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冀土奇袭谐(一)

“大兄,先撤吧!”

刘备不知道从战场的哪个角落里钻出来的,一把抓住公孙瓒的马辔头,气喘吁吁的向公孙瓒谏言。在公孙瓒的前方,张飞正奋力施展出重重的矛影,抵挡冀州军的凶猛进攻。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兄无恙,兄弟们就有前途。跟袁绍相争,也不光在此一时啊!”

如果是在之前,刘备敢于这样劝说公孙瓒,公孙瓒不管接不接受,肯定会先给刘备一鞭子。可是此时,在刘备预期当中的马鞭,却终究没有落下来。刘备抬头看了公孙瓒一眼,却发现这位向来在人前表现得意气风发的学长,如今居然满面落寞萧瑟之情。

“小心!”

刘备的惊呼声中,一支冷箭射过来,直扑公孙瓒的面门。公孙瓒虽然及时举矛一架,却依然被箭头擦过头盔。看到两边的幽州军都开始溃退,自己的所在变成孤立的突出部,再不走多半就会被包围了,公孙瓒长叹一声,终于还是调转马头,开始向后撤退。

“万胜!”

冀州军的欢呼声,在公孙瓒的身后追赶。此刻公孙瓒只觉得脑袋里浑浑噩噩,都不清楚是怎么回到大营的。然而,大营如今也变得不安全起来。乘胜追杀的冀州军蜂拥而至,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很快攻破了公孙军的简陋营防。

因为战败而士气低落,因为断粮而心生退意的幽州军,在冀州军如潮的攻击下,完全守不住己方的营地,很快开始自发的成群向北方溃逃。

“逃啊!”

“完了!”

军势彻底崩溃之后,成千上万的幽州军败兵。在逃亡的路上纷纷丢盔弃甲,狼奔豸突。但是,此刻的幽州军中,依然有一支部队,在一片片的溃散败兵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阵型。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

——白马义从!

作为公孙瓒赖以成名的白马义从。虽然在之前的“武垣之战”中损失惨重,大伤元气,就连主将严纲也差点儿丢了性命。不过,这支精锐底气仍在,可不会就此沉沦。有着公孙瓒大力补充,白马义从的实力,很快恢复了大半。而且,由于吸取了一些过去的战斗经验和教训,白马义从在战斗风格上。变得更加具有威胁性了。

在最早的时候,白马义从的战术源自北疆的胡人游骑,是以骑射为主。自从公孙瓒参与在广宗城下围剿黄巾军的那一战,向凉州董卓所部学到了双边马镫的使用方法之后,白马义从除了骑射以外,也开始经常进行突击战术。

此后,并州张狂在草原上的辉煌战绩传到幽州,让公孙瓒在忌惮之余。也别有目的的打探了一番。于是,一些并州骑兵的有效战术。也开始在白马义从当中进行试验。

幽州军的全线溃败,对白马义从来说,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在冀州军为了更有效的追击幽州败兵,主动散开大军阵型之后,白马义从的机会就来了。

严纲把面甲放下,只露出两只幽深的眼睛。他将手中长枪一举。身后的白马义从也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刀枪。

在白马义从面前,所有胆敢不结成密集阵形的步兵,都是死有余辜的白痴!

“白马义从!”

“山摇地动!”

雄浑的战号,让附近的败兵一个个自动的降低了逃跑的速度。有胆大些的幽州军士卒,甚至敢于停下脚步。再次握起手中的兵器,心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一道白色的洪流,突然快捷无比的插入战场,就如一道闪电。冲在最前面进行追击的冀州兵,顿时倒了大霉。虽然白马义从只是轻装的骑兵,可是依靠战马的速度所带来的冲击力,骑士们依然极为轻松的将失去了阵型的追兵们,像踩死蚂蚁那样一一碾碎。

被吓了一跳的追兵们,急忙自发的聚成一团,以抵御骑兵的冲锋。实战证明,步兵只要聚集成团,就不会太害怕骑兵的突击。但是,白马义从对敌人的这种反应,也是早有预案的。

“难知如阴!”

一声呼啸的战号中,一片箭雨撒过,给凑拢在一起的冀州兵以沉重的一击。当冀州兵被呼啸而来的箭雨射得狼狈不堪,阵型大乱之际,白马义从的冲锋再次发起。

“动如雷震!”

对在箭雨下变得稀疏起来的步兵阵型碾压过后,经历过战术改革的白马义从,再一次向天下人宣布,他们又回来了!

完成了对追兵的沉重打击,白马义从并没有再次出动。因为,先登营出现了。

此时的先登营,只剩下不足三百人。可是,就是这区区三百人,却让刚才还在耀武扬威的白马义从自动退避!

这等威风,让所有目睹到的冀州兵一个个惊叹无比。

只有麹义才明白,白马义从的撤退,肯定不会是怕了久战力疲的先登营。白马义从的目的在于为幽州军断后。经过他们这一次凌厉的反击,没有哪一支冀州军追兵敢于追得太豪放了。此刻既然目的达成,白马义从自然没有必要继续与冀州军纠缠不休。

当然,先登营上一战大破白马义从的威风,也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因素。对上先登营,哪怕是一个残缺不全,而且久战疲惫的先登营,白马义从依然如临大敌。

目送白马义从从容离去,战斗算是结束了,麹义却觉得自己的麻烦才刚刚开始。麹义开始计点损失。这一仗,麹义的部曲,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些。

由于低估了公孙瓒军重装骑兵的冲击力,先登死士为了扳回主动权,不得不承受了巨大的伤亡。而若非当重装骑兵的突击结束后,麹义趁公孙军措不及防之际,果断发动亡命一击,此战的胜负还真是难料。

白马义从的最后一击。让麹义损失了不下六百人。好在这些冲的快的家伙,多半是缺少作战经验,又不怎么谨守规矩的新兵。对这些家伙,就算死掉了,麹义也不怎么心痛。

然而,此战中麹义部下的老兵。也足足死伤了五百以上。这些伤亡,多是在突破公孙军阵型时所承受的。如此伤亡,已经让麹义部伤筋动骨了。

但是,最让麹义心痛的,却是先登营的伤亡。被重装骑兵突击,死伤一百四十余人;强袭公孙瓒大军,阵亡受伤两百三十余人;为了追杀公孙瓒,被幽州军猛将张飞和刘备在断后时,杀死杀伤了五十余人。林林总总的算下来。战后依然大体完好的先登死士,居然不足三百!

能够顶住六成以上的伤亡,还可以继续作战,先登营的战斗力之强悍,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这些还不是让麹义最心痛的。麹义最心痛的事情,是“麹氏九子”在此役之中,居然一下子战死了四人!

“麹氏九子”中的麹高。阵亡于对抗重装骑兵的第一波冲击中;“麹氏九子”中的罗许,在强袭公孙瓒大军时。被流矢射中面门,战死;“麹氏九子”中的何可,一口气斩杀了十九名行动不便的重装骑士,却被一匹断腿倒地的战马一蹄子踢中大腿,死于重装骑兵的马蹄践踏之下;最后一名死者麹功,却是由于在之前的战斗中多处受伤。失血过多,在战斗结束后躺倒休息,就此一睡不起。

冀州军的核心是先登营,先登营的核心则是“麹氏九子”。这份损失,让从不流泪的额麹义。也有了泪流满面的时刻。

张郃从侧翼赶过来的时候,正好就看到了这么一幕。

虽然对麹义的伤心有着充分的理解,张郃还是焦急的打断了麹义难得的情绪发泄。

一封从后方的下博城紧急传来的军报,经由张郃的手交到麹义面前。张郃一边递过文书,一边面带焦虑的对麹义说道:

“都督,张狂出兵邺城了!”

这个消息,惊得麹义一呆,连伸出来的手都停住了。

“当真?”

“当真!车骑将军【袁绍】亲自手书,我认得袁车骑的字。”

翻开急报,粗粗的看了两眼,麹义长出了一口气,按捺下心中的震惊,喃喃的说道:

“此僚好算计啊!”

不得不说,张狂此时出兵,正是挑选了一个最好的时机。

对于冀州西方的并州军,袁绍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提防。当年袁绍入主冀州之时,便专门派麾下战力最强的曹操部屯兵朝歌,防范太行山中的并州军出动。后来曹操进入兖州,袁绍便让大将麹义屯兵高邑,以备张狂。

只是,当袁绍满怀戒心的时候,张狂却始终不动。久而久之,几年下来,张狂虽然威胁不减,可是在冀州的存在感却越来越淡薄了。

后来,公孙瓒大举进攻袁绍,袁绍为了安全,将冀州的州治从高邑迁到了南方的大城邺城。即使在这时候,袁绍依然没有忘记来自西边的威胁。为了防备并州军,袁绍特地从紧张的兵力当中,抽调了两千步卒,驻扎在邺城以西的涉县,以作万一的准备。

当公孙瓒的攻势越发凶悍,袁绍不得不陆续从各地抽调军队北上作战的时候,涉县的两千人却从来没有被调动过。而张狂也像是睡着了似的,坐观公孙瓒与袁绍打得天翻地覆,自己就是不动手。

一年多的仗打下来,袁绍的部下们渐渐都养成了忽略张狂存在的习惯。可是偏偏就在此时,张狂却动手了。而且,他一动,就是最凶残的手段:

——奇袭邺城!(未完待续。。)

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70节 曹操平黄巾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64节 欲静风不止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65节 假意屈流言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42节 曹操试应敌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9节 踌躇黄河岸(上)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5节 公路何足道(上)第46节 陷地终有计(二)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59节 汉家有好甲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1节 黄巾据太行(上)第86节 难解心内意(下)第49节 公曹当覆灭(上)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1节 竖子安敢欺?(上)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52节 臧氏两父子第10节 长社火起否?(下)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40节 白波起乱战(四)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49节 自当顺人意(三)第17节 取城如探囊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41节 白波起乱战(五)第3节 兖州名士劫(上)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61节 雒阳兵祸起第25节 小县藏能吏第44节 巨鹿危机至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16节 三英战吕布(五)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四 卷终·离乱从头说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6节 王芬谋大事第30节 决胜制万骑(六)第88节 城中路何在?(下)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30节 久战乱未靖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28节 司隶又交兵(下)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34节 院后火起中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43节 何得识天机(三)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第69节 汉军展奇袭!第43节 虚实需暗探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21节 烽火遍地起(三)第29节 先登知是谁?(上)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54节 刘表入荆州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83节 欲求国中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