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的上已经供奉着老妇人的灵位,僧人让易夫人坐在最前面的蒲团上,易如梅和两个庶妹坐在易夫人身后,僧人则坐在两旁,一起开始诵经。
颂的是《地藏本愿经》。易如梅因为多年研究道经,信道而不信佛,对佛经的了解很少,并不知晓《地藏本愿经》的内容,只能听其他的人念诵跟着一起念,不过表面上做出很是虔诚的样子。
念了一轮经,僧人们安排易家人去吃素斋,吃过斋饭后便是自由时间,无须她们再进佛堂念经了。易如兰坐在易如梅的身边,小声地问:“姐姐信道不信佛,坐在佛堂中念经肯定很别扭吧?”
易如梅看了她一眼,淡淡地道:“为祖母尽孝心,何来别扭一说。如今在庙中,佛祖和菩萨都看着呢,二妹妹还是学学三妹妹,少说话,免得犯口舌孽业。“
易如兰被她说得满脸通红,眼眶也开始发红。易如菊看了易如梅和易如兰一眼,低下头,如同往常一般装哑巴。
易如梅轻斥道:“二妹还是收起这副表情吧,别人看着你这样,不说我欺负你,只怕会说你不愿在寺庙为祖母诵经呢。”
易如兰闻言急忙收起委屈要哭的表情,不敢再做任何多余的动作。
易如梅嘴角微微一撇,心想二妹妹还是太嫩了一点儿,三言两语就被自己打败了,实在没意思。易如梅站起身:“我去附近转转,吃完饭,你们自己回院子吧。”
说着带着大丫头走了斋堂。
易如梅一路漫步来到毗卢塔,看着毗卢塔那九层的高度,丫鬟露出了苦色:小姐不会要去爬毗卢塔吧?那么高的高度,等她爬上去,一双腿都要废了啊。
“小姐,塔太高了,不好爬,我们还是不要爬了吧。”
易如梅对丫鬟道:“你在塔下等我,我自己去爬。”
“可……”丫鬟想要阻止易如梅,易如梅动作迅速地走入了塔门。丫鬟无法,只能坐在门外的石阶上等易如梅自己出来。她想来,自家小姐身娇肉贵,爬不了两层就会下来,自己应该等不了多久。谁知道他们小姐是个有外挂的,轻功一施展,两三下就到了第二层。
易如梅还想继续施展轻功,忽然听得有脚步声从上方传来,想是先进塔的游客从上方走下来了。易如梅连忙避在一旁,脸孔朝着塔壁,让下来的人只能够看到她的小半张脸。
脚步声音越来越大,游人已经下到第二层,易如梅用余光看过去,游人是个书生,面容俊秀身材颀长,颇有气度。易如梅不由浑身一震,这个人,这个人她认识!不,不能说认识,应该说她知晓这个人。
这个人算是她的初恋吧。她记得了,自己上一世就是在云隐寺中遇到这人的,不过他们第一次见面并非在毗卢寺,而是在寺庙附近的梅林中。匆匆一瞥,这书生英俊儒雅的身影就刻入了她的心中,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要知道这个人的消息。她知道这个人叫做荀成和,是外地来京城科考的学子,虽然出身寒门,但才华出众,当年成了那一科的状元,娶了一位欣赏他的大臣的女儿做妻子。
这些消息都是易如梅很隐秘地打探来的,根本没有让人知道她曾经对这样一位书生动心。那时候的她是怎么想的呢?书生虽然有才华,但跟自己的身份完全不相配,父母是不会让自己嫁给书生。因此她只能讲书生的身影埋在心底,嫁给了出身高贵的丈夫。
今生重来一次,她再见到书生,是不是说明他们是有缘分的,她要不要争取,争取成为书生的妻子呢?前世的书生可是一个很尊重妻子的人,后院除了一个小妾,再没有其他女人。京城多少女人羡慕书生的妻子啊。自己当初羡慕吗?说不清楚了。自从她出嫁以后就再没有主动收集过书生的消息。即便后来听到书生的妻子成为众女羡慕的对象,她也麻木了吧?
易如梅心中思绪纷呈,但外界不过一瞬间。荀成和也看到了易如梅,虽然只看到一个侧面,却教他觉得惊艳。不过书生是一个很守规矩的人,没有多看,匆匆给易如梅行了一个礼后,加快脚步朝一楼楼梯走去。
易如梅望着书生的背影,幽幽叹了口气,转身继续往塔高层爬。不过她没有再用轻功,慢慢地往楼上走着。脑海中又回忆起关于书生的信息。
书生考中状元后按例几了翰林院,但因为得罪了一位上官,在翰林院中颇受打压,前途一片晦暗。后来不知道怎么的,书生跟镇北将军府攀上了关系,在镇北将军府的关照下,书生的仕途开始变得越来越顺。在易如梅去世的时候,书生似乎已经官至正二品的吏部尚书。
这样一个男人,简直完美优秀,既然让自己遇到了,如何能够错过呢?
易如梅的眼神变得坚定,无论如何,她要嫁给这个书生。她不要再当寿宁伯夫人了,她就要嫁给荀成和。这个书生才是她的良人,他才能给她想要过的生活!她不会放弃的。现在她要想法,想办法让父母答应她嫁给这个书生!
易如梅身后燃气熊熊烈火,斗志昂扬。
虚空中,蓝筱攸对季拂晓道:“这个书生似乎是个很关键的人物。”
季拂晓点点头:“表姐似乎喜欢荀大人。”
蓝筱攸问:“你认识这个书生?”
季拂晓道:“这个书生应该是吏部尚书荀成和荀大人,我见过他一次。荀大人寒门出身,但才华出众、能力不凡,不惑之年就坐上了尚书的位置。而且荀大人很重视家庭,尊重妻子,家里出了妻子就只有一位小妾,是京城上一辈女子心目中最完美无缺的丈夫人选。没想到表姐竟然早就认识了荀大人,在荀大人未发迹前就见过他了。”
蓝筱攸道:“易姐姐挺有眼光的。不过年轻时候的荀大人长得如此英俊,确实很容易让年轻姑娘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