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占据灵州

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元昊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因为北宋的乱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元昊以为固若金汤的城池,在北宋看来,那是平趟而过,甚至在韩琦的手中,还准备了大量的杀手锏。

另外一边,贺兰山的附近,辽国的主力,经过了短暂修整,开始向前,因为周文秀的骚扰,再加上元昊的收缩,没有遇到态度的抵抗,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从贺兰山附近,达到兴庆府的时候,元昊已经是严阵以待了。

站在城头上元昊,看着飞奔而来的辽国骑兵,心中满是憧憬,他付出不少,可是也不算大,西夏是部族的制度,很多的大部族,并没有在他的掌控之中,借助着辽国的这个机会,他也把一些不听话的部族给处理了,特别是在的兴庆府,更加容易。

只要成功渡过这一劫,整个西夏的控制力度就会上升几个层次,那么掌控着最大限度的力量,他完全可以把这个损失,从北宋的身上找回来。

历史上,哪怕是西夏的损失不算很大,可是依然在之后的几年之中,不停的攻击北宋,让北宋有些焦头烂额的,不厌其烦。

骑兵逐步的接近,看着严守的兴庆府,只是凑到了近处,射了一波箭,然后就停下来了,在距离城市较为远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的。

元昊也不在意,这只是一个前锋,就算是他出兵,拿下,也没什么,更别说他准备的相当的充足,如果辽军的大部队到来,开始攻城的时候拿出来,才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元昊的底气在于,兴庆府的防御,这个被作为西夏的王都,经营的几十年的城市,防御被他开发到了最大,在决定了守卫的时候,又部署了大量的神臂弩,还有其他的一些守城的装备,让兴庆府的防御,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又平添了一层台阶。

元昊有理由相信,别说是10万人,就算是30万人,也别想攻破兴庆府。他是收缩了力量,在元昊看来,辽国除了一点点人口,或者是牲口之类的,什么也得不到,这是他的底气的所在,他没有想到,在另外一边,宋军,已经强势的攻进了灵州的。

元昊在灵州留下了一部分的军队,可是这些军队安逸的了太久,根本没有想到,会遭到北宋的攻击。

骑兵分成了10个部分,分别攻击散落在周围的小部落,或许周文秀攻击的时候,只是在灵州的旁边略过的,快进快出,可是北宋不一样。

10个队伍,对于一些小部落,甚至是中型部落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3天之内,奔袭200里,几乎把整个灵州给穿透了,除了西平府等少数几个大城市没有的攻击,剩下,已经全部的陷落了。

战争,从一开始,就向着北宋开始倾斜,同时,北宋也是外紧内松,不停的把人员向内挤压。

在韩琦的作战地图上面,一个个钉子,一个个代表着西夏的旗号被拔出,大量的收获和土地,让他慢慢的掌握了灵州,现在,只剩下最后几个城市了。

长弓队和重甲步兵,也慢慢的到位了,相对于灵活的,攻防一体的骑兵,这些骑马的步兵,速度慢了许多,不过他们的攻击力更强。

不必考虑值不值的问题,任何要给城市,都抵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首先,是一个在灵州腹地60多里,也算是一个中型城市的地方,长弓队开始显现力量。

这个说是城市,实际上,只是一个寨子的地方,面对着长弓,重甲步兵的双重进攻,只是抵挡了15分钟,就举旗投降了,长弓队甚至只是浅尝而止,连10轮箭都没有射完。

真正让长弓队,彻底的展现作用的,是西平府,西平府作为灵州的核心,也是灵州最大的城市,这个城市,虽然不是兴庆府那样,是石头构成的坚城,却也差不多,比较完整的城市和城防,要攻占他,非常不容易。

可是在宋军面前,只是稍稍的阻挡了宋军的脚步。

或许是最后一个城市的关系,或许是周围人员都集中到了这里,韩琦不但亲自到此,几乎绝大部分的宋军也聚集在这里。

一场真正展现长弓作用的经典战例,在这里彰显,在西平府一战之中,宋军的长弓展现了可怕的势力,一共动用了2万的长弓手,这些长弓手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用箭雨遮天蔽日。

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射出了200万箭,要知道,西平府军民,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5万人,就算是周围逃难过来,也不超过10万人。

哪怕是20只箭一个人,也非常的可怕的,当箭雨彻底的把西平府犁了一遍之后,西平府的士兵已经损失殆尽了,直接投降了。

韩琦听到了投降的结果,叹息一声,西平府,这个西夏攻击的北宋的重要基地之一,这个曾经想要拿下,却没有办法的城市,却这么轻松的被攻破了。

这就是长弓的可怕之处,就算是北宋,如果没有长弓的前提下,面对着长弓的疯狂攻击,也会感觉到非常的棘手。

长弓的射程,比普通的弓箭的射程,高出一倍,这就是长弓最大的优势,他甚至可以在安全的地方,好整以暇的攻击。

训练有素的长弓手,投射能力是180只箭左右,是普通弓箭手的四五倍,在这样的饱和攻击之下,没有任何军队,可以在这样的箭雨之中,安然的守城,只要有足够的后勤,光是拼消耗,就足以把一个城市的防御力量磨光。

更别说,因此带来的压力,实际上,后来统计,西平府在这一炷香的攻击之中,损失并不大,箭雨过来,绝大多数人都会躲闪,只有士兵们,必须坚守岗位。

面对着无休无止箭雨,他们只能够被动抵挡,却不可能反击,这样哪怕是一丝一丝的消磨,都会让人郁闷,更别说这样的箭雨的可怕,面对着无休无止,可怕的攻击之下,有几个人能够承受住,投降是唯一的选择。

西平府的陷落,代表着灵州一战的彻底结束,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15天的时间,骑兵和其他的一些兵种,在一些要道,做好了封锁,暂时,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出去。

这会是最好的消息,在确定西夏和辽国已经大打出手之后,拿下灵州,根本就不成什么问题的,关键是守下来。

以前灵州的防御,肯定不行,长弓队轻易攻下,不能够作为标准,可是就算是寻常的攻击,也可以,不修建足够多的棱堡,根本就守不下来。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利用现在这个时间差,尽可能增加防御,韩琦坐镇西平府,从后方基地过来的人员,络绎不绝的到来的,

水泥,钢铁,砖头,这些全部都不计成本的输送,对于西平府本身,不会有过多的改建,因为西平府在西夏和灵州算不错,在韩琦看来,连北宋的一个小小的县城都不如。

与其耗费巨大的力量,在西平府上面修修补补,还不如在西平府外侧修建棱堡。

经过了简单的调整,在西平府的外侧,相隔700米左右,会分布着8个棱堡,有了这些棱堡的支持,只要驻扎5000人左右,西平府就会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城市,甚至超过目前没有棱堡的任何一个北宋的城市。

在韩琦看来,只要这个完成,灵州基本上就落入了他的手中,西平府属于是灵州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支点。

这一次的攻夏,跟之前,攻夏作战不同的地方,之前,只是攻击进来,取得一些战略要点,可是这些战略要点之间,是急速转换的,北宋攻击这些要点容易,又不能驻扎大军,在野战之重,西夏相对于北宋,还是占据着优势的,这种情况下,这就成为了一个相互争夺的地方,不是可以稳定守住。

这样就算是战胜了对手,取得了一点战果,却无法守住,更别说西夏的立国三战之中,把北宋打的落花流水,连自己的土地都被占据了,更别说拿下灵州了。

棱堡的出现,8个棱堡护卫一个城市看起来有些薄弱,可是深知棱堡的可怕的韩琦,知道这样的防护是丧心病狂的。

当然了,为了节约时间,快速的坚城,棱堡没有选择苗家庄那样,40多米高的,只有2 5米高,这已经够了,在之前的尝试之中,这样的棱堡,如果人力和物资足够的话的,只要20天的时间,就可以建起来。

初期,或许有一定的弱点,比如凝结不太结实,会收到了重型工程漆的攻击,出现破损,可是只要在等20天的时间,就没问题了。

对于宋军来说,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西平这里,守上40天。

最初,对于宋军而言,是巨大的煎熬,灵州的重要性,谁都知道,万一有任何一个漏掉的,他们报告了西夏,说不定元昊就会来攻击,可是几天之后,当棱堡开始兴建的时候,一直等待的探马传来消息,辽军已经把兴庆府团团围住了,他们这才放心下来,在西夏和辽军,没有分出来胜负之前,他们是安全的。

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捞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显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业指标第一百二十七章 炼器还是炼丹第三百零一章 出头的炮灰第八百一十六章 钱壮人胆第三百六十六章 灵州和议扩大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一百九十七章 户籍审查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两重天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粮食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刿亲临第八百七十章 两条通道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战略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前等待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三百零二章 择优选择第八百七十六章 计划开启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粮食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刿亲临第六百八十一章 转运人口第九十六章 打脸啪啪啪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岛工厂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七百八十九章 沈阳车站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请求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厂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军换装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树缺憾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盖攻击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请地方第五百零七章 势如破竹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三百零一章 钢铁和底蕴第四百四十二章 镇国基石第二百七十八章 复杂心情第八百六十章 前进基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难得的机会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册接收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马威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测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业的威力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于钱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八百四十四章 归家和礼物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级第二百八十一章 钢铁成本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织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严的等级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学第二百八十二章 给钱和新币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关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药和地道第七百零二章 对战辽国第三十六章 盘点收获第四百五十七章 粮食跟王朝第七百四十九章 赠送枪械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御体系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谈议和第二百三十七章 韩琦和欧阳修第二百二十五章 骑兵来袭第二十四章 文庙第二百零五章 麻烦大了第十三章 战争系统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点的平衡第七百八十章 亲自迎接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册接收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计?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温度计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风暴第十四章 绝世猛将第四百零八章 药材热潮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战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战第四百九十一章 铁路开启第八百四十一章 托运和卧铺第八百一十六章 钱壮人胆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遗憾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头和海鲜第六百零六章 战场之神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区第六百一十五章 运河规划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动的翅膀第五百九十四章 温度和三态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补)漏发了一些补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强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国本之争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蓝第二百五十章 韩琦和王德用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刿亲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