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时穷可当走?

韩暹在并州一呆十多年,根基稳固,是郭太手下有数的心腹谋臣。更兼此人学问广博,太平道中人都尊称此人为“博士”,张狂若是轻易就想拿下他,只怕会牵连甚广。

张狂微笑。

“宋渠帅,要说起并州地理,风土人情,君远胜于我。可是,要论起看人来,我远胜于君。”

听了这话,宋果脸上一红,后面的话语,就说不出口了。

张狂是何许人也?

宋果在太行军里厮混了一个月,对张狂的种种事迹和传闻,那是耳熟能详。不说张狂上应天星,拥有“点化”之能;也不说他能知道未来,指点江山;光凭一个“大贤良师”继承人的头衔,就足以让宋果将他看做“陆地神仙”一流的人物了。

如今,在这样一位可以看穿未来,点化猛将的“陆地神仙”面前,他宋果有什么资格,敢说自己看人比人家看的还要准确?

“……也许,里面有啥误会?”

憋了片刻,宋果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张狂轻叹一声。

“我也希望这是个误会。只是……”

沉吟了一下,张狂继续说道:

“外边的匈奴俘虏,想来还有一些。宋渠帅如果不嫌辛苦,不妨多审讯几人。”

“诺……”

话说到这里,宋果的神情有些消沉。不过,他毕竟也是位豪杰。虽然希望不大,他依然会尽力求证。

目送宋果离开,张狂虽然感到疲惫不堪,却依然不能休息。

大帐再次被掀开。目前的太行军中,可以不做禀报,直接进入张狂大帐的人,不超过三个。军师程昱,自然是其中的一个。

“先生,韩暹的异心,我早就看出了一二。却不料他竟然有如此大的胆子,敢于公然勾连匈奴人,来对付我。”

张狂一手支着额头,轻轻按摩,对程昱说道。

“韩暹此人,当年吃过阉宦的大亏,又在并州苦寒之地呆了这么多年,心性必然有所变更。此人若是没有图谋,四年以前,就可以借着解除党锢的机会,想办法入京为官了。”

程昱在自己的席位上坐下,一手捋着胡须,一边分析韩暹的行为。

“这些日子里,仆与韩暹略略交谈过几次。以此人言下之意,将当年‘党锢’之祸,完全定在当今天子的身上。只要当今天子还在位,韩暹怕是绝不会放弃,起兵反乱的想法。”

停了一下,程昱继续说道:

“虽然他言谈中极为掩饰,不过,依然隐隐透露出,对我军招安的不满。在此人想来,我军已经没有与汉室抗争的勇气了,才会主动要求汉室招安。”

“所以,若是能够借助匈奴人的刀,将我军消灭,在韩暹的眼中,怕是就少了一个对手。而韩暹在匈奴人中,交游广泛。无论是须卜骨都侯一派,还是于夫罗一派,都有不少匈奴贵人,与其相熟。”

“借助匈奴人之力,他说不得在我军大败之后,还能借机招诱我军的部分士卒,为他所用。”

说到这里,程昱也是释然的一笑:

“幸好无忌你麾下人才济济,猛将辈出。只要略有防范,即使于夫罗计策再高明,也抵不住我军的蛮力。”

“不过……”

“无忌,今日行为,以仆之见,实在是太过于弄险!你身为一军之主,一方之霸,面对今日之危局,万全之策,乃是保全自身,以图后事!”

听到程昱对他今天冒险行径的谏言,张狂无奈的解释了一句:

“只是,当时我若不肯冒险,全军必然大败亏输……”

“错!”

程昱挺起腰板,厉声说道:

“今日之胜,实属侥幸!敌人若有一‘万人敌’,有备攻无备之下,试问典韦、赵云等人,就一定抵挡得住吗?”

“一旦抵挡不住,无忌你如有事,你子又年幼,则太行数十万人之基业,顷刻间,必然土崩瓦解!”

“或者无忌你担心大败之下,局势无可挽回。不过,我军乃是百战精锐,就算战败,亦有集结后撤之道。只要我军可以及时收罗败兵,就算要进行反扑,依然当与敌人有一战之力!”

张狂被程昱这一顿铺天盖地的指摘,脸色刷的一下,变得殷红无比。他毕竟当了好几年的一军主将,不知不觉中,脾气比起原来,自然大了许多。那些责备的话,也就不太听得进去了。好在张狂知道“忠言逆耳”的道理,又有大唐李二的例子在前,还不至于就此爆发出来。

一连运了两遍“太平真气”,张狂这才冷静下来,向程昱深施一礼,说道:

“是我莽撞了。多谢先生指点。”

按照《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记载,堪称三国第一人的曹操,生涯中也是多次吃过惨败。比如对战张绣时的“宛城之败”,若是曹操当时也死战不退,怕是就没有以后的许多成就了。

为将者,与为帅者,到底不能够一概而论。

就如同当初,只要曹操逃亡成功,典韦可以战死一样。只要张狂的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就算手下两千精锐,战损了一半,从战略上来说,依然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张狂以后必须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坚持,什么时候又该毫不犹豫的逃。

见张狂想通了这一点,程昱点了点头,又回到了一开始的话题。

“那匈奴人所言,多半是真。区区韩暹,不足为虑。可虑的,是韩暹背后的郭大贤。”

“当初,我军之所以决定远征美稷,郭大贤给出的条件,可是重要原因。若韩暹的态度,是郭大贤的意图,则我军面临的局势就将大坏。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立刻率军,顺利撤回太行军。”

张狂想了一想,说道:

“以我的看法,郭大贤未必知道韩暹的所为。”

“理由?”

“没有理由,只是我的直觉。”

张狂到了一碗水,润了润喉咙,慢慢的说道:

“上次我拜访郭大贤,从他身上感受到的,都是善意。而且,郭大贤身居千里之外,发生在美稷王庭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如此迅速的做出决断呢?”

“再说了,郭大贤身为我伯父座下八大弟子之一,与我军本就是一家。削弱我军,对并州太平道,并无好处。郭大贤身为并州太平道首领,这一点,不可能不清楚。”

“特别是,当时的联姻之事,可是郭大贤主动提出来的。他既然舍得将家人托付给我,又怎么能够朝三暮四呢?”

程昱沉吟道:

“不管怎么说,如今之事,已经不是一句话可以解释得了了。若想将此事化解,必须立刻派人去与郭大贤当面联系。”

“那么,以先生的意思,是派谁去最为适宜呢?”

程昱看了一眼张狂,淡淡的说道:

“派谁去最好,无忌,你会想不到?”

张狂皱了皱眉头,说道:

“我只是担心,他的身体……”

“地师得的是心病。若是能够为太平道大业多尽上一份力,地师的身体,说不定更能好转。”

张狂深吸一口气,说道:

“先生说的是。我这就去请地师出马。”

“有地师出马,此事就剩下静待佳音了。无忌,这方圆数百里的匈奴牧区,如何治理,你可定下了全盘的考量?”

“略有所得,还要请教先生。”

程昱加入太行军,三分之一是看在“大贤良师”张角的面子上,三分之一是为了自家妻儿老小的性命,还有三分之一,便是想要在“异人”张狂手下,一展所长。

如今,南匈奴故地即将完全到手,正是程昱发挥自身才干的大好机会。此时的程昱,当然不会有任何的谦让之举,对着地图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倾诉着自己对于领地建设和发展的观点。

当天夜里,张狂大帐的烛火,一直亮到了三更天。

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二 卷终·恰如猛虎卧荒丘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4节 游侠探可疑(下)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47节 陷地终有计(三)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54节 回天因无意(五)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25节 白马悠悠突(上)第42节 冀土意未宁(下)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20节 烽火遍地起(二)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3节 需胜方由己(上)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5节 麹义观局势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48节 陷地终有计(四)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26节 布尤难断兮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58节 本初终陨落(下)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49节 屯田有章法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41节 真气世家子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13节 只言断忠佞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12节 张合亦烦恼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14节 强军初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