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交锋和观察

就在张狂辅助管亥,收罗败兵、治疗伤患、计点损失的时候,一场激烈的骑兵碰撞,正在五、六里之外的一块平地上展开。

参加战斗的双方,一边是以一屯“越骑营”为骨干,搭配三屯郡国兵骑士的汉军阵营,主将成廉,副将宋宪,都是骁勇善战的悍卒。另一边,则是由一百天平军骑兵和三百青州黄巾军骑兵组成。主将于毒,副将乐进成员的骑术,颇有些参差不齐。

双方的兵力相当,兵器盔甲什么的,平均下来相差也不大。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实力相当。然而,普一交手,强弱之势就展示出来了。

所有的汉军骑士,都有一手在奔驰的马上射箭的本事。“越骑营”骑士人手一张手弩,郡国兵骑士则是弩、弓各半。

反观黄巾军骑兵,大部分人都只能装备强弱不一的短弓,而且多半无法在颠簸的奔马上射击。他们平时,都是在停下来之后,才能骑在马背上射箭。有些射术差一些的,更是需要跳下马之后,才能有效的射箭。

当两只敌对的骑兵,相距五百余步,摆开阵型,开始发起对冲突击的时候,紧张的气氛,将方圆数里内的鸟兽都吓得踪迹全无。

汉军主将一声号令,汉军骑兵就派出了一个简单的方形阵,由快到慢,逐步的开始加速战马。

黄巾军这一方,阵型却有些混乱。面对汉军的迫近,小帅于毒呼喝了几声,让手下随意摆出一个乱七八糟的阵型,园不圆,方不方的,也随着汉军逼近的脚步,开始了策马冲锋。

在这群乱糟糟的骑兵中,也只有乐进所部,还维持了一个稳定的阵型。于毒在混乱的指挥之余,看到这一幕,心中也不由得佩服了一下。

“轰隆隆……”

虽然双方骑兵的总人数,加起来还不足千人。可是几千只马蹄踩踏地面的声音,却如同雷霆一般,声势惊人。这样的场景,就算是上万步卒交战,只怕在场面声势的壮观程度上,也是比不上的。

由静到动,先慢后快,滚滚的骑兵洪流,终于启动起来,如同两股汹涌的洪流,就要一头撞在一起,迸发出最灿烂的火花!

四百步。

三百步。

两百步。

汉军骑兵的阵型,在马匹的加速过程之中,慢慢的发生了变化,由方形阵变成了偃月阵。两翼的骑兵越过了中间,不断突前,不断向外延伸,仿佛要将敌军一举包围!

于毒冷笑。

——人数相当,居然还敢玩包围?

乐进不安。

——敌人都是沙场老手,不可能犯低级错误。这阵型的变化里面,必定有着某种玄机。

但是,如今的情况,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论于毒和乐进怎么想,他们都无能为力。想要得到一个合格的骑兵,可不是给步兵一匹马,就可以了事的。黄巾军的骑兵,毕竟训练不足,就连突击阵型都无法迅速摆好,更别说在奔驰中变阵了。

一百五十步。

骤变突生!

汉军的两翼,在一声苍凉的牛角声中,突然裂成三块!

偃月阵的两翼,与中间断裂开来。每一翼都分出了百余名骑兵,调转了前进的方向,避过了黄巾军骑兵的正面,向着两侧散开。

这时候,所有的黄巾军骑士,都感觉到了不对。即使再狂傲的黄巾军骑士,也不会以为,这是汉军临阵胆怯,想要逃跑了。

但是,还没有等他们意识到,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双方的距离,已经进入了一百步以内!

九十步。

八十步。

七十步。

六十步。

每一个黄巾军骑兵,都瞪大了眼睛,憋着一口气,迎接着即将到来的残酷骑兵对冲。这种骑兵对冲,只要稍有不慎,跌落马下,就会被后面跟进的奔马,踏成肉泥!

五十步。

从汉军分离出来的两翼,距离黄巾军只有五十步了!

两片轻云从左右两端升起,向着黄巾军骑兵笼罩过来。那,是两片箭云!

“夺夺夺……”

人喊马嘶之中,锋利的箭头,在黄巾军阵型中,绽开了朵朵血花。由此而仆倒的人和马,加起来,足有三十之数。

黄巾军骑兵的士气猛降!

然而,气人的是,这些射箭的家伙,明明就在四十步以内,却终于与黄巾军骑士们擦肩而过。眼睁睁的看着敌人在大量杀伤己方之后,扬长而去,这样的打击,让不少黄巾军几乎咬碎了后槽牙。

黄巾军骑兵,士气再降!

还没等黄巾军从第一波打击中恢复过来,第二波打击再次降临。

箭雨,又是箭雨!

迎头而来的汉军骑兵中军,在这几十步之中,已经再一次摆出了一个模糊的锥形阵。当双方的骑兵,距离缩短到四十步的时候,这些训练有素的汉军精骑,整齐的用随身的短弩,迎着黄巾军骑兵,当头射出了一箭。

由于距离近了不少,弩箭的威力也更加强大。冲在最前边的黄巾骑士,“呼啦啦”倒下了一片。

十多匹仆到在地的战马,给后面冲锋的黄巾军骑兵,造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措手不及的情形下,足有五、六匹马被脚下绊倒。这些倒霉的马匹和倒霉的主人一样,结局多半是被无数的马蹄踏为肉泥。

黄巾军士气再降!

被十几个亲卫簇拥在中间的于毒,吃惊的看着前排勇士的损失,心中一阵气馁,无端的对面前的汉军,产生了一丝恐惧。不过,他也是心志坚定,多有征战经验的战士,深知现在这个时候,乃是有进无退之局。为了振奋士气,于毒奋力大声叫嚷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一旁的亲卫们,早有默契,一齐大叫道: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主将的的鼓舞,让剩余的三百五十多名黄巾军骑兵,稍微恢复了些士气。不过,对面的汉军,征战经验自然更加丰富。当前锋汉军离速度已经明显放缓的黄巾军骑兵,不足十步的时候,在中间控制部队的成廉,也扯着喉咙,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尖锐狂嚎:

“汉军!”

这声变调严重的战嚎,立刻引发了如同山呼海啸般的反响。

“威武!”

呼应着主将的口号,第一排汉军骑兵,纷纷端直了手中的长枪,对准露出明显慌乱的对手,平平的刺了过去。

“汉军!威武!”

在第二声呼号响起的时候,突入黄巾军骑兵阵型的第一排汉军骑兵,已经纷纷丢掉长枪,将武器改成环首刀了。

这些北军精锐骑兵,不但骑术精绝,也精通各种骑兵战术。当年北军将士追随威名赫赫的“凉州三明”,平定西北的羌人叛乱时,将羌人的骑马刺枪术学到了军中。

所以,北军骑兵每人都随身带着一支一丈长短的轻型木矛。在与敌人的第一轮冲锋中,北军骑兵们就可以充分发挥长枪长度上的优势,在第一个照面,给敌人最为沉重的打击。

但是,第一个照面之后,双方通常会进行短兵相接,长枪的优势就没有了。这时候,按照北军骑兵的操练,必须弃枪拔刀,与敌人进行近身缠斗。

刀光纷乱,“战炁”狂舞。“越骑营”不愧是汉室精心打造的精锐之师,几乎每一个伍长以上军官,都掌握了某种“战炁”。相较之下,在汉军郡国兵和黄巾军骑士里,闪耀过“战炁”光辉的人,就显得稀稀拉拉。

然而,有一道格外璀璨的明黄色亮光,却如同皓月之与群星,猛虎之与家猫,格外的耀眼夺目。如果用二十一世纪的一句粗话来形容,那真是:“亮瞎了汉军的狗眼”!

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26节 决胜制万骑(二)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58节 轻骑刺心腹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15节 三军齐整备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22节 复仇起草莽(四)第56节 踟蹰忧胜负第68节 公孙战袁绍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57节 贰臣动干戈(上)第34节 郭嘉说局势(下)第20节 美人犹奉侍(下)第63节 无忌思好逑(中)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54节 归去复来兮第43节 谈判无二意第36节 相逢是冤家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30节 宫掖藏杀机(下)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24节 万军无主将第10节 踌躇黄河岸(中)第38节 天平实难敌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9节 智士款款析(三)第22节 二帅意自平(下)第7节 马骨空北羣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45节 汉宫现连环(三)第42节 何得识天机(二)第38节 举士官须考第30节 强敌徐徐随(下)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41节 冀土意未宁(上)第52节 王刘遭暗劫(下)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24节 伏兵城中来(三)第40节 称王成风潮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93节 独品惊共骇(上)第100章 张亦难躲过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19节 三军心未定(上)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3节 点化当为禄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42节 元龙湖海士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51节 若欲斩桥瑁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19节 复仇起草莽(一)第49节 陷地终有计(五)第31节 科举立新制(上)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26节 伏兵城中来(五)第20节 复仇起草莽(二)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73节 难分胜或负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43节 徐州变数起第27节 华雄战不休(上)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25节 州固易得矣第37节 飞骑未可持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65节 苦斗马不歇(中)第55节 荆北新安定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32节 天师登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