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御和奏折

赵信在岛上,正在畅想着未来,想象着接下来要如何规划这么庞大的一个岛屿的时候,孙吉和薛玉等人,却有些愁眉苦脸了。

之前赵信说过,会在港口,港口一个问题就是海防,大宋不是没有海盗,只不过在北方很少有,可是万一有人从海上袭击怎么办?

孙吉和薛玉,他们是一等的超级士兵,实力也远远超过普通的将军,可是海战这是从来都没有涉足的领域,万一出了危险怎么办。

本身,他们还想着,到时候多用心点,真的抵挡不住了就后撤,可是现在,赵信干脆选一个岛屿。

岛屿跟岸边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岸边有的逃,岛屿怎么跑,如果对方是从海上而来的,他们几乎肯定,占据着海上的优势,你贸然的进入到海上,不是自投罗网么?

好容易,大致把心中的想法总结出了一个脉络,正要去岸边看看,云台山岛这么大,靠近岸边的地方也很多,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适合停靠大船的港口。

却没有想到,孙吉和薛玉都是一个苦瓜脸,似乎欲言又止。

“两位,怎么,感觉这里不好么?”

“好什么,孤悬海外,而且还是这么贫瘠之地,要如何防御!”孙吉大胆的说道,跟赵信接触的时间不算长,可是赵信的性格他们算是明白了,有些事情不要藏着掖着,当面提。

赵信一拍脑门,这个时代还真的就是这样,人们对于未知的海洋,充满了异样的感觉,在陆地上,有城池之类的,可以保证安全,海洋之上,到处都是路,仿佛是海盗和敌人可以无孔不入的到来。

赵信从来不担心,先不说北宋这边,海盗很少,深入北方的就更少,况且,赵信未来是准备开发远洋海军的,以北宋船舶制造,加上赵信的提点,再加上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比如说,火枪和火炮。

就算是没办法造出来,弩炮和一些的特定的武器,也可以增加他战斗力,到时候,就是海盗们担心了。

在海军没有实战能力之前,也不用担心,因为赵信有一个杀手锏。

棱堡啊,在海岛上,棱堡更加的无解,特别是在比较小的海岛上面,位于海边弄上一个,在火炮没有普及的情况下,你要怎么打,一个登陆,就让你死伤惨重,甚至不用把海岛彻底的防护起来。

只要有几个棱堡相互配合,那就是永不陷落的防御工事。

海岛不是平地,无处可逃,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够登陆的,暗礁,洋流,再加上岸边的这些山峰,能够登陆的地点非常有限,把这些地点都给彻底的笼罩到位之后,就是固若金汤的。

赵信实话实说,孙吉一阵脸红,他只是担心这个海岛的防御,却忘记了,赵信手中,可是有最强的防御棱堡的,这玩意在陆地上是一把好手,在海岸防御就不行了么?

经过了赵信的介绍,孙吉发现,在海上,就更加的出色了,甚至只要扼守住咽喉,那么这会成为最强的点。

孙吉之前听赵信说过,仙术做出来棱堡只要3天的时间,这么大的岛,不说全部笼罩,3个差不多位置的棱堡,就足以把所有人都笼罩在其中。

当然了,不是现在,现在只是随便看看,这个贫瘠的岛屿,也不可能引来海盗,未来,确定了位置之后,把这里转换成边境军州的话,肯定会有驻军,无论是一个军的禁军,还是别的其他的军队,有足够的人员给这些棱堡防护。

到时候,别说是一点点的水匪,就算是数万大军,面对着可怕的棱堡,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孙吉等人,对于政务什么的,了解的不多的,他们只是从安全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现在,安全上面不成问题了,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问题了。

看着孙吉等人不说话,赵信也是心中一阵阵的好笑,棱堡本身就是最强的防御,最初的时候,就是为了解决海岛的防御的,毕竟海岛上面,没有地利,一些地方还相对比较狭窄,没有办法按照陆地的标准,建立庞大的都市。

不得已之下,就缩小了体积和面积,谁知道,居然创造出了一个防守利器,在狭窄的海岛之上,只要确定了笼罩的范围,这个棱堡比起在陆地上面更可怕,甚至传统的挖掘战术,对于海岛上面的棱堡,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一直到攻城炮的出现。

接下来,赵信正好提出,要去海边看一看。

实际上,海边的港口,牵扯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确定航道,避风堤,还有防波提等诸多的附属设备,不但要足够大,也不能有众多的暗礁。

天然的港口难以寻找就是因为这个,一直到后世,防水的炸药出现,用过一些作业,炸掉那些不适合的暗礁,清理出航道,这才让海港开始普及了起来。

实际上作为后世天然的深水良港,哪怕这个时代还没有开发,同样没有被陆地接壤,但是这个港口的情况非常好,可以停靠大量的船只,吞吐量也相当高。

赵信,通过仔细的观察,特别是卡牌系统给与他啊的深入的感知,把周围的一起都纳入到了其中,逐步的检查之后,最终确认了3处地方,一个可以做出初期的港口,另外两个是扩建工程,最终,会建设一个庞大的,世界级的港口。

最关键的是,这三处地方的距离相当的近,只要用3座棱堡,就能够形成品字形的防护,把整个港口都纳入其中。

云台山岛的面积,还有港口,都非常让赵信满意,最终,还是确定下来。

确定了云台山岛,也就是后世的连云港作为新起点,这是一件大事,也需要得到中枢的同意的。

不同于苗家庄,苗家庄是一个私人的庄头,就连土地,都是自己,赵信在那里折腾,没有多少问题,可是云台山岛就不一样了,必须要有一个名目。

赵信还要驻军和建立海军这就没有名目就不行,在北宋,对于军方的限制非常厉害,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位于边境军州的节度使。

这不但是一个级别,一般宰辅才会兼任节度使,或者就是一些宗室里面的出色的,在这些地方,他们拥有军政大权,一般而言,就如同国中之国。

北宋对于军队的控制严格,这样的事情不是跟整个政策违背么,实际上,还真的不怎么违背,原因非常简单,这些边境军州都很小,只有极少一部分,相当于州一级,大部分甚至连县都不到,他们绝大部分地处于比较边境,或者是贫瘠,落后的地方,是北宋为了节约驻军,并且加大管理设定的。

赵信在离开苗家庄之前,就给仁宗上书,讲明他会选择这些地方,现在已经确定了位置,就等着仁宗从上层来配合吧。

这个配合就需要传递信件,已经穿越过来好几个月,在保州蹉跎了很久,现在赵信终于安全了,他一丝一毫都不愿意浪费,越早一天开始,这个神奇的奇迹之城,也就越早一天能够建起。

海州这边,没有八百里加急,甚至连官道都有些年久失修,赵信他们进入到海州的时候,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附近淮南东路就有,孙吉专门跑了一趟,快马加鞭的过去把奏折,送到了驿站。

这一次,没有韩琦的背书,可是赵信已经今非昔比了,以保州侯的名义,上书奏折,是可以借用八百里加急的。

但是必须是行文的晋级奏折,是要直接送入到中枢手中的,否则的话,如果是一般事情,根本不可能动用八百里加急。

这也是一个限制和优待,这一点,被赵信用上了。

一个开国侯,在地方上面的地位已经不低了,最少说,不是一般小吏能够干涉的,他们根本不敢遮挡,让这个奏折进入到了转运司之中。

至于淮南东路的负责人,正好是有资格知道赵信身份的,他就更不可能阻挡了。

北宋一共有二十几个路,每一个路的转运使,实际上,已经算是朝廷高官了,北宋的最初在真宗时候15个路,后来扩充到24个路,这些都是省一级的官员,本身就是中高级别官员。

这个路的主官,并不是常设的官员,而是属于中枢派出机构,这些机构的人员长期流转,被称为转运司提举,直接负责路的大小事务。

可是实际上,应该是三司,甚至是中枢的一些后备官员,大部分都在这里担任过官员之后,这才走上执政的道路的。

这中间有些例外,恐怕就是少数火箭耀升的官员,比如说韩琦,他是从泾州的任上,直接被调到了中枢,担任了枢密副使了。

类似韩琦这样的官员有几个,甚至就算是韩琦,如果他不是范仲淹的追随者,不是借助着庆历新政的春风,他也别想越过这个界限。

这也是赵信要这个身份的关键,不然的话,只是底层的扯皮,就会占据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这样好。

孙吉还是很负责的,一直看到转运司下发公文,让这个奏折通过八百里加急之后,才离开,现在,一切都做好了,等待着中枢的批复,他们就可以大张手脚了。

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水匪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显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捞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妆品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农具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开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满口留香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币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五百八十三章 电的实验第三百六十三章 丝绸事件第六百八十五章 铁路热潮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贼船 交易到位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辽矛盾第三百五十二章 体术 宿迁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动后退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七百二十章 赢得轻松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时代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三百一十九章 险恶局势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奖第九十四章 廉价的箭第五百八十三章 电的实验第一百九十七章 户籍审查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国博弈第十六章 北宋县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韩琦和铁料第六百三十八章 车站和地皮第五百二十六章 经纬度线第三百二十二章 韩琦的后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洁和积肥第三百八十九章 时间等于金钱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四百一十八章 韩琦野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种革新第二百三十八章 尘埃落定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顽疾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脸的要求第四百九十八章 统筹第七百八十九章 沈阳车站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时代第二百五十六章 钱的重要第九十五章 正确方向第二百四十二章 标准的力量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业指标第八百零四章 开国大典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计第四百三十一章 东京政局第六百零四章 火枪和长弓第二百零二章 错误判断第五百四十一章 远洋贸易第六百三十六章 热潮引发第五百一十六章 远洋海船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二百二十七章 罢工和动荡第六百五十七章 发展数据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谈议和第三百四十二章 军制和缺钱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点发展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第四百零六章 资金效率第十九章 禁军装备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频发第四百九十三章 韩琦来访第二百三十四章 辽西之战第四百四十四章 练兵之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八百四十六章 举家搬迁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三百八十二章 开幕前夕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别的邀请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马第六百五十二章 进攻辽东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动和庆功第七百六十一章 飞剪船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长弓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补)漏发了一些补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类刺激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请港口第二十二章 中药和无机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头和海鲜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测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价廉第二十一章 中药店第六十三章 风的契机第二百七十一章 销售遇冷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军来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占折津府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