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朱棣的求证

第30章 朱棣的求证

燕王朱棣龙行虎步地行走在皇城中,然而此刻他的心头却笼罩着一层阴霾。

原因无它,只是因为朝野间传言如沸,都说“圣孙送药”一事离奇诡异,甚至在民间的流传热度已超越了昔日宋朝的宫廷疑案《狸猫换太子》.阴魂伪装、药石之疑,种种猜测在他心头萦绕。

虽然朱棣新近纳入麾下的僧人道衍曾对此事有所言语,但朱棣对他尚存疑虑,难以全然信服,再加上很多勋臣不方便问,都托他问问,故此,他决定亲自前往东宫,私下向他的大哥太子朱标求证此事真伪,是不是如当日父皇在宴会上所说的那般。

突然,前方一阵骚动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几名胖大的妇人,粗手粗脚地拖着一个宫女往外拽,那宫女身材纤薄,双手死死抠住砖缝,指尖已是血肉模糊,然而她的挣扎在那几名妇人的蛮力面前却显得相当无力,两下就被拖走了。

这个宫女的嘴被布条堵住,只能发出“呜呜”的哀鸣,见到朱棣,她混杂不清的呼救声更大了。

朱棣眉头一皱,上前几步,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几名妇人见状,慌忙行礼,其中一人解释道:“回禀燕王殿下,这宫女诽谤皇后娘娘,我等奉命将她拖下去行刑。”

“诽谤母后?”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她说了什么?”

“她、她传言说马皇后的魂魄已被地府鬼怪取代,如今的马皇后已不再是昔日那个慈祥仁爱的皇后娘娘了……”

那妇人声音越来越小,显然是被朱棣愈发攀升的气势所慑,这不是她的错觉,而是真的随着情绪的变化,朱棣身上那股经历了战场厮杀所磨练出的杀气,已经压抑不住了。

闻言,朱棣顿时怒火中烧,他向来对皇室尊严看得极重,怎能容忍这等荒谬之言在宫中传播?他当即拔出腰间匕首,那是他行军就餐时用来割肉的匕首,锋利无匹。

朱棣扯出对方嘴里的布条,只是一刀割掉了那宫女的大半块舌头,随后任由她在血泊中挣扎。

这一幕让周围的宫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再出声,朱棣冷冷地扫了她们一眼,用靴子底碾了碾那半块舌头,转身继续向东宫走去。

宫内外的谣言如野草般疯长,朱棣虽行事果断狠辣,但此刻不知道真相究竟如何的他,内心也难免惴惴不安起来。

大家不信皇帝的话也是有原因的,迷信归迷信,但谁都不是傻子,这种听起来就很离奇的事情,确实很难让人相信其中不是另有原因,至少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嗯,心思简单的人在大明宫廷混不下去,但心思复杂同样意味着有些简单的事情都会主动往复杂方面去脑补。

皇宫的格局很简单明了,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然后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这是皇宫的核心部分,内廷则有干清宫和坤宁宫这两处帝后居所,以及东西六宫。

终于来到了东宫门前,朱棣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后才抬步走了进去。

朱棣的忽然拜访显然有些出乎东宫宦官们的预料,他们连忙通知太子一家人,而后朱标在东宫的主殿接待了朱棣。

“四弟,住惯了蒙古人的皇宫,来大哥这东宫可就局促得多了啊。”

“大哥说笑了。”

两人闲聊片刻后,朱棣便迫不及待地私下向朱标询问起“朱雄英在地府显灵”的事情来。

“四弟,你是不是代表那帮勋贵来问的?”朱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问道。 朱棣尴尬地点了点头:“确实有很多勋贵对此心怀疑惑,二哥三哥和五弟也是,他们都不敢来问,我就替他们问问,若是有冒犯之处,还请大哥海涵。”

朱标了然地点了点头,他对弟弟们都是极好的,只不过年纪渐长,随着威严日盛,很多弟弟不如小时候那般对他亲近了,只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朱棣才敢主动来问他这话。

“没错,英儿确实在地府显灵了,还救了母后的性命。”

接着朱标便详细描述了自己之前在钟山看到的情况,以及朱雄英如何显灵送药的经过。

复述了一遍当时的过程,朱标还是有些心有余悸:“英儿这孩子真是关键时刻出手啊!若不是他及时显灵送药,母后的性命恐怕就难保了。”

听闻此言,朱棣心中好奇更甚,他忍不住问道:“大哥,那药究竟是何物?竟能有如此神效?”

朱标摇了摇头道:“具体是何物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那是几种极为珍贵的灵药,其中有一味名为‘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好霸气的名字!”

朱棣有些惊讶又有些眼馋,心中飘过一个念头.若是能给明军都装备上这种“生死人、肉白骨”的神药就好了。

“那是当然。”

说到这里,朱标顿了顿又补充道:“四弟啊,我看你们也别再疑神疑鬼了,雄英这孩子虽然早夭,但他一直关注着这大明的江山,他的心意我们应该领会才是!”

在谈话间朱棣也注意到了陪坐在一旁的太子妃吕氏的笑容有些僵硬,显然她对于这场谈话以及“圣孙送药”一事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坦然接受,但朱棣并没有说什么.毕竟这是东宫内部的事情,他作为外人还是少掺和为妙。

更何况他现在最关心的也不是如何验证“圣孙送药”一事的真伪,而是背后隐藏着父皇的什么深意。

而就在这时,忽然有宦官来报。

“太子殿下,陛下急诏,请您去钟山圣孙坛。”

“有给在京诸王的吗?”

看着朱棣,宦官连忙道:“也有人去寻了。”

“事不宜迟,四弟我们一起走吧。”

朱棣跟着朱标匆匆走了出去,外面自有属官在准备车马。

或许这次跟着大哥一起去钟山,就能知道这些事情的真相了。

想到这里,朱棣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丝期待来

(本章完)

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175章 鬼市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78章 下下签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61章 朱允熥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36章 告白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21章 名为“空印案”的未来天机信息!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