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貌似……玩脱了?

一套行之有效的动作,究竟能够给人带来多大的变化呢?

这么说吧,一般人出拳的时候,都是手臂的力量,拳头虽然很强大,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多大的伤害。

但是换一种方式,却不一样了。

让武学大师来动作,他们的力量来自于大地。

从脚部开始发力,将力量通过腰身转移到手臂,虽然同样是一拳,哪怕双方的力量是一样的,但是武学大师的这一拳,却也能让人够呛。

而凯瑟琳现在,就是在学习这样有着高效率的战斗模式。

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凯瑟琳反而不怎么忙了,在经过了初期的一系列的改变之后,一切似乎都进入了一个逐渐平稳的时期。

——这是当然的,因为两伊战争本来就是又臭又长。

如果不是因为伊拉克要入侵科威特的话,说不定两伊战争根本就不会那么快结束。

“用最先进的科技打最糟糕的战争。”

这就是凯瑟琳对两伊战争的看法。

现在看来,事情还的确是如此。

霍梅尼的号召力很强,布尔也很有力量,苏联对待两伊战争,表面上宣布持中立立场,实际上一直支持伊朗。

虽然这时候伊拉克占据了伊朗的一些领地,但是伊朗在苏联等力量的支持下,未尝不能一战。

但是伊朗注定是不可能和伊拉克一战而定鼎的,因为美国可不喜欢现在的伊朗,反而是伊拉克最让他们放心。

或许现在没有啥人质事件,但是霍梅尼可是曾经发表过很多反美的言论的,这让美国人对伊朗还是很不对付的。

暂时的省心之后,凯瑟琳终于有时间来管自己的事情了。

而这个事情,就是那套发力技巧。

……凯瑟琳训练中……

“这情况可就麻烦了……”

当肖恩.康特接到了新的待命通知之后,结合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肖恩发现。现在的两伊战争的情况,似乎有些微妙。

——苏联介入了战争。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且肖恩也大概知道,自己的训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了。

虽然表面上没说,但是肖恩明白。自己未来的工作,极有可能将会介入两伊战争。

在辞去了教官的职位之后,肖恩回到了部队,却是参与了志愿者计划。

这个计划是很不错,但是肖恩却隐约有一种“卖身”了的错觉。

嗯……就好像是现在一样。

自己虽然是参与实验,但是他们说自己要做啥,自己也是不能反驳的。

怪就怪肖恩当时在签订合约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内容,这下子就苦逼了。

“战争么……”

肖恩叹了口气。

这事情还真是麻烦。

……

“苏联派兵?!”

说实话,凯瑟琳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

她甚至连手头的工作都停掉了。

虽然这个消息很劲爆,但是还好,在凯瑟琳听到了这个详细的消息之后,却是松了口气。

——苏联没有派兵,而是“莫斯科酒店”这个雇佣兵团接受了伊朗的雇佣……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中的问题。

不过还好,双方似乎都没有撕破脸皮的打算,但这个消息太震撼了。让人受不了。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海湾地区的大国,它们历史悠久、石油资源韦富、经济实力雄厚、战略地位重要;它们的对外政策对中东局势均有较大的影响,是美苏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争夺目标。

苏联与两伊很早就建立了外交关系(1923年苏联与伊朗建交、1958年苏联与伊拉克建交)。赫鲁晓夫上台后,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政权日益加紧推行霸权主义扩张政策以来,两伊都成了苏联扩张渗透的重点对象。

虽然这个时候勃列日涅夫已经挂掉了,但是这也是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

安德罗波夫虽然比较“和谐”,但这并非就代表安德罗波夫软弱。

一个克格勃的头子,怎么可能和软弱搭边?

安德罗波夫在这方面的手腕,甚至比勃列日涅夫更强!

在之前,苏联本想和两伊同时发展密切关系。使它们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和与美国争夺中东的重要基地,但是,两伊之间由于历史上的边界纠纷和库尔德问题等原因,长期以来,两国宿怨甚深。

尤其是双方爆发战争,两国遂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这就使苏联对两伊的政策始终处于既想左右逢源、但又苦于不可兼得的为难境地。因此,苏联只能根据形势发展和本身利益的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出偏倚其中一方的选择。

很显然,安德罗波夫选择了伊朗。

就和历史上一样。

在凯瑟琳看来,这也是难免的。

伊朗紧靠苏联南端边境,又是扼守海湾的要冲,其战略地位比伊拉克更为重要;而且,从战略上考虑,它认为一旦控制了伊朗,远比控制伊拉克对美国和西方的打击更为沉重。

“不过这样明着派遣雇佣兵,真的没有问题么……”

凯瑟琳还是有些奇怪。

虽然莫斯科酒店表面上是雇佣兵,但不管是谁都知道,这个“雇佣兵”可没有表面上那样简单,这个雇佣兵,可以说就是苏联红.军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没错,就是这样。

而美国对于伊朗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事,也是惊惧不已。

苏联人披个马甲就上战场了,这是摆明了要干涉吧?!

但表面上,他们却不能说什么,因为雇佣兵的规则就是这样。

面对这个消息,凯瑟琳也很感兴趣美国究竟会怎么发展。

但很失望,美国方面并没有行动,而是选择了观望。

没办法,凯瑟琳只能暂时算了,继续去训练自己的发力技巧去。

但这个时候。霍梅尼却似乎突然某根神经短路了。

或者说……霍梅尼突然不短路不舒服斯基了。

1976年6月8日,美国接收流亡在外的沙阿巴列维,让他在美国接受医治癌症的治疗。

而这个时候,霍梅尼及伊朗国内左.翼团体随即强烈抗议。坚决要求要将沙阿遣返回国受审及处死。事件令革命分子想起23年前的阿贾克斯行动,当时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及英国情报机关在伊朗沙阿流亡在外的时候联手策划政变推翻伊朗的民.族主.义政府。

而等到6月11日,却发生了一件令美国政府手足无措的事情——一群霍梅尼门徒的学生占领了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胁持了52名使馆人员!

人质危机在美国被视为是对国际法明目张胆的侵犯,激起了强烈愤慨及反伊情绪。不过,占领大使馆却在伊朗受到广泛支持,霍梅尼以“美国不能以该死的行为对付我们”为口号争取支持。

霍梅尼对美国表示各种蔑视。这让美国极其愤怒。

7月4日,就在美国独立日这天,霍梅尼宣布伊朗议会将会决定美国使馆人质的命运,要求美国遣返沙阿到伊朗,为危害国家的罪名受审。霍梅尼的支持者称美国使馆为“间谍活动的老巢”,宣称他们在使馆内找到军械、谍报设备及许多官方和机密文件。

这种行动派的强力嘲讽技术嘲讽到了世界第一的DPS。虽然这个DPS的物理攻击力没有苏联高,但是这货的控场技能多啊!

美国立刻对此就有了反应。

因为伊拉克领导人重病缠身,所以美国人与萨达姆取得了联系。并且牵头帮助萨达姆接了一系列的合作计划,并且输出了M70A1坦克。

M70A1坦克,这种因为Pipboy火控系统而出现的、一种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坦克。在这个时候大行其道。

作为主战坦克,M70A1的性能在各种方面都是非常优越的。

在这件事情上面,凯瑟琳甚至恶意的猜测,如果那痛击坦克实用化了,说不定美国还会直接给伊拉克人这种痛击坦克。

而另一边,美国也展开了对伊朗的经济封锁。

虽然伊朗的国力和人口等,都是伊拉克的几倍,但是霍梅尼虽然是一个领袖,但是在管理国家方面,却一点都不合格。

在他掌握了伊朗之后。他没有半点改善经济的念头,伊朗人反而更加不幸了,而这个时候,霍梅尼告诉这些人,相对于他们的神,物质上的生活根本算不了啥。

相对于明目张胆的苏联。美国人还是比较克制的。

至少美国人并没有派遣“雇佣兵”去战斗。

——实际上,不克制也不行啊,如果接下来不克制的话,和苏联打起来了,到时候真打出了火,直接演变为世界大战都有可能!

一想到这事情可能会让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那可就是核战争了。

所以美国暂时没鸟苏联。

但美国不鸟苏联,不代表苏联不鸟美国。

在经济上,苏联利用美国对伊朗实行经济封锁之机,曾力图发展同伊朗的经济关系,以造成伊朗在经济上对它的依赖。

由于美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对伊朗实行经济禁运,使伊朗的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等失去来源,本国工业企业的开工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同伊拉克作战的话,钱财消耗也是巨大,国内主要港口也因战争而被迫关闭,运输极为紧张,人民生活必需用品严重缺乏,等等。

伊朗经济上出现的重重困难,为北方邻国苏联对它的经济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

针对伊朗国内物资严重不足,苏联乘虚而入,安德罗波夫积极与它发展外贸关系。

虽然伊朗和美国交恶,却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对于伊朗而言,冲击力却不是那么大了。

9月,苏联向伊朗政府提出了关于苏伊两国缔结为期25年的合作条约的建议;它甚至谋求同伊朗恢复1921年签订的苏伊友好条约,该条约规定,苏联可以在两种情况下对伊朗进行军事干预:一是如另一国试图用武装力量取得对伊朗的控制;二是在必要时苏联可以把伊朗作为它采取行动的基地。

不过霍梅尼似乎真的眼高于顶了。对于苏联的合约,霍梅尼直接就是不鸟你。

“但是……苏联会一直支持伊朗么……”

凯瑟琳突然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当然不会了。”

她自问自答着?。

伊拉克也是中东的重要国家之一。苏联与伊拉克在60年代的关系并不密切。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苏埃关系出现逆转,苏联感到有必要在发展与伊拉克的关系上下功夫。企图以伊拉克来代替埃及。

1971年,苏联向伊拉克提供了6亿美元的“经援”:随着1972年萨达姆总统与柯西金总理的互访。而结果,双方出于自身的需要,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

两伊战争爆发后,苏联碍于同伊拉克有“约”在先,不便公开支持伊朗,便宣布对两伊战争持中立立场。但实际上它是在支持伊朗取胜。

这却也导致了伊拉克与苏联之间的关系恶化。

两伊战争开始之后,伊拉克占据上风。这时,苏联很担心伊朗因军事上处于劣势而倒向西方,因此,苏联打着中立旗号,暗地里却用军火武器大力支持伊朗。

或许是因为霍梅尼的瞎搞让伊朗局势糜烂,所以伊朗面临的形式很严重,为了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也同样为了帮助伊朗,苏联这个时候无耻的派遣了援军。

嗯,表面上就是“雇佣兵”。

但。如果情况好转了呢?

就历史上而言,苏联充当了很不光彩的两面派的角色。

历史上,伊朗反守为攻,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并使战争向伊拉克领土上推进。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感到原先对伊朗可能倒向西方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了;加之,伊朗国内形势出现了于苏不利的变化,因此,安德罗波夫——历史上的那只——认为当务之急是转而用军火武器支持伊拉克。

凯瑟琳大概也能够猜得到安德罗波夫的用意。

前段时间,安德罗波夫终于干掉了他的死敌。之后,安德罗波夫就开始准备大展拳脚了。

安德罗波夫力图迅速改变苏联在中东无所作为的被动局面。他执政半年来,在推行中东政策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事:一是向叙利亚提供包括萨姆一5导弹在内的大批军火武器;二是跑钱莫斯科酒店进入中东……

长期以来,苏联竭力拉拢、讨好伊朗,企图大幅度改善同伊朗的关系,使其最终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但凯瑟琳知道。只要霍梅尼还坐在那个位置,苏联的努力就是很少的。

这一点从霍梅尼正在围捕马列主义者就能看出来——人家根本就不看安德罗波夫的脸色。

苏联在这方面所作的一贯努力,收效甚微:伊朗戒备颇严,不肯轻易就范。

假以时日,凯瑟琳相信,对方的立场一定会改变。

“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究竟是苏联先沉不住气,还是美国先沉不住气了……”

凯瑟琳发现了这个问题里面很严重的一点。

如果美国人先沉不住气的话,到时候派遣了雇佣兵,苏联人看到美国竟然也敢介入肯定就会是另外一个看法了。

——到时候,也就不关伊朗啥事了,两伊战争将直接变成两个大国的角力点。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还是给防着一点。”

好像有些玩脱了……

凯瑟琳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说起来,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要不要挖一个避难所先藏起来?)

凯瑟琳心中突然这么想了一下。

但凯瑟琳很快就将这个想法从自己的大脑里面剔除出去。

不过,凯瑟琳也不会说就防着这事情的发展不可。

至少在美国沉不住气也要介入的时候,凯瑟琳首先要保证这些人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克制和不发生冲突。

“但苏联也不可能放弃……”

鉴于伊朗的战略地位对苏联实现其全球战略至关重要,凯瑟琳不认为苏联会放弃控制伊朗的野心。

凯瑟琳认为,伊朗是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它打开海湾地区大门的战略钥匙。

但尽管苏联与伊朗的关系一度发展较快,但伊朗对苏联的扩张野心始终保持戒备。

苏联不仅在靠近伊朗边界大军压境——安德罗波夫调集了苏军总计四十个师的力量在上面——而且,苏联还暗地支持伊朗的反政.府活动。主要是支持伊朗人.民.党,培植亲苏势力,大搞情报工作等等。

特别是当霍梅尼开始捕杀进步人士的时候。

霍梅尼就好像是三十年代的申凯大帝,但人家是行动派。不需要地图开疆、日记强国。

或许霍梅尼是一块硬骨头,但美国的行为,几乎可以说是已经断绝了和苏联和伊拉克之间有眉来眼去的机会。

这也意味着,苏联就算面对霍梅尼这个又臭又硬的茅坑里的石头,却依然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但凯瑟琳相信,一旦机会来临,苏联必然要千方百计地加以利用。以尽快恢复和改善与伊朗的关系,并渗透其中。

“苏联的战略要点是伊朗,而对于美国而言,无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都是同样重要的……嗯,有没有办法可以弄出一个方法,让苏联和美国都不再关注战争本身了呢……?”

凯瑟琳在注意到自己玩脱了,闹出了一个这样的危机之后。凯瑟琳开始注意了起来。

雇佣兵制度的确立,可以说凯瑟琳就是幕后推手了。

而另一边,苏联借助雇佣兵来介入战争。这也是在原本的时代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而美国现在,也即将想要进入中东,凯瑟琳心中更是觉得有些不靠谱。

虽然自己现在各种安逸,但是到时候究竟要出现什么事情,那可就不清楚了。

而这个时候,凯瑟琳开始回忆起了历史上的两伊战争。

现在的两场战争的进程,丝毫也差不多,战争第一时期都是在伊朗境内发生的。

而在曾经的历史上,当时间在第二时期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个时期,战争是在伊拉克境内的。

1982年7月,伊朗集中10万军队,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但在之后,因为苏联和法国的支持,伊拉克逐渐回过神来,然后战争就进入了第三个相持阶段,这个阶段持续了整整四年的时间。

但是现在,历史还会这样发展么?

现在的伊拉克就有了世界第一后援的美国,而伊朗则有苏联,但伊朗和苏联之间,可以说是貌合神离的,伊朗虽然力量较强大,但是却和对方配合不了。

而伊拉克这边接受了大量的援助,情况反而好些。

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呢?

凯瑟琳有些疑惑。

正在这个时候,凯瑟琳却接到了一个电话。

她接过了电话,然后和对面通过了一阵子话,最后凯瑟琳却是苦笑了起来。

“这次好像真玩脱了……”

她喃喃着。

1977年9月,美国的一支雇佣兵正式接受伊拉克的“雇佣”而进入了战场……

这回,变成了美国大兵与苏联红.军的PK了……

……

二合一章节。

三更完成了……

第58章 口碑与残疾人服饰第941章 被发现的小秘密……第534章 1969年10月第161章 成年写真(上)第1199章 更新第1613章 这货绝不是战国(十六)第1131章 连坑带蒙第1641章 新身体(下)第1215章 美人鱼改造第307章 科技讨论第441章 去非洲拍戏?第1443章 凯瑟琳的新玩具第1136章 人造肌肉纤维第1103章 五号第975章 欺负草履虫……第1208章 盗摄51区……第1094章 应该不太可能……大概吧……第80章 艾尔莎第242章 步入十月第46章 射第290章 XAS-BT01第1126章 波塞冬第1545章 日渐科幻的世界(下)第973章 七月琐事第586章 角色与授权方案第583章 有什么东西碎掉了……第1495章 为了“日常”第752章 身体的秘密(三)第1569章 外篇之二EVA 第十三章 真嗣补完第1547章 日渐科幻的世界(五)第1491章 世界属于三体!第1563章 外篇之二EVA 第七章 三号机运达第462章 1968年的圣诞(下)第1033章 凯瑟琳的恶劣手段第996章 学区的教育第1662章 时间不够第1660章 上条当麻的叹息第1417章 进行时第530章 动漫游戏展第133章 人才缺口第1176章 信号不好……第1395章 再入苏联第429章 蛰伏的西德尼第617章 PK与风筝战术第512章 格里高利的Cosplay攻略第617章 PK与风筝战术第1129章 所谓超级英雄装备……第89章 国防部?第466章 汽车攻略第1626章 要变天了第857章 你来演吧?第1252章 凯瑟琳的深海空间站第198章 Intel公司第435章 风雨欲来第1615章 这货绝不是战国(十八)第218章 保护伞的新业务第82章 孕育第502章 招聘农夫第1091章 塞伯坦氢能汽车第1152章 选演员第320章 去奥斯卡该穿什么?第395章 对手与盟友第854章 香港的事情……第914章 子蛋白和进一步研究第230章 派对时间第304章 辉瑞、万艾可与超级计算机第159章 微软II型电脑第1323章 冬之沙场(一)第1181章 成为Bane第526章 《Fate》第六卷第939章 开发的缘由第1336章 丑陋的人啊第188章 在澳大利亚第773章 开发中的phoenix windows(四)第1529章 “异世界”(上)第47章 未来的计划第1270章 以正义的名义!第368章 拍戏进行时第298章 博客?第1610章 这货绝不是战国(十三)第1524章 外篇其之一 无限小队(六)第1390章 加大筹码第61章 梦工厂电影公司与第一部电影第723章 某日的日常第536章 利润第1518章 准备第475章 峰回路转第1403章 扭曲的实验第550章 咱落伍了?第845章 废物利用、继续忽悠第1057章 小麻烦第146章 行程取消第306章 凯瑟琳的妄想黑科技第1129章 所谓超级英雄装备……第36章 迟到的生日礼物第1554章 日渐崩坏的世界(四)第103章 标题党第1527章 外篇其之一 无限小队(九)第1608章 这货绝不是战国(十一)第119章 安妮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