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顾此则失彼

八月末,正值北国金秋,天高云淡,风清气爽。

朱雄英一行人自北平向东,直奔山海关而来。

随着车马渐行渐近,眼前的景色也悄然变换,起初,还是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农舍,偶尔几声鸡鸣犬吠,透出几分祥和,但随着他们深入,这份祥和逐渐被一种雄浑壮阔的感觉所取代。

城墙巍峨,青砖森森。

城门上方,“山海关”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山海关,这座在现代世界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古城,在初升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威严。

朱雄英一行人穿过城门,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人震撼,关城与近处的山海相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而只要略微呼吸,就能感受到海风带着微微的咸湿气息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等他们站上了城墙,远眺大海,碧波万顷,无边无际,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阵阵轰鸣,那种一舒胸臆的场景,根本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就好似,世间一切的纷扰,在这一刹那都不重要了。

其实他们之所以能从关墙看到大海,完全归功于徐达的功劳。

洪武十四年,镇守北平的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带兵到此地,以古渝关非控扼之要,于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新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所以,山海关跟朱雄英印象中历史悠久不一样,其实是一座刚刚建立十一年的新关。

而古渝关虽然在抚宁县东二十里,北倚崇山,与大海并不相连,是隋朝开皇三年的时候修筑的,但是因为历史沿革的原因,现在大明也有很多人把山海关叫成渝关或者榆关。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高句丽,自渝关而还,如今征高丽,又要自此而出。”

“还好在我们汉人手里。”

解缙喟叹一声:“后梁干化年间,渝关为契丹所取,时人皆感叹,渝关三面皆海唯有北方连陆,自渝关北至进牛口,旧置八防御兵,募士兵守之,契丹从不敢轻入,如今拱手让人,遂成边患。”

此时,太阳正到天中,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

朱雄英只觉这“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倒是符合,可“聒碎乡心梦不成”这等低落情绪便根本无从谈起了.自从接到了命令,他便是满怀雄心,因为朱雄英很清楚,这次出征,跟上次征安南还不同,上次他基本上前半段就是纯小兵,到了后面才干了参谋和使者的工作。

而这次,在蓝玉的麾下,他从名义上,一开始就是和燕王朱棣平起平坐的副帅。

并且,朱雄英身边随着他巡抚五京的文武官员这一套小班子,也能够跟随他处理事情,比他一个人劳心劳力,效率要高得多。

毕竟他收拢来的这些人,都是在各个方面,有自己专长的。

而即便是真的带兵,如果人数不算很多,很多事情张玉和盛庸,也可以帮助他进行分担。

而等到朱雄英一行人穿过山海关,继续向东行进,沿途的风景也逐渐由关内的壮丽转变为辽西的苍茫。

辽西走廊,真的是一条走廊,一侧是连绵的山脉,另一侧就是海,想要行军就只能沿着这条路走,怪不得野猪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连山海关的面都见不到.在这一串地方修堡垒,什么人能沿路一串啃下来?

可以说,辽西走廊的地形狭窄程度,比河西走廊还夸张,毕竟河西走廊理论上还有绕行沙漠的可能,当然,仅仅是在理论上。

而且辽西走廊这里除了一条官道,以及沿途依附于官道建立的设施,真就啥都没有了。

呃,不过以前确实有一条道,那就是曹操伐乌桓和司马懿东征的时候走的辽西故道,这条路不是从沿海走的,而是北上蓟城后东穿卢龙塞然后再分岔路回绕曲折到辽东的,但现在这条曲折难行的道路,已经彻底废弃掉了。

之所以古人要搞这条路,是因为辽西故道的直线距离虽近,路宽却只有数尺,两旁都是大山乱石,高峻而不能越,到了夏秋两季的时候山中的道路经常被雨水淹没,水深使车马不能通过,水浅又不能载起舟船,相当的尴尬,当年隋文帝杨坚率大军征伐高句丽,刚出榆关便遇山洪暴发,下泻流海,大军给养中断,只得退兵。

所以大明才从沿海另辟蹊径,在辽西设置卫所,并且通过官道将辽西各卫所连成一线,卫所和驿站、兵站、仓库等等形成线路体系,一条傍海通路这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辽西走廊。

过绥中,越兴城,走葫芦岛,穿锦州,由医巫闾山南麓达辽河之滨,进而通向辽东地区。

一开始在直到葫芦岛的这段路,都是山峦起伏,林木葱郁,偶尔有鹿群在远处悠闲地觅食,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而随着路途的深入,到了锦州,他们就开始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气息,那是属于边疆的粗犷,或者说,全是军户没有民户的剽悍。

地里种田的,街边卖菜的,一查全是军户。

终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他们抵达了辽阳城外五十里的地方。

与现代世界不同,现在辽地的中心,并不是沈阳,相反,沈阳此时的规模还很小,大城市铁岭更是只有卫所兵驻扎的小寨堡,辽地真正的治所,是辽阳城。

而辽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就是燕国的大城,此后几经风霜,到了元朝置辽阳行省的时候平章驻地即在辽阳,随后大明收复辽东,改定辽东都司,总辖辽东二十五卫,辽阳是大明在东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规模和人口都是全辽之冠,号称辽东第一坚城。

而这座第一坚城,城围十六里,城高三丈三尺,城四角各有角楼,有瓮城,城外有活水护城河,城中东西并列钟、鼓二楼和华表柱,辽东都司官署设在南城。

这里是明军在辽东防御体系里最重要的支点,沈阳和开原则是辅助支点,如果失去辽阳,则河东大大小小的城堡再也无力抵抗,大明也无力维持在辽东的统治,只能往辽西战略性撤退,寻找下一个可以依靠的支点。

而女真人建立的后金政权,正是以攻克辽阳为标志,才彻底控制了辽东地区,从此以后明金攻守易势,哪怕有辽西走廊的堡垒群,大明也只能被动防守,无法主动出击。

朱雄英他们到辽阳城的时候,已是天光中垂。

辽阳城,这座边陲重镇,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庄重迎接着朱雄英一行的到来。

城墙之上,旗帜猎猎作响,每一面都绣着繁复的图样,彰显着明军的威严。

城门大开,两旁站立着身着明光铠的卫士,他们神情肃穆,腰杆挺得笔直,仿佛是一尊尊寺庙里的不动明王一般。

城门外,蓝玉早已率众将领等候多时。

随着朱雄英一行缓缓步入城门,两旁的卫士们齐声高呼:“恭迎副帅!”

声音震天动地,回荡在辽阳城的上空,彰显着对这位朱雄英的敬重。

叫的是副帅,而不是吴王,这里面的含义不言自明。

这种排场和尊重,看的自然不是朱雄英的面子,而是蓝玉的脸面。

但换句话说,蓝玉和朱雄英是什么关系?那都不是简单的亲戚关系,而是生死关系!

这是不夸张的,如果以后不是朱雄英继位,就蓝玉这个出身和脾性,大概率会被当成功高震主的典范给噶了。

而反过来讲,如果是朱雄英继位,那么蓝玉只要不干谋逆的事情,以后是一定会配享太庙的,甚至死后直接就被抬进武庙。

所以,现在蓝玉的力量,就是朱雄英的力量,而尊重朱雄英,把他抬到众将仰望的位置,同样也是在抬蓝玉自己的脸面。

蓝玉此时在辽阳城门外早已等候多时,不出城十里,是因为他是大军主帅,朱雄英是副帅,出门相迎可以,但出城十里就坏了规矩。

他也是顶盔掼甲,全副武装。

见到朱雄英,蓝玉的脸上绽放出了笑意,那是一种混合了骄傲与疼爱的复杂情感。

“副帅,你终于来了!”蓝玉的声音浑厚有力。

朱雄英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见过主帅!”

嗯,公共场合要称职务。

蓝玉哈哈一笑,伸手扶起朱雄英,目光中满是赞许:“好!这次出征,你我并肩作战,定要让那些蛮夷知道,我大明的铁骑,不是他们能够阻挡的!”

朱雄英重重点头:“我等此行,誓要扬我大明国威,让李成桂知晓天威不可犯!”

蓝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深知眼前的年轻人虽年轻,却胸怀壮志,绝非池中之物,而这种人,才能够成为一代雄主。

于是,他大手一挥,命人闪开,只见城门后的瓮城里,全是早已列阵以待的将士们,盔甲鲜明,气势恢宏,而嘶鸣的战马,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征程而兴奋。

“这只是一部分。”蓝玉的话语中自带豪气:“辽阳城五万大军,已整装待发,只待你我一同,挥师东进!”

朱雄英望着眼前这壮观的场景,心中涌动的豪情瞬间化作了眼中的坚定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行动,更是他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

与此同时,济州岛上的郑国公常茂,也在南线的釜山展开了登陆行动。

济州岛上并没有持续多久的宁静被紧锣密鼓的准备活动所打破,数千明军将士已经集结完毕,同时,征召的两万蒙古鞑官也准备好了出征。

这些雇佣兵相当兴奋,战争对于他们来讲,就是发财的大好机会。

尤其是这场战争能够确保在不利条件下撤退的时候.郑国公常茂已经明确跟他们说了,如果李成桂带着高丽军队主力来进攻,那么他们只需要防守,守不住的时候,一定可以从港口撤退回来,因为明军舰队拥有制海权。

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整个营地沸腾起来,运输船开始缓缓驶出港口,甲板上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助威。

第二天的早晨,是一个安静的早晨,海上还有着蒙蒙的雾气。

一条鱼从海面上冒出头来,“簌”的一声,捕鱼为生的水鸟就把它叼进了嘴里,水鸟扑腾着翅膀,得意地飞了起来,而就在它转头的那一刹那,瞬间呆住了,甚至于直接张开了嘴巴,把到嘴的鱼都给掉了下去。

侥幸逃得一命的游鱼虽然被刮破了鳞片,但还是奋力朝着深海潜了下去。

而水鸟看到的,正是一支隐藏在雾气中的庞大舰队。

常茂站在船头,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海岸线,釜山的轮廓渐渐清晰,李成桂不会坐视他们轻易登陆,必然在沿海港口都是有所布置的,所以虽然可以突袭,但不意味着能够很轻松地取得战斗的胜利。

当然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占领釜山,更是要在这片土地上树立起一面旗帜,宣告高丽的世子王奭并未放弃,他仍在为复国而战,以此来凝聚人心,让高丽国内的更多人反对李成桂的篡国。

海风愈发强劲,带着几分肃杀之气,吹散了海上的薄雾,也吹散了济州岛清晨最后的宁静。

在这片蔚蓝的海平面上,釜山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渐显露。

“敌军来袭!”

釜山守军的反应很快,随着号角声响起,守军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弓箭手们拉满了弓弦,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而眼见被发现,明军也不再遮掩,随着明军舰队的不断接近,海面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战鼓声。

当第一艘战船进入射程,常茂毫不犹豫地发出了攻击信号。

他们的舰队虽然携带的火炮数量并不多,但这种远程优势,不用白不用。

炮弹如流星般划破长空,带着刺耳的呼啸声,精准地落在了防御工事上,瞬间点燃了熊熊烈火,照亮了整个海岸线。

火光中,守军的防线似乎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但他们并未退缩,反而更加顽强地抵抗着。

而蒙古勇士们则是利用火势的掩护,驾驶着轻便的小船,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岸边,他们的动作敏捷而有力,这些蒙古人可跟草原上的蒙古人不一样,都是会水的。

等到了船都冲不上去的位置,他们直接披着皮甲跃入冰冷的海水,他们的身体仿佛与海浪融为一体,灵活地躲避着海面上漂浮的障碍物,迅速接近着海岸线,这群蒙古人水性极佳,即便是在波涛汹涌之中也能保持惊人的速度和平衡。

而对于蒙古人来讲,先登不是什么苦差事,反而有着大量的奖金,还能合法劫掠港口的财货,所以人人都嗷嗷叫着往前冲,生怕落在别人后面。

双方的交锋异常激烈,兵器相交的声音、士兵们的呐喊声以及受伤者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海面上,战舰也在奋力开火,炮火连天,烟雾弥漫,每一次炮击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岸上的高丽军苦不堪言。

随着战船逐渐靠近海岸,常茂一声令下,明军的弓箭手则利用战船作为掩体,一边发射着密集的箭雨,一边准备登陆,箭矢划破空气,带着尖锐的啸声,射向高丽守军的阵地,迫使敌人不得不低下头颅,寻找掩体躲避这如雨点般的攻击。

在这密集的远程压制下,高丽守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他们依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

很快,明军也如同猛虎下山般坐着小舟冲向岸边,与蒙古鞑官一同展开了激烈的登陆作战。

双方的士兵在沙滩上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明军将士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严谨的军阵,在蒙古鞑官开出的路以后迅速补上去,成为攻坚的主力,而蒙古鞑官则开始向两侧蔓延。

很快,凭借着人数上的优势和精妙的战术配合,明军逐渐占据了上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守军的防线开始崩溃,他们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他们是真的没办法。

但是看着这群嗷嗷叫的蒙古人,他们也很清楚,一旦防线被突破,等待他们的将是屠戮,所以他们依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挣扎,都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

最终,在明军的猛烈攻势下,高丽守军的防线彻底崩溃,他们被分割包围、逐个击破,最终只能放下武器投降或者逃之夭夭。

而高丽世子王奭,也在明军的保护下,在釜山宣布登基即位。

开京城内,李成桂得知王奭在釜山即位,并且有明军的支持,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坐在王位上,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愤怒、不甘,更多的是忧虑,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开开心心切蛋糕,结果切出来个小强一样,还特么是半截的!

一瞬间,李成桂感觉王位都没那么爽了。

“诸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李成桂目光扫过下方的群臣,尤其是南訚、郑道传、赵浚等心腹文官,以及一直站在他身旁的李芳远。

南訚率先出列,眉头紧锁。

“王上,此事非同小可,伪王王奭在大明支持下即位,无疑是在向您挑衅但现在糟糕的是,伪王王奭是有一定号召力的,此举必将引发国内人心浮动,那些对王上心存不满的势力,定会借此机会兴风作浪。”

郑道传接过话茬,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不错,王上,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稳定人心,同时整顿军队南下,伪王王奭绝对不能留,如果他一路顺利北上,到时候半个朝堂都会倒戈。”

“什么措施?”

“清洗王族和旧贵族。”

郑道传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狠辣,不愧是能背叛自己师父的男人。

实际上,郑道传和李成桂的主要政敌关系都相当的深,他青年时拜李穑为师,当时他与同门切磋琢磨,文章令同门折服,但是他当时学的还是研习词章之学,后来听到同学闵安仁说郑梦周在研究性理之学,并推荐《中庸》《大学》两书,于是他开始接触性理学,作为半个师父,在郑道传按儒家教条庐墓三年丁母忧的时候,郑梦周寄给了他亲自批注的《孟子》一书,郑道传每天都读,努力研读儒家经典,最后通过科举入仕,作为新兴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而与守旧的世家大族对立,还因此遭到流放。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最后却在政治上与李穑和郑梦周决裂,投靠李成桂并辅佐他推翻高丽,如今郑道传因佐命开国之功,被封为“奋义佐命开国功臣”,排名功臣第四,仅次于裴克廉、赵浚、金士衡,拜门下侍郎赞成事、义兴亲军卫节制使,封奉化君,负责新朝典章制度的创设,也算是一朝入青云了。

而在现代世界的历史上,也正是他怂恿李成桂做好与大明撕破关系的准备,训练士兵,教授阵图,以备攻辽。

所以这时候郑道传就显得非常激进。

然而对于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加大清洗力度,李成桂却非常慎重。

毕竟,当初李成桂扶持恭让王的时候,李穑等人就希望借助大明的力量来阻止李成桂的篡国阴谋,但因为是高丽国王的更迭,属于王室内部问题,所以大明的态度是“立亦在彼,废亦在彼,中国不与相干”,但如今不是高丽王室内部的更迭了,大明有了出兵理由并且已经干预,在这种外部高压的情况下,李成桂一方面怕内部高压就直接炸了,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不先下手为强,内部会出乱子。

“王上,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

赵浚则显得更为冷静,他思考了片刻方才继续说道:“我们应尽快发布诏令,阐明王上受禅的正统地位,但是不能加大对内的镇压力度了,要全力对外.既然跟大明撕破脸皮,那就不能再犹犹豫豫了,安顿好内部,哪怕有所妥协,才能放心与大明全力一战。”

李芳远一直没有开口,此刻他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圈,然后沉声道:“父王,儿臣以为,仅仅依靠安抚或镇压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雷霆行动击败釜山的敌人,展现出强大的军力,才能让国内那些蠢蠢欲动之人望而生畏.但是,釜山也有可能是个陷阱。”

“陷阱?”李成桂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欣赏。

如果仅仅是求战,那么什么,但既然能看出这一层,这个儿子,头脑不简单。

“不错。”李芳远点点头,说道,“兵法有云,攻其必救。明军既然明目张胆地进攻釜山,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利用我们的必救心理,为北路的明军做牵扯,一旦我们全力南下,那么北部的防御就会空虚,而如果无法快速击败釜山的敌人,很快北路的明军就会直驱开京。”

“那有没有可能,明军打算从其他港口大规模登陆?”李成桂带着几分考校的意思问道。

“不太可能,明军没有那么多的船,很多日本商人都说,明军的主力舰队,现在在南洋,半年前刚打了一场大海战,明军舰队肯定需要修整,不太可能千里迢迢北上。”

李芳远说的有理有据:“而且,即便明军舰队真的北上,釜山跟其他港口,也不是一回事釜山距离太远了,我们反应不过来,但是在中部,只要登陆,很容易就被我们的骑兵击败在平原上,然后赶下海,毕竟船是带不了太多战马的,而我们的骑兵则可以快速机动。”

李成桂听着众人的意见,心中逐渐有了计较。

“好,既然事已至此,我们便双管齐下。南訚、郑道传,你二人即刻起草诏令,稳定人心,同时加强开京的控制,该杀的杀,现在不是温情脉脉的时候了;赵浚,你负责筹备辎重,除了要给南边供应,也要给北面准备好。”

说到这里,他转向李芳远:“芳远,你即刻带领三万骑兵与两万步兵前往前线,亲自指挥对釜山的行动,记住,不仅要夺回失地,更要让那些支持王奭的人知道,谁才是高丽真正的王!”

三万骑兵,基本上就是李成桂麾下一多半的机动力量了,而半岛南方的地形,虽然也有很多山脉,但山与山之间,是有道路交贯的,交通条件跟崇山延绵的北方相比那真是相当不错,所以骑兵辅以步兵的机动兵团,很快就能抵达釜山。

而这次是李芳远单独领兵的难得机会,他的心里真的是憋着一股劲儿证明自己。

李芳远领命,大声道:“儿臣定不辱使命,将伪王王奭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李成桂对于儿子的态度很满意,毕竟有放心的人能代替自己南下,对于他来讲是极好的。

这里面,一方面是军事上的考量,必须他来坐镇中部来统筹南北战事,庙堂上也需要他镇住这群人避免大规模叛乱的发生,另一方面就是他个人的因素坠马的伤势还没好利索,伤筋动骨怎么都得一百天,要是强行动一动,他以后估计就得永远瘫在床上了。

第316章 朱元璋驾崩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矿第41章 北失南补第305章 “风林火山”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130章 蓝玉案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260章 太湖虫洞的开启第261章 第一条铁路建成第281章 半岛博弈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285章 一战出双王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271章 旧港宣慰使司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296章 南北朝第283章 女真人的袭扰第316章 朱元璋驾崩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265章 风中残烛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第310章 筹谋第260章 太湖虫洞的开启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280章 开京事变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317章 新时代的到来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270章 怒海惊涛,舰队决战!第300章 烈焰焚尽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263章 淡马锡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74章 应天府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涡的秘密?第196章 保险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307章 关东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89章 支援舰队的到来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314章 灭亡室町幕府第291章 决战大同江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192章 父与子第299章 兴福寺之战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