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

“什么?”

听到那名渔夫回报的消息,即使以杜枫的养气功夫,也忍不住失声大叫。不过,杜枫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压低了声音,再次仔细的盘问起那名渔夫带回来的消息。

那名渔夫,却是临时招募的水军船夫之一。他所在的小船,由于运气好,并没有被徐盛水军一开始就攻击到。船上的掌舵人是个机灵的,一见场上形势不妙,立刻操纵着小船往芦苇荡里钻去。

徐盛的水师兵力有限,自然不能够将平陶县临时水军一网打尽。而芦苇荡的存在,也让追击小船的行为变得极为没有效率。那艘小船上的人仗着水面熟悉,在芦苇荡里钻了老半天。直到船夫们估摸着没有了危险,这才七拐八绕的返回临时码头,给县中报个信。

反复问了两遍,确定了船队是遭到太行军水军的袭击,杜枫的表情立刻颓然起来。

——太行贼居然有水师?

这可是谁都没有料到的消息。

——张狂真的嫌自己钱粮太多了不成?

杜枫花了好一段时间,才消化掉这个出人意料的消息。

太行军既然有水军,那冒险潜入后方狙击太行军的李拀,就等于是陷入了一条绝路。在内无粮草,外无退路的情形下,李拀那一千人的命运,其实计划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还好,对杜枫来说,还有一个不是好消息的“好消息”。那就是:县中还有一千名准备派出去的士卒没有出动,这让县中的防御力量,被削弱的并不多,还不算是致命打击。

而且,太行军目前依然呆在平陶城西边,对于来自东边的补给和救援。根本就无法封锁。只要从晋阳或者其他的什么地方,能够再给城里补充千百号士卒,平陶县依然是可以有效据守的。

这样想着的时候,杜枫忽然又觉得,自己好像还有哪里没有料到……

——不对!

——不好!

杜枫突然心里一哆嗦。

——己方能够用水军运兵,敌方为什么不可以呢?

想到这一点。杜枫立刻发现,在平陶县后方的大陵县城,只怕马上会有危险!

大陵县长朱梼是从“鸿都门学”中得官出来的,擅长辞赋,书法也很不错。平日里,杜枫虽然对此人的出身很是不屑,但也也有几分佩服他的文才。只是,若是大陵县遭遇到太行军的突然袭击,杜枫是绝对不相信朱梼这个“幸进小人”。有能力抵挡住太行军的突袭。

本来,大陵还有一个县尉在。那人虽然能力平平,好歹也是从鲜卑人铁蹄下,从朔方逃回来的郡中掾吏,能够带些兵上阵作战。然而,由于太行军的来犯,大陵县县长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抛弃往日里与杜枫之间的一些龌龊。已经让大陵的县尉带着县中的主力五百县兵,前来平陶支援抗敌。如此一来。大陵县中的空虚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快请大陵县尉来!”

杜枫心里焦急,对小吏的吩咐也就未免粗暴了些。从县令这付表情上,小吏们自然知道,多半有什么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当大陵县尉匆匆忙忙的赶回县寺时,还没睡下的公门中人。大多数都已经得知,有某些大大不妙的事情发生了。要不然,向来自诩“临事有静气”的县令,怎么会突然失态?

“难道是又有敌军来了?”

“额猜是兵曹掾有麻烦……”

不提县寺中的小吏们,是如何在私下里嚼舌根的。大陵县尉一进门,杜枫就对他露出一个难看的表情,沉声说道:

“兵曹掾有危险了。”

大陵县尉本来在计划中,将带着大陵县兵五百人,作为第四批兵力,从水路支援兵曹掾李拀的。他带着手下在城门边等了好几个时辰,早就极为不耐烦了。如今一见到杜枫,就从杜枫口中得到这么一个不利的消息,大陵县尉当时就愣住了。

他固然算不得是知兵的人,好歹也明白基本的军事常识。听完杜枫由于县中水军覆灭而展开的推测,大陵县尉不由得满头是汗。他两眼盯着杜枫,神态焦急的问道:

“杜县令,可是要额率兵前去救援?”

“救谁?兵曹掾?那是没有救了的。不过,君这次还真是要赶紧出兵。吾以为,张逆既然有水军在手,下一步,他必然会主动出击我军的后方。”

“后方?杜县令的意思是……大陵?”

大陵县尉看到杜枫用手指指了指东方,才算是反应过来。

见县尉反应过来,杜枫点了点头。

“朱县长不通兵事,又是毫无防备。张逆只要派一曲兵马,就能够攻占大陵。此刻形势危急,吾又不能擅离职守,也只得将此事拜托给君了。”

说罢,杜枫向着县尉行了一个大礼。县尉急忙还以一个大礼,情绪激动的说道:

“这是额的份内事,县令也太客气了。事不宜迟,额这就带五百人回去!”

杜枫见大陵县尉如此配合,心情稍微安定了些。他又嘱咐县尉道:

“若是到了大陵,可赶快派出信使,通知祁县、晋阳各地。特别是祁县王家,可请他们紧急组建水军,压制张逆。要不然,被张逆在水面上占了上风,后面的仗可就不好打了!”

“诺!”

由于事态紧急,大陵县尉的行动相当不慢。只过了一刻钟,他就带着五百大陵县兵上了路,沿着大道向东出发。那五百人原本是准备在水军船队返回以后,用于补充李拀所部的。如今船队覆灭,大陵县尉要出发回援大陵,这五百县兵就正好准备停当,不用多耽搁什么时间进行准备的。

大陵县离平陶不过五十余里,即使是步兵,全力赶路的话,也就是两个时辰便能够到达。唯一困扰部队行军的是,由于士卒中有不少人得了夜盲症,必须打起火把才好赶路。可是由于大陵县尉事先准备不够充分,行进到半路上,火把就不足了。

好在此时已经接近夏天,天亮的早。借助黎明的微光,县尉在三个时辰以内,还是带着五百训练不足的县兵们,完成了五十里的夜间行军。这个成绩,让县尉心里也颇为自得。

如此快的速度,想必太行军就算想到了要奇袭大陵城,也无法快得过他回军的速度吧!

前方,便是大陵县的东城门。

按照惯例,城门是要到辰时三刻,日上三竿的时候才会被打开。不过,那是对付普通百姓的规矩,大陵县尉可是县中的第三号人物。他抬眼看着天色,不过才是卯时,自然没有在城外等待一个时辰的打算。

“砰砰砰!”

“开门了!开门了!”

一群县兵挤到城门口,大力的捶打着城门。好一阵子后,才有一个人头从城头伸出来,对着城下问道:

“你们是谁哪?一大清早的在这里作甚呢?”

看到这一幕,大陵县尉心里既是庆幸,又是恼火。就凭这样的守备情形,若是张逆的军队真的来犯,大陵的陷落,那是毫无意外的。而城门的守备,本就是县尉的分内事务。如今城门守备如此稀松,大陵县尉看见了,自然也觉得自家脸上无光。

——幸好自己回来的够快!

见到城头有人应答,县尉大声的叫骂道:

“额是谁?瞎了你的狗眼!钱串子呢?透.尼.玛!还不快快开门?”

县尉提到的“钱串子”,是负责看守东门的城门吏。此人姓钱,对进城的百姓收城门税,收的甚是沉重。由于风评不佳,县中闲人说他每天守城门,都要带老长的一串钱回家,所以给他取了“钱串子”的外号。

听了县尉的话,城门上的人应了一声,便缩回头去。过了一小会儿,一张飒白的大饼脸露出城头,向下张望了几眼。县尉等得不耐烦,见了这张大饼脸,再次大骂道:

“钱串子,还不快开门!若是慢了,小心你的皮!”

“就开,就开!”

那钱串子的声音比起平时,透露出无穷的惶恐。大陵县尉心中略有些得意,又很是恼火,不停的盘算着,在此大敌当前的紧要关头,是不是应该先撤了“钱串子”这厮,换一个警醒些的县吏来守城门。但是,他又有些舍不得钱串子每月里的供奉,心中颇为矛盾。

就在这等不足为外人道的计较中,大陵县尉足足又等了大约小半刻钟,大陵县城的城门,才伴随着一阵“吱吱咯咯”的声音打开来。几个守城门的老卒陪着笑脸,放这五百又累又饿的县兵进入城内。一进城,整个县兵的队伍就散乱起来。

这次去平陶支援作战,虽然没有真个见了血,毕竟是让县兵们枕戈待旦了一回。如今既然回了家,安全了,县兵们自然完全的放松下来。

大陵县尉见了这番情形,并不以为意。他离家十余天,自然也急着回去,看一看家里的小妾是不是受了正妻的委屈……

只是,当县尉一马当先的走过一处街角时,他的眼睛突然间不由得瞪得老大!(未完待续。。)

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36节 瘟疫实难当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23节 征战漫天急(二)第40节 得失未分明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29节 宫掖藏杀机(上)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22节 单父现重礼(下)第17节 董卓思时局(上)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47节 汉宫现连环(五)第48节 汉宫现连环(六)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14节 颜良何狂勇(下)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91节 细分狐与豺(上)第6节 天子坐明堂(下)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71节 居心藏诡异(上)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20节 运筹谋千里(四)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第39节 代汉当涂高第29节 强敌徐徐随(上)第55节 豪强罪当逃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15节 虎士痴未成(上)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54节 太傅显老谋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65节 军威强为主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一 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49节 时穷可当走?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47节 但埋头种田(二)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13节 颜良何狂勇(上)第85节 难解心内意(上)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12节 北骑若入口(下)第29节 颜良意且犹(上)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6节 豪杰忿怒顾第46节 何为千金子?第63节 枭雄大事成(五)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73节 吕布非叛将第50节 夺权需威压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50节 回天因无意(一)第34节 金毛现狮王?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33节 陈登甘称臣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