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

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

坐在上首的朱雄英,面容显得格外坚定,这将是他在大明的首次正式行动,绝不能有失。

“上午先让应天府登记清楚,过了午时我们便行动。”朱雄英声音沉稳,“莫愁湖的房舍可以暂时不动,因为还没登记完,但当地的市场必须彻底拆除,我们要以雷霆之势一举拿下,这次行动以兵马司为主,锦衣卫为辅。”

任侠点头称是:“圣孙殿下放心,兵马司上下定当全力以赴。”

锦衣卫指挥佥事蒋𤩽也同样应诺,对于锦衣卫来说,这件事情跟他们关系不算大,主要是负责外围警戒和保护圣孙,脏活累活肯定都得兵马司去干。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朱雄英看着地图,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行动步骤,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那些牙行东家们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但他们的反抗在朱雄英眼中只不过是徒劳的挣扎。

午时刚过,朱雄英便带领兵马司的兵丁们和锦衣缇骑直奔莫愁湖。

鬼市是在半夜,但白天同样有农贸集市存在,市场上的人群还未完全散去,一些摊主正在收拾摊位,准备离去,看到兵马司的人马到来,市场上顿时一片哗然。

“奉圣孙之命,莫愁湖市场即刻拆除!”任侠高声宣布,“请诸位配合,不要自误!”

话音刚落,便有一些破落户和牙行的人开始鼓噪起来,他们试图煽动其他摊主和其他百姓反抗,但朱雄英早有准备,他命令兵马司的兵丁们迅速行动,将那些带头闹事的人控制起来。

市场上顿时乱成一团,但朱雄英却毫不畏惧,他站在高处俯视着整个市场。

在兵马司的强势执行下,市场上的反抗声音渐渐平息下来,那些摊主和百姓们看到兵马司的行动,知道抵抗是徒劳的,与其如此不如主动配合免得受伤,还能把自己卖的货物装回去。

因为这里的很多摊主,其实并不住在莫愁湖本地,而是在外城其他地方,或者干脆是京城外的近郊居住,白日里进城摆摊,那些被拆迁的摊主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这是这里的集市本来就是不合法的,这也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

而且,他们也被告知莫愁湖这边的市场只是暂时被拆除,等过一段时间整顿好以后将会变得更加规范,到时候他们还可以来继续做生意很多商户马上就明白这是朝廷盯上了这块的油水,但对于这些商户来说,给牙行抽成是花钱,给朝廷正经抽税也是花钱,都差不多。

拆除工作进展得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在朱雄英的目睹下,兵马司的兵丁们化身施工队,将市场上的摊位和建筑一一拆除,商户们也各自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府。

与此同时,那些牙行东家们也在暗中观察着市场的变化,他们看到朱雄英的雷霆行动,以及一贯疲懒的兵马司一反常态的强势执行,心中不禁感到震惊。

显然这次整顿计划并非空谈,而是动真格的,而且抵抗程度如果再激烈些,那就要见血了。

在莫愁湖这边兵马司拆除市场和应天府登记每户实际居住屋舍的同时,朱雄英将目光转向了聚宝门外,为了让从莫愁湖搬迁出来的百姓们有个安身之所,必须在聚宝门外快速修建一大批新的安置屋舍。

当然了,如果只是建房子那不难,对于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的朝廷来说,只要有大片空地别说是几百套,就是几千套都轻而易举.反正这个时代的屋舍要么是普通木屋,要么是泥墙木梁茅草屋,建筑材料成本很低。

但是考虑到了新建居住区的防火问题和配套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朱雄英还是决定好好弄一弄,有个像样的规划,反正是两位叔叔出钱,与其以后重建不如一次性弄好。 于是,他召集了工部的工匠,以及几名经验丰富参与过各类工程的建筑大匠,共同商讨安置屋舍的建设方案。

朱雄英要求,新的安置屋舍不仅要坚固耐用以砖石结构为主,还要舒适宜居,尽量是南北朝向,光照条件好一些,让安置的百姓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馨。

在朱雄英的亲自督办下,安置屋舍的建设工作迅速展开,大匠们都是参与过京城城墙、皇宫、大祀殿等重大项目的老手,所以设计的方案很稳妥,工部的普通工匠们按照设计方案,开始测量土地、挖掘地基,民夫们则负责运送建筑材料,整个施工现场虽然看起来忙碌,但实际上却有序得很。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朱标还特意帮忙从直隶调集了更多的匠户,并征发徭役,征召了部分距离较近州府的民夫前来支援。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安置屋舍的建设进展神速,不久后一排排整齐划一,虽然看起来没那么美观,但足够结实牢靠的屋舍便拔地而起。

屋舍很有江南风格,粉墙黛瓦,同时在道路两侧还弄了树和排水渠,虽然还是不能细看,但粗粗看去,看起来也很像那么回事了。

随着第一批安置房舍的逐渐接近完工,朱雄英特意邀请了莫愁湖的原住民们前来参观他们未来的新家,当百姓们远远望见那些新建的屋舍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随着越走越近,这股激动的情绪在他们心中不断酝酿,直至沸腾。

“这,这真是给我们住的吗?”一个衣着破烂的老汉颤抖着声音问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所震撼到了。

“当然。”朱雄英笑着说道,“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了。”

“圣孙真是大恩大德啊!”老汉激动得直接跪下来磕头,在他们的眼里,或许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表达感激。

朱雄英赶忙把老汉扶了起来,旁边的一位妇人也抹着眼泪说:“我们以前住的是破旧的茅屋,一到雨天就漏水,现在竟然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多亏了有圣孙怜惜我们。”

“是啊,是啊,看这墙,多厚实!还有这瓦片,多漂亮!”人们围着屋舍赞不绝口。

孩子们则在这片尚未彻底落成的新居区里欢快地奔跑,他们的笑声在不断回荡。

“这只是第一批,往后还会继续建。”

朱雄英看着百姓们激动的神情,听着他们由衷的赞叹,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成就感。

这个世界的人们,因为自己而得到了改变,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与此同时,随着第一批安置房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朱雄英又将目光转向了莫愁湖本身,在有了更多人手后,他决定着手对莫愁湖进行改造。

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252章 渡江!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255章 午门献俘,乱臣贼子惧!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256章 圣贤 盗贼 豪杰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192章 父与子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22章 《西凉伎》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涡的秘密?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222章 《西凉伎》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255章 午门献俘,乱臣贼子惧!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39章 观音奴的心病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