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鹿死谁手(五)

侯大勇飞一般冲出了府门。

大梁城笼罩在黑暗之中,原本挂在天空中的明月和稀少的星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而绝大多数的大梁百姓都陷入了沉睡之中,对天空的变化一无所知。

“风之子”很少能在城中纵情奔跑,如今街道上空无一人,在主人的命令下,“风之子”带起一阵疾风,在大街上急奔而过。

一道闪电如愤怒的长剑,从天空深处直击而下,把黑沉沉的大梁城照得一片惨白,侯大勇带着几名侍卫正好经过归云寺,突如奇来的雷电击中了寺庙的飞檐,飞檐掉下了一大块,砸在地上,发出了“轰”地一声巨响。

侯大勇的坐骑“风之子”也算是老行伍了,它也没有意识到平和的大粱城会突然间电闪雷鸣,当飞檐落地的时候,它也被吓了一跳,长啸一声,猛地向上一跃,若不是侯大勇骑术精绝,早已被“风之子”抛在了地上。

天人感应!柴荣有难!

侯大勇出门之时,已有不详的预兆,此时见到老天又突发淫威,心尖尖更是就揪紧了。

几匹马快如发疯一般向皇宫奔去,马蹄声急,和阵阵雷声相和。

来到宫中之时,符皇后、柴宗训正跪在床头,柴荣紧闭着双眼,一日不见,似乎又瘦了许多,往日英俊、睿智的一代神武之君已经消耗了他所有的精力,无助地躺在了床上。

范质、王薄、魏仁浦、赵匡胤、王著五人陆续来到了宫中,符皇后挪到床头,凑在柴荣耳边低低地说了一句。

柴荣猛地睁开了眼睛,翻身从床上撑了起来,他迅速地扫视了众臣一眼,眼光居然凌厉如初,柴荣高举着手,指着跪在地上的二字柴宗训。道:“众臣辅”。

众臣都尖着耳朵听着柴荣说话,可是柴荣说了三个字以后,就停了下来,保持着这个姿势一言不发。

也不知过了多久,符皇后一声凄厉的哀嚎,在空荡荡的大殿中猛地响起。

侯大勇一阵昏眩:自从自己来到了大周以来,历史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是对于柴荣来说。历史还是如约而至,如怪兽般吞噬了柴荣三十九岁的年轻生命。

五代最英明的君主。就这样去了!

往日辉煌大气的大殿突然间蒙上了一层阴气,侯大勇不自觉得摸了摸插在怀中的手枪,这枪是阳刚之物,能去了这殿中火气。

很快,在范质地安排之下,整个帝国都在为柴荣的丧事运转。

皇帝在帝国里是绝对的稀少物,驾崩自然也成为和火山喷发一样极为罕见的事情。物以稀为贵,帝王的葬礼就变成了世界上最严肃、最繁琐、最细致的事情,只有如宰相范质、翰捧学士窦俨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驾驭。侯大勇已被这些程序弄得昏头转向,而且他还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当着提线木偶。

七月六日,范质宣遗旨。梁王于枢前即皇帝位,服纪月日一依旧制。

七月二十六日,翰林学士、判太常寺事窦俨上谥曰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八月中旬,幽州守将韩通、沧州守将袁彦、坐镇潞州的张永德分别向大粱发回急报,契丹军和北汉军正在边境聚集大军,小股敌军正在不断渗透。

长江水师已数次和南唐水师交手。互有胜负。

狼烟又起!

八月二十日,中书门下,几位宰相聚在前堂,范质坐在了正中地位置,这是柴荣驾崩以来第一次全体宰相聚集在一起议事。

在柴荣当政之时,为了防止权臣的出现,首辅之位早已取消,而是由宰相们轮流当值,轮到哪一位宰相当值,哪位宰相就是首席宰相。但是。在柴荣遗诏中,范质却被任命为首席辅政大臣、首席宰相,这样一个任命,变相地恢复了首席宰相制度。

范质把几份紧急公文往桌上一拍,怒斥道:“北汉、契丹趁我朝新丧之机,大举犯边,实是狼子野心,若不给以迎头痛击,定然有损我朝天威。”

在五位宰相之中,侯大勇是由军事将领入阁拜相,对于军事他最具有发言权,等到范质话音停下来,就接口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高平之战,契丹并未出全力,只是派兵助战,而这一次,契丹国主耶律述律为报幽云十八州被夺之耻,亲自率上京辽兵近十万,绕道西京,借道北汉东北地代县,直逼我境,北汉也趁火打打劫,派出大将刘继业领兵三万,已到达了团柏,此战之凶险,比起高平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侯大勇话中还有另一层意思:当年高平之战,大周新继位者是柴荣,柴荣此时已满三十二岁,领兵打仗多年,积有威名,对部下有极强的统御力,而此时新君还是一个童子,他根本无法有效地统御三军,这是当前大周和契丹相较最大的劣势。

众位宰相都知道这个情况,大家都有些忧虑。

王著淡淡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何必忧心忡忡。”王著是柴荣藩底旧人,为人最是散慢,又喜饮酒,柴荣心底十分信任他,却一直让他做一个不大不小的闲散官,但是真正在托孤之时,柴荣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王著。

王著在朝中不显,但是范质却是柴荣的近臣,对王著极为熟悉,此时见他说得如此轻巧,就道:“若只有一面之敌,我也不至于如此着急,南唐水师近日也在蠢蠢欲动。”

王蒲曾经参加过南征之战,对南唐水师很是不屑,“有我长江水师驻于江上,南唐水师就算有八个胆子也不敢妄动,范相多虑了。”

范质解释道:“此次南唐水师有些不同了,林仁肇是南唐水师主将。”

林仁肇能征惯战,和大周军交手屡有斩获。在南唐军中享用极高的威望,大周水师亦对这位南唐骁将又恨又怕。古来有一名话,叫做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林仁肇是员勇将智将,在政治上却颇为迟钝,数以将非李璟身边的小人。

大周朝为了削弱南唐水军的实力,亦派细作到南唐不断散布林仁肇拥兵自重地谣言。这个谣言被皇甫继勋等人利用,李璟于是给了林仁肇一个闲散之职。在南唐与大周的三年大战中。南唐名将林仁肇都在作壁上观,看着原本纵横长江无敌手的南唐水师被大周新建水师打得丢盔卸甲,林仁肇满身是计却无人问津,急怒之下一病不起。

这一次林仁肇被起复重用,全仗了李煜之功,南唐主李璟听到了大周军攻占了幽州的消息之后,当场就软倒在地。卧床不起,把国事交与了李煜。李煜初接国事,颇有些雄心壮志,接见了北汉的密使之后,亦动了北伐之心思,有了这个心思,他立刻起用了被弃之不用地南唐名将林仁肇。令他为水师主将,策应北汉攻势。

王蒲也听过林仁肇的名头,他嘴上并不服软,道:“李璟已被我军吓破了胆,若是重新启用林仁肇为将,如今南唐恐怕是由李煜来执掌,李煜这个无知小儿。不给他历害瞧瞧,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侯大勇脑袋在急速地转动,自从柴荣死后,他就寻找黑雕军南下大梁地机会,此时,飞鹰堂已经重新活跃起来,远在灵州的军情营也正式踏入了中原,两个系统都带来了北汉、南唐、契丹以及西蜀的兵力调整详情。因此,侯大勇对天下形势是了如指掌:大周朝攻破了幽州,带给四方的震动实在太大。北汉、南唐、西蜀等势力为了自保,已开始呈联合之势,这就如战国时代,各国联衡以制强秦。

自从当上了首席宰相之后,范质无形之中多了一分威严,他不疾不缓地道:“赵枢密使到了没有?”

这一问,却没有明确是在问谁,首席宰相有一个很重要的权力,就是主持中书门下的议事会,掌握了这个话语权,很多事情就有了操纵地余地。

中书门下,是宰相地办公地点,此时众人讨论地问题涉及到国家机密,无关人等全部回避,因此坐中之人全是宰相之尊,对于范质相询,他们之人没有一个回答。

无人回应,这在范质的意料之中,他缓缓地扫视了一边,最后看着王著,道:“请王相派人催催赵枢密?”

若柴荣仍在,王著身份自然不一样,此时柴荣已死,王著在朝中根基不深,范质就点了他的名字。王著淡淡一笑,起身走出门外。

范质又对魏仁浦道:“魏相,你有何良策?”

魏仁浦虽然曾经担任过枢密使,但是从来没有亲自带兵,也没有指挥过大的战役,对具体作战他甚少发言,可是担任枢密多年,魏仁浦对大形势还是极为了解,略一思索,道:“大周面临四个敌人,这四个敌人有强弱之分,契丹最强,北汉次之。”

“南唐虽富,就算有林仁肇这等骁将,却隔着长江,难以憾动实力强大的大周长江水师,南唐对我无甚威胁。”

“西蜀虽有异动,但是李重进将军扼着秦州咽喉,西蜀军根本不能越过秦岭,南唐、西蜀不足忧也。”

范质极有风度地点头道:“魏相说得有理。”

范质和魏仁浦原本就是同级的宰相,此时范质极有派头地点评魏仁浦的观点,就有些上下级谈话地味道,魏仁浦是小吏出身,最精于察言观色,对官场的潜规则知之甚深,心思也隐藏得极好,他听出了范质话语中地意味,不露声色地坐在位中眼观鼻、鼻观心,如入定的老僧。

魏仁浦心里早有定计:范质是首辅宰相,侯大勇是刚刚立有大功的强势宰相,而且是皇族成员,从历史经验来说,一山难容二虎,范质和侯大勇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冲突,此时,最好的策略就是壁上观。

王薄在第一次南征之际,曾因过失受到过责罚,后来官复原职之后,在宰相中排名就落在侯大勇之后,此时,他抱着和魏仁浦相同的心思,稳座不言。

“魏相说得有理。”范质再次强调了一遍,又道:“契丹军才是大周最大地敌人,我军的重点在北方,必须立刻派出能征惯战的勇将率领禁军前往潞州迎战。”

话音刚落,门外响起了一个响亮的声音:“末将赵匡胤愿意率军迎战契丹人。”虽然是在大粱城里,身为枢密使的赵匡胤仍是一身戎装,大踏步地走到了范质身前。

范质闻言“哈、哈”大笑,道:“赵枢密向来是军中先锋,南征北讨,立下战功无数,由赵枢密领兵出征,定然能够旗开得胜,驱逐契丹人,保我边境平安。”

范质当上了首席辅政大臣,深感责任重如泰山,他为相多年,门生故吏遍及朝野,可是军中主将除了韩通以外并无心腹,因此心中极不踏实,为了笼住大周军队,范质已数次试探赵匡胤,两人一拍即合,已形成了初步的同盟,此次出兵潞州,两人事前已多次密谋。

侯大勇暗自叹息:自己千方百计削弱赵匡胤的兵权,谁知此人当真了得,竟然又通过如此方式重获兵权,自已与他地斗争真的是不可避免吗?

范质扫视众位宰相,道:“契丹军势大,前锋已至白马岭,事不宜迟,就由赵枢密为讨虏大将军,率禁军五万北上邢州,沧州袁将军率沧州军二万赴定州,契丹大军向来不带粮草,不耐久战,此役只须守住险关,契丹人自然会无功而返。”

“抽调大名府、澶州、曹州、德州四节镇兵马,共三万人,组成后军,由羽林都指挥使韩令坤为后军统帅。”

“汴河水师沿永济渠北上,军粮积聚于德州。”

范质说到这,稍稍顿了顿,道:“众相若无异议,就请陛下发诏。”

第10章 中牟县令第16章 人事安排第188章 庙堂之高(十六)第120章 经营同心(六)第30章 决战凤州(十)第153章 争夺河套(十八)第334章 荡尽群雄(十一)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97章 庙堂之高(二十七)第198章 庙堂之高(二十八)第5章 遇到商队第1章 飞机失事第83章 风云再起(六)第15章 接管刘府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87章 风云再起(十)第249章 鹿死谁手(十二)第178章 庙堂之高(五)第45章 狮熊争霸(二)第120章 经营同心(六)第2章 草原生活第151章 争夺河套(十六)第54章 回鹘商队(二)第100章 鏖战西北(十三)第252章 鹿死谁手(十五)第353章 荡尽群雄(三十一)第80章 风云再起(三)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5章 道士陈抟第6章 粮食问题第4章 黄牛军寨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134章 经营同心(二十)第17章 决战凤州(一)第332章 荡尽群雄(九)第280章 鹿死谁手(四十四)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81章 风云再起(四)第18章 决战凤州(二)第187章 庙堂之高(十五)第365章 荡尽郡雄(四十三)第256章 鹿死谁手(十九)第56章 回鹘商队(四)第125章 经营同心(十一)第142章 争夺河套(七)第165章 争夺河套(三十)第222章 决战幽云(十三)第86章 凤云再起(九)第208章 庙堂之高(三十八)第102章 鏖战西北(十五)第365章 荡尽郡雄(四十三)第103章 鏖战西北(十六)第196章 庙堂之高(二十六)第175章 庙堂之高(二)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54章 回鹘商队(二)第139章 争夺河套(四)第217章 决战幽云(八)第83章 风云再起(六)第24章 决战凤州(八)第15章 接管刘府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54章 争夺河套(十九)第189章 庙堂之高(十七)第204章 庙堂之高(三十四)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69章 争夺河套(三十四)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91章 庙堂之高(十九)第213章 决战幽云(四)第85章 风云再起(八)第334章 荡尽群雄(十一)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158章 争夺河套(二十三)第14章 攻城为下(二)第235章 决战幽云(二十六)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49章 争夺河套(十四)第281章 鹿死谁手(四十五)第8章 商队北行(一)第173章 争夺河套(三十八)第337章 荡尽群雄(十四)第337章 荡尽群雄(十四)第244章 鹿死谁手(六)第272章 鹿死谁手(三十五)第175章 庙堂之高(二)第13章 攻城为下(一)第49章 回鹘大军(三)第266章 鹿死谁手(二十九)第191章 庙堂之高(十九)第368章 荡尽郡雄(四十六)第46章 狮熊争霸(三)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3章 小人难防第14章 攻下沧州第131章 经营同心(十七)第2章 黑雕新军第366章 荡尽群雄(四十四)第133章 经营同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