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有心无心

在先秦时代,华夏疆土被划分成九州,而冀州就是九州之!到了东汉,虽然新增加了几个州,但冀州作为中原第一大州的地位并没改变。近六百万的人口,让他成为整个东汉最繁华的地区。

但是,一场黄巾之乱下来,光是在战争中就死去了几十万人,而因为肌饿和疾病而死的人就更多了。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整个冀州的人口就锐减了近两百万。反倒是豫州,原来的中原第二大州,因为接受了大量的各地流民,人口成功突破五百万,取代了冀州,成为中原人口第一大州

王奇从济南国到常山国,一路行来,村庄破落,饿孚遍地。但是自从告别赵云,带着周瑜,郭嘉,许褚,赵风,夏候兰等人出了常山国,王奇现这种情况又有了很大的改变。等过了赵国,来到魏郡,那种灾后的情况就完全看不出了。魏郡的邺城距离战乱之地尚有一段距离,而且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灾难,作为现在冀州的治所,他的繁华尚在改革后的谯县之上。

漫步在邺城街头,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她繁华,作为河北名士的聚集地,这里有很多王奇想见的名士大贤。而作为传统的商业大城,邺城城内商号林立,货物充沛。甚至其中的一家王家商号内,还有王奇的琉璃器。只是这一件琉璃器并没准备公开出售,还要过几天才会公开拍卖。所以虽然有很多达官显贵想买这东西,碍于王家的面子,也只能眼红的干等,但已经纷纷准备到时要不惜一切代价的买下来。

王奇这次来邺城,一个原因是为了拜访在这里的名士大贤,还有一个就是为了组织此次琉璃器的拍卖。不过王奇知道冀州多的是富裕人家,为了将来能够笼络住他们,王奇这次不准备做一锤子买卖。因为如果只是出售一件的话,琉璃器的价格就会抬的很高,等到了琉璃器大规模上市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耍了,这对王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次王奇准备加大拍卖量,除了留下几个准备送给当地的名士大贤外,这次带了的其余琉璃器,全都投入拍卖。这样的话,价钱虽然还是会很高,但也不会高的离谱了。等到了琉璃器大规模流行时,这些大富豪们只会因为购得最早的琉璃器而自豪,不会为了几个小钱,就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邺城之内聚集着来自河北各地的名士,既有魏郡本地的名士如沮授沮广平(找不到他的表字,好像他本来就没有表字,就用出生地代替了),审配审正南之流,也有来自外郡的田丰田元皓和崔琰季珪等人。王奇虽然已经对招募这些名士大贤们不报期望了,但是过门不拜还是有点失礼的,所以王奇下了帖子,约邺城的名士们在城中有名的鸿宾馆里相聚,共赏诗文。本来单是以王奇的名声,那是请不到多少人的,好在王奇有一个好老爸,所以明明有很多人内心并不想来,但是碍于王允的面子,不得不到鸿宾馆来一聚。

其实真正的名士大贤们不愿意来,那些有虚名的人却是巴不得能挤进来,能和王奇这样的世家子弟套上关系,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而事实上,王奇却只是给自己欣赏的几个名士下了帖子,其余人则一概不予答复。虽然这些人来的时候有几分不愿,但是到了最后他们都会觉得满意的,因为王奇最后会送每人一个琉璃器

。这种眼下的珍贵之物,就是这些真正的名士们也是十分喜欢的。

鸿宾馆,其实就是一个酒楼,只是碍于现在的建造水平和一些礼制的规定,这酒楼虽然号称是酒楼,却只有一层。只不过作为邺城最好的酒楼,她可不是当初陈留城的小酒馆可以比的。说她是酒馆,到还不如说是一个庄园,因为她内部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而房子则被分为好几个小间,用来招待宾客。

王奇这个大老财,当然选的的其中最好的一间了。

“哈哈!广平兄!元皓兄!我们大家早就来了,就等你们两人,待会儿可得罚上三杯!”在门口迎客的王奇对着两个青年男子报拳道。

王奇早就吩咐过店小二,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所以能出现在他面前的,自然是最后的两位宾客沮授和田丰了。

“呵呵!因故来迟!恕罪!恕罪呀!”沮授和田丰也报拳答道。他们本来有点不满王奇这样一个后学,竟然下帖子邀自己众人来赏诗文,所以是故意来迟的。此时见了王奇主动在门外迎客,还对自己两人执礼甚恭,反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呵呵!两位快请进吧!正南兄他们已经等候多时了!”王奇亦笑着答道。他当然了解两人为什么会来得这么晚了,但只要他们来了就好,他对这些事情是不会计较的。

房间中已经有几人在等待了。他们是审配审正南,崔琰季珪,辛评辛仲治,以及冀州别驾关纯,长史耿武。当然,作陪的少不了周瑜和郭嘉。此时那几位冀州名士见了沮授和田丰,都纷纷起来行礼,看来两人在冀州的声望还是很高的。

王奇自从认为现在自己不大可能招募到人才后,就已经放弃了对这些大贤的招揽。这次聚会只不过是想和他们联络联络感情,万一将来俘虏了他们,或着他们旧主子死了,自己就可以轻易的收伏他们了。所以这次也没有谈什么重要的事情,只不过是聊一些风花雪月和诗词歌赋。

那冀州别驾关纯和长史耿武,都是半调子文人,对这些都不怎么感兴趣,喝了几杯酒聊了一会儿,就先告辞离开了。当然,走的时候王奇悄悄的叫人递上了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反倒是沮授和田丰两人,本来也不是很喜欢诗词歌赋,但他们却从王奇嘴里听到了很多新奇知识。所以并没有走,反而和审配等人一起听王奇说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

!”王奇最后结束了讲话。

在几个有名的大贤人的注视下,他还是有点紧张的,所以不得不早早的结束了讲话。如果换在现代,给他时间的话,他是可以吹上好几天的。

众人都被王奇旁征博引的话所吸引,此时听王奇说完了,不由都纷纷出言称赞王奇知识丰富,只有沮授一个人,在听了王奇的话后,反而低声的念着王奇的那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时竟然有点出神。

旁边的田丰素来和沮授交好,见他此时的样子有点失礼,就轻轻的顿了他一下。

沮授立刻回过神来,对着王奇笑道:

“呵呵!看来季云也是一个忧国忧民之辈呢!”

田丰和沮授此时差不多有三十岁了,所以王奇就让他们直呼其表字即可。而两人也不想用太正式的称呼,也就乐得答应了。

“呃!呵呵!让广平兄见笑了!”王奇笑道。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

既然话已经说完了,审配,崔琰等人也就纷纷告辞了,只是田丰被沮授拉了一把,两人都留了下来。

王奇有点不明白的看着眼前的两人,奇怪他们为什么不走。

“呵呵!季云老弟一定是在奇怪我们两个为什么不走,是吧?”沮授问道。

“呃!哪能呢,王奇还巴不得能够朝夕向两位大贤请教呢!”王奇忙答道。

这可是真话,他是巴不得能收到这两个大贤,但是清楚自己的能力还不行,想要让他们臣伏,决不是像说服一般的名士那样简单。

“哦!是吗!呵呵!那我们两人若是没饭吃,想投效季云,不知道季云是否愿意收留呀!”沮授竟然开起了王奇的玩笑。

“哈哈!广平兄别逗我了,像你这样的大贤怎么回没饭吃呢!”王奇笑道。

不过他也有点弄不明白沮授的意思,看他的样子是在开玩笑,但是听他的语气,却又似乎是不想开玩笑的样子

“哈哈!是呀!”沮授也点头笑道。

王奇听了他这样说才松了一口气。刚才他差点就准备说出自己的雄心壮志,要招募两位大贤了。可又怕两人到时不但不向自己投效,反而投靠了袁绍,那时自己的根底就会被袁绍知道了,此时听了沮授的口气,才暗暗松了一口气,刚才幸好没有说出来。

“那季云的平身之志是什么呀?”沮授似乎并不准备就这么放过王奇。

“呵呵!王奇的平身之志当然是保家卫国,驱逐靼虏了!”王奇有点无奈,这些话可不是那么好回答的,特别是对方还是自己未来竞争敌手的席谋士。

田丰和沮授听了都是微微皱了皱眉。但沮授随即眼睛一亮,沉声道:

“季云好大的志向呀!只是光你一个人就能实现吗!”

田丰和王奇听了都是一愣。

这田丰愣是因为他了解沮授的为人,知道他这样说肯定是有了投效对方之意,田丰可不明白沮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要知道,自从汉武帝打击匈奴,弄得劳民伤财,把诺大一个泱泱大汉,变成了国贫民穷以后。此后的历代皇帝,都把对外族开战,视作洪水猛兽。而各地的名士大儒,也认为对外族作战是下下之策。一般只要外族不主动入侵,在边境线上的杀人劫掠,朝廷都是坐视不理的。就算是对方入侵,只要不是太过分,也只是把他们赶走了事,不会追击报复。听王奇刚才的口气,似乎是准备主动和外族开战,所以田丰和沮授都觉得有点不以为然。

本来田丰对王奇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世家子弟,文采风1iu,宽容待人,礼贤下士。如果年纪再大一点,到是一个不错的投靠对象。但是听了他说要主动和外族开战,心中就觉得有点不以为然了。而现在听到沮授竟然还想投效王奇,难免就觉得有点奇怪。

而王奇也觉得有点奇怪,以他的才华,当然能听出沮授话中的意思,但这也正是他觉得奇怪的地方。虽然现在沮授还没有投效袁绍,但从他后来投效袁绍,并且至死不渝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当初应该是接受袁绍的观点的。而王奇现在王奇现对方话中竟然有投靠自己的意思,他当然不会认为对方是被自己刚才的话所吸引,才起了投效之心

。虽然刚才的话确实是自己肺腑之言,但王奇也清楚,这种话并不能被现在的人所接受。

“呵呵!广平兄有说笑了,这样的大事当然不可能由王奇一个人来实现,少不得像广平兄这样的大才来积极参与呀!”王奇看不透对方的意思,所以说的话也模棱两可。

沮收听了王奇的话有点黯然,这么明显的投靠之意,王奇竟然还不主动邀请,他要是再说什么,就有点太丢脸了。

既然已经这样了,两人也不想再就留,和王奇再聊了几句,沮授就接了王奇递来的礼物,告辞离开了。和他一起来的田丰当然也一起离开了,只是田丰为人刚直,有点不愿意接受王奇的礼物,推诿了一番,最后还是看在礼物的面子上接受了。

“唉!符皓兄,想不到我们也会有被拒绝的一天呀!”沮授有点黯然的对和他同乘一辆马车的田丰道。

“呵呵!对了!我还没问广平兄刚才为什么突然想投效那王季云的呢?”田丰笑道。

想不到自己这个老友,竟然会因为被那个王奇拒绝而显得有点落漠。不会是因为年近三十还有出仕,忍不住寂寞了吧。

“符皓兄可听说过许劭其人?”沮授并没有直接说。

“哦!广平兄说的可是以相人而出名的许劭许子将?”田丰问道。

“不错!”沮授道,见田丰正关切的看着自己,笑了笑说:

“几年前,许子将曾对我言,这个王季云有王者之相,劝我投之!”

“许子将以相人而出名,他所说应该不会有错!”田丰道,又忍不住问道:

“所以广平兄就决定投靠那王季云了?”

“呵呵!我当然不会因为许子将的一句话就决定投靠某一个人的!”沮授笑道,“我决定投效,是因为今日看那王季云是个有大志向的人,才主动说那样的话的!”

“广平兄说的可是那‘驱逐靼虏’一事!我看这并不是什么上上之策呀!”田丰好奇的道。

“唉

!当时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后来一想,他能提出这样的志向,不正式有了像汉武大帝那样的魄力吗!如此人杰,怎能不去投效!”沮授道。

田丰听的有点愕然。沮授说的话是很有理,但是这何尝不是说王奇有争夺天子之意吗!如此人物,沮授尚且敢投效,也确实算是大胆了。不过田丰能和沮授交好,就是因为两人的性格相近,此时听了沮授的话,也不由得有点热血沸腾。

“唉!可惜王季云竟然不要我们这两个人!”沮授又道。

“哈哈!广平兄不必气馁,虽然我不知道他刚才为什么没有主动邀请我们,但我知道,他内心还是想要我们投效的!”田丰笑道。

“哦!符皓何处此言哪?”沮授知道这位老友这么说肯定有他的原因的。

“呵呵!广平兄还没看过拿王季云送的礼物吧!你看了礼物就知道了!”田丰并没有直接回答。

沮授忙打开了礼物盒,里面装的是一只琉璃醢。

“这!这竟然是那价值连城的琉璃器!”沮授惊讶的道。

“呵呵!本来是价值连城的,不过现在却不值那么多了!广平兄现在知道那王季云的意思了吧!”田丰道。

“呵呵!这个当然!那我们就等他什么时候再来主动找我们吧!”沮授笑道。

两人都是聪明之人,从王奇突然送自己这么珍贵的礼物,当然明白他是想拉拢自己两人,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直接提出邀请,但既然知道对方的意思了,也就不再遗憾了。

“不!我们不能等着!”田丰却道,“我观那王季云手下现在已经又不少才能之士了,若等他来找我们,只怕到时我们只能在那些人之下了!”

“呵呵!不错!看来我们只得暂时投效别人,和我们的未来主公作对了!”沮授笑道。

他们两个人可不是普通人,知道想要会的高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主动投靠,还有一种就是投靠另一方以获得进身之资,让他们主动去投靠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投靠敌对的一方了。

序章第一百七九章 暂不称王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22章 谋图汝南(下)第一百五四章 廿万大军第27章 如此三英(上)第203章 司马兄弟第43章 水镜山庄第一百卅九章 宗亲刘晔第一百卅六章 袁术称帝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31章 药师琉璃(上)第105章 班师回许第84章 攻克荥阳第8章 三戏周瑜第38章 许县杂事第201章 新进国公第一百廿三章 先当权臣第41章 有得有失第2章 梦醒汉末第8章 火烧长社(上)初唐地第一百廿八章 细说前事第一百卅九章 宗亲刘晔第63章 董卓进京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归祈终第93章 轻取潼关第一百廿八章 细说前事第19章 神医华佗(下)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160章 粮草诱敌第4章 书院众贤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归祈终第215章 进入江陵第一百廿八章 细说前事第18章 神医华佗(上)第31章 药师琉璃(下)第210章 击败曹操第19章 神医华佗(下)第208章 上门姻缘第10章 近乎完胜第91章 初战潼关第30章 长谈长叹(上)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26章 初见三英(下)第79章 战后之谋第一百四三章 丧尽天良第68章 酸枣会盟第9章 火烧长社(下)第33章 白马有贤(下)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灭第41章 有得有失第200章 万军丛中第30章 长谈长叹(下)第一百七四章 海军水军第22章 谋图汝南(上)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一百七四章 海军水军第1章 颍川访贤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七八章 袁绍求王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养成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廿七章 许攸用计第50章 陈留名士第27章 如此三英(下)第219章 张飞翁婿第一百六一章 还是粮草第21章 郑浑之约(下)第一百九九章 名士祢衡第4章 王蔡联姻第203章 司马兄弟第20章 郑浑之约(上)第60章 第五本书第120章 追击吕布第37章 书院故事第49章 再害刘备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时间第49章 再害刘备第114章 好大一锤第61章 转眼三年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刘备第99章 长安城破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礼第74章 关前激战第219章 张飞翁婿第107章 汉帝来使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书第一百廿四章 诸侯使者第一百八三章 血战白马第34章 愿求君女(下)第85章 贾诩之策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一百卅四章 轻取陈留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妆第80章 诸侯内讧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一百九六章 最后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