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梁城内(一)

符英进宫,每天陪着大姐说话,聊小时候的趣事,谈怀孕的体会,还悄悄议论各自的家庭生活。每天符英都在符皇后宫里用餐,在符英的带动下,符皇后也勉强吃那么一点。这样一来二去,符皇后的病情慢慢好了起来,半个月后,符皇后就可以由宫女扶着在花园中散步了。

符皇后生病这一段时间,柴荣让太医们吃够了苦头,符皇后病愈后,柴荣想到太医们脸上的青肿,有些内疚,作为补偿,每位太医都得到了甚为丰厚的赏钱。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太医们虽然最终都没有弄清楚符皇后得的什么病,病治好后,众太医都争说是自己所开药方的疗效。许多太医都为符皇后开过药,起决定作用的是哪一位太医的药,大家争论不休,但最后还是不得而知。有位太医最爱动脑筋,天天苦思冥想,忽然灵光一闪,想到符皇后的病,是在符英进宫后才渐有起色,而符英怀有身孕,“定是符娘子进宫,为皇后冲了喜。”这位太医想到此原因,高兴地从床上蹦了起来,从此,这位太医每遇棘手的病例,必要祭出冲喜这个绝招,成为冲喜派的开山鼻祖,冲喜也成为一个毫无道理的民俗流传至令。

皇后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西线捷报频传,毁佛而造的周元通宝在市面上流通起来,元稹的《均田图》也颁布于天下。一件接一件的好事,让柴荣的心情,就如八月天喝了一壶冰水,腊月天吃了一锅滚烫狗肉汤,爽到了极点。

八月十四日,是符皇后的生日,柴荣特意放下手中公事,早早地回到了宫中。符皇后知道柴荣不喜奢侈,再三斟酌后,订下了菜谱,让御膳房为晚餐准备三个荤菜、六个素菜,三盘糕点。

荤菜中除了柴荣和符皇后都爱吃的吴茶虾仁和扒广肚外,还加了一道御土荷叶鸡。此菜得名,还有一段故事。柴荣早年家道沦落,他曾在各地经商。一日因为急着赶路,错过了村店,正在饥肠辘辘之时,闻到一阵阵香味,柴荣遁着香味寻去,见两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烧起一堆火,刚好烤熟一只江湖中有名的“叫化鸡”。两名年轻人见到柴荣,极为豪爽地撒下一只鸡脚,请其同享。两位年轻人,一位姓向名训,一位姓曹名瀚,后来都成为柴荣的心腹大臣。但在当时,向训、曹瀚的生活比柴荣好上许多,两人都是富家子弟,闲来无事,偷了农庄的两只公鸡,在村外做叫化鸡。三人年纪相若,交谈甚欢,竟一见如故。汉初,太祖郭威当上枢密副使后,柴荣成为左监门卫将军,向训、曹瀚两人便投奔了柴荣,成为柴荣得力干将。

柴荣称帝后,仍然念念不忘以前吃过的叫化鸡。符皇后心细如发,知道这一段历史后,常让御膳房做这一道菜。御膳房自然不会照搬如此简单之菜,几位大厨将此菜进行了改良,做法上有了一些小的改动。大厨们先将宰后的野鸡,取出内脏后洗净,不褪毛,用荷叶包好,再用黄泥糊好,放在火上烧熟后,摔开泥土,鸡毛随之脱落。包荷叶就是大厨和叫化子不同之处,叫化子做此菜是为了方便,而大厨是为了艺术。因选用皇宫特有的黄土、泉水和湖内的荷叶作辅助,故名“御土荷叶鸡”。荷叶鸡味道鲜美,尤其是那一股淡淡的、似有若无的荷叶幽香,更是回味绵长。但是,柴荣仍然喜欢叫化子的做法,只是他见到符皇后喜欢这样吃,也就假称喜欢。

符英来到大梁后,住进了皇宫内,每日到大姐处,陪大姐聊天、散步,和柴荣常常见面,日渐熟悉了,多了几分亲近,少了一些畏惧。

柴荣是平民帝王,身上带着浓厚的平民习惯,回到后宫,特别是和皇后、小儿宗训在一起,柴荣不自觉就会放下皇帝的威严,和妻子有说有笑,尽享天伦之乐。柴荣原配妻子是彭城县君刘氏,柴荣和刘氏生有两个儿子,一名叫宜哥,另一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未取名字,刘氏和这两名未成年的儿子均死在当时汉帝刘承祐手上,这是让柴荣刻骨铭心的痛苦。从那以后,柴荣对小孩子以及怀孕女子有一种特别的关爱。符英相貌俏丽,谈吐文雅,见识不凡,柴荣对这位小姨子很是喜爱。

柴荣对符英友善,早让宫女太监们看到眼里,因此,对符英极为殷勤,朝中大臣大多有相好的公公,所以,大臣更是对侯大勇高看一眼。

柴荣来到符皇后处,脱下朝服,换上青色的便装,便装是柴荣最爱穿的胡服样式,衣袖、腰身都收得很窄,衣领是一个小翻领。符皇后和符英早就在花园处摆了一张檀香木的小圆桌,已摆好糕点,等着柴荣。

符皇后今天特地把小儿子柴宗训接了过来,柴守训是柴荣和符皇后的儿子,广顺三年八月四日,生于澶州之府第,现在两岁多,宫女带着他,在花园里玩过兴致勃勃。看到柴荣过来,张开胖乎乎的小脏手,抱住了柴荣的大腿,用稚嫩地声音道:“父皇,抱我。”

柴荣抱起柴宗训,亲了亲小脸蛋,符皇后见柴宗训的小脚在柴荣衣服上蹭来蹭去,把柴荣才换的干净衣服弄脏了,便伸手抱过柴宗训,道:“下来玩。”柴宗训在父亲身上正玩得高兴,拉着柴荣衣服不放,同时“哇哇”哭了起来。符皇后连哄带骗,柴宗训才让宫女带着到一边去玩。

柴宗训被哄走后,柴荣才得以入座,他举起酒杯,高兴地道:“娘子久病初愈,这个生日要好好庆祝一番。”

符皇后举起酒杯,充满柔情地看着英气勃勃的夫君,道:“大病之中,我还以为过不了这一道坎,真是舍不得郎君和宗训。”符皇后想到病中的心境,眼睛又湿润起来,“小女子定是上辈子积了德。病中我常想,嫁给郎君已有三年了,有这三年,我也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我知足了。”

柴荣见爱妻泪眼朦胧,雪白的脸上,挂着一滴晶莹剔透的小泪珠,伸手过去,擦去泪珠,然后握住妻子的一只手,道:“陈抟道长曾说我还能活三十年,三十年已够用了,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娘子要陪着我建起一个大好的河山,以后不要说这种傻话了。”

柴荣夫妻俩自顾自说着情说,把符英感动得一一塌糊涂,肚子里的小家伙也来凑热闹,又开始在肚子里拳打脚踢。符英用手抚着肚子,心中又想起了在远方艰苦作战的侯大勇。符英长于官宦之家,对于官场之道,从小耳濡目染,颇知进退,她虽然心中思念郎君,但是,柴荣有个规距,不准后宫参政,因此,符英从来不在柴荣面前提起侯大勇。

酒过中旬,一直有说有笑的柴荣突然一本正经地对符英道:“当年朕在德州遇到侯郎时,侯郎单人匹马冲出沧州城,朕就觉得侯郎不是凡品,二年来,侯郎果然屡立大功,这次西征功劳也不小,看来朕的眼光不错。现在秦、成、阶、凤四州初定,蜀军聚兵屯粮于剑门、白帝,形势不容乐观啊。”

符英惊讶地抬头看着柴荣,心知柴荣定有重要之事,否则不会突然谈到国事。

柴荣接着道:“侯郎到大周不过两年,已升到高位,若不多立功劳,则难免有人不服。”柴荣说到此,略为停顿,看了符英一眼。

符英极为机灵,道:“为国效力,那是侯郎的本份。侯郎立功,我也脸面有光。”

柴荣微微一笑,已转换了话题,道:“若符娘子怀的是儿子,便作为朕的养子,朕给他取名为侯宗林,若是女儿,则朕收为养女,取名侯宗琳。”

符英听了很是意外,偷看大姐,大姐是满脸笑意,看来两人早已商量好了。

酒宴完后,两个贴身使女护送着符英回到房间梅苑别宫。

小莲子坐在院子里,呆呆地看着满天的星星,没有听到符英进院子的脚声。符英来到小莲子身后,小莲子仍没有发现,符英道:“小莲子。”

小莲子听到有人说话,吓了一跳,回头见是符英,拍拍胸口道:“真吓了我一跳。”

“你坐在这里想什么,信到了没有,我们脚步声这么大,你都没有听见?”

小莲子道:“今天杨公公带回一封信,我按娘子的吩咐,给了杨公公十两银子。”又道:“我没有想什么啊,符娘子你看,今天的星星真美啊。”说完,小莲子脸已微微红了起来。

信是孟殊写的,很短,只有一行字,“下官和许庆管家已到大梁。”符英把信件放在桌上,又取了一张纸,写道:“明天上午,富掌柜、孟校尉、许管家在富家大院等我,有事相商。”

富家商铺生意已经红遍了大周,每天利润惊人。现在,侯大勇西征未回,符英有身孕,而且住在深宫,所以,富巩实际控制着大笔财产。

符英来到大梁富家院子时,见到富巩买了数十名奴仆,心中就有了警惕,象富巩如此身份之人,买几名或十几名奴仆来照顾生活是必要的,但是,仅在大梁一个院子就买了数十名奴仆,则富巩有些出格了。

符英觉得每天经过富巩之手的财物太多,自己无法亲自查看富家商铺的各项进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符英觉得这样不是办法,思来想去,心生一计。符英决定把富家商铺的生意一分为三,富巩主要经营纸张,孟殊经营铁器,许庆接手孟殊的商队。

符英敢于出面决定此类大事,一方面是因为符英是女主人,还是皇后的妹妹,身份高贵,而且防御使明确交待富家商铺大事由符英决定;另一方面,唐、五代甚至到了北宋,女性社会地位较高。程朱理学发展到南宋后,女性才受到了极大的压制,这和南宋当时的政权有关。南宋是个懦弱的王朝,打不过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常受到少数民族的痛殴,常打败仗的男子们自然阳痿,为出胸中的恶气,只有拿比自己弱一点的女子开刀,男人们翻开各种古书,遍找理论,却有点失望,古书中并没有太多适合捆绑女性的工具。不知那一位偶然间发现,现成的程朱理学竟然比较适合折磨女性,于是,程朱理学便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男女授受不亲、笑不漏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贞洁牌坊、裹脚布”等等破烂规则,渐渐成为社会规范。也就是从南宋开始,曾经鲜活的女性越来越少,而更多的是小脚老太、烈女、猪笼和贞节牌坊。

符英让宫中的杨公公帮忙传信,杨公公曾受过符皇后的恩惠,而且每次传信,符英总有一笔赏钱,所以,杨公公对于带信一事很是热心。

第二天,符英借故出了一趟皇宫,来到富家大院时,富巩、孟殊、许庆三人已在大厅等着她。符英到皇宫后,大姐送了她很多漂亮衣服,今天要出宫办事,符英特意穿了一件大袖衫裙,并佩以披帛。髻上戴了一顶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两鬓还插有金黄色的簪钗,耳边及颈项各佩精美的玉饰,足穿翘头软锦鞋,显得雍容华贵,明艳照人。

富巩到了大梁后,凭着雄厚的财力,常常混迹于各种高栏的酒楼及勾栏之地,因其出手阔绰,得到了“赛孟尝”的美称。有了钱的富巩见惯了各色美女,他最喜欢因获罪而成为官奴的贵族女子,看着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贵族女子匍匐在自己脚下,富巩只觉得痛快无比。

富巩在符英低下头,心里却想象着符英穿上舞女的衣服,跪在自己身边的样子。

三人行过礼后,符英开门见山道:“富家商铺现在生意做得好,富掌柜功不可没。但是,现在富家商铺分店多,货品复杂,富掌柜一人忙不过来,今天叫三位来,主要商量此事。从今天起,富家商铺铁器由孟校尉来经营,纸张由富掌柜来经营,孟殊商队由许庆总管来经营,三样生意全部分开,仍然用富家商铺的牌子。”

富巩完全没有想到符英作出了如此决定,而且根本不容商量。他从富家商铺挪用了大量钱财,做帐的全是自己亲信,倒不怕被人查出。但是如此一来,自己幸苦经营的财富王国就土崩互解了。富巩又惊又气又恨,低着头,眼睛死死盯着地面。

“我一会就要回宫,你们马上办理交割,明天,我会派宫中的杨公公过来拿交割清单,现在富家商铺生意如此之好,不能因为此事受到影响。”

富巩极力压住了胸中怒气,然后,抬起头来,平静的说道:“符娘子可真为我着想,这一段时间,事情太多,怎么也忙不过来,现在终于可以轻松一点了。”

(第三十五章完)

第357章 荡尽群雄(三十五)第346章 荡尽群雄(二十四)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235章 决战幽云(二十六)第185章 庙堂之高(十三)第266章 鹿死谁手(二十九)第139章 争夺河套(四)第215章 决战幽云(六)第375章 荡尽群雄(五十五)第334章 荡尽群雄(十一)第4章 黄牛军寨第79章 风云再起(二)第6章 粮食问题第285章 鹿死谁手(四十九)第23章 符英掌权第183章 庙堂之高(十一)第373章 荡尽群雄(五十三)第117章 经营同心(三)第177章 庙堂之高(四)第11章 商队南行第10章 中牟县令第370章 荡尽群雄(四十八)第204章 庙堂之高(三十四)第363章 荡尽群雄(四十一)第176章 庙堂之高(三)第135章 经营同心(二十一)第18章 决战凤州(二)第2章 神出鬼没第22章 决战凤州(六)第204章 庙堂之高(三十四)第254章 鹿死谁手(十七)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195章 庙堂之高(二十五)第260章 鹿死谁手(二十四)第217章 决战幽云(八)第248章 鹿死谁手(十一)第248章 鹿死谁手(十一)第223章 决战幽云(十四)第245章 鹿死谁手(七)第266章 鹿死谁手(二十九)第59章 出使兰州(二)第329章 荡尽群雄(六)第141章 争夺河套(六)第229章 决战幽云(二十)第81章 风云再起(四)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13章 决战幽云(四)第30章 决战凤州(十)第148章 争夺河套(十三)第15章 城市规划第65章 大战过后(二)第6章 蛙跳行动(一)第39章 节度三州(三)第56章 回鹘商队(四)第185章 庙堂之高(十三)第87章 风云再起(十)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70章 鹿死谁手(三十三)第276章 鹿死谁手(三十九)第188章 庙堂之高(十六)第279章 鹿死谁手(四十二)第134章 经营同心(二十)第282章 鹿死谁手(四十六)第234章 决战幽云(二十五)第3章 锋芒初露第38章 节度三州第3章 烽火熄灭第57章 回鹘商队(五)第189章 庙堂之高(十七)第10章 攻破总坛第246章 鹿死谁手(九)第12章 招贤纳士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328章 荡尽群雄(五)第252章 鹿死谁手(十五)第8章 商队北行(一)第85章 风云再起(八)第80章 风云再起(三)第47章 节度三州(七)第15章 城市规划第24章 决战凤州(八)第167章 争夺河套(三十二)第16章 郑州任职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125章 经营同心(十一)第283章 鹿死谁手(四十七)第190章 庙堂之高?(十八)第222章 决战幽云(十三)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9章 何去何从第2章 开办实业第9章 何去何从第368章 荡尽郡雄(四十六)第267章 鹿死谁手(三十)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71章 回到大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