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做皇帝有什么好?

盘踞在南京的萧凤贤,也就是耶律淳先的皇后,遣使给萧明送信,声称都是契丹一脉,希望可以联手对付宋军的大兵压境.这样的求助没有任何意思,萧干不能做决定,只好先置之不理,但是萧皇后并没有因此住手,竟然接二连三送了三四封信件。

信中现在不但开始许诺而且条件越加越厚,从一开始许诺萧明可以继续成为东丹王,到封萧明为大辽靖江王,司掌南北院枢密院,但就是自认为为契丹耶律正统,要萧明承认耶律淳先的儿子只有十岁的太德宗耶律洪庆为皇帝!

萧干不敢做主了,给萧明传信说明情况,看问题如何处理?东丹现在这些辽国的遗臣,要说原本还有一些衷心辽国的人,但自打跟随了萧明之后,他们几乎是清一色的变成了萧明的拥趸,自然是对萧明马首是瞻了,可惜是萧明不在的情况下,不免有些人心思上就有些活泛了!

其中以原来的东京留守萧柴胡为首的的一些原北院系人最为暧昧,萧柴胡本是北院大王耶律章奴的嫡系,当初耶律章奴发动政变立耶律淳先为帝时,这些人就对耶律淳先比较衷心,这里面有一些原来的感情在里面,但始终心里仍有对故主的愧疚感,好在这一批人并不是主流。

事实证明萧明一回到东京,所有动摇摇摆者,意志不坚定者,对萧太后抱有同情者,全都不再作声了,萧明告别张叔夜时,张叔夜曾对萧明言道:“幽州府毕竟是我大宋的国土,盼你能住我大宋收回,你虽言没有野心,但那晚的歌声却让我看到了你的壮志,望你不负此志!”

萧明心道:“那晚突然来了兴致,喝酒想到了岳飞而已,怎么就成了心怀大志!难道酒后吐真言吗?怎么这么乱啊!”

萧明从威海抵达营口商港,启程赶到东京,问起萧干目前的具体情况,萧干据实以告,萧明感觉真实情况实际上要比情报来的复杂的多!

事实上萧后不但是给萧明来信,甚至已经跟金国联系,自认为是大辽正统的萧后已经决定向大金国称臣了,与此同时在受到大宋朝强大压力的情况下,萧后竟然也向大宋称臣,这种两面称臣的做法,实在是透露出现在萧后内外交困的窘境。

对于她给萧明的信件,让萧明承认她的儿子就是大辽正统这件事上,萧明就很反感,东丹众人对此也是争议最大,萧明对此不置可否,但断然决绝也不是个很好的决定,因为这里面还牵扯道大金国的利益!萧明要看大金国的反应。

但就在这段时间之内,南京城又传来消息,大辽大德朝廷的统兵大将,常胜军郭药师反了,并且率常胜军金兵八千铁骑五百,偕一州四县归降了大宋!这可是燕州乱局中,一石激起千层lang的事件。

耶律淳先僭号之初郭药师因为从龙有功被封为辽军都统,常胜将军,所辖军队也被称为常胜军,但政权建立之后,这个大辽政权就开始排挤汉人,耶律淳先出身南院,已经很能接受汉人为官的现实,但跟随他的那些辽臣遗老却多属北院,到耶律淳先病逝之后,萧后掌权,对汉人的排挤也越来越厉害。

此时的辽军本就是汉军多而番军少,契丹人不足三分之一!更有奚人和渤海人!恰逢李处温降宋事件,萧后已经对汉人不再信任了,她唯恐汉人居多的常胜军又变,于是派遣萧余庆为常胜军监军,准备谋夺郭药师的兵权。

郭药师不是傻子,岂有看不出来的道理,李处温之死本就给他敲响了警钟,于是他急召所部,鼓动他们投宋,底下军士其实多为北地汉人,久受契丹压逼日久了,于是“万口喧呼,无不响应”于是他们囚禁了监军萧庆余,带着手下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人一起降宋了。

郭药师降宋之时,上了一道极富感情的降表。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宋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说自己本来对辽忠心耿耿,但萧后却报之以怨,降宋实在迫不得已。由于郭药师对辽情况的熟识及他拥有常胜军这样一支重要武装,故宋任命他为恩州观察使并依旧知涿州诸军事。同降的常胜军首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也各升迁以抚之,隶属于刘延庆部。

大德正统皇帝的军队除了在北地抵抗金兵之外,留在南京的人马并不多,郭药师的降宋自然对其是雪上加霜的事情,萧后无奈之下,在得不到萧明回复之后,只得正式向金宋两国下了正式的降表。

历史上这段萧明并不清楚,郭药师乃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三世家奴,先叛辽,后降宋,再降金,最后坐到了排名够得上的几大汉奸的交椅,但现在历史上的事件已经很奇怪了,萧明的出现已经改变的这段历史,燕地的复杂形式其走向现在完全要取决于萧明的决定,这是他没想到的。

东丹王国,国不算国王不算王!萧明虽是实际掌权人,但很多施政措施却不插手,只是指定相应的方针即可,一应正是决策全都是萧干和吴庸等人实施,原来这二人还要不断向萧明禀报,但萧明总是让他二人自决,只要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就一概批准。

他这样的做法也是一直从在南京留南府时延续下来的,一是萧明经常不在其位,总是领兵在外征伐,二是,萧干和吴庸等人确实也很有才干,且政治上倾向于萧明的无为而治,没有皇权的压制和官僚的亢余,做起事情来也不那么束手束脚。

但他二人几次找到萧明,认为萧明现在所说的时机已经成熟,是否顺应大势在辽东称帝?他们认为萧明本是帝王之命,在乱世中能够带着他们打下了这一块江山,而当下金国女真也对他没有办法,现在征服高丽拓地千里,占有新义州纳服高丽王,正是称帝的大好时候。

萧明对他们说:“现在正是我们辽东最稳定最和平的时期,假如我称帝的话,你们认为金国女真人会同意吗?这还是其一,再者说了,一个皇帝有什么好?除了吃穿用度不操心其他的诸事没自由,再者说我萧氏一族在大辽的土地上称帝,治下的原辽百姓会怎么说?”

萧干道:“百姓盼王化久矣,天祚皇帝无道,丢了祖宗的江山,正是有德者得之!大王如此谦逊难道就是觉得会有人说闲话吗?”

萧明道:“此言差矣,大辽国土地十之有九都已被金国女人夺取,难道说他们就是有德之人?你可能说我会带着你们将女真人赶走,恢复大辽国的土地江山,可你们知道那有多难?别的不说,光是军队我们就差的很多!”

看到二人不明白,萧明跟他们解释道:“我们现在虽然武力强悍,但毕竟人数有限,你们看现在我们手上的能用之兵才多少人?虽然我们有雷神炮,射弹步枪,但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耗钱财,我们之所以能得到这些先进的武器,完全是因为我们背靠着整个大宋王朝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而且这也是我们能够生存的唯一依仗,假如没有这些东西,光靠骑兵和刀矛羽箭去和女真蛮子拼命,觉得我们的胜算有多少?”

萧干是跟随萧明打过上京的,说实话女真人的强悍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不是萧明花招百出,诡计不断能不能打下上京都很难说,弄不好手里的十万人马估计全都会折在上京城外,所以他点头表示赞同。

“如果东丹辽东在我们手里能够成为最富裕的地区,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军事强大!我觉的比我一个人当个什么劳什子皇帝有意义多了!再说辽东整个繁荣成果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吗?没有你们怎么行?我觉得咱们这个班子就很好,搞什么皇帝啊?想着都累,有那个闲心,我还不如把我们的矿山建的更大一些哪!”

“对了,高丽的那些俘虏们现在是不是都安排到了矿山去干苦力了?”

吴庸道:“找您的吩咐,全部安排了,现在矿山人手短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萧明笑道:“看来高丽国知道我们碰到难题才给我们送劳力来的啊!他们的人品好真不错啊!哈哈……!”

萧干和吴庸也跟着大笑,萧干最后问道:“那我们对南京萧后如何答复哪?”

萧明沉吟道:“高丽国请求赔偿的事情已经惹得金国恼羞成怒了,我估计萧后向金称臣的话,金国还要再做文章,弄不好会让我们接手南京,那就比较麻烦了!”

最后萧明嘱咐道二位道:“静观其变!”

东丹王这里不做回应,但南京的萧后却实在是坚持不住了,金国在得到降表之后,表示可以接受,但必须取消辽国称号,金国可以封耶律洪庆为燕王,世袭亲王待遇,这一点萧后自然不能接受。

然而大宋朝在接到降表之后,徽宗皇帝大为兴奋,他竟然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他命令童贯继续向燕京进兵,由郭药师统领人马兵临燕京府,辽军立刻备战,声称大辽只是上表称臣并未割让大辽的南京,希望宋军退兵。

但童贯是接到了徽宗命令的,本来已经成为大宋的燕京,现在落入残辽手中,这是奇耻大辱,怎可不将燕京夺回,于是驳斥了辽军的要求,而萧后急调中京府三万辽军人马南下拱卫京师,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而就在此时,萧明所在的东京辽阳府却迎来了两位使者,这两个使者一个是大金国的,一个是大宋国的,二人前来全都要面见东丹王,有本国皇帝的密旨送到,这件事事情让萧明颇值得玩味,但却猜到对方的葫芦内到底卖的什么药了!

对此萧明安排了不同的策略,想起张叔夜的话,他又有点过意不去,但现在是不是将幽州等地归还到宋朝的手中?他也不确定现在是否就是时机,一切都等先见了两国的是这以后再说吧……

第406章 交趾、暹罗第410章 立宪庭论第63章 菊花春会第344章 一份菜单第330章 艾氏算术第178章 枪枪毙命第383章 找到了赵奢第97章 磨盘战术第343章 贪吃的赵构第120章 南京留南府第392章 草原文化第16章 微墨之家第10章 官府的大订单第65章 铁骨铮铮术里者第122章 萧爱卿想死你了第354章 猎豹屠熊第300章 劫船未遂事件第23章 尝尝厉害第267章 未雨绸缪第88章 永兴遇盗第261章 雾隐雷藏第250章 消灭浑坦子第162章 三方独立谈判第119章 宋江竟然是海盗第126章 战马十万匹第180章 做皇帝有什么好?第306章 神兵天降第7章 黄雀在后只为金第54章 芒砀山群盗第88章 永兴遇盗第129章 夺兵权第11章 醉酒话桑麻第247章 我要北伐第110章 阿骨打之死第165章 东丹王第328章 对吐蕃动兵第390章 虎卫军班师第281章 直捣黄龙府第310章 内阁人选第31章 合着作了你外婆第357章 登陆新宋州第89章 匹马单骑引敌去第208章 冒药葛罗和蝎子洞第136章 波斯舞女第134章 阿什立江第266章 富平之战第240章 刀剑相拼第330章 艾氏算术第29章 给他们吃大餐第355章 阿留申群岛第134章 阿什立江第331章 不轨之心第145章 带你们去抢黄金第192章 狼穴谈判第166章 新兴造船业第193章 锦州大撤退第1章 越狱放火第346章 科举与大庆第341章 血肉战场第111章 滴水成冰取上京第383章 找到了赵奢第218章 新凤军第385章 大石病逝第238章 海外贸易第180章 做皇帝有什么好?第335章 塔塔尔人第252章 批斗大会第60章 第三根手指第298章 内贼盗佛宝第135章 铁血佣兵团第8章 大宋生存计划第392章 草原文化第39章 石鼓金文第126章 战马十万匹第224章 劫营被歼第81章 汉代的古井第380章 征调军马第401章 摆夷女子第372章 皇朝新政第352章 北海寻贼第126章 战马十万匹第89章 匹马单骑引敌去第153章 萧八点第362章 就地正法第391章 机器放牧第331章 不轨之心第121章 大辽公主第217章 喧宾夺主第132章 要学会心狠手辣第84章 入主艰难和一揽子计划第366章 经济动乱第188章 何时归宋?第78章 半路上的暗算第386章 建设六星城第239章 大规模制盐第147章 拿公主和亲第336章 占领关东第348章 龙井斗茶第146章 将免税进行到底第313章 宁夏自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