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皇朝新政

大宋高宗朝康宁五年九月,大宋皇帝高宗赵构宣布退位,传位给建国公宁**节度使,太子趙昚,赵构这是属于内禅,自己退居为太上皇,而趙昚祭祀天地之后极为成为皇帝之后称为孝宗,从此高宗朝结束!

孝宗趙昚即位之后立刻天下大赦,同时定国号为:“隆兴”拜太师萧明为内阁总理大臣!开始大范围启动新政,责令萧明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全国的,抑制通胀降低物价,可调用全国各种资源,还大宋百姓一个安定的国家!

萧明上任之后立刻召开整个内阁开会制定了平乱的三步走则略,第一条,从海外大范围向国内调粮,第二条,支持贯子钞票换银币的措施,并开始最新一轮最新式的钞票发行,第三条最为重要,商议修改最新的商业贸易法!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从北的各个港口一直到最南方的各个港口之内,威海、密州、连城、秀洲、杭州、明州、福州直到广州港等各港口,大量运送粮食的商船开始靠岸,它们络绎不绝而来,卸下大批的粮食之后,再次开走!

短短的几天之后,码头堆积如山的粮食通过火车、马车,驳船等各种渠道的运输工具拉往全国各地!而粮食的麻包上清楚的印着三个大字:“日兴隆”这是商家的名号!而直到内情的人都知道,日兴隆其实就是日昌隆!

萧明命令粮食走的是一般销售渠道,一般走的是捐赠渠道,对那些闹粮荒的地区大批的粮食依靠当地官府向下发放,这样粮食不属于救济,而是管够一家五口半个月的口粮!而对于那些粮价居高不下的城市,大笔的粮食则用来低价销售,不出三天全国的一些主要地区的粮食价格定是回落下来了,原来跟风囤积粮食的很多人聪明的赚的大笔的钱,不聪明的则赔的一塌糊涂!

朝廷的政令马上以法律的形式下发下来,严厉打击那些囤积包括粮食在内的一些农业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以往最为生活最重要的食盐,却被国家大范围降价了,其他如糖、油、香料、蔬菜水果等都被控制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

除了肉类之外所有的生活必须凭全部大面积降价,而后没多久,市场上竟然出现了大量的牛羊肉和奶制品,这是萧明利用辽东基地的大面积牧场向内地调集的,于是慢慢的肉价也平复下来了!

粮食价格是一切物价的基础,一旦粮食价格降了下来之后,各种说或必需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价,以康京小报登报的价格为准,全国乃至京城中主要农产品价格、小麦、稻米、豆类的价格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银币作为流通货币在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而萧明组织的第二次发钞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这一次发行的全是小额钞票,但币值与黄金挂钩,也与市场上的银币挂钩,由于银币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市场迫切需要小面额的货币支撑。

当下流行的银币是以三钱半为标准,成色以萧明偷偷流入市场的海外银币最好,但在市场交易中,很多人为了小额度的货币缺乏而用剪子将银币剪开再按照小称来称取,种方式不方便还在其次,主要是对之前萧明建立起来的那套完善的度量衡制度造成不小的冲击。

所以这一次发行的“隆兴币”全部都是小钞,以分为标准单位,十分为一角,十角为一钱,折合银币一钱,角钞的定制为一角、两角、五角、和十角!分钞不定,钞票印刷精美,是要上交一枚金币就可以换来三千角的纸钞。因为原来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枚金币。

萧明在有意的回收黄金,同时他放出了消息,在遥远的海外发现了新宋州大陆,那里盛产黄金,日昌隆已经派出了巨大的船队前往新宋州进行贸易和淘金,而此次远航的财政支持是有日昌隆盛银行独家赞助支持的。

这无疑是对外宣称日昌隆盛银行的实力,而主要作为发钞银行的日昌隆盛银行背后强大的黄金储备使得更多的人对它放心,同一时间,停顿了很久的工场和商业贷款也开始了大范围进行当中,那是因为银行对贷款有了更多的优惠!

经过了之后的大宋工商业再慢慢地恢复元气,同时萧明开始推行中原北部、西部以及高丽道和日本道的重要港口建设,这些工程对于整个大宋的工业是一种巨大的需求,以此为刺激整个工商业工业建设的步伐大大的被加快了!

原来的大宋皇家第一银行,由于整个管理上依靠的是皇室和户部,它已经没有了相对的信用基础了,于是萧明命令户部对外出让股份,结果日昌隆盛以百分之六十的绝对股权重新入主第一银行,而艾奇立作为第二任主管出任银行总经理!

赵奢给予萧明的权力极大,甚至包括了赋税的定价权,萧明将整个商业税再次降低,二是提高了工业产品的经营性税收,同时对那些曾经闹粮荒的地方继续免税两年,已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但在第三年的时候他会适当的增加农业税!

其实此项政策是叠加的,那些前往边缘地区从事开荒的百姓仍然享受着免税的待遇,这是一种双补的政策,通过商业补偿农业,同时使用农业补偿工业,但他考虑还是要适当限制工业的发展速度,保留那些优质资产的工业,不至于被大量的粗烂工场冲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整治,大宋国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很多工场重新开工,闹事地区的百姓渐渐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农民被分配到了一些奇怪的作物种子开始耕种,这些选择新作物的农民可享受免税的待遇!

商业也慢慢地恢复着,海外市场的大量物资和商人不断的涌进大宋的国境,市场重新恢复了繁荣,一般百姓对这样事情看得很清楚,很多人又开始了在家中供奉着萧明的排位,萧明的声望再一次达到了顶峰!

同一时期,萧明检查自己不在的这两年中朝廷官员的任职情况,这才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自己前往日本征伐的那一年,正好是大宋朝最隆重的一次春闱科举考试,那一次考试可谓非常的成功,甚至造成了轰动。

一些轰动一时的才子全都考进了进士!这中间包括了杨万里、陆游、辛弃疾、刘子羽、张邵、朱弁以及后世被称为南宋四洪之首的洪皓等人!全是难得一见的国家栋梁,可是这些人在中了进士之后,竟然被高宗全部安排到了翰林院去当了编修!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lang费,这其中的陆九渊、陈亮、叶適、范成大、杨万里、尤袤、辛弃疾和洪皓等人都是主政一方,和治理地方的好苗子,看来对整个高宗朝留下的多年流弊已经到了不整顿不行的地步了!

于是萧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朝廷官制改革,将内阁推举法全面铺到了整个吏部的吏治上,劝退了不少老臣,也启用了很多新人,像在地方上变现的很好的赵开等人,全都被委以重任成为京官,原来的一些不作为官僚全部被劝退!

而老臣当中当以吕颐浩、范宗伊为首,两人本已年高,高宗时,作为内阁首辅无力改变皇帝的想法最后愤而辞职,这一次萧明当政给了他们总顾问的闲差,一方面让他们在京城养老,一方面还要他们帮他帮助自己把握内阁,但同一时间他则开始大量启用新人。

军方之内,王庶生病请辞,但被萧明挽留,同时提举刘琦,吴玠等人入主枢密院,吴玠之弟吴璘军功卓著被任命为内衙太尉,萧明让他开始以原来的近卫军的底子巡城司的人马组建京城武装警戒监察大队!并向全国推行!

薛炳昌被萧明免去了行人司的职务,却委任他坐上了大宋皇家总商会的会长一职,专门用来指定全国的商业法律法规!并且给了他一个徽遒阁直学士的仕人名号!薛炳昌自然感恩戴德,自己的生意和财路不断,萧明还是很念香火之情的。

大宋朝现在励精图治整个气象一新,而孝宗赵奢却觉得并不太满意,他是丁建鹏的徒弟,满脑子都是和法制的想法,但当自己当皇帝后想法也有了一些变化,萧明在这方面还不便于直面提醒,但他给赵奢送去了一本书,却使得赵奢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本书就是萧明上次前往美洲大陆的“枭龙号”上那名擅长丹青的水手工匠所绘的《诸番异志录》,手稿在萧明回到首里之后就找人专人刻板印刷了出来,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人第一次对北冰洋、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和美洲大陆最早的文字和图画记录了! Wшw◆ ttκΛ n◆ Сo

赵奢被上面图文并茂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住了,从开始了向往海外开疆的想法,萧明正是要他对皇帝这个位子产生厌倦的情绪哪,所以私下里委任赵奢为大洋海军总指挥!经常让他前往舟山,等地的海军港口视察和巡航。

这个大洋海军虽然仍属于萧明的私军,但萧明已经不能在坚持保留管辖权了,他将大洋海军更名为大宋皇家大洋海军,先从财政上解放下来,让才是行政上的脱离,当然那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首先就是在军事上让整个枢密院成为独立的军事议会,并且受到整个内阁议会的约束,这就是萧明往下要对内阁的改革。

而与此同时,大宋前往吐蕃动兵的韩世忠传来好消息,经过了两个夏季的几次大型战役攻势,整个吐蕃王国的军事实力已经瓦解,吐蕃王亡命遥远的山国李查维王国,而韩世忠挟持了整个吐蕃王国的教派领袖。

从消息传来的时间来看,不日之后韩世忠就将班师回朝,同时带回来吐蕃国的宗教领袖名字叫做“勘察平措”的一名喇嘛活佛!

萧明一听自然非常高兴,连人家喇嘛都活捉了,只要说服这位大喇嘛,那么整个吐蕃就可以归并与大宋的版图,使得西南边陲永为大宋的藩镇,这可是不单单开疆扩土的事情,而是萧明一直就想的民族融合问题了!

第146章 将免税进行到底第322章 燕京地震第385章 大石病逝第296章 新的移民计划第409章 火速回京第167章 无双之喜第128章 向大宋借兵第21章 明光道长第369章 金融的手段第13章 九转玲珑塔第321章 相亲相爱不好么第284章 解放贱民第269章 大权独揽第173章 我们要热情一点第298章 内贼盗佛宝第338章 砍头比赛第83章 暂回杭州第242章 一家团聚第44章 自由还是生存第100章 选后背后的阴谋第297章 初到广州第293章 换盐事件第319章 康京小报第277章 骄横跋扈第11章 醉酒话桑麻第345章 立法院立法第167章 无双之喜第211章 西域王第169章 技术扩散第107章 上京之战(上)第340章 决战一触即发第130章 三炮退金兵(上)第389章 驱敌千里第160章 兵制改革第272章 眼界有多宽第95章 解毒治病第199章 黄金军团第197章 阿咪要做女皇第196章 空降兴庆府第207章 艾丽娅的悲伤第360章 这是孙子兵法第28章 攻城战第176章 割地赔款第246章 忠魂节烈第147章 拿公主和亲第57章 第二条线索又见石碑第409章 火速回京第134章 阿什立江第402章 定王赵德申第274章 皇家第一银行第177章 黄海海盗第225章 扳倒李邦彦第215章 难调西军第100章 选后背后的阴谋第228章 夺嫡兵乱第128章 向大宋借兵第346章 科举与大庆第299章 夜探花船第408章 外邦属国第131章 三炮退金兵(下)第17章 后学尚于民同第309章 怒掌朝权第304章 控制所有航线第348章 龙井斗茶第66章 二十万绢要卖辽第387章 像狼一样劫掠第26章 夹江而渡第17章 后学尚于民同第81章 汉代的古井第68章 你是辽人?第86章 人才准备第71章 巧遇徽宗第373章 暹罗国王是宋人第66章 二十万绢要卖辽第84章 入主艰难和一揽子计划第361章 活人献祭第112章 经书的由来第132章 要学会心狠手辣第276章 再次和谈第235章 留下一起来第294章 新京超预算第238章 海外贸易第49章 逛青楼第158章 拿我问罪第149章 秘密返杭州第296章 新的移民计划第268章 苗刘兵谏第405章 天堑变通途第124章 芒果小狐狸第146章 将免税进行到底第159章 时机未到第173章 我们要热情一点第335章 塔塔尔人第17章 后学尚于民同第17章 后学尚于民同第72章 大宋历史变化点第388章 决战白水城第171章 工匠的等级第224章 劫营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