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

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

“这药,到底是什么药?为何能有如此神效?”

马皇后此时只觉得虽然喉咙和肺部还有些痒,有咳嗽的冲动,但之前那种肺如针扎火烧的感觉却是没了,而且也不再高热的浑身没力气。

这也难怪,无论是消炎药还是抗生素、退烧药,对于大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此,细菌还不像是在现代人体内,有那种一代代遗传下来相应的耐药性,药效就可以百分之百地发挥出功效。

而马皇后这时候,虽然病得很厉害,但还在药物能控制的极限范围内,如果再高热几天,炎症蔓延到整个肺部,那就不是吃药能解决的了。

“这药既然是咱大孙弄来的,定然是有些神异的。”

朱元璋拿出那几板药片,认真看了看,之前半夜黑灯瞎火,朱元璋眼睛有点老花,再加上心急马皇后的病情,所以并没有仔细看.而现在细细看来,发现板后面竟是有字的。

然而这些字虽然看起来都是汉字,但有些笔画却被简化了,至于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他更是根本看不懂。

“或许这是那头的字?”

马皇后是有学识的,她看了看分析道:“有可能,先秦有大篆、小篆,秦汉有隶书,而后南北朝至隋唐,楷书大行其道,笔画都是逐渐简明的,而那头的字体,想来确实有可能比咱这头要简明。”

朱元璋若有所思:“如此说来,咱大明现在的字体,也有简化的空间。”

马皇后委婉劝道:“不过这件事事关天下读书人,倒也不好贸然而为之。”

朱元璋微微颔首,这是必然的,字体的演变,一般都需要数百年的漫长发展,以现在大明的通讯条件来说,如果想要在短短几年内贸然推行新的字体,且不说天下读书人需要多久才能把自己的习惯推倒重来,从而在写文章和考试的时候正确运用新字体,就是那些堆积如山的官府文书,按照朱元璋对基层官吏的了解,估计都得混乱好多年,反而因此生出更多麻烦。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是少部分人的特权,因此这个“门槛”,反而是越高越好的,如果字体易于学习和书写,那么就会降低这个进入士绅阶层的“门槛”,引起既得利益阶层的强烈反对和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潮。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王莽改制之时,就搞过这些类似的花里胡哨东西,最后惨淡收场.对于一个理智的统治者来说,相比于字体简化所带来的便利,其带来的麻烦要多得多,因此也就很少有动力来进行这种改革了,除非字体简化能跟其他重要事情形成必然因果联系。

随后,朱元璋又看向接下来的几板药的背后。

不过虽然其他都看不懂,可倒是有一种药的名字,他是能够顺利读出来的。

“——万古霉素?”

马皇后拿过来一看,嗯,还好不是万古毒素。

“如此霸气的名字,想来是那头的神药。”马皇后如是猜度道。

“不错,药效通神,不愧为‘万古’之号!咱大孙出手,果然非同凡响!”

朱元璋由衷地感叹道:“妹子,这次能救下你,多亏了咱的好大孙!”

“是啊,谁能想到,人间之医束手无策,竟是大孙在那头救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大孙才好。” “还是咱大孙本事大!”朱元璋无不骄傲地说道。

马皇后点点头,有些心有余悸,她在鬼门关上走了个来回,恍惚间连郭子兴都见到了。

直到此时此刻,马皇后的内心,都充满了不真实感。

而她忽然又想到一个刚才就想问的问题。

“对了,这神药,英儿是从哪取来的?”

“不知道,但是标儿当时留在那里问了英儿一句,这药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英儿怎么说的?”马皇后关切地问道。

“他说,他会还的。”

马皇后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果然,这救命药不是白拿的,英儿一定付出了某种代价,恐怕代价还不小。】

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从马皇后的心头浮现,可一想到自己的大孙,那么小的孩子,此时正在那头独自奋战,马皇后心里又实在不是滋味。

“知道英儿那句‘死马当活马医’是什么意思吗?真是活人造孽,亡人挡灾!要不是英儿出手,怕是这时候我都过奈何桥了。”

马皇后嗔怪地瞪了一眼朱元璋:“你送下去那么多人,这不都成了英儿的死对头?天可怜见,咱的大孙有多艰难,又要招兵买马给你擦屁股,又要付出巨大代价给咱们找药,这过的是什么日子?伱可不能亏待了大孙,有什么好东西,都送过去!”

朱元璋也叹了口气,他哪能想到,自己兴起大案,反而给那头造成了压力,怪不得英儿要反复提醒自己,自己还以为是“打俺”,没想到是“大案”。

“咱知道了,下次咱问问大孙缺不缺人手。”

马皇后这时候烧退了,肺也清爽了不少,也有心情开玩笑了:“我看蓝玉那小子就不错,李景隆也还行。”

马皇后看这两个飞鹰走马的二代勋贵早就不顺眼了,不过这也只是开玩笑,蓝玉是常遇春妻弟,常遇春的女儿常氏便是朱标此前的太子妃,朱雄英的生母;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这些勋贵都是跟皇室沾着亲带着故的,哪能说杀就杀。

朱元璋反倒认真地思考起了这件事的可行性.

“重八,这是玩笑话,可千万莫当了真。”

“咱知道,只是这阴阳炁海的事情,咱实在是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又有何规律。”

现在阴阳炁海的作用已经初现端倪,朱元璋很敏锐地察觉到,阴阳炁海可能真的如丘玄清所说,乃是了不得的福缘凡世之人,可从中得到古怪的物品与近乎于“泄露天机”的信息,那么这些东西,到底对大明,究竟会有何等裨益呢?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心中怦然。

(本章完)

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252章 渡江!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244章 马上启航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96章 保险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36章 告白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31章 神器降临!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75章 鬼市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175章 鬼市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48章 顿兵于雄关之下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41章 北失南补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涡的秘密?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