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

通过这一番交锋,太行军士气高涨。反观鲜卑人这一边,在草原人最为自傲的射术方面,居然被汉人给比了下去,对游牧骑兵们,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此情此景,宴荔游心知取胜无望,果断的调转马头,唿哨一声,退入本方军阵中。

鲜卑斗将不利,可是两军的胜负,却还未分呢!

乘着眼前的有利局面,退回中军的张狂,一声令下,军中的鼓声响起。听到鼓声,太行军士卒立刻停止欢呼,踏着鼓点,齐步向前压去!

看着阵型严整的汉军,开始全线压上,鲜卑人略有骚动。不过,宴荔游显然也不是吃素的。短短片刻,骚动就被控制。被排在最前方的两对鲜卑骑兵,在汉军接近的时候,射出一波箭雨,然后自动的从战场两侧离去,露出后方的大队骑兵。

在没有装备双边马镫的时代,骑兵的近战肉搏能力,相较于步兵,实在是相差太大。所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骑兵不会贸贸然,去冲击阵型完整的步兵。

不过,相较于需要严格依赖阵型作战的步兵,游牧骑兵在速度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即使硬拼不赢,骑兵也不见得会输。他们大可以一跑了之。

所以,刚才的两队鲜卑骑兵,从战场两侧离开之后,并没有跑远,而是绕到本方的阵后,休整待命。

太行军的步兵,虽然人数不足千人,却是全军的核心战斗力量。宴荔游最为忌惮的,也就是他们。如果进行硬拼,即使是他手下五千人一起上,也未必是敌军步阵的对手。

这一点,两百年以前的汉军大将李陵,已经进行了证明。以五千步卒,对抗八万匈奴游牧骑兵,而不落下风。这等战力,那是何其可怕?

本来,宴荔游并不认为,太行军步卒,能够有当年李陵军的战斗力。可是,一刻钟之前,太史慈的惊艳表现,让宴荔游不得不重新评价这支汉军的战斗力。

这样一来,宴荔游只能选择最为保守的战术,希望能够利用骑兵车轮战,拖累、拖垮这支,看起来极为强悍的汉军。

鲜卑人的反应,自然是在张狂的意料之中。

从远古先秦时期开始,草原游牧骑兵,对中原步兵,就有着“阵列不战”的传统。这次能够逼得宴荔游主动来战,还多亏了谢逊献计,对游牧部落的严厉打击。

不过,鲜卑人这种牛皮糖似得的战术,也让太行军极为难受。

步卒的速度,是没有可能突然提升的。为了保证阵型的严整,步兵甚至还要有效的控制前进的速度,以免产生混乱。这样一来,想要追上那些来去如风的四条腿,那是绝无可能。

鲜卑人不与太行军正面接触,只是派出一队又一队的骑兵,在距离汉军五、六十步的地方对汉军进行弓箭骚扰。

为了保持机动力,鲜卑骑兵都没有下马,而是直接让马停下,坐在马背上射箭,导致弓箭的杀伤力不足。在这种对射中,谢逊部仗着己方器甲精良,占尽了优势。往往杀伤敌军十人,自身才有一人伤亡。

可是,对方在数量上有优势,又采用的车轮战,可以及时的恢复体力。相较之下,太行军为了维持战斗优势,不得不时刻准备应战。大家都不是铁打的,这样下去,士卒很快会疲惫。这种前进的势头,也将很快被遏制。

等等,宴荔游是不是忽视了什么事情?

汉军不光是步卒,还配备了一千多骑兵呢!

然而,在宴荔游的心里,还真就没有对汉军骑兵考虑得太多。比起列阵,草原人远远不是汉人的对手。可是,若比起骑术来,宴荔游不认为汉军的骑兵,能够与他们那些从四、五岁起,就磨在马背上的草原人相比。

汉军骑兵若是敢出动,鲜卑骑兵绝不会退缩。就算汉军的甲坚兵利,可是,决定骑战胜负的,到底还是要看骑术的高低!

宴荔游手下的亲卫五百人,激战多时,依然未曾出击过,就是为了防止汉军骑兵突然杀出,击破己方的骑兵。

汉军若是敢动用骑兵,宴荔游就会出动手中一直保留的亲卫骑兵,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样的骑兵,才是最强的!

太阳升到了高处。草原的气候,虽然凉爽,可是,在六月的太阳照射下,依然能让人满头大汗。特别是,身上披着厚重铠甲的情况下。

战争胶着的继续着,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

谢逊所部,打的实在是不错。他们从一开始的阵地,到现在已经向前推进了四里地。如果是在中原战斗,这四里地,怎么说都能够突破敌军的阵线了。

但是,谢逊所部,也仅仅能够被评价上一声:打的不错。

僵持到现在,鲜卑人一直在后退,可是数量却不见减少。而谢逊部的战果,也很是不明。因为,大部分的伤者,都被鲜卑人救回去了。打到现在,谢逊所部的斩首,只有区区二十六级。

布置在两翼的游击队,倒也出击过几次。只不过,他们的战果亦是不佳。鲜卑人就呆在马上,一见汉军骑兵出动,立刻就向后撤退,根本不与对方纠缠。而骑兵队也担心鲜卑人的反冲锋,略一追逐,就停下马蹄,返回步兵的掩护范围之内。

对于这样的局面,宴荔游很是满意。

也许伤亡是大了点。不过,能够拖住对方,让对方无暇去屠杀草原上的放牧部落,能够保住珍贵的牛羊,这些代价,宴荔游认为,还是值得的。

等到再过几天,会有越来越多的牧民,响应宴荔游的号召,加入他的大军。到时候,双方的实力对比,就会发生颠倒。

——那个时候……

宴荔游心中有数。

不过,眼前的汉军,还真是强悍啊!就连被看做软骨头的骑兵,居然也拥有极强的战斗力。以宴荔游战场厮杀多年的经验,对汉军骑兵战斗力显著提高的原因,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这些汉军骑兵,似乎在所有的战马上,都安上了马镫?

马镫这种东西,鲜卑人当然也知道。只是,在以骑术著称的草原民族中,真正的好骑手,是根本不屑于使用马镫这种“作弊”工具的。只有那些刚开始学习骑马的小孩子,为了上下马方便,才会在马上安装一个单边马镫。

——这些汉子,还真是不怕人耻笑啊……

——不对!

宴荔游的眼力,就连檀石槐也是极为欣赏的。在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观察以后,他终于看出了,到底是哪一点,让他总是觉得奇怪:

——这些马镫,好像,是,双边的?

——双边,马镫?

——这是汉军实力大增的关键吗?

要想证实这一点,其实一点儿也不难。只要在打完这一仗后,做一付双边马镫,自己验证一下就行了。

话说回来,以宴荔游的战斗经验,眼前的汉军步兵,可以说是相当强悍。只是,再强悍的部队,都会有一个疲劳度的极限。如果没有预料错误的话,这些步兵,已经露出了疲劳的姿态,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

宴荔游的估计并没有错。

谢逊所部,自一开战以来,就一直在与鲜卑游牧骑兵进行着延绵的纠缠。虽然仗着己方盾坚弩强,压制得鲜卑人步步后退,射杀的敌人数量,比己方的损失多出十倍。不过,一个时辰下来,士卒的疲劳,也已经极为明显。

就连阵外的宴荔游都看得出来,谢逊自己,自然更是心知肚明。

这时,一直在放手让谢逊指挥部队的张狂,终于下达了一个命令:

“鸣金,举红旗!”

金铎的声音,震天般响起。熟悉汉军金鼓信号套路的宴荔游,心里也算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不要看鲜卑人依仗着骑兵的机动力,轮番上阵。但是,他们的装备,实在是太过于简陋了。在与汉军的对射中,每一次,鲜卑人都必须付出十倍的伤亡。

这些伤亡,若是都落在一支骑兵部队里,这支骑兵,早也崩溃了。即使有十只部队分摊,鲜卑人也已经是怨声载道,士气低落了。

不过,宴荔游的轻松,来得太早了。

太行军战斗到现在,只是出动了谢逊所部和宋果、赵云两支骑兵。太行军骑兵的精英,到目前为止,为了保证坐骑的体力,都还没有上过马呢!

鸣金,是让谢逊所部做好收缩准备的信号。可是举红旗,却是通知乐进:

——时机已到,骑兵队,突击!

“上马!”

“上马!”

“上马!”

乐进的命令,被部下一层一层的传了下去。只是几次呼吸的时间,这些至少跟随张狂,训练、战斗过两年的精锐老兵,已经全部上马。伴随着谢逊所部从中间裂开阵型,让出一条宽广的大道,乐进一马当先,率领滚滚铁骑洪流,井然有序的在鲜卑人面前出现。

虽然有几百人同时行动,可是场中却没有一人说话。除了“隆隆”的马蹄声,就只有战马偶尔的嘶鸣。这般训练有素的露面,立刻震住了鲜卑人!

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48节 论“大贤良师”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76节 王允揽大权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67节 太行根基盛(四)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8节 两军窥匈奴(二)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12节 三英战吕布(一)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25节 决胜制万骑(一)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64节 公孙破黄巾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61节 征程鞍未解(上)第53节 回天因无意(四)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81节 智者细细思第21节 单父现重礼(上)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30节 祖茂现峥嵘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15节 乱石穿空过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74节 易断势与局第52节 白波现故人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54节 刘表入荆州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16节 元城故吏说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60节 王庭选良马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3节 公孙忧何食?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50节 豪杰夜带刀第7节 青州有变故(上)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68节 孰料伏对伏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39节 胜负终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