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诸侯讨董

王奇和曹操并没有相处多长时间,将曹操送出中牟县,王奇就带着陈宫他们回颍川了,在颍川,王奇还要和手下的谋士们商量一件大事呢。

中平六年十一月底,代行豫州牧王奇,在颍川郡的许昌召集手下谋士开会。

会议的内容很不简单,就是如何应对董卓执掌朝政这样的局面。

参加会议的人到不是很多,只有州牧府直属的官员,各地的郡守,除了颍川当地的陈元方,其他人都没来。

作为王奇的府椽,郭嘉首先将现在的形势通报了一下。

董卓在中平六年的八月进了京师,当时只带了六万人马,但是他很快的就收伏京师中原来何进何苗两兄弟的人马。总兵力达到了十万。虽然在后来和丁原交战时,十万兵丁伤亡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在吕布将剩下的并州军并入董卓军以后,董卓的实力反而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到了十月份,董卓的全部军队已经都到齐了。

现在董卓手中控制的兵丁,连同原来是守备洛阳各处关隘的守军,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而洛阳的东大门虎牢关,也落入了董卓军的手中。至于从颍川到洛阳的小路,也就是过荥阳去洛阳的那条小路,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有才能的人士把守了,他就是徐荣。虽然人数不多,也就两三万人的样子,但是在荒僻的荥阳险道,足以应付王奇的七万颍川军了。

现在董卓行事都是用刘协的名义,所以其他人并没有敢直接反对董卓的决定。但王奇知道,曹操回去之后,就会发矫诏,号召天下群雄攻击董卓了。王奇本来是很想抢在曹操之前发矫诏的,但是考虑到王允还在洛阳,这样做肯定会给他带来麻烦的,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诱人的想法。

不过,眼下还不是考虑是不是应该发矫诏的时候,现在面临着一个问题,由于王允现在还在董卓手下当官,王奇不知道是否应该接受董卓的命令。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做出的样子,王奇内心肯定是不会把董卓当一回事的。不久前他还特地到中牟去救曹操呢。

王奇的内心虽然不在意,但他现在可不是一个人过活,现在他还得管一群属下。这些还不全都是自己人,像功曹从事荀谌荀友若,就对自己现在对董卓阳奉阴违的做法有点不赞同(?)。其实也不能说是对自己阳奉阴违不赞同,只不过是对自己不像王允那样服从董卓而看不顺眼罢了。

荀谌并非是一个无能的人,他当然也看出了董卓的为人,甚至也有点察觉王允的真实用心。但是他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和他的叔父荀爽是同一个类型的人。他看王允既然那么诚挚的在为董卓办事,那王奇这样为人子女的,也就应该像自己的父亲那样。他的观点很简单,也就是一句“父为子纲”!

王奇本来对自己这样做并不在意,但是发觉荀谌荀对此事有意见后,就决定召集手下谋臣们商讨一下了,手下有这种想法,可不利于自己将来收伏这些人。

“少主!如今董相承天受命,管理天下,虽然有些不得人心,但是我们是不能直接反对的!”荀谌的才能虽然不如戏志才他们,但对于王奇这次聚会的目的,还是很容易的就看穿了。

“董卓扰乱朝纲,不体天心,怎能说是承天受命!”旁边的府椽陈宫摇头说道。

他为人耿直,对荀谌这样评价董卓很不以为然,但是他才刚加入王奇府中,所以虽然内心极不以为然,但是嘴上并没有说太过分的话。

荀谌有点尴尬,他当然知道董卓的为人,但是现在自己众人的主公就在他手下当差,当然不能说对方的坏话了,要不然不等于是在说自己主公的坏话吗。

不过荀谌对陈宫的话还是比较在意的。他原来只觉得王奇年纪幼小,才能并不比自己高。但后来王奇连续写了几本书之后,荀谌就彻底的心服了。他虽然比较狂妄,但是并不无知,知道王奇的才能是真的远在自己之上。听说眼前的这个陈宫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但却是王奇特地从他的任上将他请来的。能被王奇这样重视的人才,自然不是一般人物了。

“呵呵!不然,董卓之举,伊尹、霍光也曾行之!虽有暴虐之事,但是乱世当用重典,亦不为过!”荀谌的口才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明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但说的就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

“好了!董卓之为人如何,诸君心中清楚,何必再争论!还是好好想想是否真要听董卓的命令吧!”一旁的戏志才看不下去了,荀谌这分明就是在强词夺理吗。

“呵呵!治中大人既然这么说。肯定就是有什么好主意了,还不快说来听听!”主簿许靖也笑着打岔道。

众人听了也忙把目光看向戏志才,大家心理都清楚,真正能影响王奇决定的,就是这位王允走之前安排的第一辅佐大臣。

“呵呵!你们这么看我干吗!”戏志才难得的开了一个玩笑,“其实这件事情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我们豫州那么简单了,董卓此举,必然让诸侯身心与国家相离。少主今后不仅要考虑到豫州本身,还得考虑整个大汉!”

众人都没再出声,知道他后面还有话。

“若是董卓以国家之事令豫州,则少主应尽量服从;若是其以个人之事令豫州,则少主尽可不去理他!”戏志才最后还是咬咬牙说出了这句话。

王奇和众人听了都点的点头,这样确实是最好的方法,不必和董卓撕破脸面,又不会让大家昧着良心做事。只有陈宫脸上的神色却是带着一丝遗憾,显然对还要和董卓虚于委蛇感到有遗憾,但他也知道现在的形势,这是最佳的选择了。

只是王奇既然好不容易把大家都召集起来了,当然不会这样就结束这次会议的。他早就准备好和董卓翻脸了,之所以还要召集大家来商谈,只是怕戏志才说自己太独裁。眼下虽然也对戏志才的想法很欣赏,但他知道,这个想法因该没有机会实现了。对郭嘉使了一个眼色,郭嘉立即道:

“呵呵!此事这样处理确实不错!不用马上和董贼撕破脸面。不过恐怕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不得不和董老贼撕破脸面了!”

“哦!奉孝为何这样说?”戏志才神色一振,他知道这位学生在谋略方面的才能,应该不再自己之下,现在他这样说,就肯定有一定的理由。

“呵呵!前几日去拜访公台先生时,曾经遇到从洛阳逃出来的曹孟德,听他的口气,似乎不准备就这么算了呢!”王奇喝了一口茶,说出了今天开会以来的第一句话。

“不准备就这么算了,难道他还准备起兵造反不成!呵呵!”荀谌听了不禁笑出了声来,但笑了一半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显然是想到了确实有这种可能性。

眼下的诸侯中,徐州的陶谦并不愿意太多的参与朝政,更多的是想当好他这个土皇帝,荆州的刘表,现在还没进入荆州呢,就算进了荆州,内部还没平定,他也不想竖董卓这么大一个强敌,益州的刘焉,那就更不用说了,他现在只想缩在蜀中不出来。

但是其他的各路诸侯就有点不安分了,特别是上次袁绍被迫挂印而逃,让很多曾经在袁家当过家臣的人大为气愤,这次如果能有一个好的理由,应该会趁机参与的。而以王奇和袁曹二人的关系,恐怕不得不表态支持(这是荀谌想的)。要真是如此,也就等于是和董卓直接撕破脸面了。

“这!这!曹操不会做那么无礼的事吧!”荀谌喏喏的道,他虽然有点才能,但是一面对真正的大事,就显得有点才能不足了。

“哼!我看曹操此人非池中之物,确有可能行此大逆之事!”说话的却是刚才还神色不善的陈宫。

王奇和郭嘉周瑜已经商议过此事了,所以对于此事当然不会惊讶了。但是陈宫虽然已经投效王奇了,王奇对他却还不放心。历史上的陈宫虽然为人耿直,却也是反复无常之辈,所以此事王奇并没有跟他提及。

“以下犯上,却还能博一个为国出力的美名,以曹操的为人,确实是有可能这么做的!”戏志才一脸的严肃。显然认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众人一时间都有点沉默。

如果曹操和袁绍真的起兵的话,虽然算是为国出力,但是这以下犯上的事一开始,今后朝廷的脸面就不保了。不管能不能清君侧,除奸佞,今后汉家天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必将会大打折扣。

而汉天子既然不能在诸侯面前树立权威,就难保不会出现春秋战国时的群雄逐鹿场面。虽然对在座的这些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能得好机会,但是想想自己心目中神圣的朝廷将会被颠覆,众人心中还是觉得有点黯然。

“听奉孝刚才的口气,我们难道也要参加起事!”许靖疑惑的道。

许靖这个人就是一个老好人,自从十几年前投靠王奇后,就一直负责处理一些琐碎事务。在京师时,当的是王府的管家,等到了刺史府,就又变成主簿了。虽然他的职位不高,但是一直很得王奇尊重。而州牧府其他人对许靖的印象也很好。

此时郭嘉见他相问,就把目光看向了王奇,想知道他的意思。

王奇看到了郭嘉的目光,,但是他却没有什么表示。曹操他们所行算是正义之举,但是以下犯上这一条还是逃不了的。所以王奇也不能直接表态支持这种做法。虽然他内心是非常期望看到这样的情形的。

郭嘉看了王奇的样子,自然就知道了他心中的意思。当下心中就想,自己这样做臣子的,就应该在关键时候给自己的主公分忧,在主公不方便出面时候承担一些责任。

“不错!我们也参加这样的起事!反正以主公的身份,是不可能不表示支持曹操的,而这样肯定会得罪董卓,既然已经得罪了,那就还不如得罪的彻底点,说不定还能给自己赢得一定的好处!”郭嘉淡淡的道。

“不行!怎么可以这样!”荀谌忍不住都跳了起来,大声道:“少主!此事万万不可!以下犯上,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少主也参加的话,那您将至主公于何地?以子伐父,那可是会……”

后面的半句那可是会天打雷劈的终于没有说出口。

王奇本来就知道荀谌肯定会反对的,从他和他的叔父荀爽一起反对王允废长立幼,王奇就知道他们叔侄俩是很传统的人,对儒家的礼制极为重视。现在曹操他们将会出兵讨伐代表中央的董卓,荀谌肯定是会反对的。

“唉!王公是贤达之人,应该会理解少主此举的!”许靖是王奇的臣子,他看到了王奇刚才的样子,自然了解了王奇的意思。现在当然帮着自己主公说话了。

“王公当日就不该选择和董卓在一块儿,应该像袁绍那样直接挂官出走,那现在就没有这样麻烦了!”陈宫没见过王允,虽然王允是自己主公的父亲,但他可不会卖王允的面子,所以说出的话很直接。

其他人听了都觉得听着不顺耳,荀谌听了更是气的受不了,手指着陈宫“你!你!……”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陈宫虽然说的无礼,但是这话本身却很有道理,让荀谌一下子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过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道:“亲亲相得匿!”

王奇听了面上没有什么表示,心中却早已经笑翻了。不过他可不敢笑出来,此时这句儒家经典的法律条文可是正式的上了大汉律的。如果笑出来的话,不但荀谌会受不了,就是郭嘉他们恐怕也会对自己有看法了。

不过王奇早已经和郭嘉周瑜他们商量好了对策,对于荀谌这样说并不在意。

“呵呵!友若别太生气了!”郭嘉笑着安慰荀谌。

如果不是顾忌自己的仪态,荀谌刚才恐怕会扑上去和陈宫干一架。

“友若放心!我知道你是担心王公的安危。不过此事不但不会对王公产生危害,反而能保证王公的安全!”

“这!董卓难道不怕主公和少主来个里应外合吗!”荀谌知道郭嘉的才能,但平时因为郭嘉的寒族身份,所以交往的时间并不多。

“洛阳有虎牢天险,想里应外合不是那么容易的!”郭嘉笑道。“如果主公只是支持曹操的行动,但不参加的话。董卓必然会用王公的生命安全来威胁主公,让主公不参与支持曹操。相反,若是主公直接参加了讨董之事,并显示出了强大的实力。董卓知道了主公的能力,那他就不得不好好的安抚王公了,免得把主公逼急了!”

“妙呀!只有这样才能让董贼投鼠忌器,确实是眼下最好的方法!”许靖出声附和道。

戏志才听了也是点了点头。

陈元方,赵风,夏侯兰他们,这种出谋划策的事情他们不擅长,也就不发表什么意见了。

至于陈宫,他从来就没反对过王奇出兵。虽然陈宫为人耿直,更是很不喜欢这种以下犯上的做法,但是陈宫是聪明人,既然这种事情不管怎么样都会发生,那还不如自己也参与进去,这样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好处。

“恩!以现在豫州的实力,董卓应该不敢轻视!”荀谌无奈的点点头,他看身旁其他人在听了郭嘉的话后就表示赞同,他也不得不点头同意,没必要为此特地得罪未来的主公。

王奇事情大致已定,就正式下令全郡备战,以便应付即将来到的讨董大计。

中平六年的年末,曹操终于发出了矫诏,号召天下群雄共同讨伐董卓!

只是稍微有点好笑的是,想到这一点的不是只有曹操一人。东郡太守乔瑁也看到了号召群雄讨董会带来的好处,几乎在差不多时间,也发出了一份矫诏。什么是矫诏,很简单呀,就是不是真正的圣旨,但是发行人却宣称是圣旨。

本来像这样以下犯上的事情是很惹人厌的,虽然是讨伐董卓,但也绝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民意支持,但是有了这份矫诏就不同了,借着圣旨的名义,就是杀皇帝也是合法的了。不过本来也不会有太多的人会相信这份漏洞挺多的矫诏的,但是由于曹操和乔瑁都发表了,而且内容也差不多,所以本来不信的人,看到两位大人物都说了,也就相信了。(注:不是历史!)

讨董的大业,由于受到这两份矫诏的影响,而受到了极高的民意支持。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王奇看着手上的械文,心中觉得好笑。由于曹操和乔瑁都宣称手中有圣旨,刚好两人的距离还挺近的,所以就聚在一起共同发了一份械文,传械各地诸侯,号召共同讨伐董卓。至于两人的圣旨谁真谁假,两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起。

王奇笑着把械文递给许靖。道:

“把械文帖到府门外,让兵卒们勤加训练,明年开春,我们去酸枣和盟军接盟!”

第36章 医圣太守初唐地第一百廿八章 细说前事第94章 诸侯之势第215章 进入江陵第92章 樊李内斗第74章 关前激战第一百七九章 暂不称王就刘备问题答读者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3章 浪子郭嘉第61章 转眼三年第91章 初战潼关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书第8章 火烧长社(上)第3章 议郎蔡邕第一百五四章 廿万大军第110章 开花结果第51章 连续受挫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灭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灭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关于骑兵数量问题第2章 颍川书院第62章 洛阳事变第50章 陈留名士第一百九四章 不战屈人第一百卅四章 轻取陈留就更新说几句第103章 上党争雄第11章 战后分赃第11章 战后分赃第66章 战前温存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14章 英雄宝刀(上)第47章 大赏之后第一百九五章 围三缺一第一百五四章 廿万大军第一百五五章 要挟糜竺第71章 关羽曹操第69章 情义袁绍第51章 连续受挫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归祈终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33章 白马有贤(下)第22章 谋图汝南(上)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94章 诸侯之势第79章 战后之谋第一百九六章 最后一围第1章 科学狂人第2章 梦醒汉末第22章 谋图汝南(上)第22章 谋图汝南(下)第33章 白马有贤(上)第31章 药师琉璃(下)第二百二一章 壮哉子义第108章 天子诏书第71章 关羽曹操第70章 华雄宿敌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灭佛第63章 董卓进京第114章 好大一锤第46章 两小无猜第63章 董卓进京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书王允传看不看无所谓第59章 著书成婚(下)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预料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6章 造纸封侯第一百卅九章 宗亲刘晔第99章 长安城破第93章 轻取潼关第63章 董卓进京第7章 长社相持第5章 拜师学艺第11章 战后分赃第215章 进入江陵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210章 击败曹操第28章 离间离间(上)第33章 白马有贤(上)第53章 再次结义第一百卅三章 杀鸡儆猴第37章 书院故事第98章 内鬼樊稠第10章 相士许劭第36章 医圣太守第一百六四章 张飞审案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礼第100章 不欢而散第82章 合谋董卓第9章 火烧长社(下)第一百八五章 张辽出击第200章 万军丛中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一百八三章 血战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