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

夏初的京城中,正是柳絮飘飞花香醉人的时节。

可庙堂间气氛却与这温柔的季节格格不入,秦王府僭越一案如同一颗石子,在原本平静了一阵子的湖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

秦王朱樉,昔日天下第一藩王,如今却成了名义上的宗人令.只是一个空有其名的头衔,实际上他连宗人令的职责都不履行了。

其人虽仍在京城,但他在京中的府邸已经成了他的软禁之地,府中的高墙就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样,将他与外面的世界隔绝。

在这种敏感的时刻,按理说应该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才对,可反倒有一位访客敢来看他。

沉重的朱门“吱呀呀”地响着,许久没有开门的府邸里终于透过来了风,朱标的到来,也好似一缕春风般吹散了府中的沉闷。

朱标与朱樉虽为兄弟,但命运却将他们推向了不同的道路,如今一个身居高位,享受着无上的尊荣;一个却身陷囹圄,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但作为兄弟,不管怎样,他都要给予朱樉一些安慰。

“他只比我早出生一年,凭什么他能继承大位?凭什么他居高临下的站在我面前可怜我?”

朱标现在拥有一个非常美满和睦令他满意的家庭,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讲,突然回归的朱雄英,才是异类。

可朱樉很清楚自己父皇对于自己和朱雄英之间态度的差异,所以他想要搞什么小动作直接针对朱雄英,是不太容易得逞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朱标和朱雄英之间埋下不睦的种子。

“嗬嗬嗬”

一下,又一下,直到血肉模糊。

因为朱樉很清楚他这位大哥的家庭情况.朱标对吕氏的宠爱,并不亚于自己对于邓氏的宠爱,常氏这个亡妻,对于朱标来说,已经死去太久了,两人的感情早就被彻底转移到了吕氏和朱允炆身上。

“王爷。”

其他话倒还好,可这最后半句,朱标却怎么听怎么不是滋味。

似乎只有这样,他心中的愤懑,才能发泄出来。绯袍太监绕到了他的身侧,朱樉还是“嗬嗬”地笑着,而他扭过头来的时候,眼睛里早已满是血丝。

此刻站在形容憔悴的弟弟面前,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看到了朱樉的落魄自然也感受到了他心中的不甘。

按照《大明律》,僭越是大罪,哪怕是皇子也是该赐死的,软禁这个结果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随后,老太监将他了解到的一切,与朱樉和盘托出。

朱樉充耳不闻,只是攥紧拳头,用力地锤向地面。

“他在可怜我,他在可怜我!哈哈哈!他像是在可怜一条路边饿极了的野犬一样可怜我!凭什么?凭什么?!”

就好似一只被困在井底的青蛙,好不容易快要爬到了井口重获自由,结果被一巴掌拍回了井底,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它能不怨恨拍它的人吗?

再加上朱樉本就性情暴虐,这时候他不仅恨观音奴,更恨突然出现的朱雄英。

而最让朱标痛苦的,一定是他必须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这里面不存在“既要又要”的可能性,因为在最高继承权面前,吕氏母子与朱雄英是有着根本的、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朱标看着形销骨立的弟弟,也不知道是被关的久了开始精神错乱进而胡言乱语,还是有意为之在点他,但他也只能当做无事发生。

看着朱标离去的身影,跪在地上的朱樉咧开嘴笑了。

然而,作为太子,他不能过多地流露出同情,因为这是父皇的决定,而且这个决定并没有错,朱樉完全就是咎由自取.你在家里整个五爪龙床想干嘛?

观音奴在这次事件中虽然没有正面出现,但蛛丝马迹能显示出来,她似乎一直在幕后操纵着这件事.从朱雄英的出现,到蓝玉向皇帝禀报,再到锦衣卫前脚查了秦王府,后脚观音奴就从华清宫游玩归来,说是巧合,未免也太巧了。

老太监纹丝未动,朱樉发了半天疯,心里的怨气也暂时泄了出去,又变得颓然了起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这种高度亢奋与颓废不堪之间互相转换。

他们没有条件用陕西布政使司或者明军的电台来传递消息,因此折返一个来回,哪怕快马加鞭也相当耗时,现在朱雄英一行,都马上要走到南京了,他们才刚刚把之前发生的事情搞清楚。

现在吕氏是正经的太子妃,这一点谁都改变不了,而朱雄英虽然在皇帝的心中地位不一般,可他的身份尚未得到皇家的验证,即便通过了验证,距离继承权还有相当的距离。

见朱樉平静了,老太监方才开口道:“王爷让老奴打探的消息,已经打探到了。”

这对于朱樉来说无疑是极其令他绝望的。

实际上,朱樉在京城已经收敛暴虐的脾性待了这么久,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态度都已经软化了不少,如果没有这件事发生,朱樉应该不久之后就可以被放回封地继续作威作福。

“况且,那毒妇敢谋害英儿已是罪该万死只可惜无颜祝贺大哥一家团聚了,还望大哥以我为戒。”

这是把吕氏比作邓氏,暗示他什么吗?

朱樉豁然站起了身,用淌着血的双手抓住了绯袍太监的肩膀,使劲地摇晃着,鲜血浸润到了绯袍上,融为一体。

“观音奴这个贱婊子在背后害我!”

而朱樉最乐意看到的,就是双方斗个你死我活。

朱樉一声不吭,忽然“噗通”一声,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在了地上,而哪怕朱樉掉膘掉的厉害,朱标也远没他有劲儿,故此,怎么拉都拉不起来。

朱樉埋头泣不成声道:“大哥,我被那毒妇蛊惑做了些糊涂事,父皇法外开恩已是爱护,断不敢再有其他念想。”

什么叫以他为戒?

又安慰了几句,朱标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说这些了,你且宽心便是。”

朱标轻声说道:“二弟,你先安心待些时日,权当调养身体了,过些日子我会向父皇求情的,哪怕不能回西安,也该让你自由些。”

可惜,僭越案的发生,让朱樉的一切念想都成为了梦幻泡影,现在的他还活着都算侥幸,别说回封地,就是离开这道软禁他的高墙,都不知道要再费多少工夫。

随后,朱标有些心绪烦乱地离开了。

一个穿着绯袍的太监从他身后的廊柱阴影间走了出来。

死人没办法辩解什么,朱樉一口一个“毒妇蛊惑”,好似自己就是清白的一般,但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朝廷的口径,才能让他活下去。

朱樉的面色阴沉得很,毫无疑问,这次的僭越案,观音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朱樉只要不能返回西安,观音奴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控整个秦王府。

但秦王府毕竟是他们经营已久的地盘,种种内幕还是被抽丝剥茧地找了出来,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事件。

所以,双方定然会争斗起来,而这种争斗,也必然会扩大成双方的支持势力之争,也就是文武之争这是毫无疑问的。

“王爷,隐忍。”

朱樉重重地呼了口气,只要不立太孙,从法理上他就是皇位的第二继承人,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在京城好好活着,在暗处挑起波澜,直到等到那个能够继承大统的机会。

第244章 马上启航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4章 应天府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83章 长夜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44章 马上启航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83章 长夜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75章 鬼市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161章 朱允熥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247章 局势突变,大溃败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242章 大明使团的遭遇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