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收买人心

吕布他们在上党忙着讨论今后的事情,洛阳这边也没闲着。

由于洛阳平民的粮食差不多都被李郭军烧毁了,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准备逃离京师的,不过这中间又出了一点意外,就是陈宫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一部分洛阳平民又劝了回来,借口当然是仁慈的王豫州即将运粮食来救济他们了。

只是把他们劝回洛阳后,由于随军的粮食有限,而许昌的粮食又不可能马上运到,所以大部分人只能喝上稀粥。甚至连王奇的军队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完全吃饱了,所以陈宫就又游说这些饥民,让他们向讨董盟主袁绍索要粮食。

袁绍本来还有点舍不得这座并没怎么遭到破坏的大城,突然得知有大群的饥民来向自己索粮,袁绍大怒,这些人杀了会败坏自己名声,不杀给粮的话,自己又没有这么多粮食。袁绍再也不犹豫了,马上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撤向了河内太守王匡的地盘。反正王匡已经没有兵马了,他的地盘当然归盟军的盟主了。

王奇得知袁绍终于走了,心中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气。毕竟现在名义上袁绍还是行车骑将军,如果他想要洛阳,自己还真有点麻烦。但既然他走了,那自己就可以放心的收拾自己的地盘了。

这次王奇出征还特地带了颍川书院的一些学子,他们都是很有才华的人士,王奇是想让他们在战斗中成长起来,才带着他们随行了。不过前期并没有大规模的交战,唯一一次攻击荥阳城还是进行的十分匆忙的,所以他们并没有多少见习机会。但他们之中也有很多内政型人才,现在洛阳的情况正好是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候。

本来陈宫还在为救援的人手不够而担心,现在一下子多了几十名半调子高手,积压的活儿一下就少了许多。虽然还不时的要指点他们一下,但已经能把整个洛阳城管理的差不多了。王奇一直以为陈宫只是一个谋略上的高手,想不到他在内政上也很有一手,知道自己太把以前玩的三国游戏当真了,一个文官,如果才智高了,处理内政对他们来说自然也是很简单的,历史上没有突出的记载,只不过被他们的高超才智所掩盖了而已。

袁绍走后没几天,从许昌来的功曹从事荀谌荀友若、仓曹从事陈群陈长文就已经带了一些文官先期赶到洛阳了,他们是来给王允处理丧葬事宜的。而颖川提供的粮食,则还在运来的路上。

至于主管军政的治中从事戏志才和主簿许靖等人,他们并没有跟来。事实上这也是王奇所希望看到了。

当初王奇准备队长安动武后,就已经开始对他走后的事情进行安排了。现任豫州官员中人望最高的当然是治中从事戏志才了。虽然蔡邕不管是在官位上,还是在名声,都远超于戏志才,但对颖川派的众官员来说,蔡邕只能算是一个外人。

所以留守的最佳人选,王奇毫不犹豫的考虑了戏志才。豫州的周边除了曹操和袁术,根本没人能威胁到她。而且以戏志才的能力,加上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来应付没有谋士的曹操众人,应该是没有丝毫问题的。至于袁术,戏志才不去找他的麻烦就好了,他真要找上门来,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

对于自己的心腹徐庶,现在正在赶来洛阳的途中。王奇的本意是让他来守洛阳,但现在既然陈宫愿意留下来防守,那王奇就干脆决定带着他上长安。毕竟,拥有超过十万西凉兵的大城,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打下来的,而自己一方唯一占优的,就是拥有大量的谋士,而很不巧的是,对方的几员主将都不是聪明的人。当然,要不是这样,王奇也不敢主动进攻了。

和荀谌他们一起到的,还有戏志才和临近郡县官员的几封效忠信。

对于那些普通官员的信,王奇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就是对他将要进攻长安的行动表示支持,并且认为他这样才是孝道,这样才够资格当王司徒的继承人,当然,随后就是因此而得出的自己应该效忠的结论。这些信王奇也没放在心上,只要颖川的几大家族不表示反对,他这个豫州牧当的是十拿九稳的,根本不必考虑这些人的意见。

到是戏志才的这封信,让王奇看了颇感为难。

在这封信中,戏志才毫不避讳的指出,王奇进攻长安完全是丧失理智的行动。眼下对于豫州来说,关键的就是趁着现在政令不明,抓紧时间多占地盘。至不济也应该是趁机出兵迎汉帝回洛阳,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

对于王奇准备进攻长安的行动,戏志才认为王奇这完全是只为自己考虑,而根本没顾及到豫州将来的长远发展。这次行动虽然能让豫州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但不管攻不攻得下长安,结果都只是让王奇的孝行得到天下的敬仰,他的继承权得到大家的确认,而豫州的总体实力却受到损伤。

戏志才还指出,逃到长安的四人并非什么正义之士。他们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这次他们从洛阳劫走了大量的财宝,等到长安一安定下来,就少不得会有矛盾出现。说不定不用王奇动手,他们就会自相残杀了。

所以戏志才建议王奇,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扩大地盘上,而不是放在这些“无意义”的复仇上。

王奇看到信的内容有点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不是自己一直清楚的知道戏志才对王允的忠心,王奇都几乎要以为戏志才已经背叛王允了呢。

细细的再读了几遍戏志才的书信,王奇反而也开始犹疑不定了。

王奇是个聪明人,只不过因为当小孩当太久了,所以现在他的习性也和正常的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一样,容易激动,容易生气,容易暴躁。

当初做出出征长安的决定,他自认为是当时的最佳选择。西凉兵虽众,但最精锐的骑兵却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步兵,应该还比不上自己的轻甲步兵。虽然有潼关之险,但他认为自己有郭嘉这样的高级谋臣相助,凭对方这几个垃圾领导人,也应该难不住自己。所以才会决然的准备出兵复仇。

至于不出兵迎回献帝,他到也不是真的因为有张辽在,吕布逃不出自己的手心这个原因。实在因为自己手下中还有几个很保皇的家伙存在,如果迎回了献帝,说不定就会给自己套上一个箍了呢。而如果不迎献帝,却趁机扩张地盘,恐怕到时更会引起这些将领的反感。最明显的关羽就不会答应。

就是现在,关羽也已经好几次催促王奇出兵报仇了。按照关羽的本意,当然最好是立刻出兵迎回汉帝,但是因为王奇已经声明他要先出兵攻击长安,报杀父之仇,所以关羽也不好说什么。人伦事大,关羽也不想驳人之常情。况且现在汉帝名义上还是被吕布救出去的,如果想要迎回汉帝,也的找个响亮的理由,而让皇帝回到眼前这个破败的都市,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

王奇有时想想还真是烦,一些自己明明不想做的事情,却因为自己的身在其位,而不得不有所行动。眼下就是这样,留下来扩充地盘,迎回汉帝,或者是进攻长安,都不是好的选择!但自己又不得不从里面做出一个选择。

“主公!门外有一个自称西凉使者的人求见!”门房突然来报。

“西凉使者?”王奇听了皱了皱眉。

而手下的谋臣们也是开始了低声议论,这西凉人怎么还敢派使者过来,难道不怕被自己这边杀了吗?

“先请他进来吧!”

王奇已经开始有点怀疑这个西凉使者了,对方为什么不自称是长安使者呢,难到是那两个人派来的?

“西凉成宜,奉刺史马大人之命,前来拜见王豫州!”进来的是一个武将,年轻而骄傲。

成宜!王奇觉得有点奇怪,他不是韩遂的手下吗。只是看他那骄傲的样子,王奇就觉得有点不爽。

“哦!阁下是西凉刺史马腾大人的手下呀!”王奇故作惊呀的道。

难得那将领竟然脸上一红,轻声道:

“在下是并州刺史韩大人麾下之将,只是因为马大人和家主上是结义兄弟,所以才临时借用了小将!”

冒认主上的罪名可是不小的,成宜当然不敢瞎说。

并州刺史?王奇听了稍微愣了一下,但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当初董卓进京后为了笼络西凉人,才特地封韩遂为并州刺史,封马腾为凉州刺史的。只是他的行动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成果,并州因为有张辽的存在,韩遂并没有离开西凉老家去强攻的打算,所以也就没接董卓的任命。而马腾则更狠,干脆还参加了山东诸侯的讨董行动。现在使者的说法应该就是据此而来。

“原来如此!”王奇面上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心里却在笑了,我早就知道你其实韩遂的人,只不过是看不惯你那个骄傲的样子,才故意让你落一下脸。

“那马将军派你来有何事?现在诸侯会盟已经散了呀!”王奇问道。

“呵呵呵!”成宜刚想开口说话,突然警觉的瞥了在座的谋臣一眼,就又不说话了。

王奇心中好笑,你还能有什么事情,不就是想和我一起合攻长安吗,难道以我这些谋臣的本事,还能猜不出你的目的。遂爽快的道:

“成将军有什么话尽管说,在座的都是我的重要谋臣,不必隐瞒!”

“呃!是!马大人想和王豫州作一笔交易”成宜见王奇这样说,也就并没有坚持。

“什么交易?”

“马大人知道王豫州要报杀父之仇,但豫州兵不过十余万,若不倾巢而出,决不是十几万西凉军的对手!所以……”

“所以马大人想出兵帮我是不是!”王奇语气高兴的说。

他没等成宜把话说完,就抢先说了出来。

“呃!是的!”成宜点头道。

嘴上应着,心中却是十分不愿,自己刚才明明不是这个意思,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如此就多谢马大人!等王奇报了杀父之仇,再去好好的感谢他!”王奇笑道。

“呃!等一下,王豫州!”成宜看王奇有结束谈话的意思,只得说出刚才还没来得及说的话。

“是这样,王豫州,当初马腾大人的意思是,等豫州报了杀父之仇,能不能把长安给马大人?”成宜感觉这样说好像十分对不起王奇似的。

其实当初命令他来的时候说的可没这么客气,如果王奇想让自己出兵帮助他报仇,就让他长安让出来。只是成宜想卖弄口才,结果却被王奇给套住了。

“哦!原来马大人想要长安呀!”王奇故作惊讶的道。

成宜年纪比王奇大不了多少,听到王奇说话的口气,不由得有点脸红。惴惴的道:

“马大人的意思是,两家今后可以以潼关为界,结成联盟!”

听到成宜这样说,手下的谋士们又有了议论,王奇看下面荀谌等众人的脸色,似乎也同意这个提议。只有陈宫是微皱着眉头,而郭嘉则是想什么也发生一样,不停的用手摸自己下鄂的短胡须。

王奇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眼前的这个提议对自己来说无疑是很合算的。如果光凭自己一家之力,想要打下长安时非常困难的,王奇甚至没想过要真正的打下长安,只要攻下潼关,王奇就不会再理会龟缩在长安的李郭等人了。

但有了西凉的马腾军支援那就不同了,同是西凉军,现在李郭西凉军中的精锐已经被消灭很大一部分了,而马腾军却几乎没有过大的损伤,再加上双方的战法都比较了解,所以两军交战的话,肯定是马腾军占优势。所以如果有了马腾军的支援,攻下长安应该不成问题。而且今后双方结盟,这也是对大家都十分有利的事情。

看到郭嘉还是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而陈宫在盯着成宜看了一会儿后,也突然露出了一丝笑容。王奇脑中灵光一闪,顿时明白了什么。

对着一直盯着等自己答复的成宜微微一笑,突然问道:

“韩大人到河东郡有好几天了吧?”

“是呀!有好几天了!”成宜凭着直觉的回答。

等话一出口,才知道不好,忙补救道:

“啊!王大人说什么呀?我刚才没听清楚!”

“哼!成将军!你当我是傻子不成,马大人如果想跟我结盟,为是不派诸侯会盟时和我认识的那位!你这个韩将军的手下,又怎么够资格和我签订同盟之约!哼!你口口声声称你家大人为并州刺史,他又怎么可能会放过诸侯讨董,入主并州的机会!只不过估计等他好不容易从羌人那儿绕过来,却发现并州多了一个吕布和当今天子,而洛阳却还有一支大军,所以就想支开我,好方便自己行事!是不是这样呀,成将军?”

王奇一顿话分析下来,让成宜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自己这边的谋略对方早就探听的一清二楚了!就连自己这边是驻扎在河东也一清二楚。早知道刚才就应该趁着对方答应的时机离开的,而不应该是为了不让对方起怀疑,故意加上一个条件。知道事情败露,忙补救道:

“王大人切莫误会!我家主公绝对没有任何想加害大人的意思,而且我家主公和马大人是结义兄弟,只要他修书一封,结盟之事定然还是能成功的!”

韩遂手下没什么文官,也就是看成宜还长的比较机灵,才派他过来的,此时成宜注意到王奇刚才其实对结盟之事还是很在意的,所以就准备想用此来说服王奇。

“哈哈哈!成将军真是说笑了,我看此事还等我见了你们韩大人再商量吧!”王奇笑道。

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本来打长安是属于无奈之举,但现在如果有了熟悉内情的西凉军帮助,说不定还真能够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哼!韩遂,不就是想让我和李郭打个两败俱伤,而他却可以趁机打败吕布,将汉帝迎到洛阳吗。估计到时还会再联合马腾,将自己和李郭包饺子。不过你想的也太天真,别以为吕布是那么好欺负的,虽然他手中的士卒不多,但光一个李儒就够你这个西北蛮汉喝一壶的了。

“呃!这个!”成宜刚才可真有点害怕,来的时候打了保票,想不到竟然把事情办砸了。不过眼下听王奇的口气,似乎对此并不介意,嘿嘿,只要事情有回的余地就好,那自己也可以跟主公交差了。当下就道:

“好吧!等成宜回去请示了我家主公,再来答复大人!”

第24章 豫州肃清(下)第22章 谋图汝南(下)第79章 战后之谋第8章 三戏周瑜第200章 万军丛中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妆尾声第34章 愿求君女(上)第59章 著书成婚(下)第34章 愿求君女(上)第38章 许县杂事第85章 贾诩之策第206章 撕下伪装第96章 圣人王奇第14章 英雄宝刀(上)第33章 白马有贤(下)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一百四一章 反复吕布第201章 新进国公第77章 黄忠吕布第13章 绝世猛将第219章 张飞翁婿第一百六四章 张飞审案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一百四九章 异族寇边序章第81章 王袁翻脸第12章 谯县之行第16章 娇小美人(上)第46章 两小无猜第7章 七星宝刀第219章 张飞翁婿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剑第109章 迎帝之争第一百八八章 锦囊妙计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势第115章 孙氏父子第81章 王袁翻脸第48章 又回颍川第一百五三章 苦肉之计第61章 转眼三年王允传看不看无所谓第5章 语惊四座第13章 绝世猛将第109章 迎帝之争第60章 第五本书第一百九四章 不战屈人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诸将第一百廿七章 许攸用计第100章 不欢而散第77章 黄忠吕布第一百五六章 丧尽天良第211章 张飞西征第87章 传国玉玺第一百廿五章 明争暗合第一百廿六章 以横破纵第79章 战后之谋第20章 郑浑之约(上)第170章 忠义传唱第204章 好戏开锣第119章 白马银枪第62章 洛阳事变第56章 草原伏兵第103章 上党争雄第81章 王袁翻脸就更新说几句第一百廿七章 许攸用计第9章 蔡邕去吴第217章 谈笑江上第70章 华雄宿敌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120章 追击吕布第86章 先君先父第59章 著书成婚(下)第86章 先君先父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归祈终第24章 豫州肃清(上)第59章 著书成婚(下)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89章 收买人心第一百九八章 会试新官第44章 只得一人第一百卅九章 宗亲刘晔序章第48章 又回颍川第10章 相士许劭第一百四七章 再见月英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祢衡第72章 兵临虎牢第81章 王袁翻脸第60章 第五本书第一百七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审配第88章 喜得典韦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蝉第66章 战前温存第30章 长谈长叹(下)第52章 常山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