情没有定下来。傅庭筠不好跟陌夫人讨论,就事论事,帮着陌夫人出主意:“要不,绣幅插屏。蟠桃献寿图、万年松溪图、八仙庆寿图……都很吉祥。”

太皇太后七十寿诞在明年的二月二十一日,时间上还来得及。

陌夫人愁道:“若只是请了江南的绣娘帮着绣,还不如送些汉铜花尊、长生香盘这样的前朝古物。若是我自己绣,一来我年纪大了,眼神没年轻的时候好,二来我的绣工相比针工局而言,只怕不及十分之一。送进宫去了,让人嗤笑是小,如果有人鸡蛋里挑骨头,弹劾我们家将军一个‘大不敬’,反弄巧成拙。还是想想别的东西吧!”

这倒也是。

傅庭筠点头,笑道:“要不,我陪着您到街上转转?说不能找到合适的物件。”

陌夫人自然应允。

两人由丫鬟婆子护着先是去了鼓楼大街,后去了西大街和东大街。

各家银楼、绣楼、古董店都人头攒头,而且男客少女眷多。

陌夫人看着和傅庭筠叹道:“可见人人都在为这寿礼发愁。”

傅庭筠安慰陌夫人:“万一不行,就只能先顾着大面上不出错了。”

两人正说着话,迎面碰到了吴夫人和郝太太。

大家意外之余都有些惊喜,在一旁寒暄了半晌,知道她们也是为了太皇太后的寿诞来街上看看的,众人契阔了一阵,这才各自散了。

那边陌夫人回家翻箱倒柜,甚至写了信回巨鹿,让家里的人帮着在库房里找合适的寿礼不说,傅庭筠这边准备好了笔墨,开始抄录法华经。

叶掌柜却突然登门拜访。

傅庭筠有些意外。

为了避嫌,平时有什么事他都会让自己的长媳帮着传话。

她去南房的厅堂见了叶掌柜。

原来叶掌柜是来给她送东西。

“麻姑献寿玻璃插屏,早先有人提前定制了准备送给庄王的,最后不知道为什么没来拿。在宝庆楼的库房里放了七、八年了。”他说着,又搬出个锦盒,“天色灵芝献寿仙桃盘……平时不算是什么好东西,可这当头,嘿嘿,却是有钱也难得买到。”说着,打开了锦盒,“太太您看,像不像灵芝献寿?”

那是块用石头做成的桃盘,盘面有天色的花纹,乍眼一看,就像并放着一对灵芝似的。玻璃插屏就更不用说了。玻璃易碎,家里的陈设又要按四季更换,大家多用紫檀、鸡翅木、梨花木,玻璃的屏风,很少见。

“我寻思着九爷也要送寿礼,又不能送些古董,就找了这两个物件。”赵家的家底单薄,若是送些古董,不免让人起疑这些银子从哪里来。叶掌柜含蓄地道,“就想办法找了这两个物件,虽说不值什么钱,却胜在兆头好。太太您看用不用得上?”

“用得上,用得上。”傅庭筠喜出望外,摩挲着那石头桃盘笑道,“我和九爷正为给太皇太后的寿礼发愁呢!还好有叶掌柜,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然后又把陪陌夫人上街的事说给了叶掌柜听,“难道叶掌柜能坐大通号第三把交椅,就这份高瞻远瞩的目光,已非常人可比。我们要多跟叶掌柜学学才是。”满脸的感激。

雪中送炭,接受的人固然欢喜,送的人想着自己帮着别人解了燃眉之急,心里也会有种满足感。

叶掌柜笑容满面,谦虚道:“太太不觉得我多事就好。”然后和傅庭筠说了些闲话,起身告辞了,连两件东西的银子都没有要。

傅庭筠觉得过意不去,估算着到宝庆楼打了两套银头面,一套送给了叶掌柜的太太,一套送给了叶掌柜的长媳,这都是后话了。

落实了寿礼的事,她的心也定下来,每天早上洗手焚香,抄三百个字的法华经。

这样过了几天,王夫人来访。

她神色有些黯淡,委婉向傅庭筠说起了母亲的来意,并道:“还好你有事让阿森去了西安府,不然阿森只怕也要跟着我受气。”眉宇间少见地流露出些许的伤心和无奈。

傅庭筠不好多言,只笑着问她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老夫人和程太太一般上可好。并定下日子,过两天去拜访老太太和程太太。

王夫人见傅庭筠没有追问,松了口气,客气了一番,起身告辞。

过了几天,傅庭筠去王家看望了老夫人和程太太。

两人的神色都有些灰败,就是笑,也带着几分勉强。听说傅庭筠的丈夫是贵州总兵,老太太和程姨娘待傅庭筠就多了几分热忱。

傅庭筠看着不由在心情里暗暗叹气,略坐了一会就起身告辞了。

或者是有心事,王家的人没有多留她。

待过了立冬,太皇太后寿诞的礼仪定了下来,市上面只要是沾着“寿”字的东西都开始贵得离谱,而且各地封疆大吏都已开始准备送寿礼,近些的如山东、山西等省份的,会等到腊月启程,赶在正月初十之前到到,元宵节过后开始送寿礼。远些的如云南、贵州、福建,这时候就要启程了,否则就赶不上太皇太后的寿诞了。

这个时候,赵凌悄然回了京都。

傅庭筠又惊又喜,小声问他:“事情办得怎样?”

“比想像中的还要顺利。”赵凌闭着眼睛,懒洋洋靠在松木澡盆里,由傅庭筠服侍着盥洗,道,“西平侯这几年在何福的挟制下日子艰难,虽然冯老三那边替他赚了不少钱,但西平侯家大业大,依旧入不敷出。前些日子隆平侯过生辰,西平侯府送的寿礼竟然是前几年颖川送给他的寿礼,还被辅国公府的人给认了出来。西平侯因此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俞阁老的身上,却收效甚微,西平侯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冯老三觉得这样下去西平侯只会每况愈下,说不定还会出大事的。他要我承诺,他帮我打听西平侯和俞家的事,但若是出事,我保他们家嫡枝的性命安全。我答应了。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到时候我们只要适时地添把火就行了,甚至用不着自己出面……至于何福那里,多半已经知道我我私下回过陕西了,他派了人告诫冯家,只要冯家的商队不夹藏带私,嘉峪关自然随他们任意进出……”

第27章 临潼第156章 旧识第173章 招供第20章 阿森第51章 佯装第172章 问话第59章 纠结第296章 明了第100章 冯大虎第253章 温言第26章 李家凹第119章 东去第207章 情理之中第203章 摩擦第119章 东去第257章 报丧第45章 承诺第206章 孩子第284章 花露第238章 直言第27章 临潼第303章 气闷第29章 受伤第241章 水落第222章 出京第302章 兴趣第152章 灯会第23章 渭南第116章 生变第244章 门路第266章 体贴第39章 改变第103章 深情第22章 抢夺第166章 命殒第199章 迁怒第250章 打击第127章 亲人第14章 生死第272章 回程第52章 阻止第281章 春暖第82章 开战第204章 问诊第214章 小别第222章 出京第307章 出面第109章 直言第29章 受伤第99章 告状第155章 送行第285章 劝架第161章 如此第86章 吓唬第289章 互动第72章 借势第11章 消息第272章 回程第126章 四喜胡同第125章 京都第200章 主意第279章 瞩目第312章 状告第202章 花树第296章 明了第214章 小别第189章 避暑第156章 旧识第266章 体贴第241章 水落第186章 周岁第116章 生变第232章 顺利第213章 迎接第106章 喜悦第11章 消息第199章 迁怒第93章 谈笑第266章 体贴第23章 渭南第301章 等候第60章 银子第66章 执念第54章 夏夜第116章 生变第97章 见面第154章 和鸣第209章 手段第106章 喜悦第136章 重逢第81章 教训第11章 消息第215章 商量第117章 激/情第307章 出面第144章 觐见第223章 重返西安第118章 曲折第126章 四喜胡同第224章 杨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