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日昌隆大掌柜

所谓股权置换,其实就是把自己原有企业的资产,折成股份,再由兼并的企业按照比例分配股权,这样可以确保被兼并企业的合法利益,像这些东西,完全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基本常识,但肖明却没想按照这种方法完全去施行。

一个名词换来的是一脸的迷茫,肖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对于眼前这些老实巴交的手艺匠人,那是目前自己所急需的人力资源,不给好处怎么能收为己用?

事情跟他想的一样,肖明也没有刻意的去解释什么是“股权置换”,只是将三十家铁匠铺和自己合作的好处,讲给他们听了,比如,年底的分红,保留匠人的名号,家人子弟的安置,现阶段资产的折价等等,条件就是统一规划,包括,地皮、工具、库存,人员等。

愿意合作的立刻作价给现银,地皮采用租赁的方式,其他一律折价,顾氏炼坊全部收购,真金白银的撒出去,很多硬骨头都会服软,将人员、设备、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生产的方式,是资本主义劳动密集化发展的必然,很多人得到了好处,自然愿意合作,不然怎么办?伙计们都跳槽了,炉子都封了几天了,煤铁矿石的价格又高,自己开炉得不偿失,况且也没有技术优势,做出来的东西也没销路,关门破产是迟早的事,现在不但不用破产,还能得到实惠,何乐而不为?

技术不如人,淘汰是必然,有头脑的人都能明白,除了几个坚决保留自家祖传铺面的掌柜外,其他人都选择了合作,那些不愿合作的人之后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这是后话。

肖明解决了三十多家铁匠铺的事情,本是他的计划之一,下面就是立刻安排人手进行实施,前两天招的十几个账房,全都撒出去核查铁匠铺的资产进行折价,一面组织人手将西城铁匠铺的地皮进行重置,建造统一的厂房,将原本在炼坊内生产的一些零件铁器,全部搬到新厂房,这里面包含了,木匠的作坊,模具的作坊,锻造的小作坊,半成品加工的作坊,还有一部分成品仓库。

按照流水作业的方式将各工序,合理的安排之后,劳动生产率变得极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顾氏炼坊的西城工厂,就完成了将近五百具弩弓的生产任务,工厂区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厂区的房舍已经基本建成,道路也整修平整,在炼坊厂区工作的木匠、铁匠、模具匠、炉匠、工头还有各种杂工,伙计将近三百多人,加上原来顾氏炼坊的伙计、账房、司库、学徒等,现在依靠顾氏炼坊吃饭的人就将近五百人,而这一切完成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

这段时间,肖明是挥金如土,大把的钱花了出去,组织人员从兖州等地购进大量的煤铁,并在当地购买地皮组建销售分号,还花钱买了一个烧砖的小窑厂,就在乌龟山下,对此顾守贞毫无怨言,一切都听肖明的。

肖明知道要建炼钢的高炉,没有好的耐火材料是不行的,首先就是要烧制耐火砖,从资料里了解到,好的耐火砖要经过高温反复煅烧才能制成,方法是用第一批烧制的耐火砖,搭建另一个窑炉,提升温度烧制第二批耐火砖,再用这次出产的耐火砖再搭建窑炉,提高更高的温度烧制耐火砖,耐火砖内加入石墨,石英,一些金属的析出物,肖明发现是氧化铝,这样烧出来的耐火砖,耐高温极强,实际上这就是坩埚的制造方法。

砖厂的砖头用来提供给丁建鹏建实验室和修建厂房,铺设地面,肖明叫人拉来大量的煤炭,就在窑厂内烧制焦炭和石灰石,于是炼钢高炉的所有材料都已经准备完成,剩下的就是顾守贞组织人手尽快的建成高炉了,只要第一批钢水出来,肖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这也关系到丁建鹏实验室的建造。

杨震送来的火药,肖明验过了,发现这种火药的威力很小,主要是配方错了,一璜二硝三木炭的配比,那是土炮仗的做法,真正黑火药最大威力的配比,应该是硝石的比例最大,可能宋代的硝石矿的产量不高吧,但硝酸盐的替代品很多,肖明决定详细查查资料再说。

自己配的样品送到丁建鹏那里,丁建鹏也摇头,建议肖明还是先做硝化炸药,也就是黄炸药,肖明心说,硝石现在都不好找,硝化炸药!谈何容易。

杨震收到肖明最新配比的黑火药后,又被雷的不轻,这种火药威力增加的不是一点半点了,对肖明的能耐更是佩服。

短短的一个来月,大干快上的顾氏炼坊,可谓声名鹊起,杭州府冬闲其间一多半的帮工,几千人都在为顾氏炼坊打工,顾氏炼坊就像是一个短期内,飞速蹿红的明星一般,在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家的杭州府商界,迅速扬名。

现在已是十一月间,天气日渐寒冷,时局现在也紧张起来,朝廷的五千官兵被魔教一举在息坑斩杀,全军覆灭!蔡遵,颜坦战死,苏杭应奉局致制使朱勔在明州被杀,叛军发展了几万规模,婺州明州告急。

消息传来,众皆哗然,人心惶惶,杭州府全城戒备,其他州府的官军全都向杭州城集结,大街上兵丁来往巡查,严防魔教奸细。

……

肖明让人加大砖窑厂的生产规模,并开始烧制大块城砖,整个炼坊异常的忙碌,肖明忙里抽闲,让人给日昌隆的苏弼送去了一张拜帖,他觉得是时候和日昌隆的关系进一步了。

次日就接到回复,日昌隆大掌柜有请,并且仍然派那辆马车前来接客,这个规格给的已经很高了,随车的竟然还有苏家请来的护院,那是为了保障客人安全的,上次杭州城发生的几起暗杀,使得许多豪门富户都风声鹤唳的。

肖明坐车直接出门,马车走细柳路,绕西湖向东,府内元是商贾积聚之地,日升隆正规的门肆是在这里,大门脸两侧有石刻的貔貅,左右两杆大旗迎风招展,上书日昌隆三个大字,字体和正匾门额上的字体一模一样。

肖明被接入大堂奉茶,管事告退去去请大掌柜,肖明坐了一会,正在东瞧西望的时候,后堂来人了,几个穿红带绿的丫鬟引着两人,款步而来。

肖明愣愣的看着两人,来的两人是一男一女,前面这位明目皓齿,宫服纱衣,肩披裘尾,是一个妙龄女子,容貌绝美,后面一位四五十多岁的男子,面色清瘦,略带风霜,对身前所站的女子毕恭毕敬。

肖明愕然的发现,前面的那个宫装丽人他认识,她不就是苏弼的女儿苏彩儿吗!自己上次用金针救治的女孩,可如今这又是怎么回事?

苏彩儿身后的大叔突然一笑:“肖先生,这是我们日昌隆大掌柜!”

苏彩儿道:“先生大德,救命之恩还未报答,请受小女子一拜。”说完盈盈下拜。

肖明手忙脚乱的站起,连忙去扶,但又感觉不妥,手伸出又缩不回去,张口结舌不知道说什么好,满面通红之下更是不知所措。

苏彩儿看到肖明的窘态,不禁扑哧一笑,伸手掩口神态优美,肖明看的不禁一呆。

“先生请坐,不必多礼”苏彩儿轻声说道。

肖明坐下后,仍觉得尴尬,但却更是疑惑,声名远播的商场巨鳄,日昌隆的大掌柜竟然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子!这太让人惊讶了。

北宋时期,儒学发达,但也不排斥其他学说,社会思潮受唐代的影响很深,女人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抬头,但还无法与男权主流相抗衡,抛头露面的女强人毕竟不多,尤其是未婚配的女子,直到南宋程朱理学发展之后,女人的社会地位才直线下降,从此落为男人的附庸。

这一点肖明不知道,他只知道古代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行不露足,笑不露齿。猛然见到一个超级企业的女老板,还是震惊不已。

看到肖明疑惑的眼神,苏彩儿道:“父亲另有要务,日昌隆柜面上的事情一直由我打理的,所以先生要见掌柜,就只能见我了!”

“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肖明连忙解释。

“小姐能够主管日昌隆这么大的企业,我只是觉得震惊和佩服罢了!”

“先生过奖了,奴家能够打理日昌隆,都是靠叔叔伯伯门帮衬的,奴家实在也没做什么事情”

旁边的大叔接口道:“小姐十四岁就为老爷打理日昌隆,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大家伙都跟着沾光,下面都说,小姐绝对是女中翘楚!”

苏彩儿道:“介叔叔谬赞了!”扭头对肖明道:“先生口中的:企业!不知是何意思?”

“哦,这个……就是大商号的意思!”肖明道。

苏彩儿做恍然,轻笑着对肖明道:“倒是先生是个奇才,短短几个月时间,能让一间小小铁匠铺变成如今的顾氏大炼坊,魄力手段,真是无人能及啊!”

旁边的男子叫介之聪,也说道:“肖先生一直在幕后,只将顾掌柜推在前面,想是不愿居功之人,我等俱都赞赏,想先生是有大志之人,生意场上,顾氏炼坊崛起很快,但毕竟根基不厚,想来这也是肖先生此行的目的吧?”

介之聪扭头看了一下苏小姐,接着道:“这次约见大掌柜本不合规矩,但小姐执意要亲自见你,想来也是对你们顾氏炼坊十分看重的了”

这话其实说的很清楚,虽然你对苏家小姐有救命之恩,但既然代表顾氏炼坊而来,那么和日昌隆之间只能公对公,而不是私对私了,而且人家调查的也很清楚,知道顾守贞虽是掌柜,但肖明却是幕后主角,连这次拜访的目的人家也猜到了。

苏彩儿一双美目盯着肖明,显然默认介之聪的说法,看来这个苏小姐虽对肖明有感恩之情,但在公事上却是非常严谨,日昌隆大掌柜名不虚传。

肖明拱手道:“今日见到小姐,比较意外,上次金针诊治很是仓促,也不知小姐恢复的怎样,今日见小姐神采不错,我也就放心了。”顿了顿,肖明继续说道。

“这是第一件事,今天来拜访的第二件事吗,我是来谈合作的,为了表示诚意,特地带来了礼物,两位请看。”

说着,肖明从怀里拿出一卷纸,递于二人。

苏彩儿与介之聪都很好奇,将卷纸接过来,打开一看,大吃一惊!那是肖明从资料中翻出来,临摹描画的两种机器,一种是十八世纪中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加提花机,一种是同一时期的缫丝机,虽然主要为木质,但肖明把一些重要的零件标注为金属件,一来可以增加机器强度,二来可以提高机器的效率。

日昌隆主营桑麻纺织,织机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江南一带的丝绸生产主要是被日昌隆控制,对于织机不管是苏彩儿还是介之聪,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如此设计精巧和高效的织机,如何不让他们惊叹。

介之聪甚至将一口茶都喷在衣襟之上了,但眼睛却死死地盯着图看。

*明日单日一更

第252章 批斗大会第132章 要学会心狠手辣第21章 明光道长第411章 仁者无疆第369章 金融的手段第一白一十八章 跨海而渡第236章 泉州市舶司第162章 三方独立谈判第295章 流通的货币第2章 花石纲第408章 外邦属国第199章 黄金军团第154章 没我真的不行第229章 徽宗退位第391章 机器放牧第164章 三千对一万第359章 格里兹特城第373章 暹罗国王是宋人第201章 扫平李存忠第183章 喜得贵子第200章 决战奶头山第71章 巧遇徽宗第190章 众臣皆反第280章 正式进攻的序幕第382章 另当别论第103章 刀把子里面出真理第250章 消灭浑坦子第352章 北海寻贼第238章 海外贸易第40章 日昌园织厂大火第10章 官府的大订单第181章 抢占幽燕之地第401章 摆夷女子第372章 皇朝新政第148章 西夏傀儡国第396章 古代,现代!第188章 何时归宋?第12章 醉星楼斗酒第404章 开发招商局第82章 三十八道铜门第83章 暂回杭州第283章 再使高丽第107章 上京之战(上)第111章 滴水成冰取上京第120章 南京留南府第166章 新兴造船业第191章 束手就擒第12章 醉星楼斗酒第154章 没我真的不行第310章 内阁人选第298章 内贼盗佛宝第260章 登陆辽东第389章 驱敌千里第303章 怒伐南洋(三)第253章 初识岳鹏举第337章 强制移民第148章 西夏傀儡国第186章 闲谈王安中第164章 三千对一万第64章 赌场捞人第364章 全面废奴第359章 格里兹特城第93章 免为其兄第335章 塔塔尔人第193章 锦州大撤退第330章 艾氏算术第383章 找到了赵奢第275章 湖中偶遇第254章 东京解围第116章 山东半岛的基地第378章 瓷器王国第358章 王子阿鲁木第243章 破而后立第11章 醉酒话桑麻第404章 开发招商局第238章 海外贸易第348章 龙井斗茶第297章 初到广州第11章 醉酒话桑麻第390章 虎卫军班师第383章 找到了赵奢第3章 神医弟子第226章 弹劾风暴第265章 初征日本第171章 工匠的等级第80章 我要造大炮第215章 难调西军第261章 雾隐雷藏第97章 磨盘战术第2章 花石纲第195章 两线发展第282章 决死进攻第141章 谋取定州城第267章 未雨绸缪第142章 我也是汉人第256章 铁路债卷第57章 第二条线索又见石碑第351章 解放运动第160章 兵制改革第33章 何谓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