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两线发展

萧明和萧干两人商量着需找第三方势力共同对付金国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远在西夏的耶律大石等人,对于萧明来讲,由于还有这阿咪这一层关系,所以他决定亲自去一趟西夏。

但这也不是着急的事情,等到威海的事情都已经忙完了之后,萧明也想回杭州看看,他这次出门先是东京汴梁,然后是徐州威海,最后又是辽东,可谓疲于奔命了,尤其是这次辽东之行,可谓十分的惊险,所以他想回去给家里的夫人们报个平安。

安顿一大帮人的工作细致而繁琐,而且是很多原来的辽东籍人士,契丹人,这些人初来大宋,人生地不熟的很是有点紧张,也有很多疑虑,这些都需要萧明全安抚,威海城现成的房屋很多,都是原先盖好而没有住人的,萧明将这些人全部安置在那里。

威海城独立的兴致,是以徐州太平铁厂的名义建造的,当初张叔夜在的时候,一直让他的儿子在管理,张叔夜被调往京城之后,他的儿子也跟随前往,而威海城的土地虽然归属于天平铁厂,但行政管辖权还在登州府那里,所以还少不了跟官府打交道。

登州府现在的知州姓俞,是一个没什么建树的老实官僚,一切照章办事,对于原来的一切约定俗成他也没胆子去破坏,只要在他的任上,一切都维持原样就行,所以老百姓都称他为鱼圆!

鱼圆是江浙人士所制作的一种食品,而这位鱼圆老兄正是浙南路的台州人士,此公滑不溜手,凡事都要维持原状,从不愿意有所新意和建树,所以对于威海城来讲倒是一件好事。

萧干暂时也安顿下来,家人和自己都很平安,全都是萧明所赐,他心中感激,于是担起了整个威海城的行政职权,加上虎卫的配合,这的确省了萧明不少心,毕竟在政事上,萧明实在是不太在行。

现在从杭州到威海的船只是越来越多。这些都是从威海为基地出发前去高丽和扶桑做生意的商船,而威海港正好可以作为一个中转,港口变得异常繁忙,光是船舶停靠费用,港口码头的临时管理处每天都有一大笔收入。

萧明等到事情结束之后就回了趟杭州,家中的二位夫人对他都很担心,萧明回去也是让他们放心,再说也看看孩子,允儿现在满床上乱爬,嘴里面依依呀呀的,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家里的温暖让萧明很欣慰,也冲淡了最近一段时间内的郁闷。

可是他不能总呆在杭州的,威海基地内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他也只能两头跑了,杭州日昌隆总部一切都非常正常,但实验室内却已经找不到丁建鹏了,萧明站在慈慧至善经堂们久久没有离去。

丁建鹏可能已经回不来了,后是世界一定有他割舍不断的东西,以至于五年来他一直坚持着非要回去一趟,或许是就此时空相隔两人再也见不到了,萧明不知道自己选择留下来是对还是错了!

电脑也被丁建鹏带走了,他认为本不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东西,还是最好不要留下,可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目前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说萧明没有改变历史但却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人和事,而这些丁建鹏也是参与者,如果说不属于的话,那么萧明这个人就不属于,但他现在不但属于,还要主导了。

顾守贞最近也很忙,他告诉萧明,丁建鹏给了他一个图纸,叫做克虏伯大炮,说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东西,他现在一直在铸造这个东西,至于什么叫克虏伯,他也不清楚,但这个大炮的尺寸非常巨大,底下还有六个巨大的轮子用来拖拽,这是一种典型的巨炮!

克虏伯巨炮是一次大战时的产物,丁建鹏为什么要让顾守贞铸造如此一门大炮?这让萧明百思不得其解,顾守贞目前是兵工厂的负责人,目前的兵工厂发展中规中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虽没有什么创新,但顾守贞是一个守业之人,萧明对他也很放心。

安道全的医学院现在的人气渐渐旺了起来,从辽东和高丽前线回来的那批外科军医,目前正在医学院进行教学和实习活动,这些有实际战场外科经验的人非常受欢迎,安道全有意将外科手术这样的医学门类建立起来。

其他的匠学学校的发展一般,这跟墨家教学方式的保守有关,但也在不断的给杭州的各种工厂提供者熟练工匠,整个杭州除了几个军事用途的工厂,萧明是最大的订单客户外,其他民用类工厂的产品已经全面向民间开放,而且订单不断。

萧明在杭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主持杭州市舶司的成立,这是他与徽宗皇帝谈好的条件之一,杭州市舶司全部由日昌隆出资兴建,但朝廷拥有管辖权,海外贸易的税收这块萧明是与大宋朝廷分成的。

杭州市舶司的“市舶提举”由杭州的两浙路转运使曹智兼任,市舶司开业那天这位曹大人连来都没来!事实上,杭州市舶司早先成立过,后来被废止了,原因是在海外贸易上,大宋原来就有三家市舶司,分别是广州、明州、和杭州!

在对外贸易上,明州杭州主要是针对朝鲜高丽和扶桑日本的市舶贸易税收,而广州则针对于南方诸国的市舶贸易,但有人建议,太过lang费,大宋朝海外贸易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多少实际的收入,不如取消掉杭州市舶司只保留明州和广州两家即可。

本来在像在福建泉州,远洋可利用季风,春去夏来,一岁一往返,但却要前往广州进行市舶登记,货物才能上岸,纯属lang费时间,有人多次要求在泉州设立市舶司,但都没被批准,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地方上的收益多了中央的收入就少了。

为了将这种海外贸易集中控制在中央但手中,早在太平兴国元年,宋太宗即设立榷易院,把全部外贸产品都收归政府专卖。所有外国来的香药宝货到广州、交趾、泉州、两浙,不经官库不得私自交易。

后来太平兴国七年年底,即改行有限禁榷,把外贸商品分做禁榷物和放通行物两类,除珠贝、牙犀、ru香等8种外,其余商品为放通行物。不过放通行物得在“官市”交易,绝大部分商品的贸易仍控制在政府手里。淳化二年,进一步放松到除禁榷物外的其他商品只须在官市交易一半。

天圣年间以后,仁宗又进一步减少了官市。但是,对中国商人远洋出海的控制仍较严。宋初政府对商船的出海口、停靠地规定不多,到了端拱二年,则规定海外商贸须呈报两浙市舶司,外贸控制的后果是,市舶司所在地的市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效益一直不好。

那些未设市舶司的地方,地方政府不满,民间“走私”泛滥。朝廷把问题的症结归结为管理不严。熙宁九年,曾任广州知州六年的程师孟,上奏请废杭州、明州市舶司,只设广州市舶司。这个方案未被神宗采纳。但后来颁行的《元丰市舶条》,规定杭州、明州市舶司掌管与日本、高丽的贸易,广州市舶司则掌管与其余十几个国家、地区的贸易,以广州为重点实行垄断贸易。

由于地方政府的阴奉阳维和官员的贪腐,《元丰市舶条》实际上名存实亡,而海外贸易的收入也越来越少,于是朝廷对此也就不再重视,实在是因为市舶司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机构,中央朝廷控制仅限于转运使这一级,上下均没有直属管辖权。

中央集权是大宋朝廷加强控制力的一种方式,但其反面效果日趋明显,封建王朝是建立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之上的,以当下大宋工商业日渐发达的现状,不少场主和大商人跟朝廷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突出了。

萧明不管那些,杭州设立市舶司本就是他下一步进行大规模海外贸易的第一步,下一步很有可能会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其实不但是泉州,在山东的高密等造船和行船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早都有民间的私立机构出现了,这一点朝廷不知罢了。

市舶司的成立,也就是将杭州港的临时市舶管理处改成了:市舶提举府,商品是否进入官府设立的官市还是进入民间的黑市,市舶司就不管了,这一点跟原来的市舶司衙门的管辖范围有点出入,不过商人是喜欢的。

现在的杭州造船厂已经今非昔比了,使用水泥建成的大型船坞能够建造想当排水量的船只,而且在得到了洪山人等一大批专业造船人才之后,孟康决定建造蒸汽动力的和风帆动力的大型商船。

萧明在这里专门下了一个订单,制造一艘中型的战船,船的形制和图纸由萧明提供,他必须保证造船厂能够自主赚钱,那需要不断有订单来刺激的,除此之外日昌隆订造的四艘大型商船已经有两艘下水了,正在跑扶桑日本的航线。

萧明在杭州一般都是带不了多久就要回到威海,他是两头跑,双线发展,但现在一切基本上都上了轨道,各个工厂和军事基地的负责人都很尽责,太平铁厂和日昌隆的生意也非常平稳,基本上他也是无事可干。

但他不知道的是,萧明这个名字背后所带来的符号含义,许多人都已能见到他为荣,萧明到哪里转一圈实际上都是给人一种鼓舞的气息,威海基地尤其是这样的,这是一种个人威望的表现,虽然萧明自己并不清楚。

凭着这种威望,威海基地的招兵工作进行的最顺利,很快就招了一万多人的军队,但是虎卫和近卫军的筛选是非常严格的,留下的人都是各方面条件最佳者,被刷下来的人非常多,但由于虎卫和近卫军的待遇非常丰厚,前来报名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这一次的军队组建分成两块,都是萧明亲自制定,韩世忠来实施的,一块是属于陆军常规兵力,一块是陆军炮兵兵力,甚至远在杭州基地内还有海军的训练的兵力,军队基本上不使用马匹,但必须的训练还存在,马匹的使用是在必要的行军时才行。

军事训练萧明也不在行,他只是规则的制定者,却不是参与者,如果说是发表几句演讲还算参与的话,现在的萧明也顾不过来了。

本以为会暂时平静地事态现在又出现了变化,乱世当头的景象已经显现,原因是宋军在西北的西军守御和镇守西夏的辽军出现了摩擦,这种摩擦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阶段,大宋朝廷为此不断向西北增兵。

就在这个时候,坏消息再次传来,是萧明惊得愣在当场。

第284章 解放贱民第346章 科举与大庆第2章 花石纲第253章 初识岳鹏举第345章 立法院立法第52章 宝藏的两条线索第293章 换盐事件第402章 定王赵德申第80章 我要造大炮第47章 梁孝王宝藏第260章 登陆辽东第40章 日昌园织厂大火第325章 上元观灯第35章 杀个肥BOSS第133章 接手南院第372章 皇朝新政第263章 琉球三国第120章 南京留南府第297章 初到广州第125章 仆射比赛第258章 炮打双灯第251章 老子的地盘第111章 夜探开龙寺第314章 进行金融战第40章 日昌园织厂大火第383章 找到了赵奢第391章 机器放牧第114章 西州回鹘有于阗第249章 邪恶的美感!第243章 破而后立第373章 暹罗国王是宋人第77章 神驹赤玉聪第256章 铁路债卷第200章 决战奶头山第138章 战争准备第180章 做皇帝有什么好?第207章 艾丽娅的悲伤第335章 塔塔尔人第164章 三千对一万第328章 对吐蕃动兵第39章 石鼓金文第268章 苗刘兵谏第285章 迁都大事第322章 燕京地震第308章 凭吊李纲第174章 开州战役第89章 匹马单骑引敌去第45章 童贯其人第199章 黄金军团第207章 艾丽娅的悲伤第79章 别徐州第368章 首里密会第195章 两线发展第65章 铁骨铮铮术里者第29章 给他们吃大餐第366章 经济动乱第124章 芒果小狐狸第110章 阿骨打之死第143章 血色夕阳第86章 人才准备第28章 攻城战第373章 暹罗国王是宋人第245章 靖康之耻第143章 血色夕阳第175章 实战加教学第328章 对吐蕃动兵第172章 燕州乱局第268章 苗刘兵谏第299章 夜探花船第390章 虎卫军班师第92章 英雄!萧明!第87章 啊!梁红玉第310章 内阁人选第97章 磨盘战术第319章 康京小报第288章 自由有代价第136章 波斯舞女第316章 战局急转第50章 第三房小妾的奸情第403章 大宋新南州第289章 高丽大迁徙第386章 建设六星城第185章 大理世子第148章 西夏傀儡国第10章 官府的大订单第259章 反攻辽东第186章 闲谈王安中第79章 别徐州第78章 半路上的暗算第244章 二次围城第202章 再次西征第164章 三千对一万第101章 秋闱射鹿第50章 第三房小妾的奸情第64章 赌场捞人第369章 金融的手段第323章 南诏归宋第275章 湖中偶遇第310章 内阁人选第235章 留下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