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医圣太守

黄承彦走了。

就在三天前,王奇刘表等寥寥几人,把黄承彦送出了开阳门。等黄承彦走的人影都已经不见了,王奇才看到姗姗来迟的司空张温。王奇虽然对张温这样的行为有点不满,但也知道他现在毕竟是三公之一,自己可不能得罪他,忙恭敬的对他行礼拜见。

张温在对黄承彦这样的人时虽然并不在意,对王奇这样的世家子弟却是十分看重的,原来就见过几面,听说和黄家结亲之事后,对王奇就更加亲热了!王奇也知道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对张温自然执礼有加。毕竟自己父亲在外为官,朝中能帮忙的人是不怕多的。而王奇的行为马上就得到了回报,他从张温口中得到了已经等候几天了的消息。

朝廷决定任命原长沙太守张机为汝南太守,同时还任命了王奇的大哥王盖为老家太原祁县的县丞,二哥王景和三哥王定都被外方到地方郡县为佐吏,至于如何奖赏王允等有功人员,朝廷决定等皇甫嵩消灭张角以后在一次性封赏,不过本来朝廷只允许刺史执掌州直属军队,只有在战时可以指挥州郡全部的军队,现在豫州战事已经肃清,王允就应该把军权交还地方,但现在周边州郡还有黄巾流窜,为了让王允继续能够带兵去剿灭这些黄巾,朝廷决定再授予王允奋威将军这一头衔。奋威将军的品级要比刺史低上一等,带有了他,王允就可以继续带兵了。

当然,张温在说的时候,免不了要称上几句功劳,说“十常侍”本来准备让王奇的几个兄弟都到别的地方任佐吏的,后来还是他们几位大臣决定让王盖到祈县任职的,至于另外两兄弟,也尽量的给他们争取到了更高的官职。王奇自然也适时的拍上几句马屁,让张温觉得不虚此行。

王奇在听了张温的话后,心里就开始判断起现在的情形来。他对任命张机为汝南太守并不在意,虽然他也觉得张机的名字挺耳熟的,也只以为是三国中让人不会留心记名字的小角色罢了,并没放在心上。到是对于宦官决定让自己的三位哥哥外方到地方当官一事十分重视,难道是宦官察觉了他们通敌的信件在自己手中,想想又觉得不可能,如果真的觉了的话,他们应该设法偷偷的取回才是,这样做根本与事无补。不过宦官的这一招还真的对自己非常不利,三个哥哥都外放了,自己就不能及时的得到京师中的消息,虽然还有王越,但他毕竟不如自己的亲兄弟那样好使,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能由他这样一个没功名的人出面。

好不容易等张温主动告辞了,王奇立刻赶回王府。

等到了府里,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今天朝廷的安排,王奇这位少家主马上开始着手安排离京后的事宜。第一,王越马上搬出王府,由王家出钱给他开一个武馆,广收子弟,收集情报,直接听从王奇的指挥;第二,把王家在京师的宅子卖掉,做出一幅王家今后退出中央争权,安心在地方为官的假象,以迷惑宦官;第三,王盖到祈县后,尽量多的收购优良马匹,差人送到豫州;第四;三兄弟到地方后,尽量的搜索当地的人才,把他们举荐到豫州为官,同时让他们尽可能的搞好和地方的关系,宣扬王家的威名。而在此前,王奇已经先一步派人送信给新任的汝南太守,约他三天后一起回豫州。王奇想利用路上的时间,尽可能的拉拢这位不是王家嫡系的属官。

等到把买房事宜都办妥,也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少爷!外面有个自称汝南太守的人来访!这是他的拜帖!”门房来报。

“恩!知道了!你请他进来吧!”

王奇接过拜帖,扫了一眼上面的字,随手就准备把它放在案上。

“等等!”王奇突然叫道。

重新拿过拜帖,仔细的看着上面的字“汝南太守张机仲景拜上”,张机张仲景!医圣张仲景!王奇的脑子里跳出这么几个字眼。难怪听着这么耳熟,原来张机是医圣张仲景的名,以前听惯了医圣张仲景,所以上次听到张机之名都没反应过来,早知道新任汝南太守是他的话,自己早就上门拜访了。

王奇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对门房说:

“大开正门!我要亲自去迎接张太守!”

大门外正站着一个身穿便服,面白留须的青年男子,年仅三十几岁。王奇远远的看见,便猜到此人就是张仲景,忙报拳道:

“张太守!王奇有礼了!久仰太守大名,快请进屋一叙!”

“哈哈!张机拜见王候爷!不过我看进屋就不必了,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还是直接上路吧!”张仲景看到院子里已经收拾好的行李,并没有准备和这位顶头上司的公子拉关系。

王奇见张仲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就给自己面子,心中佩服他的为人,遂一笑道:

“好!请太守稍候,王奇即刻就叫人出!”

王奇知道这一路上有的是机会,也并没有准备强拉着张仲景套关系。见郭嘉许褚张飞都已经出来了,就叫他们收拾一下,准备出。

洛阳城,东门外。

此时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这些人都是来送王奇的,至于张仲景,他刚来京师没几天就被任命为了汝南太守,此时在洛阳还没什么朋友。

来送行的人以袁家的三位公子为,分别是袁绍袁本初,袁术袁公路和袁遗袁伯业,此外还有周瑜、陈琳和卢毓(卢植的儿子)等人,司徒袁隗、司空张温等几位和王允交好的大臣,虽然不能放下脸面来送一个后辈,但也都派了代表。王越和王奇的三个哥哥并没有来相送,王越不来相送是因为以前他和王奇的师徒关系并没有对外声张,外人只以为他是王府所豢养的门客,这次王家的人全出了京师,他这个门客自然自由了;至于王奇的三位哥哥,他们已经提前一天出京师了。

“来了!来了!”

眼尖的周瑜远远的看到一队人马过来,认出是王奇他们。

这周瑜本来是想跟着王奇去看黄月英的,但王奇知道他人虽小,却极有本事,留他在京师,有些王越办不了的事,到可以差他来办。所以就以“父母在,不远游!”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也不想想,当初他就不管自己的父母,独自一个人跑到颍川去了。

此时这对人马已经来到东门,王奇看到周瑜他们,忙跳下马来。报拳道:

“有劳诸位久候了!王奇实在过意不去!”

众人也忙一一回礼,有袁绍代表诸人,给王奇敬上一杯酒。

“季云此去豫州,不知何日再能相会,特递上水酒一杯,以壮行程!”

王奇接过酒杯,心中有些感动,在现代社会这个人情冷淡的时代,想这种送行几乎是看不到的,不由得想起了一古诗,又见送行的诸人都是洛阳的青年俊杰,有意拉拢他们,遂大声道:

“王奇乘马将欲行,遥闻东门送别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故友送我情!”

说完将酒一饮而尽,一把扔了酒杯,在众人沉醉在他的诗意中,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跳上了马匹,手一挥道:

“出!”

等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只能看队伍远去后扬起的灰尘了。

“真好男儿也!”袁绍大声赞道。他本来就好游侠,对王奇刚才表现出来的游侠气概十分欣赏。而王奇也绝对不会想到,正是他今天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故友送我情!”在将来让他逃过了一劫。

众人都被王奇刚才的这诗弄的情绪激动,对王奇这么突然离去也不介意,此时见王奇的队伍已经远去了,就互相告辞离去。

只有周瑜对着王奇他们远去的身影,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嘴上还轻声的说道:

“大哥呀!你别以为这样就能把我留在京城,呵呵!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见面的!”

王奇带着众人离开洛阳以后,日行夜宿,直奔虎牢关而来。

由于这次随行还带了家眷,所以度不是很快,本来几天的路程,结果走了近十天。王奇安排的路程是,到虎牢关后,由许褚带八十刀卫和原来王府的家丁一路护送家眷和张仲景,顺黄河而下,在官渡登陆,经陈留入豫州的梁国,再回到谯县。而自己则是带着郭嘉张飞和剩下的刀卫直接去颍川。

眼见虎牢关就在眼前了,王奇现自己和张仲景的关系还是和刚见面时差不多,对自己的刻意拉拢,张仲景就象是不知道似的。这一天,王奇再也忍不住了,打马来到张仲景身边,笑着对张仲景说道:

“张大哥年纪轻轻就出任一方郡守,不知将来有何理想呀!”

叫张仲景为张大哥,是王奇这几天相处下来唯一的收获,只是这也只能算是王奇单方面的收获而已,因为张仲景本人并不见的喜欢这个称呼,至少他还只是称王奇为王公子,不肯按王奇的要求称其表字。

“理想呀!张机只是想为官一方就造福一方乡梓而已!并没有大的理想!”

张仲景三十多岁就能出任一方郡守,是和他丰富的行政经验和社会阅历分不开的,他刚开始见到王奇时也只不过是当他是一般的世家子弟,只不过比较会做诗罢了。只是这些才能对张仲景来说,根本就是于国于民无补的事情。直到后来王奇刻意在张仲景面前显示各种才能,才让张仲景认识到了王奇不平凡的方面。只是这样一来又让张仲景对王奇这样刻意迎奉自己的目的有了怀疑。以张仲景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几次试探后,自然是马上就分辨出了王奇的目的。不过张仲景的理想也真的只是为官一方就造福一方百姓罢了,并不想介入政治漩涡,对王奇的刻意拉拢只是当作不知。

王奇见他说的诚恳,也猜到他说的应该不是假话。不过他决不会这么轻易屈服的,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上次想用来套住华佗而没有成功的那一招。道:

“久闻张大哥医术高明,平时就喜欢治病救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怎么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哦!这个张机自然想过,听王公子的口气,难道你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张仲景此时医术上的名声还比不上华佗,不过也已经广为流传了,对王奇知道自己会医术一事并不感到惊讶。

“呵呵!立刻见效的方法没有,远期之后能见效的方法到是有一个!”王奇此时有点想钓钓张仲景的胃口。

“什么方法?季云老弟快说来听听!”张仲景果然不负期望的做出了一点妥协。终于开始称呼王奇的表字了。

“啊呀!张大哥终于愿意直接称呼王奇的表字了!”王奇高兴的道。

看张仲景脸色有点两样,忙说道:

“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由我王家出资开办一个医学院,请名医坐镇培养一些学生,再由这些学生传给新的学生,依次传延,则在不久的将来,大汉人人有病就能就医了!当然教授医术的过程中,这些医生也可以为病人看病!”

张仲景听了有点出神,半响才道:

“此法确实不错,虽然不能立刻见效,但长远来看还是有实现的可能的!”

王奇听了一阵心喜,以为张仲景会因为此事而答应投效王家呢。只是没想到张仲景在接下来却叹了一口气。道:

“唉!只是要开医学院也是困难重重呀!并不是每个名医都愿意把自己的医术随便外传的,还有一些名医虽然很愿意治病救人,但他们最高的理想却是追求医术的终极,并不会愿意固定的待在一个地方的!但如果请不到名医,请一些庸医的话,那只会治病害人了!”

王奇有点愣,想不到两次用这个计策都没有成功,看来上次华佗拒绝当医学院的院长并不是认为这个医学院不能实现,当然也不是不愿外传医术了,而是因为他的理想其实是追求医道的终极。不过,看这眼前的这位未来“医圣”,他该不会也是想追求医道的终极吧,要不然也不用出来做官了。尝试的道:

“那张大哥呢?你也算是一个名医了吧,为什么不由你来教呢?”

“呵呵!季云你说了这么多,其实还不是为了让我投效你们王家吗!唉!我并不想过多的参与到政治中去,但是我还是要谢谢你的主意,我会在汝南开一个医学院的,有空就去教教学生。恩!季云你放心好了,虽然我目前并不想投靠你们王家,但我也不会投效其他人的!”

“呃!”王奇被张仲景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有点尴尬,不过他有过上回关羽哪儿的经验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要想做枭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脸皮绝对要厚。

虽然不能取得张仲景的投效,不过能让承诺不投效别家也不错了,反正真的战争爆了,他肯定是会站在自己领地这一边的。

看着雄伟的虎牢关就在眼前,王奇心中一阵激动。

第一次去颍川时是抄近路绕荥阳小道走的,并没有经过虎牢关,上次回洛阳时则由于急着赶回赶回洛阳,也并没来得及仔细看。此时这座天下第一关局在眼前,王奇不禁开始仔细大量起他来。

虎牢关得名于周穆王时期,这位传说中曾骑了八匹骏马见过西王母的周家天子,曾在圃田猎了只活老虎,周穆王就把老虎圈在了虎牢关这个地方,后来此地就有了虎牢的名字。在几千年历史中,虽然虎牢关的名字曾变作武牢关、汜水关、成皋关等,但还是虎牢这个名字最得人心,也许就是因为几年后在这里举行的一次大战吧。

虎牢关的城墙并不是很高,至少比不上洛阳的城墙,夹在两侧连绵的群山之间,远远看去甚至让他觉得十分矮小,等来到关前,王奇才体会到了他的雄伟,配合着两侧高耸的山峰,这回反而让她显得别样的雄伟。由于虎牢关主要是用来防守洛阳的,所以关的这一面都只是夯土构成的土墙而已,但是王奇知道在关的那一面,则全是半人高的大青石砌成的城墙,几十米厚的城墙,足以让这个时代的任何破城武器却步。在这个兵力不能展开的狭小地域,站在城墙上的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平常强攻一座城最低要兵力对比是二比一,而这座虎牢关,则还要翻一番。

王奇想到了将来诸侯伐董时将遇到的困难情形,不由得有点忧虑。他希望董卓能把汉王朝搞乱,但又不想看到火烧洛阳的事情生。只是看着眼前的虎牢关,他心中却没有任何办法。算了,不去想它了,到时候自有联盟众人考虑,分别在即,还是多和张仲景联络联络感情吧。

王奇并马和张仲景一起出了虎牢关。身后,虎牢关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的高大。

也许是今天太没把虎牢官放在心上了,几年后,王奇第一次在这儿尝到了败绩。

第一百七九章 暂不称王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82章 合谋董卓第一百八八章 锦囊妙计第一百五三章 苦肉之计第一百卅九章 宗亲刘晔第203章 司马兄弟第98章 内鬼樊稠第11章 战后分赃第31章 药师琉璃(上)第63章 董卓进京第38章 许县杂事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势第35章 刘府文会第45章 又见蔡琰第24章 豫州肃清(上)第140章 南阳首战第206章 撕下伪装第75章 转求王奇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灭佛第213章 卧龙凤雏第33章 白马有贤(上)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113章 郭嘉之谋第26章 初见三英(下)发几句牢骚今日已更新第8章 三戏周瑜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四一章 反复吕布小小公告第2章 梦醒汉末第一百九八章 会试新官第93章 轻取潼关王允传看不看无所谓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216章 甘宁投效第115章 孙氏父子第56章 草原伏兵第54章 有心无心更新通知和答读者第一百八五章 张辽出击第81章 王袁翻脸第120章 追击吕布第77章 黄忠吕布第211章 张飞西征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212章 逆水行船第213章 卧龙凤雏第36章 医圣太守第一百四一章 反复吕布第70章 华雄宿敌第62章 洛阳事变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剑第203章 司马兄弟第79章 战后之谋第24章 豫州肃清(下)关于更新第一百七九章 暂不称王第214章 高手过招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刘备第51章 连续受挫第一百七二章 金蝉脱壳第89章 收买人心第76章 小施连环第80章 诸侯内讧第一百七八章 袁绍求王第一百九六章 最后一围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51章 连续受挫第211章 张飞西征第16章 娇小美人(上)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一百六一章 还是粮草第15章 英雄宝刀(下)第96章 圣人王奇第一百廿八章 细说前事第215章 进入江陵第30章 长谈长叹(上)第37章 书院故事第37章 书院故事第55章 并州买马第37章 书院故事第60章 第五本书第一百六二章 王奇舞剑第105章 班师回许第79章 战后之谋第71章 关羽曹操第3章 议郎蔡邕第62章 洛阳事变第33章 白马有贤(下)第一百六一章 还是粮草第84章 攻克荥阳王允传看不看无所谓第6章 黄巾乱始第54章 有心无心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蝉第50章 陈留名士第2章 颍川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