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

“大大大……大将军!!”

张让口中的语调,完全发生了变态。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前一刻还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这一刻居然已经身首异处!

“大将军……”

“兄长!!”

“大大大……”

…………

下一刻,所有目击了这一幕的人,不管是什么阵营,一起放声的惊叫起来。其声音之响亮,差点儿将大殿的房梁都震塌了!

被大将军突然身陨,刺激得肾上腺素极度分泌的人们,连因此惊厥晕倒的何太后都顾不上,只想要弄清楚一个问题:

——是谁,杀了大将军?!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的好找。

因为,整个大殿里,只有一个人的刀上,还滴着血。这个人,走路一瘸一拐,正在向宫殿外冲去。

——竟然是他?!

——怎么会是他?!

——不可能会是他呀?!

这一刻,负责整个长秋宫事物的“大长秋”潘隐,觉得自己的脑子都快裂开来了!

杀死大将军何进的,如果是其他人,潘隐绝不会感到奇怪。可是,偏偏这个真正动手的人,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联想到能做出这件事的人!

杀人者,正是何进近来极为信赖,一直倚为亲随的“雷神”淳于琼!

从满脑子的不可思议中清醒过来的潘隐,在淳于琼一瘸一拐的身影,就要踏出大殿之时,终于开始了流畅的运转。无论这件事将造成什么后果,有一件事必须先要做。那就是:

——擒杀淳于琼!

“抓住他!”

潘隐连一旁晕倒的何太后都没有注意到,口中大喝一声。身形像一只大鹰般,滑过五步,直追淳于琼!

不过,潘隐并不是追在最前面的人。那个比潘隐的动作还要快了一步的人,却是大将军的另外一名护卫,王越之徒——鲍出!

大侠王越弟子众多。单以名声而论,至少有十多位弟子声名在鲍出之上。不过,最终能够被大将军看上的,偏偏就是名声并非太高的鲍出。

从这个方面来说,鲍出的武力当然不用怀疑。而鲍出对大将军的忠心,也绝对无可怀疑。很有可能,鲍出将是王越一系中,第一个仕官达到六百石,圆了大侠王越十数年心愿的那个人。

但是。随着淳于琼卑鄙的背后一刀,鲍出的未来官途,也随之彻底完结!

“淳!于!琼!”

鲍出的牙齿,都快被咬碎了。感觉被深深欺骗的他,对淳于琼这个无耻叛徒的痛恨,完全无法控制。如果淳于琼现在就在鲍出面前的话,一定会被他疯狂的斩成一百八十七块!

但是,淳于琼跑得却比别人预想的都要更快。当他的身影消失在大殿门口时。追在最前边的鲍出,依然与他相距七步以上!

“逆贼休走!”

鲍出口中咆哮着。脚下生风,大步追出大殿。

然后,他就听到了他认为这一生中所经历过的最黑暗、最无耻之事。

“阉竖杀了大将军,快拦住这两个凶手!”

亲手杀了大将军的那个凶手,身上血迹犹存,却居然转眼就对守卫在大殿之外的一队卫士大放阙词。信口雌黄\颠倒黑白的指认大将军真正的忠心手下为凶手!

被这句话中的无耻气到的鲍出,脚下一个趔趄,差点儿就摔了一跤。等他这样慢了一慢,后面的潘隐也已经追上来,与鲍出并驾齐驱。

“什么?大将军出事了?”

对守卫宫掖的卫士来说。刚才听到的话,太过于惊人,就仿佛天空闪过一道晴天霹雳一般。这队卫士的首领,既然能够被大将军特地安置在长秋宫执勤,说明他对大将军的忠心相当有保证。

听到这个骇人的消息,卫士首领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动手拿下眼前这几个,敢于在大汉宫掖里动刀动剑的家伙,而是疾步走向大殿,想要看一看大殿内部,好确定大将军的安危。

这个决定,不能说奇怪,也算是人之常情。只是,卫士首领冲向大殿的行为,在年轻气盛,还没有经历过太多事情的鲍出眼中,就产生了天大的误会。这个误会,足以致命。

鲍出毫不客气,正手一刀,就劈向迎面奔来“阻挡”自己的卫士首领!

能够在大汉宫掖里担任卫士的人,最重要的是忠诚可靠,反应快,嘴巴严。至于武技什么的,并不是第一个要被考量的东西。

毕竟,卫士的任务,主要是维持宫掖的安全,又不需要随时上阵杀敌。要知道,这里可是大汉皇帝居住的地方,普天之下,有几个人敢于随便乱闯?

真正算起来,这些宫廷卫士需要用到武技的时候,真可谓是少之又少。除去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次,这是自灵帝时期以来,在宫掖内第一次有人动武呢!

所以,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卫士首领,面对鲍出含怒发出的这一刀,连招架的念头都没有升起,就已经被鲍出当场腰斩!

“不要!”

“什么?!”

在潘隐的懊恼声和其余卫士的惊讶声中,几乎被斩成上下两截的卫士首领,被鲍出随后一脚,踢飞到两丈以外。秽物和血污飚洒了一地,呈现出一种说不出的狰狞恐怖!

——太莽撞啦!

潘隐心里愤恨,却又完全无可奈何。这一刻,他真的感受到,后世网络上所谓的“猪队友”是怎么一回事了。

反观淳于琼,目睹发生的这些变故,心中却是大喜过望。他甘冒奇险,当着何太后与诸宦官的面诛杀大将军,心中本来已经怀着必死的念头。可是瞧着如今的形势发展,自己不但不用死,说不得还能够全身而退呢!

再来看其余的宫掖卫士。虽然他们的首领被大将军安插到卫士之列的时间,只有短短半个月。与部下还没建立什么密切的关系。但是,大汉的皇宫,是何等神圣的地方?哪怕只是宫掖里养的一条狗,卫士们也不能看着这条狗被宫外的人欺负了去!

见到上司死不瞑目的惨象,就算是脾气最好的卫士,也不由得怒发冲冠!

“逆贼!受死吧!”

剩下的九名卫士纷纷拔刀。排成一个小方阵,向鲍出与潘隐两人逼近。而本来已经奔出十步远的淳于琼,见到这个局面,居然又停下脚步,先是甩手向天空中抛出一样事物,然后返身加入到卫士的阵型中,对上了鲍出与潘隐。

见到淳于琼的这种举动,就连潘隐都忍不住在心中大骂淳于琼无耻,刚杀完人。反脸竟然能够装出一幅完全无辜的样子。年轻冲动的鲍出就更加不用说了,目眦欲裂的迎着淳于琼,反手一刀,划过一条粉红色的弧线,直奔淳于琼!

面对这势如烈火的一刀,淳于琼毫不在意,将真气灌注到左手的盾牌中,向上一迎。硬碰硬的接下了鲍出的这一刀。

他这面盾牌,本来是属于卫士首领的。那人被杀之后。淳于琼就随手拾起这面做工精良的轻型盾牌。哪怕对方武艺再高,淳于琼一盾在手,也能全部接下。

当然,鲍出一方,还有一个高手潘隐。与两人正面作战,淳于琼必然不敌。可是。别忘记淳于琼现在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卫士的职责,本就不是杀敌报国。他们的第一任务,是保护好宫中要人的安全。至于杀敌这件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事,还是交给执金吾手下的城防军。或者虎贲、羽林那些外宫守卫的为好。

所以,卫士的武艺未必高明,可是一旦结成防御阵型,再加上人手一面的防御神器——盾牌,就算是对上了“万人敌”一级的超级强者,也能够抵挡一二。

潘隐的武技虽然高超,却是属于剑客单人搏杀那一流的。单挑淳于琼,潘隐未必会输。可对上了以整齐的盾阵为特长的宫掖卫士,他还真的没什么破解的高招。就算是军中随便一个“百人斩”军官来了,面对盾阵,都能超过潘隐的表现。

面对有了淳于琼带领的卫士盾阵,鲍出与潘隐连连冲突,不但毫无收获,反而多次差点儿被卫士的反击所伤。特别是鲍出,第一次领教淳于琼名扬西园军的“雷神”电能,当场就大吃了一番苦头,被电麻在场好一会儿。

若不是潘隐竭力照顾他,鲍出又仗着身上的甲胄精良,硬吃下好几记力道不足的刀剑,只怕现在他都变成一个血人了。饶是没有出血,鲍出也觉得身上挨刀处,骨头隐隐作痛,战斗时也开始缩手缩脚起来。

更加让鲍出郁闷到要吐血的,是这些敌人,一边打,一边大叫:

“阉竖杀害大将军了!”

鲍出试图分辨,刚说了一句:

“某不是阉竖……”

立刻,一个嘴快的卫士立刻打断他:

“嘴上无毛,连胡子都没有,还不是阉竖吗?”

这句话一出,鲍出立刻哑口无言。他今年不过二十出头,还没有习惯留胡子,这粗粗的一眼看上去,真就与宦官的长相差不多。

至于身边的潘隐,更是被堵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些卫士,人人都知道潘隐是暂代的“大长秋”,可偏偏他们都是些平常士卒,了解不到那么多的宫廷机密,没哪个人清楚潘隐与大将军之间的隐秘关系。

所以,这些卫士将两人视为杀害大将军的阉竖一党,虽然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未完待续。。)

ps:??ps:人物——鲍出。

鲍出这个人,《三国演义》中不载,见于《三国志.魏书十八.阎温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勇侠传》。此人“少游侠”,但身逢乱世,虽然有州郡征辟,他却说:“田民不堪冠带。”拒绝了。鲍出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单人救母。

据《魏略.勇侠传》记载,这位猛男一个人面对数十名“啖人贼”,也就是以人肉为食的悍贼,毫无畏惧,接连砍杀了不下二十人。最终这伙吃人的家伙,居然被鲍出杀怕了,老老实实的将鲍出的母亲放走,还添上一个邻居的老妪。

既然鲍出是京兆新丰人,又“少游侠”,则根据王越的活动年表,两人还是能够对得上号的。所以,鲍出为王越之徒,虽然是笔者的捏造,却也并非完全凭空。

又ps:觉得“淳于琼杀何进”这个桥段还看得过去的书友,点个赞如何?

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32节 土石消木雷第16节 乐进破阵弩(下)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6节 诸侯汹汹势(四)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8节 小人偏遇吉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7节 河北鏖战烈(三)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40节 骤雨现奇袭!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10节 冀土奇袭谐(二)第9节 田丰无明主(上)第25节 冀州暂平静(上)第24节 麹义意果敢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38节 小锤可获“獐”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第96节 两军斗智勇(下)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31节 决胜制万骑(七)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32节 决胜制万骑(八)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7节 智士款款析(一)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64节 太行根基盛(一)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26节 白马悠悠突(下)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14节 浴血豪强间(下)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第63节 枭雄大事成(五)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43节 且冷眼旁观(一)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42节 白波起乱战(六)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21节 复仇起草莽(三)第41节 何得识天机(一)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63节 袁绍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