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山东半岛的基地

锦州东京一线的地理位置只在萧明的眼里具有价值,而在别人的眼里却只是个蛮荒的平原地区,而且这里久经战乱,土地荒芜的很厉害,四周的丘陵和山地都是光秃秃的一片,山上的植被几乎被附近的百姓做了燃料了。

但这里确实辽东地区最大的煤矿和铁矿石的产地,后世中锦州的铁矿和盘锦煤矿都是出产优质的无烟煤的很大的产地,这里是萧明早就看中和计划好的地区,甚至比许立卓给他的金矿图中的金矿更让他着迷。

钱拔光被他安排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就是专门为他跑了一趟大宋的青州府,而青州府原来的知州大人张叔夜却又被调任了登莱二州的处置使,处理登莱两州的的官员贪腐案,据说牵连官员多达三十几人。

张叔夜这次权力极大,暂代两州知州,处置一切政务,得到消息的萧明大喜过望,直接命令钱拔光求见张叔夜,要求他给自己在登莱一线的海岸,寻找一处适合做码头的港口,其实萧明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山东威海卫哪里。

威海卫作为后世大清国北洋水师的基地,战略地位与旅顺口一样重要,当然了它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天然良港,而在大宋朝,这里还没有真正的码头,地处荒凉的海滩和礁石,再就是海盗响马盘踞的海岛。

整个东海渤海目前绝对是一片净土,宋朝没有什么禁海的政策,沿海的渔民生活上倒也自给自足,先民们对于这一片海域的开发很广但也谈不上彻底,萧明想要威海卫这里作为一处港口码头,基本上与张叔夜的想法一致。

当时的山东半岛,地位非常尴尬,山东大部还属于两淮东路管辖,这一路州府基本上没有节度使,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里是东东路一下战略的最前沿,加入辽国起兵越过雄州一线,再往下那就是广袤的淮河和黄河平原地带,山东是首当其冲。

地不高产,物不丰富,整个齐鲁大地民风彪悍,土匪响马横行,老百姓动不动就受到黄河和淮河决口的水患威胁,逃荒要饭已成为习惯,当下的渤海国,其中的汉人多半都是山东半岛逃荒过去的。

宋朝在此不设节度使,原因是此处不是京畿重地,而北有沧州大营的禁军,南有两淮路与两浙路的押运厢军,第、当地的士绅和富户官府各地都有团练,选择几处州府设置知州管辖即可,没必要在增加吏部名额了。

当然张叔夜也不是好糊弄的,平白无故将一处沿海的良港送给萧明,当然他也不知道这一出就是良港,但此人曾单独描画过辽国的山川地理,对于地理山势和湖泊海湾有着本能的敏感性,所以萧明也不好太轻视他。

所以萧明将马植撰写和描画的幽云十六州宋辽两国的那部《大辽国山川风土物志》下卷让钱拔光送于了张叔夜,以张叔夜的眼光一眼就看出此书的珍贵之处的,相信他应该能够让张叔夜相信,萧明想在山东沿海地区建一个补给基地的借口。

萧明通过飞鸢传递消息,告诉张叔夜道:“如果宋朝想要从辽国手里夺幽云十六州,必然要与辽国开战,但从地势上看,假如能够通过海路穿插到辽国腹地,配合向北的而攻的军队,则大事可成!”

萧明继续给他分析道:“现在辽国与金国的战争很混乱,金国一方还是占有优势,而在辽东地区,则是刚刚才从金国的手里抢回来的地盘,辽军还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这个时候恰恰是好机会,但大宋在整个山东渤海位置竟然没有一处港口码头作为基地,那自己费尽心机在杭州造的海船就没有一个补给基地了。

张叔夜对此利国利民的想法很是赞同,上报朝廷后,朝廷责令由登莱地区当地解决费用和人力问题,而萧明则给了张叔夜定心丸吃,威海一线的港口码头有他一人承担费用,张叔夜能给他招募做工人员即可。

这一整套方案确定之后,萧明有点急迫,原因是他目前没有可用的人手,顾守贞在杭州主持整个顾氏炼坊和城西铁厂的事情,那里基本上已成为杭州冶铁锻钢的实验性基地,而丁建鹏却是主要配合人员,除此之外,丁建鹏还要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用以制造炸药。

徐州方面太平铁厂哪里已经成为一个城堡,包含了矿山铁厂,高炉,水泥制造等等工业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介之聪在打理,那里也是萧明整个安保基地,虎卫的数量增加到了三千人,而杭州则是虎卫的训练基地,那里一直都是罗文罗定邦在负责。

其他的人手各有一滩事情,段景柱现在跟随者萧明,但他总要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押送大批的马匹经过雄州过界运往大宋的定州,那里有薛炳昌牙行帮的一个重要的军马基地,通过各种渠道,将军马卖给了大宋朝廷。

这项生意为薛炳昌赚取了大笔的财富,但这里面有萧明很大一部分分成,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徐州天平铁厂的账上就会多出一笔巨额收入,账目的名称则叫:“马蹄金”薛炳昌不会拖欠任何一分钱到账。

而另一个人才也在徐州,那就是犹太人艾奇力,此人在焦岗湖水利工程中发挥了极大地作用,帮助萧明筹集了黄金运出之前的大笔资金,名以上都是由太平铁厂的信用担保,在东京的富户巨贾中借贷而来,但随着暗道全将黄金全部运出,则资金的缺口立刻就解决了。

在有了六十万黄金的支持下,艾奇力给萧明的建议是进行放贷,针对于此萧明对他说道:“可以采用小规模放贷来获利,但现在不适宜大规模放贷活动,他正在策划一个大规模的资金操作计划,让艾奇力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大辽国目前风雨飘摇,萧明收复上京之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回光返照,辽国西域的各个属国现阶段还无法看清形势,在辽国皇帝发出春倷钵大会的通知后,先后开始带着贡品以及礼物动身来辽国参加大会。

由于金国屯兵二十万正在逼近辽河平原,天祚帝感到如芒在背很是不安,于是萧奉先建议将春倷钵大会改在应州进行,应州靠近中京,地势很好,春季里草长莺飞气候宜人,是辽国比较重要的粮食产地,同时佛教发达,信徒众多,同时哪里晋王耶律敖鲁斡的封地,有很多部落的宫帐禁军把守,是辽南重镇。

这是萧奉先的一条毒计,正是要在晋王耶律敖鲁斡的封地之内,他才要搞出点动静来,好让天祚帝借此怀疑和疏远晋王耶律敖鲁斡,很多人朝中大臣对这次春倷钵大会改换地点,都持反对的意见,说这样显得大辽的皇帝害怕女真蛮子的表现。

天祚帝也是犹豫不决,但最后还是相信了萧奉先和国师巴纳铁掬的建议,本次春倷钵大会决定改在应州举办,因为巴纳铁掬说了一句话,那就是西域的西州回鹘的使者这次竟然向天祚帝敬献了佛骨舍利!并要放置在应州木塔浮屠之上保存。

这样盛大的佛事活动当然让天祚帝不可拒绝,于是下令改变春倷钵大会的地点,于是辽国的驿马再次疲于奔命般的再次上路,以通知各属国大会地点改变,驿丞们叫苦不迭,这才刚刚通知完各属国,现在地点一变,我们就又要再次通知人家。

先不说大辽朝廷在打肿脸充胖子,萧明在上京的府中,他突然接到了大哥萧仲恭的来信,信中提到,今春各地朝廷赋税比去年多了很多,很多人似乎看到大辽有复兴的希望,这都是萧明的功劳,但天祚帝要办春倷钵大会仍然没钱,现在他又要出使大宋了。

至于萧仲恭位和出使大宋,他心中只是简单的说了下,大宋朝每年向辽国岁贡的银两和绢,从没有提前预支的,而这次却想要预支,这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辽国现在已经不要脸了,这样无礼的要求都提了出来。

萧仲恭感觉很是为难,这次出使大宋之旅显然不可能完成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此萧明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萧明给萧仲恭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这个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两个字:“通商”。

只有通过通商才能解决现在现在辽国经济窘迫的难题,大辽国放不下可笑的面子或者还要对大宋朝做出宗主国的高姿态,那么辽国的缺钱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我的掉。

萧明让萧仲恭先向大宋提出来,希望宋朝能够向辽国输出大量的丝麻织品和铁器,来进行通商,再进一步增加食盐茶叶等生活用品的数量来扩大边境贸易的规模,再从进行贸易的双方客商身上抽取赋税,这样很快就能生财!

至于辽国严格控制的马匹交易,实际上由于萧明在中间的捣鬼,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而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大宋就从辽国进口马匹五万匹,这些军马大多数都被冲进了宋朝的军队,是大宋能够快速的装备出一支骑兵队伍。

这些事情的发生基本上都是萧明出现以后发生的,或者跟萧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萧明却不知道,由于萧明在上京的驻守也使得金兵在对辽战略的事情上也是颇为掣肘,从然拥兵二十万却不敢有什么大动作,二月份的时候竟然北撤了。

对此萧明感到很高兴,因为他想抽身离开一段时间,他想亲自前往山东的登莱,亲自去一趟威海,除了要看看那一片的港口基地,还要亲自和张叔夜进行一个会晤,但怎么才能通过宋辽漫长的边境到达山东哪?

最后萧明决定,从海路走,跨海而渡,直接从锦州一线到海边,横渡渤海湾到达山东半岛,但萧明还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渤海湾之内北冻结的冰面,目前还没有完全化冻,到处都是冰凌,现在无法通船,现在走的话那就是找死!

第398章 道学示威第133章 接手南院第111章 夜探开龙寺第2章 花石纲第236章 泉州市舶司第157章 潇洒至极第105章 南系人马第69章 有女师师在矾楼第274章 皇家第一银行第351章 解放运动第387章 像狼一样劫掠第388章 决战白水城第205章 客栈遇袭第185章 大理世子第112章 经书的由来第138章 战争准备第197章 阿咪要做女皇第285章 迁都大事第215章 难调西军第106章 出兵向东行第194章 我们到家了第167章 无双之喜第137章 怒伐西夏第106章 出兵向东行第322章 燕京地震第42章 小将韩世忠第249章 邪恶的美感!第364章 全面废奴第304章 控制所有航线第246章 忠魂节烈第148章 西夏傀儡国第262章 势力圈的规划第367章 着手干预第112章 经书的由来第109章 上京之战(下)第157章 潇洒至极第280章 正式进攻的序幕第243章 破而后立第236章 泉州市舶司第211章 西域王第56章 金钱铺道第318章 收复应天府第120章 南京留南府第160章 兵制改革第229章 徽宗退位第282章 决死进攻第261章 雾隐雷藏第24章 替身沈瓶儿第292章 每人一个不许抢第186章 闲谈王安中第37章 铁厂保卫战第242章 一家团聚第52章 宝藏的两条线索第313章 宁夏自治道第244章 二次围城第8章 大宋生存计划第97章 磨盘战术第7章 黄雀在后只为金第369章 金融的手段第274章 皇家第一银行第114章 西州回鹘有于阗第195章 两线发展第217章 喧宾夺主第385章 大石病逝第320章 兵临城下第145章 带你们去抢黄金第395章 黄金白银海上来第193章 锦州大撤退第37章 铁厂保卫战第289章 高丽大迁徙第162章 三方独立谈判第73章 跟踪乱党第177章 黄海海盗第376章 西突厥崛起第10章 官府的大订单第281章 直捣黄龙府第234章 战舰蛟龙号第4章 杭州顾氏铁匠铺第238章 海外贸易第380章 征调军马第195章 两线发展第108章 上京之战(中)第242章 一家团聚第279章 两个偷渡客第363章 血腥的新政第95章 解毒治病第258章 炮打双灯第378章 瓷器王国第129章 夺兵权第253章 初识岳鹏举第267章 未雨绸缪第115章 乌古敌烈统军司第86章 人才准备第286章 四海宣慰使第307章 惊闻噩耗!第177章 黄海海盗第216章 抗金义勇大会第116章 山东半岛的基地第284章 解放贱民第266章 富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