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四海商会

朱雄英瞥了他们一眼,眸中闪过一丝警惕。

他并未立即回应,而是默默地打量着这几个人,他们的服饰虽普通,但行动间却有一种训练有素的气质,这与普通的平民截然不同。

“你们是?”朱雄英缓缓开口,试探性地问道。

“我们是四海商会的人。”其中一人走上前来几步,在安全距离态度恭敬地回答道,“东家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说您可能会遇到些麻烦,让我们在蓝田县等候以确保您的安全,只是没想到您走的这么快,我们追到这边才确认了您的身份。”

说着,他从怀中拿出一件物品,隔着十步左右递了出来给朱雄英看。

那是半块黄铜令牌,上面刻着复杂的图案和符号,朱雄英看到令牌后,从怀里拿出了另一半扔了过去,见两者严丝合缝地拼在了一起方才暂时放下心来。

这个大明世界的袁珙,并未如现代世界历史中的那个“袁珙”一般,获悉了来自未来的信息,而是在大明世界的十年前,跟沐胜一同做了两界倒爷,在大明世界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会。

不过,袁珙不仅仅是一个商人,他在致仕前本身还是侍郎级的高官,所以,在“士农工商”排序的大明,建立这个四海商会恐怕只是他的某种手段,最终还是要达到更大的目的。

而这块令牌,就是当年他与沐胜约定的信物,也在朱雄英穿越时跟长命锁一样随身携带。

不过,即便对上了令牌,也不能绝对确信这些人可靠,毕竟人心尚且隔肚皮,更何况是隔着两界的盟友。

但不管怎么说,跟想要追杀自己的人相比,这些人还是相对可靠的。

至于这两伙人是不是同一批人演戏做局来哄骗自己,朱雄英心里当然存了这个防备,但从现有的线索来分析,这种概率并不大,更像是两拨不同背景的人先后赶在了一起。

“处理一下。”

这时,领头的人指了指地上的三具尸体,简洁地吩咐道。

“是。”

几人应声而动,他们找来了外面一辆装载着柴草的推车将尸体摞进柴草里运走,又擦拭了地面的血迹,整个过程迅速而隐秘,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当然,这主要归功于死胡同没人来,而且朱雄英的消音器效果也足够好。

朱雄英并没有收起手中的枪,而是背到了身后,紧紧地盯着四海商会的人问道:“这些人是谁,为什么要追杀我?”

“不知道,身上没带能证明身份的东西,看手上的茧子像是军伍出身。”

商会的人摇了摇头,顺便还解释了一下他的判断依据:“军中用的刀跟民间的刀不一样,握的地方留下的痕迹也不一样。”

朱雄英微微蹙眉,他刚刚来西安城,哪个有这种能力的人会对他出手?

观音奴?这说不通,观音奴想杀自己,王府里是最好的机会,而且没必要再给自己化妆。

如果不是观音奴,那最大的可能似乎就是邓氏了,这个女人在西安府中的名声不是一般的差,掳掠童子阉割入王府,搜寻孕妇做奶娘令其不断怀孕,酒后割活人舌作为下酒菜.西安府百姓深受其害,确实是个不按常理行事的疯女人。 在朱雄英思索之际,商会的人问道:“您是要见东家还是在这里留下?如果要见东家,我们可以送您去京城,东家会在那里等您;若是留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给您一些必要的帮助。”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去见你们东家吧。”

眼下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四海商会作为盟友已经是在大明世界最可信的势力了,而且就算真是邓氏想要杀他,他报复的难度也极大,在没有内应进行下毒的情况下,光靠在外面行动,哪怕他手里有狙击步枪都无法从西安城的民居顶上进行刺杀,因为秦王府太大了,甚至狙击步枪的射程能不能覆盖到秦王府的萧墙都是一个问题。

而且,既然有了第一拨杀手,那么很可能还有第二拨杀手,下次对方人数更多,装备更精良,可能就无法保证全部击杀并且脱身了。

不管怎么讲,去京城都是正经事情,这是他穿越到大明世界的主线任务,而四海商会规模这么大,一定有更隐蔽的交通线,如果有可能还是跟着商会的人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就在朱雄英跟随商会众人打算乔装离开西安府时,秦王府中的邓氏也收到了消息。

邓氏坐在雕花的红木桌旁,脸色阴沉如水。

她手中的茶杯被她捏得咯咯作响,仿佛随时都会碎裂,眼神中闪烁着怒火。

“三个人,就这么消失了?”她的声音冰冷而尖锐,像是寒冬中的北风,刮得人皮肤生疼。

跪在她面前的侍女头埋得更低,生怕那怒火会波及到自己。

她小心翼翼地回答:“是,他们出发以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邓氏猛地站起,手中的茶杯被狠狠地掼在地上,陶瓷的碎片四溅,蹦到了侍女的脸上,鲜血流了下来,侍女却丝毫不敢动弹。

这些人可都是她的心腹,是以前卫国府的家生子,他们的父辈都是跟着她爹邓愈南征北战的部下,放到现在那就是铁册军,都是绝对信得过的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没了,如何不让她愤怒。

愤怒过后,邓氏深深地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并不是发火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她怀疑的目光投向了那个侍女:“你确定没有其他势力介入?我那好姐姐没举动?”

邓氏怀疑观音奴不是没有理由的,她手下有这些以前卫国公府的家生子,观音奴作为王保保的妹妹,自然也是有一些遗留下来的隐秘力量保护安全的。

侍女颤抖着声音回答:“确实没有。”

邓氏冷笑一声:“好,很好,那就是有旁人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传我的命令,秦王府失窃贵重物品,全城大搜,另外,每一个城门中所有出城的人都要严加盘查。我就不信,他能插上翅膀飞了!”

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92章 父与子第41章 北失南补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36章 告白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91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78章 下下签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75章 鬼市第78章 下下签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78章 下下签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209章 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