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减料

赵信带着王松,来到了铁匠作坊,从半个月之前,赵信把包括牛大力在内40多名大匠,给集中到了这里,共同研究新产品,在日常的时间之中,基本上按照牛大力巅峰来给付工资,如果研究完成,按照,在研究的过程之中,所占据的比例,给予奖金,总奖金高达1万贯。

这可是非常可怕的重奖,只不过,当时,王松更多的是在忙着订单和人员的安排,没有怎么的在意。

看样子,是有了一些新产品了,王松沉吟,到底是什么样的产品呢?

很快的,就穿过了一连串铁匠台,这里面的各种工具,跟外面有些不一样,两个巨大的,看起来力量感很强的铁滚子,正在对烧红的铁片进行挤压,很快的,一个平整的,白色铁片,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这是?”王松不解的问道,这个铁片很精致,真的如同纸片一样的薄,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可是从某种意义上面,他比他所见到的所有的铁片,都要薄的多。

“这就是我要展现的新产品,白铁皮。”赵信微笑的说道,后世的白铁皮,实际上,还是钢,是延展性更强的钢,跟锌组成的合金,不容易生锈,厚度最薄的大概只有半毫米不到,不能说只有一张纸那么厚,却也是七八张叠加在一起。

真正的白铁皮,是不用在想了,那个要求很高,甚至镀锌的工艺,都不是北宋短时间能够摸索出来的,可是按照这个挑选延展性比较好的铁,最终铸造出类似于白铁皮的铁皮,还是可以的。

这就是集中了40多个大匠,最终研究出来的结果,薄铁皮。

研究这个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制造日常的铁器,现在已经基本上研究完成了。

当铁皮制作完成,就会被送入到了另外一个房间,这里就不是铁匠了,他们更像是裁缝,他们会如同裁衣服一样,在铁皮上,按照规定的图案,切割下不同的部分,用柳接和扣接等方法,把这些结合成型。

很快的,在王松的眼皮底下,一个跟北宋日常用的水壶,就完成了。

亲眼看着这个东西制作完成,王松愣了一下,他看到铁皮的时候,没想到这个是做水壶,对比一下以前北宋的水壶,他的脸上露出了愕然的表情,怪异的道:“这不是偷工减料么?”

在北宋水壶也算是一个常见的东西,多是锻造产生的,因为铁板的厚度不均,水壶往往是非常沉重,一把水壶,可能有三四斤,舍得一些材料的,有的大水壶甚至有十来斤,那可是真正的经久难用。

这样下来,按照北宋经常的铁的价格,一般的水壶大概是500文以上,哪怕是现在铁匠作坊的价格,一斤平均40文的样子,水壶的成本也超过了160文,加上一些必要利润,在商店之中的价格,很有可能接近180文到200文。

可是如果按照现在的这个实验,使用更加轻薄的铁皮,他的重量就非常轻了,眼前王松手中拿着,这个日常烧水的水壶,他的重量连一斤都很难到,这等于说节约了四分之三。

偷工减料,往往是使用较少的材料,做成更多的事情,可是那种偷工减料,多是一点点,比如说5斤之中,扣掉一成,半斤已经很可怕了,减少七八成,代表着什么,这玩意能用么?

“试试不就知道了!”赵信看着王松的样子,满不在乎的说道。

很快的,一个炉子拿过来的,在北宋,也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大型的地锅,只要封闭了一部分,就可以做成简单的便携式,单纯用来烧水的炉子。

看起来很轻水壶,也很不靠谱的水壶,被放在火上,在王松看来,这么薄的铁皮,肯定会被火焰给烧穿。

可是让他意外的是,这个水壶并没有事,当火焰灼烧到底部的时候,并没有烧穿水壶,而是开始加热开水。

实际上,再怎么薄的铁,只要温度不上升到一定程度,比如说,七八百度的样子,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后世甚至还有薄铝的水壶,那才是真正不能高温,如果不加水,干烧的话,很容易就烧穿了。

烧水壶并不用做的那么坚固,后世的那种铝壶和薄铁壶,只是很薄薄的一层,单纯烧,很容易烧穿,可是放入水的话,就没有问题了。

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东西,温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0度就会冻结成冰,100度就会蒸发。

也就是说,只要水壶之中有水,这个温度都不可能上升到100度以上,就算是一些区域,没有及时的散热,温度极具上升,也不会很高。

100度,别说是铁的,就算是一般的纸张,都不太可能被烧着。在这个区间,就算是熔点更低的其他东西,也不容易被烧穿,甚至还有纸上烧烤的出现。

这一点,是基本的物理学原理的,在后世那是常识,在北宋,正是人们没有注意,才会出现,尽可能的做的坚固耐用,可是东西用多了,成本也就上去了。

借助着新式的锻压技术,说白了,就是在高温下,让铁片进入到两层滚子之中,借助着机械的力量,把薄铁皮加工完成,不但性能出众,而且非常的轻薄。

这样下来,一个小巧轻便铁壶,他的重量会大幅度的降低的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只有一斤多一点,只有之前四分之一左右。

同样能够烧水的水壶,不说原材料的成本,原材料一样的前提下,一个重一个轻,成本也就下来了。

烧一壶水,需要多长时间,在燃料足够的前提下,大概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

看这疯狂冒起的气泡,很明显,这个水烧开了的,可是壶却没事。

王松有些失态,他拿起这个水壶,把水装入其他的容器之中,顾不得热,翻来覆去的看,虽然烧水的时候,水壶的底部,有一些黑色的痕迹,可是整体,相当的完整,没有任何的损伤

“这个,为什么会这样!”

赵信并不解释,如果解释的话,是不是还要把物体三态给他解释一边,固态液态和气态,这是整个物理学的东西,要解释,真的是不容易。

索性就神秘的不解释,王松果然明白,这应该是仙家手段,这倒是省去了的很多的解释。

不过,王松不再询问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想要说出来,却欲言又止。

“没事,王松,有什么想说的,就说说吧!”

“这个东西耐用么?”

在朴素的思想之中,分量要够,才会耐用,这个水壶已经不是重量轻的问题了,而是轻便的有些要命的问题了。

直接减少了七八成的重量,薄如蝉翼表皮,就算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似乎都能够破坏掉它。

没错,这就是铁皮,就算后世的白铁皮,一个成年人,稍稍用力,就能够破坏掉,虽然不至于捏断,却可以变形。

可是这又不是打击用农具,这只是一个水壶,水壶的作用,就是用来烧水的,又不是用来干活用的,只要不会烧坏,一个水壶可以用上很久。

这一点,是经过后世验证,不过看王松还不相信,想起来另外一个东西,他对牛大力说道:“我记得研究院这里,有专门的烧水壶,是第一次制作,现在还在么?”

牛大力楞了一下,然后说道:“在的!”

在加入铁匠作坊之前,牛大力对于自己的技术,一直是有信心的,在加入到铁匠作坊之后,又获得了大量金钱奖励,他温度计,直接推动了铁匠作坊的改变。

在他看来,铁匠作坊不过如此,最大的神奇,不过是主人,把这些匠人们集中到一起,把所有人的知识都给汇总而已。

在最初,被赵信招到这里,研究新的东西,他本身是不太乐意的,只不过不用下力气的,又可以获得高额的报酬,正是这样,他才勉为其难的过来。

可是从来到之后,他才发现,他是井底之蛙,他看起来没有什么秘诀的铁匠作坊,其中蕴含的理论,远不是他能够想象,也就是老的大匠的偶尔点播,才让他明白,不过更大的惊喜,还是这种新式的冶炼方法。

用器物制作薄如蝉翼的铁皮,用铁皮打造各种的日常用品,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可是实际效果却是非常惊人,重量减轻,会让这些日常用品价格廉价到匪夷所思的境地。

哪怕之前牛大力是作为官方的铁匠,很多时候,是打造兵器这样的官方订单,而不是民用物品,可是大规模提供禁军装备,也需要考虑成本。

在整个北宋的铸造司之中,对于武器装备的任何一点的更改,都会是天大的事情,因为当数量上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程度,一两文的减少,就足以让上层动容,有时候,甚至会惊动到枢密使。

如同铁匠作坊这样信手沾来,不但大幅度的降低冶铁的造价,同时,还独创的制作出了这种可以减少八成铁料消耗的日常用品,会有多大的竞争力,这一点,他非常清楚,正因为如此,他的态度开始变化了,真正的把姿态放低,对于赵信,保持着尊重。

第二百七十一章 销售遇冷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击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长第七百零一章 金属定装弹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热武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于钱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现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玛雅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广场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选新屋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八十章 巨额飞票和八音盒地四百五十章 迈向海洋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军发展第五百七十三章 长墙建功第七十七章 苗家庄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制失败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乐第四十四章 开门见山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药和地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粮食跟王朝第八百六十章 前进基地第二百七十八章 复杂心情第八百六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厂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欧洲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云十六州第二十五章 笔墨纸砚第四十一章 浓硫酸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选择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线电报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乡情怯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运输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战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揽心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二百六十五章 划时代武器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强攻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炉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七章 神奇的具现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术第八百五十三章 饲料产业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动后退第六百八十六章 统计报告第三百四十二章 军制和缺钱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关第三百六十八章 两边交易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折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类刺激第二百三十六章 后悔和愤怒第八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战术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铁器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利品第六十一章 烟攻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潮乍起第二百三十七章 韩琦和欧阳修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质第四百九十章 销售狂潮第二百三十四章 辽西之战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一百五十二章 热情和逢集第三百七十一章 马的作用第五百七十章 一击而溃第三百三十章 韩琦到来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业展示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战第六百六十章 时机已到第七十七章 苗家庄第七百一十五章 风起广南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六百一十章 海战为先第一百三十二章 赚钱生意第二百零三章 和盘托出第六百三十二章 长江渔场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销售第八百一十二章 运输链条第六百一十九章 继续争夺第二百九十一章 货币流通第二百八十三章 后退一步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岛第六百三十二章 长江渔场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鲸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树炮逞凶第七百八十章 亲自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