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炉

当沸腾的钢水,通过特别的渠道,喷薄而出,流入到了各种的模具之中的时候,现场一片欢呼。

早已经准备好的大量模具,差不多相当于8万斤,可是几乎全部都充满了,5立方的高炉,加上外面,也不过是四五十立方,也就是三四米左右方圆的一个圆胖的大家伙,却有如此奇效。

当温度散去,检测效果的时候,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钢的质量很差,甚至,成品率只有50%左右。

这样的比例,在过去的铁匠作坊,甚至传统来说,已经是非常高了,可是对于铁匠作坊来说,这是不允许。

在大名铁匠作坊之中,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而且品质控制的相当的好。

可是这一切,在这个高炉之中,是不行的,差不多30%,直接就是废铁,除非是重新回炉,装入到炼钢炉之中重新炼制,才能够使用,20%左右,是生铁。

剩下的50%是钢,可是钢的品质也分歧很大,其中甚至还有10%左右的,是硬度在5.8以上的超硬钢。

听起来是不错,可是这些钢聚集在一起,有些质量高,有些质量低,连带的,让最终的成品,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的,不能够直接使用。

实际上,只要是差不多的铁匠,看到这些钢,就已经知道,这一次的尝试,绝对是失败了,这些钢必须要经过处理,区分出来,才可以使用。

在大名铁匠作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规则,返工挑选,哪怕能够得到超硬钢,也不适合,这会浪费大量的劳力。

不过,没有的太在意的,是牛大力为首的那些研究员们。

在实验室之中,已经做过一部分的尝试,可是那只是一些类比和小规模的尝试,真正放大到工业生产当然不会这么容易,他们已经把所有的环节都考虑到了,再加上经验,很快就得到了,为什么会这样。

热不太均匀,加上材料配比方面,一部分催化剂,没办法起到作用。

这就是研究和实验的作用,为什么之前,精铁的产量那么低,就是因为,哪怕是铁匠大匠,他们都不明白,精铁的机制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得到了赵信的教授,钢就是含碳量在2.11%以下铁的一种特殊的合金方法。

有些时候,还有一些合金和淬火方面的变化,这些简单的东西,给牛大力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天赋,冶铁的经验,还有来自21世纪的先进经验,这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牛大力这么一个怪胎,他不但熟悉冶炼,20多年的时间,让他对于铁的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加上科学的知识,他很快就从实验材料上面,得到原因。

有时候,找到原因,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些冶炼高炉,在一定程度上面,已经相当的成熟了,加上催化剂,吹风对流系统,这些加在一起,就造就了高炉的神奇,大的毛病没有,只是一些小问题。

接下来,没有再开炉,在2天的时间之中,牛大力带领着大量的人员,进行了最少的100次的各种实验,再一次进行了冶炼。

这一次,赵信就没有参加,他很清楚,从铁匠台到铁匠高炉,看起来,只是一个放大和是缩小,可是其中的技术难度一点都不小,他从后世的知识,还有卡牌系统,可以减少这个过程,但是不经过大量的实验,肯定不行。

第二次同样也失败了,可是良品率提升到了70%,同时质量上面也稳定了,就算不挑选,也会有60%左右,可以直接使用。

这样的效率,加上成品率,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算是废品,也可以投入到高炉之中继续冶炼,不会怎么浪费,可是牛大力还不满意,继续的研究。

天赋出众的牛大力,在冶铁方面,天赋极强,他把后世的知识给融会贯通,再加上每一次,赵信都会过来检测一下,把比较完整的检测报告交给他。

数据,恐怕是最重要的东西,规律,就从这些数据上面总结出来的,就算是后世,也不可能对每一次的实验材料,进行完善,完整的检测,卡牌系统却可以轻易的做到这一切。

在众多作弊器的帮助下,类似的实验,进行了最少150次,最开始可能是两三天开启一次,其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整,短短12天时间,6次实验,就让良品率达到了85%,品质也相当的一致。

后来,必须用细微和大量的实验,找出规律,就快了很多,有时候,会连续每天开炉10次以上,其中只有非常细微的调整。

同时,在这些时间之中,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高炉,也依次完成,大小差不多,从5立方一直到7立方左右,越来越大,冶炼也越来越好。

终于,通过了长达1个月,数百次的尝试,仅仅是这些尝试之中,浪费的材料和焦炭,就高达2万贯,更别说这些月俸都超过500贯的大匠,工费和材料费用,总数超过了4万贯,可是最终的结果是喜人。

一套完善的配方做出来了,这个配方适合于15立方以内的炼钢高炉,良品率达到了95%左右,品质也基本上达到了5.7,超越了铁匠作坊大规模生产的品质。

虽然,牛大力依然在为良品率提升而努力,可是赵信已经认可了这个配方,15个立方,这个非常的合适,正好处于相当的级别,92.5的良品率,也让品质得到了保证。

赵信拍板,一次性建设20座15立方的高炉,按照一次3个时辰冶炼过程,一天24小时不停的话,可以完成4炉,15立方,基本上出钢在110吨左右,这样20座一天的产出,就是8800吨。

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依靠着三四万人,数千个铁匠台,才保证了180万吨的年产量,20座高炉,就成功的超越了,大概是一倍左右。

人力上面,也是远少于铁匠台,一个15立方的铁匠高炉,会用到400人左右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劳力,负责装料,负责沙模,还有最终清理成品的,真正控制冶铁的火候的,只是三四个大匠而已,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扩张的难度。

就算如此,20座高炉,也不过是8000人,人数上,少了四分之三,可是产量却攀升一倍,代表着人均的钢产量提升了8倍。

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产量,这很自然的,就会降低成本,不过,就连牛大力,都没有想到,成本会降低这么多。

在这个成本核算,被送到了牛大力这里的时候,早就预料掉,可是最终的数字,还是让牛大力吓了一大跳,4文每斤。

本身,大名铁匠作坊的钢的成本,已经很低了,差不多15文左右,可是通过高炉,集约化的使用能源,再加上合理的添加剂和配合,钢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可是一下子降低到四分之一的程度,这也太可怕了。

仅仅是依靠这些,以目前拿到的订单,最少是10亿斤的铁,一斤减少11文,就又是千万贯的盈利。

盈利方面,赵信并不关心,他更加关心的是产量,什么棱堡,什么冷兵器,这些在民用的庞大需求之下,根本不算什么。

一条京杭大运河,就彻底的改变了北宋的格局,让北宋的商业发展非常的繁盛的,赵信未来,是准备在定海军开启工业生产的,大量生产出来的东西,必须要以便利的环境,销售到北宋的各地,运河不可能遍布到每一个地方。

同时,赵信也想增加北宋的军事底蕴,一个京杭大运河,直接让北方可以获得整个北宋的强力支持,这也是辽国没办法对北宋下手的根本原因,可是西北薄弱的环境,让北宋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交通,方便的交通,不但可以旺盛商业往来,同时也可以加强北宋的战争潜力,跟游牧民族的个体强大不同的是,北宋依靠的应该是制造,当后勤水平更强的前提下,才能够把强大的国力,应用到战争之上。

那么修路就是必须的,赵信当然不可能在北宋建造起高速公路,水泥标号不可能达到,钢铁也差点,可是二级,甚至是三级公路,甚至是最普通的那种水泥路,都可以让北宋交通脱胎换骨,更别说是铁路,当蒸汽机完成的前提下,那是最佳的选择。

这中间,对于钢铁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最差的铁路,每米重量,最少也在15公斤以上,一公里铁路的消耗,超过30吨,普通等级的水泥路,每公里的钢铁消耗也差不多是六七十吨,这个需要看宽度和厚度。

听起来虽然不多,可是北宋如果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的话,最少也是10万公里的规模的,这可能需求就是几百万吨。

这个15立方的炼钢炉,在牛大力的眼里,可能有很多的差别,良品率也没有达到极致,可是从工业生产和成本上,已经差不多了,未来可能的提升是微小,投入却会大幅度的上升,不值得继续下去了。

不过现在,还没有给牛大力找寻新的研究方向,继续研究是没问题,说不定,牛大力可以给予一些惊喜。

第七百七十一章 视察寝宫第八百五十四章 迈向远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计第三百二十五章 长驱直入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选新屋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十一章 始于足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艰难的决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六百九十二章 陆军海军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孙吉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扰第二百三十二章 转运仓库第一百七十八章 军事怪物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时机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订单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请求第四百七十四章 汇报和抵达第二百七十七章 宠妃的冷宫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价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扑的叛军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关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三百零五章 两重天第六百三十九章 试探和布局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应第六百八十七章 铁路热潮第二百八十九章 国本之争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阵遭遇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价廉第六百六十二章 进展顺利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认可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扰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十三章 战争系统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击棱堡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阵遭遇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盗攻略第六百零六章 战场之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侦查重点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产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四百八十三章 铁路预算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阵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乡情怯第六十三章 风的契机第八百零二章 韩琦的探索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铁器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战列舰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港口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准备第二百七十章 种类繁多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长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歼辽军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温度计第二百七十章 长弓入禁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国博弈第二百九十章 钱币圈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预制件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六百七十六章 击退辽军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三十九章 危机临近第二百八十一章 钢铁成本第九十章 箭呢?第六百八十八章 庆历七年第五百七十章 一击而溃第八十三章 简单与复杂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请求第二百六十二章 实验部队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发展第二十二章 中药和无机物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业指标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终处罚第二百二十五章 骑兵来袭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欲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战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计相叶清臣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么证明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制失败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战术第五百七十章 一击而溃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获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