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再次出征

事情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地步,重要的是此时的发展后果很严重,萧明如果不快速做出反应,那么后果自然不堪设想,他立刻召开内阁会议,商量此事的解决办法!

杨祈中战场落败不但有损大宋的威名,也使得众人对火器武器的认识出现偏颇,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对待,从情况的发展来看,杨祈中所带领的西域黄金军团基本上已经不是当初的那只辽东人和西夏人组成的军队了。

这么多年下来,黄金军团只是西域传说中的军队,虽然威名远播,但却已经物是人非,野利宏和杨祈中在训练这只军队的办法上还是原来冷兵器战法的那一套模式,根本没有什么创新,更谈不上使用新式火器步枪的训练了。

再加上军队的指挥官以下到每个士兵基本上都换了一茬,大家是冲着黄金军团的名头去的,至于是不是真的能够打仗还是原来那支威震西域的军队,则很多人没去考虑,所以杨祈中此次战败已是自己战法上的失当,也有其他客观因素存在。

这种客观原因从第三天从西格答理从西域发过来的战情详报上已经作了说明,那上面对黄金军团的一些训练和战法上的弊端以及西突厥目前的一些优势作了说明,黄金军团由于装备了重甲,作为骑兵来讲选择上一直就是比较重视骑兵战法的训练的,而很忽视火器的训练。

而且黄金军团作为大宋各方武装力量上来讲,装备的火器步枪也是最少的,原来作为战斗主力的炮兵,现在也成为了一支守城部队而非进攻部队!而西域当地招兵找来的补充兵员根本不知道整个火器步枪战争的厉害,仍然比较重甲骑兵冲锋的做法。

反观西突厥方面,阿斯旺的军队全部都是轻装骑兵,机动灵活来去如风,自从杨祈中进入塞尔柱王国之后,就从不与他正面接触,远远看见也是早早跑掉,但他们总是在杨祈中的后面出现,并不时地进行突袭。

再加上西突厥在取得了当地的突厥民众的支持,经常以小股突厥武装侵入到西辽的境内伺机搞破坏,攻击官府,杀害士兵,并给战马下毒等等,所以一直以来耶律大石都非常的被动,如今杨祈中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西格答理曾经规劝杨祈中在冬天的时候先行返回,等到来年开春之际再做对西突厥的军事攻击,但由于杨祈中已经攻打到了对方的都城附近了,他是想一鼓作气在这个冬天拿下对方的都城萨末鞬再班师,结果败就败在这个节骨眼上了。

西域地区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土地已经是大宋朝廷所有重臣的共识,哪里的利益必须要进行保存,但一直以来对待中原意外的边疆地区,重要朝廷都不愿布有重兵,让当地拥有过多的武装,更何况是以那些非汉族将领掌控的权利。

但现在必须是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了,如果不能在西域保持一支有强大攻击力的武装力量,那么中亚哪里的乱局就无法破解,大宋朝在西域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从这一点上来讲,继续增兵势在必行。

但还有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派谁去合适?此人必须要完成对西突厥的战事,还要稳定住整个西域的局势,并且在适当的地方建立起大宋西部正式的武装力量的训练基地,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内阁提交的几个重要的将领名单都得不到通过。

内阁此次会议主要是针对于西域的战事,像吴庸等人主抓民政的首辅大臣自然不便发言,而枢密院枢密使王庶和几个枢密副使则成了主要的与会发言的人员,当吴璘主动申请前往西域的提议被王庶否决之后,众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该由何人统兵前往了。

而此时的王庶站起来道:“其实我说句话可能不合适,此次前往西域的人选不是没有,他既懂得现代军事武器的协同作战有熟悉西域的状况,并且哪里的官员还都会听从他的指挥,只是我怕提出此人,不太合适!”

萧明立刻伸长了脖子对王庶说道:“国家大事,岂有不合适之说?王大人快请将此人名字告知在座各位,众人讨论!”

王庶道:“不用讨论了,此人定然合适”

萧明道:“未提出名字又怎么会定然合适,王大人不要卖关子,快快请讲!”

“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王庶摇头不忍的说道。

萧明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你是说我吗?”

众臣纷纷议论道:“王大人所说不假,萧太师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皇帝不在,萧太师本是朝廷内阁的依仗,他若再去西域,朝廷之内何人做主?”

尚书省首辅曹据说道:“王大人所言极是,萧太师的确是最佳人选,至于朝廷做主之事,我觉得也无需担心,内阁制度已经健全,按照章程办事就可,现在国内尚无大事,唯西域战事未了,紧急之事还可使用飞鸢传递吗!”

“但是!太师劳苦他也才刚刚回朝不久……!”

萧明一摆手道:“好了,大家不要争了,曹大人和王大人说的对,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我,我去!”

时隔三年多,萧明又要再次领兵出征,可是这次却是正式以国家的名义出兵的,以前的几次出兵打仗说白了还不是他在为自己谋私利而已!萧明对曹据道:“曹大人也跑不了,跟我一同前去”

曹据笑道:“就知道你放不过我,但是我不懂军事啊!”

萧明道:“你跟我到兴庆府就可以了,我要在那里建立大宋西北军区,还有重工业工场,专门建造一些机械,也为发展真个西北地区的农牧业,这些东西需要你帮我”

“既如此,老朽就跟着太师跑一趟吧!”曹据说道。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但萧明的要在西北建立一个准军事重地的想法要向实行起来却是非常的麻烦,这件事不单单是一句话的事情,从目前全国的工业和资源分布情况来看,萧明的选择兴庆府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兴庆府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全面的基础工业基础,整个宁夏自治道由于一直在曹据的领导之下,农业发展的很快,工商业也是萧明在的时候打下了良好基础,所以军事重地建在兴庆府是最合适的。

再有个兴庆府目前是通往西域铁路起点,交通便利,且资源丰富,而萧明虽说要建立机械制造的目的还不仅仅是在哪里建造兵工企业,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这就完全是因为耶律大石归宋以后萧明对整个北方庞大的畜牧地区的一个考虑了。

一直以来萧明就在为整个中国历史的一些致命危险思考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每隔一段时期,游牧民族就会南下侵入中原地区的惯例,这不但带来了战争杀戮,还使得中原地区先进文明的发展不断被打断,甚至被倒退!这种历史的惯性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其实说白了,萧明不止一次和丁建鹏讨论过这个问题,说白了,那就是生存空间的问题,游牧民族的这种游牧文化中对生存空间的需求实际上是非常大的,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哪里有水草哪里才能放牧,不想农民有一块固定死了的土地可以耕种即可!

游牧民族不但要对付大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狼虫虎豹和风沙雨雪都是对他们生存的最大威胁,而要让他们不在形成南迁寻找空间的习惯,那就必须要将他们固定在土地上才行,中国北方广阔的草原湿地森林本身就适合进行游牧的,要如何改变他们这种生活方式,让他们固定在土地上哪?

这里面说白了就是一个技术问题了,现代化的牧场建立必不可少,再有就是集体化的生活方式必须改变,中国北方地广人稀,要想做成这件事情不是不可能,是完全可能的,但这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持。

而就在最近,墨家机械制造制作出来的一种机器基本上就能达到这样的作用,所有萧明需要在兴庆府这块地方大量制造这种东西,但由于样机还存在一些问题,墨家的工匠正在改进,所以留给萧明的是时间还是有的,但必须马上行动起来才行。

真赶上西域的战事,这一次萧明不得不再次出征了,他回到家中,将此事一说,苏彩儿和李冰儿不禁都很不舍,允儿现在已经快九岁了,能带着两个妹妹在外面玩耍,并且能够将学堂上老师教给他的东西教给妹妹们,孩子这样乖,萧明是真不舍得离开家的。

沈瓶儿识得大体,加上赵福金的相劝,萧明对四位夫人许诺,这次之后,自己再也不会离开家,离开夫人和孩子们了,但现在能够熟悉西域状况的和统带军队的只有自己,这样是没有办法,其实夫人们担心他的原因不是担心他的安全,而是舍不得而已。

但萧明知道自己的使命,既然来到这个世界那就尽量去把事情做好吧,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吧,历史已经被改变,剩下的就让他顺其自然的发展吧。

但萧明现在并不是马上动身前往西域的,在走之前还要很多准备工作要做,除了要求京兆府和中京府向西域增运物资之外,萧明需要北上辽东一趟,为什么还要去辽东哪?那是因为萧明再次接到了萧仲恭的一封书信。

萧仲恭信中对萧明再次说了重要情况,那是因为杨祈中战败,使得西辽的情况更加不稳,耶律大石已经有了先行东归的念头,并且对萧明提到了一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马匹的问题,萧明这一次如果再次派兵,仍然需要再派骑兵过去。

萧明考虑了很长时间之后,觉得的确需要再次建立骑兵部队,但目前兵源对他来讲非常的紧张,这是他不得不想到了萧干训练的那些虎卫新军了,素质这样好的虎卫军正好是萧明需要的,所以他要借调辽东的军队。

但只是使用军队自然不够,兵工厂新近研制成功的那些新式武器不使用以下怎么行,所以萧明已经命令钱拔光先行一步押送着大批的武器装备坐船北上辽东了,而他则是拖后了几天之后,随后北上!

萧明为大宋朝的一次正是出征终于成行,想到这里萧明觉得,机会是不错但不知道还能不能为自己再谋到一些私利了!他赚钱的花招太多了,这点还难不倒他,到了西域再说,萧明怎会让自己吃亏呢?

第367章 着手干预第399章 太阳金龙号第362章 就地正法第28章 攻城战第190章 众臣皆反第370章 真的无能第366章 经济动乱第289章 高丽大迁徙第51章 奇璞 . 良侩第70章 新词吟会秀一把第39章 石鼓金文第291章 设置保留地第330章 艾氏算术第77章 神驹赤玉聪第69章 有女师师在矾楼第250章 消灭浑坦子第28章 攻城战第283章 再使高丽第113章 版刻大藏经第60章 第三根手指第128章 向大宋借兵第225章 扳倒李邦彦第359章 格里兹特城第11章 醉酒话桑麻第225章 扳倒李邦彦第134章 阿什立江第165章 东丹王第133章 接手南院第232章 白三救主第154章 没我真的不行第15章 日昌隆大掌柜第36章 入云龙公孙胜第68章 你是辽人?第3章 神医弟子第81章 汉代的古井第20章 高府赴宴第146章 将免税进行到底第370章 真的无能第45章 童贯其人第282章 决死进攻第316章 战局急转第217章 喧宾夺主第301章 怒伐南洋(一)第139章 打击辽宋的贸易战第334章 魂归故里第386章 建设六星城第57章 第二条线索又见石碑第64章 赌场捞人第302章 怒伐南洋(二)第150章 铁器七件套第218章 新凤军第85章 押岁贡入辽第141章 谋取定州城第409章 火速回京第278章 哪能让别人掌控第10章 官府的大订单第290章 鹰师的关键第316章 战局急转第163章 大号毛瑟枪第14章 股权置换第199章 黄金军团第210章 植树造林第201章 扫平李存忠第266章 富平之战第409章 火速回京第82章 三十八道铜门第27章 杨子发斩将第315章 生化攻击第408章 外邦属国第343章 贪吃的赵构第380章 征调军马第47章 梁孝王宝藏第10章 官府的大订单第60章 第三根手指第104章 大辽国师第321章 相亲相爱不好么第318章 收复应天府第167章 无双之喜第367章 着手干预第50章 第三房小妾的奸情第199章 黄金军团第129章 夺兵权第72章 大宋历史变化点第392章 草原文化第167章 无双之喜第99章 秋闱选后第158章 拿我问罪第111章 滴水成冰取上京第29章 给他们吃大餐第157章 潇洒至极第300章 劫船未遂事件第195章 两线发展第290章 鹰师的关键第65章 铁骨铮铮术里者第113章 版刻大藏经第242章 一家团聚第403章 大宋新南州第91章 救了阿咪儿第168章 洞房花烛夜第233章 奔牛火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