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王王联手(中)

赵元俨不用说了,对于赵禳说的这些话,在心里面嗤之以鼻。但话说回来,赵元俨要的其实不是赵禳这些奉承,而是赵禳的态度。

虽然心中对于日后找赵禳算账的决心从未改变,但赵元俨却答应了和赵禳继续合作。

“七郎有这心就好了。现在朝廷动荡,你要学的不仅仅是本王,更是需要匡扶社稷,为官家稳定朝廷!”

赵禳自然忙不迭的点头附和道:“正是!正是!八王叔当真是声声入吾心,话话到吾所想!”

“孺子可教也!”虽然明知道赵禳这话可信度不高,但赵元俨还是禁不住高兴的捋着胡子说道。

顿了顿,赵元俨接着说道:“虽然我们这些想法是好的,只恨朝廷是那帮腐儒,一个个口中仁义道德,实际上乃争权夺利、结党营私之辈!定然不会答应我们,我们需要团结一致,还我大宋朗朗乾坤!”

赵禳点头说道:“八王叔所言甚是,我们必须要打破他们的利益圈子,如此才可以还我大宋朗朗乾坤!”

顿了顿,赵禳接着说道:“不过这些腐儒当中也并非全是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的小人,相公张士逊、李迪当可为助力!此次定当站于八王叔身边,予之声援!”

赵元俨满意的点下头,对于张士逊和李迪之所以支援自己,赵元俨很明白缘由,显然是赵禳动用自己的关系。而赵禳这话里面还重点特出了一个词——‘此次’,看得出赵禳这次让他们帮手了,以后就别指望他们再轻松出手相助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赵元俨也知道赵禳肯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定然有所要求。

赵元俨隐晦的问道:“七郎这次当据奇功!”

虽然赵元俨没有问,但既然承认了赵禳的功劳,自然少不了论功行赏。哪怕赵元俨很是痛恨赵禳,但这事关赵元俨名声的事情。赵元俨之所以可以无官无职却搅动朝廷,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那名声!赵元俨不可能为赵禳而自毁长城。

赵禳正因为如此,才敢在得罪了赵元俨后,再次登门造访。

思索一番后,赵禳微笑道:“京西大灾,当设安抚使安定民心!并无为了防止弥勒教趁机于灾民当中煽动造反,阿攘认为可以加经略!”

赵元俨登时皱起眉头来,他想不到赵禳居然想离开朝廷。只是赵元俨仔细一想,却很欣然的说道:“阿攘此言甚是!只是加经略,需相公们商讨!”

赵禳却知道赵元俨后面的话,算是拒绝了给自己加经略的要求了。加经略其实是加经略使一官,和安抚使相对应,经略使管军,安抚使管民政。两个官职加起来,权力相当大,差不多相当于五代十国的节度使了!

就目前而言,唯有广东、广西两路才有如此置之。这些宰相怎么可能允许赵禳有如此大权力呢?甭提京西路便是汴梁城西面,光是赵禳的身份,就足够叫人防备了。

赵禳其实说这要求的时候,早就知道完全不可能被赵元俨答应的了。但他还这么说出来,自然并非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是给赵元俨施加压力,经略使拒绝了,如果安抚使还办不成,赵元俨怕是要颜面扫地了。

接下来便是一些细节上的商榷了。

赵禳和赵元俨结合后,势力果然不同凡响。一名言官上书,请解禁宗室不得为职。还引经据典,比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朝大肆任命宗室为州牧,乃有蜀汉延续东汉四十二年之国祚也!又用唐朝作为典故,说安史之乱后,唐朝多宗室名将,乃得以延续国祚二百年!

吕夷简、张耆等宰相虽然还在位,但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不敢多言,低调做事。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掌权的是被吕夷简、张耆欺压得死死的张士逊和李迪。

这二人都是传统士子,事实上要不是如此,他们怎么可能会死硬的支持宋仁宗亲政呢!按照他们的资历,如果投靠刘娥,早已经当了好几年的掌权宰相了。

他们自然对于解禁宗室很是反感,只是无奈赵禳派人分别送了给他们一份书信,开头尽是谦虚,后面也很是客气,只是话里话外是要张士逊和李迪支持解禁宗室子弟为官,作为当初欠下赵禳人情的代价。

张士逊和李迪勃然大怒,只是他们虽然不是什么君子,但也是要脸皮的人。最后他们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便是用平淡的口气上了一封奏折,咋一看像是支持,仔细一看,却言之无物。紧接着二人便对此事沉默以对,算是软反抗了。

不想当初赵禳仗义为刘娥说话,得到了很多太后党官员的感激。这些人都知道自己被贬职是那以避免的了,而且以宋仁宗的性格贬谪再差,也不可能到岭南去,索性破瓶子摔破了。

特别是刘娥生前的头号心腹张耆,其上书表示赞同。这奏折花团锦便不多言了,实际意思就是说。皇帝啊!你看这历史,从来都是逆水行舟,不盛则衰,难以中兴。想要有所作为,就需要变革了!

当初宋太宗之所以禁止宗室为官,都是因为五代之乱在眼前。现在天下承平这么多年了,不能够用当初的目光看待现在。

不过张耆可不甩赵元俨,末尾了加一句,不过这变革要慎重,应该挑选一人尝试之,臣以会稽郡王淳厚,当可大任。

除此之外,赵元俨发动的官员上奏,话里话外也说,太后走了,但朝局不安定啊!皇帝需要可以信任的人为官,得以全面掌控天下,要不然皇帝你这位置不安稳啊!

第89章 不共戴天第273章第282章 陕西事(中)第27章 弥勒教第7章 宗社党第43章 供不应求第24章 倩影迷踪第231章 风波不止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67章 南营换将第234章 官斗第268章 突袭(下)第302章 尹洙(上)第185章 走私第211章 范讽狱第126章 弥勒教的掺和第306章 震惊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82章 甥舅相认第205章 踏春(5)第154章 胜捷军的逆袭(1)第230章 丁忧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97章 囚中对(上)第18章 商谋(上)第66章 满楼皆敌(上)第281章 皇仪殿(续)第181章 一户哭,何如一路哭?第274章第205章 踏春(9)第158章 胜捷军的逆袭(4)第2章 这是什么朝代?第258章 断案(中)第5章 师傅(上)第225章 小娘娘第281章 皇仪殿(续)第56章 张子始第86章 王王联手(下)第47章 阳光下的黑暗(上)第205章 踏春(5)第59章 畅谈(上)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195章 邸报、弹劾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245章 言论之威(上)第255章 平静的前夜第204章 少年不胜春风(上)第255章 平静的前夜第236章 广西事(中)第15章 会稽郡王府第168章 治心身,敦教化第113章 甲杖库第247章 安南事(上)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167章 六条诏书第49章 阳光下的黑暗(下)第13章 真正的杨淑妃第10章 舌战宰相第287章 清风金明河第275章 传统第52章 仁宗亲政第130章 攻城战(2)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155章 胜捷军的逆袭(2)第278章 安化定第242章 兵临城下第145章 跳跃的火焰(1)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67章 满楼皆敌(下)第210章 杜献升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235章 孔道辅第93章 荐才第206章第28章 杨二郎第253章 挟民意以令卫王(上)第72章 众口铄金第182章 一文钱难倒长沙王第178章 贪官第155章 胜捷军的逆袭(2)第291章 案上金銮殿第268章 突袭(上)第31章 汴梁论剑第201章 母子相见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205章 踏春(5)第209章 不明漩涡第235章 孔道辅第53章 波澜再起第150章 跳跃的火焰(6)第200章 母心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269章 战后(上)第231章 风波不止第205章 踏春(10)第198章 试探第253章 挟民意以令卫王(上)第233章 毒计第244章 安化蛮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