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图炮

关于实验性部队的管辖权问题的,那是枢密院内部的事情,同时因为铁料的关系,还有许多后续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些都是枢密院内部的事物,虽然没有明面上,赶人走,可是轻描淡写的点出来之后,谁都不是笨蛋。

这中间,叶清臣并不是被赶走,他是真的有事,在离开枢密院之后,立刻赶回了三司,跟枢密院之间协议,需要确定下来,以三司和枢密院的名义,争取把节约的资金落到实处。

这是一个重要的项目,不过之前的口头约定虽然是口头的,却是他跟枢密院绝大部分的枢密使一起定下来,无论是财相这个身份,还是地位问题,都没有理由撕毁,他之所以这么急,更多的,还是叶清臣在路上突然有的一个思路。

这个思路也是偶然的一个灵犀,最终形成的想法,如何把这个铁料的订单,运作的更好或者更大。

一个枢密院是铁料的最大需求单位,可是他不是全部,甚至说,只是全部之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北宋各方面的发展非常大,有铁的地方也相当的多,以整个政坛的角度来说,会比枢密院更多。

这部分的铁料,之前叶清臣是没有想到的,也就是走出了枢密院之后,这才意识到,还有这么一个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要吃下来,就不太容易了,这些跟枢密院不一样,这些铁料分布的更广,不但遍布到了北宋政坛的各个部门,还有遍布于各州府道,需要做的工作,远比枢密院更多。

叶清臣却是干劲十足,他就是想要在这中间挤占一些。

成为三司使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弄钱,钱几乎成为了叶清臣存在的意义,好容易找到了一个可能会大幅度节约钱项目,这可不同于之前做的那些整合,是一个基础的,涉及到整个北宋每一个领域的大的项目。

不同于之前,从方方面面的环节入手,减少消耗,减少腐败,增加收入,才能够挤出的资金,有时候忙活了很多,最终减少的只是几百贯,上千贯。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笔钱依然算是很多了,可是在北宋这个层次看来,这只是微薄的收入。

不是说,挤不出来,关键是这个挤出来的,就是官吏们的灰色地带,这也是之前叶清臣被弄的天怒人怨的根本原因。

现在,同样这个伸向了灰色地带,却不是挤占那些边角地带,那是直入核心,虽然依然会炸的人仰马翻的,可是这样的做法最终会产生结果却是,方便快捷很多,而且每一个领域都是大量的收益。

连贾朝昌的插手的边角废料都被炸掉了,其他人就更是如此,只要拿出了大义的名分,其他都是小事了。

叶清臣之前想的较为基础,不过作为三司使,他只要抓住大方向就好了,细节方面,自然有人来完善。

这些个铁料分布的方向,主要是工部,水利,农业等诸多的口,这些口非常分散,可是叶清臣的干劲非常的高,他想要在这个前提下,把这个铁料的使用发展到极致。

叶清臣就是这样,一切都是出于对于财政的考虑,其他的一些东西,根本就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中。

首先确定的,就是数量,哪怕是身为三司使的叶清臣,也不可能知道整个北宋政坛,所有需要铁料的地方,这就需要找出来,而这个数量就是一个先决条件,以这个为基础算出一个大体的数字。

可是这个遍布整个朝堂,各个地方消费,可不是一般的繁琐,下面的职员和属官们,这下子吃苦了,一下子被叶清臣使唤的鸡飞狗跳的,这是一些基础的数据,三司之前都储备的有,没有的,全部要弄一遍。

三司在这方面虽然有些方便,却不可能把触角伸到朝堂上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有些地方还必须避讳。

在这样前提下,三司还是得到了足够多的数据,当所有的数据汇总到一起,拿到了叶清臣的面前的时候,叶清臣才发现,他有些小看了整个的北宋铁料消耗总量。

本身,叶清臣只是想着,在枢密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半,枢密院节约的数据,最终已经确定下来,一年可能在的400万贯和500万贯之间,这中间,会有一些波动,有些的节约下来的钱,可能会被用掉,或者是之前的缺口和赤字。

可是,在400万的基础上面,再增加600万,整个北宋目前财政就不会出现赤字,甚至会出现结余,这才是叶清臣期待的地方。

一个把赤字巨大大宋财政,变成一个健康的,甚至会产生盈余的,这对于叶清臣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成绩,同时,北宋目前的财政盘子巨大的,只要稍稍漏一点,一年节约可能就是几百万贯,当这些钱集中起来,就可以展现出更大的作用。

比如说,一些北方的水利工程,还有政府推动的大型项目,看起来这些投资巨大的项目,实际上,却是对民生和减灾,有巨大帮助的项目,这是从根本上,增加整个北宋底蕴。

这才是几年的三司使的生涯,总结出来的东西,成都为什么是天府之国的,地利只是一个方面,可是都江堰的存在,千年依然良好运转才是关键。

可惜,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他看到了这个道理,却没有办法实行,原因就是没钱。

从他入了仁宗的眼,依靠的,就是能够挤出钱的能力,可是现在北宋的财务状况,哪怕在他的腾挪之下,好了些,却还是有巨大的赤字。

现在,一个铁料生意,几乎扭转了这一切,如何不让他欢欣鼓舞。

一份份的报告,牵扯到众多领域,甚至还包括了一些估计的数额,三司不可能把手伸入到太多的领域,却可以通过一些渠道,或者是道听途说,估算出来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聚沙成塔的出现在叶清臣的面前,数量极为惊人。

叶清臣这才发现,他有些小看铁料了,枢密院6000万斤,只是一个基础,是北宋铁料最大宗的地方,可是不代表这是全部,整个政府,各个领域铁料的耗费,居然高达的1.7亿斤,加上军方的6000万,差不多就是2.3亿的总量。

在叶清臣看来,这些都是钱,如果把这1.7亿斤的铁料,每一个都减少45文的话,这是什么概念,结余可能高达700多万贯。

这中间,或许会有一些虚头,根据报告来说,叶清臣估计,虚头哪怕会有,却不会很多,这个总量代表着很多的东西。

可是叶清臣此时此刻,还在犹豫,本来是见钱就上的风格,面对着每年数百万贯,甚至是千万贯这个体量,却犹豫了。

没错,叶清臣真的是犹豫了,可是他没有犹豫多长时间,不就是跟整个朝堂上面所有的人作对么?他不怕。

早就被钱给逼疯的叶清臣,根本就不管这样的后果如何,在稍稍犹豫之后,就开始拟定了一个个的方案,别的机构自筹的他不说,只要三司拨款,三司能够影响到的,全部都罗列出来,直接和间接的全部包括到其中领域,这些领域,全部囊括其中。

对于叶清臣而言,这可不是的订单,这是钱,这是可以节约的钱。

从担任三司使开始,叶清臣就跟几十,几百,结下了不解之缘,别人只看到,他在担任三司使之前,借助这几年节约400万贯这个数字,成功的坐上了这个位置,可是没有人看到他努力,一个跟参知政事齐平,甚至在重要性上面,三司使比起一般参知政事还要高上一个级别,

因为他是财相,控制着整个北宋的财权。

钱和权,这两个最重要的方向,他所蕴含力量,远比很多人的想象更高,一个无法控制权和财长官,不用底下架空,他也没有任何的威信。

一个掌控整个北宋,年收入2000万贯,拨款和日常投入巨大财相,他会涉足多少领域,影响到多少人,这么一个三司使,哪怕没有参知政事的名头,也不低于参知政事,更何况他还被仁宗所看重。

可是谁知道,叶清臣为了这么一点点的结余,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有时候,会争夺几十贯,甚至是几百贯的的拨款,跟一些部门争吵,讨论,最终完成了节约。

可是现在,单纯2个月枢密院的投入,就是56万贯,远景,在整个年度,可能会超过千万贯的时候,就算是叶清臣也坐不住了,他必须要把这笔资金纳入到他的管辖范围之中。

在确定了差不多1.1亿左右的数量之后,就算是最少,也可以节约300万的时候,叶清臣开始坐不住了,以三司的名义,开始向各个部门进行了强制性的交涉。

这就如同一个炸弹一样,彻底的引爆了北宋政坛,之前叶清臣也这样做到过,可是那时针对某一个部门,或者是某些官员,现在,就如同地图炮一样,无差别的向外攻击。

无论是叶清臣所在的位置,还是他所冲击的领域,都是最为重要,叶清臣掌握着价格这个大旗,开始秋风扫落叶的时候,整个朝堂的热闹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实验部队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币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脸的要求第二百八十二章 给钱和新币第五百七十一章 战时仓库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么证明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国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饰品方略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跃获奖第六百四十五章 关键问题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拦八百里加急第六百三十一章 开门红第五百三十章 坏血症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七百二十章 赢得轻松第四百四十五章 辽国巨变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润惊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风暴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发现第一百九十七章 户籍审查第六百零三章 变种的武器第二百五十八章 韦贵的打算第四百四十三章 将军野望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第三百零八章 丧心病狂的装备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场勘察第六十三章 风的契机第三百八十四章 经济拉动第四百七十章 锚泊地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一百九十二章 临界点第七百二十一章 后续影响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战第三百零八章 炼钢和淬火第八百六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胁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贼船 交易到位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热潮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进和保守第四百一十四章 开垦水田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七百一十三章 钢铁和水泥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点的平衡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铁步人甲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请求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难而退么?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六百三十八章 车站和地皮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决运力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八百零四章 装甲巡洋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八百五十三章 饲料产业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三十七章 边境互市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铁步人甲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弓的源头第四十三章 危机迫近第二百九十一章 货币流通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参崴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三百零二章 马拉火车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击棱堡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动的翅膀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请求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关第七十七章 苗家庄第八百七十六章 计划开启第四十七章 连珠箭第八百八十二章 结束和妥协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径火炮第二百三十二章 转运仓库第五百九十四章 温度和三态第三百一十二章 恶毒的计谋第三百零五章 两重天第三百一十六章 云台山岛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见韩琦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误区第四百九十七章 预制板和吊车第二十章 北宋县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种革新第八百二十章 培训科第三百二十章 建设费用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见和西北布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发电机和灯泡第二百七十七章 宠妃的冷宫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订单和聪明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卖相不错第八百三十二章 运河疏浚第八十六章 最适合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