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

解决了其余的汉军骑兵,张狂走过来,发现居然还有一个硬骨头,一时好奇,问了那个劝降的老卒一句。

“管他叫什么,有某家出手,不过就是个死人罢了!”

典韦的身上,到处都是血污。有人的血,有马的血,斑斑点点,在昏暗的火光下,甚是骇人。

“子韧,且慢。”

“子韧”是张狂给典韦取的字,意义来自于“革韦”的“坚韧”之特点。

张狂觉得,反正战事已定,也不急于这一刻,很想要听听,眼前勇士的来历。

那老卒的胆子倒也不小,看了张狂一眼,说道:

“他叫乐进,阳平卫国人,今年才虚岁十八岁。别看他个头小,可是我们这一屯最年轻的一个伍长呢!”

“什么?你说,他叫什么?”

“啊!……他叫乐进……”

老卒见这个黄巾军头目脸色大变,毕竟底气不足,心里一个哆嗦,说的话也开始结巴起来。

“乐进?他可是有个字,叫做文谦?”

“这个?小人没听过,不知道……”

“主公,这样的无名小卒,有什么好问的?待某家将他拿下,不怕他不说!”

典韦在一旁听得不耐烦,自告奋勇的说道。

“好,子韧且去将他擒获,但是小心不要受伤了。”

“诺!”

典韦应承了一句,大踏步的向小个子乐进走去。他二话不说,提起一只短戟,就向乐进的大戟砸去,想要凭借力量,先打飞乐进的武器。

“当”的一声,双戟相交。

乐进固然矮小,臂力却大过常人。外加上典韦所用的短戟,分量不足,不能完全发挥典韦的可怕怪力。乐进的长戟虽被荡开,却被他就势一抡,绕过一个圈子,反手再次刺向典韦!

典韦措不及防之下,差点儿就被大戟击中。关键时刻,他紧急运起棕黄色的“战炁”,单手发力,用短戟架住了对方的大戟。然后,典韦一转短戟,用戟刃锁住大戟的戟刃,将对方用力一拉,就要把对方的武器给抽走!

乐进发力回抽,却抽不回!只见一个矮小的身子,被典韦大力一拉之下,竟是朝着典韦飞了过来!

还没等典韦得意,只见乐进的身躯,在眼前一下子变大了一大半!

呼吸之间,乐进双脚一蹬,弃戟、抽刀、斩落!

三个动作一气呵成,连贯无比。这一瞬间,乐进竟是借助典韦自身的拉力,接近对方,想要撞进典韦的怀里,一刀斩杀典韦!

那一刀,如此的迅捷!

那只握刀的手,泛着紫金色的淡光!

那一招,竟然是要极为冒险的与典韦贴身一搏!

如果典韦能够接下,顺势进行反击,乐进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死路。

那种风险,简直和孤身进入老虎窝,去抓老虎的小崽子,差不多大。

想当年,大汉“定远侯”班超,出使西域,面对匈奴使节的威胁,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所以,那一刀的名字,就叫做“探虎穴”!

典韦本来是可以接下这一招的。在巅峰状态的典韦手下,即使是号称“武力天下第一”的吕布,也没有典韦接不下的绝招。

但是,典韦轻敌了。

他看着乐进拖着瘦小的身躯,与几个普通黄巾战士相持不下,就将对手的实力,划到了不入流的武者行列。却不料,看似弱小的乐进,竟能爆发出如此强悍而不要命的攻击!

于是,只施展了五分实力的典韦,没能接下这一招。

锋利的环首刀,在乐进的金系“战炁”加持下,变得锐不可当!

第一层皮甲,被毫不费力的切开。典韦这一刻的感知,甚至能觉察到刀锋切割皮甲时,所发出的“哧哧”声。

然后……

一柄短剑突兀的出现,剑尖准确的点在环首刀的刀刃上。受了这么一下阻挡,乐进的出刀之势一沮,在荡开了短剑之后,余势破开了典韦身上的第二层皮甲,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一抹嫣红。

接着……

“砰!”的一声,乐进瘦小的身子,被急速回防的典韦,用戟杆抽中,飞出丈余之外。

虽然最终获得了胜利,典韦的全身上下,依然被吓出了一身大汗!

感受到微风拂过胸口,所带来的微微凉意,即使是典韦的勇武,也不免生出一阵后怕。

——若不是预先穿上了双重甲,只怕这一次,不死也要重伤了!

这样想着,典韦对这个小个子对手,倒是升起了一些敬佩之心。

“多谢主公救命之恩!”

见到乐进在地上蜷成一团,昏迷不醒,被几个黄巾力士绑住了,典韦对张狂深施一礼,谢过他的救命之恩。

张狂收剑入鞘,一手扶住典韦,笑道:

“你我君臣,荣辱与共,说这些就见外了。”

“渠帅大人,这小子怎么处理?”

张狂看了看昏迷中的乐进,淡淡的说道:

“派两个人看住他,等他醒了,立刻通知我。”

“诺!”

一转头,张狂心里又一次偷笑起来。曹操老大,你的“五子良将”,少上一个两个的,应该不会跟小弟我计较吧?

“哈欠!”

在十多里之外,正忙于追杀黄巾军败兵的骑都尉曹操,突然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他摸了摸鼻子,心想:“难道,本初(袁绍)大半夜的,不在被窝里忙碌,却突然想念起我来了?”

袁绍忙不忙,没有人知道。不过,王果现在倒是真的很忙。

ps:人物——乐进。

乐进身为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排名次于张辽,其武力,应当是极为强悍的。他在曹操手下,担任了陷阵都尉,经常在战场上先登有功,也就是曹军的先锋官。

可惜乐进后来死得比较早,也没有类似“张辽威震逍遥津”这样的辉煌功绩,向来被人们低估。在中,乐进的武力属于准一流,比张辽低了一筹。

由于乐进在和中,都是在曹操起兵反董时才出场的,故作者假设,乐进出身军人世家,是曹操在北军中的老部下,后来主动投奔曹操。这样,就可以解释本书中乐进的出场身份。

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28节 抢城若儿戏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58节 轻骑刺心腹第2节 名族遭毒手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12节 冀土奇袭谐(四)第52节 自当顺人意(六)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6节 侠士亦官迷(上)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三 卷终·此去经年第20节 三军心未定(下)第5节 河北鏖战烈(一)第10节 西园八校出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24节 运筹谋千里(八)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60节 奉先喜得国(下)第39节 并州初落定(上)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72节 居心藏诡异(下)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22节 运筹谋千里(六)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21节 运筹谋千里(五)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11节 冀土奇袭谐(三)第53节 二袁自暗斗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5节 天子何留去?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