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

在抵达了贺兰山的附近的时候,经过了周密的调查,元昊发现,他没有什么机会。

足足有20天的时间,元昊都没有动手,元昊对于辽国也算了解,他当然不会动辽国的大部队,甚至没有选择运输战利品的那些部队,他很清楚,辽国一直都没有放松对他的追查,

他的一万多人,有战斗力的,也就是他携带1000人,只要有3000以上,精锐的辽军护卫的,就不可能攻破。

本身,他想等着,辽国大规模的向国内运送牲口的时候,再进行动手,西夏庞大的牲口群,足以让辽军的力量摊薄。

他没有想到,辽国居然无动于衷,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的准备最后一起带回去。

这样下来,有些效率低下,保护力度也会下降,可是安全性大增,牲口本身就是移动的军粮,驱赶着大规模的牲口作战的,也是游牧民族惯用的方法。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困难的多了,偶尔过去的几个队伍,都是最少有5000军队护卫,全部都是辽国的精锐部队,又没有携带多少的物资,速度极快,往往,元昊正在考虑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

连续的潜伏,眼睁睁的看着机会从他的眼前溜走,似乎从辽国入侵开始,一切都不遵照他的意思来,甚至元昊的心中,都有一丝的害怕,到底是怎么了,之前的漏算无疑,到现在,变得如此的困难。

这个跟漏算无疑无关,是因为元昊丧失了最基本情报来源。元昊失去了兴庆府,和最核心的5个州,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对于情报和时局的判断,他不可能知道,辽兴宗已经跟韩琦达成了一项合约,以1000万的牲口,换取一些必要的物资,这中间主要是兵器和铠甲。

相对于1000万的牲口,几十万的铠甲,可以直接穿在身上,增加战斗力,还有军粮什么的,辽国带回去的东西,不会太多。

1000万头的牲口,这对于西夏来说,是全部,对于辽国而言,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量,其中的大多数要送回辽国的话,会相当的麻烦。

必须要分批,每一个批次都不会超过50万,这样下来,可能要20批。

辽国对于牲口,总不能像财物一样,派遣大量人来护卫,也不可能送完一批,再来一批,必须要多次的运送,这就会给元昊机会,只要劫夺一批,他就彻底的翻身了。

可惜元昊的注意打错了,1000万的牲口,全部都被辽兴宗拿来跟北宋交易,当然不会运送了。

至于交易的东西,哪怕是30万套步人甲,在叠加着堆放的时候,也远比1000万牲口小的多,可能几千上万的大车,就能够装的下,虽然数量还是很大,可是在十万大军之中,一点都不起眼。

这种情况之下,辽国根本不可能携带大量的牲口回去,只是提前送了一些战利品过去。

这些战利品,都是从兴庆府,还有西夏抢夺的,虽然西夏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是这么多年累积下来,也有不少。

有一些金银,还有一些艺术品,女人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价格高,数量少,每一次,都会派遣5000人以上的兵力护送,不给元昊任何的机会。

元昊情报支持不足,可是他却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战场的嗅觉相当的明显,哪怕现在感觉非常的不好,也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了怀疑,他还是在短短的时间之中,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向辽国境内进军。

1万多人,哪怕是整合起来的,训练的话,需要的资源也非常多,他几乎是带着1000骑兵逃出了兴庆府,当然不会携带很多的资源。

本身西夏偏远地区,资源就不够,依靠着屠杀的抢掠,最终获得的资源,比较的有限,这些不足以支持他的发展。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西夏国君,元昊同辽国之间的矛盾,也是从西夏开始进入的党项部族的叛乱开始的,对于辽国,他是敬畏之中,带着进攻性,所以,之前对于辽国境内的研究,非常的到位。

辽国目前的四京,一直到第五京建立起来之后,才加强了对于西部的管理,整个西部,跟西夏接壤的大草原上,那是绝对的游牧部落,甚至更北部的蒙古部族,连辽国的控制也不是特别的到位,这就给了元昊机会。

有什么比抢劫来的更快的东西,更别说是针对辽国,这是一个报仇的机会,深深明白游牧民族的特性的他,非常清楚,只要不攻击一些辽国的大城市,泄漏消息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不过,跟伏击不同的是,这种深入到辽国境内的作战,就不能携带那么多的累赘,最少说,一些实力弱一点,就不能携带了,他们就放在西夏的境内就可以了。

很快,在一万多人之中,精心挑选出来4000人,携带双马,并且配备好了各种的武器,虽然说,只有1000人的手中,是较为精良,可是这已经是一股很强的力量了。

有1000的亲卫作为箭头,再加上元昊的指挥,应该是可以拥有相当的战斗力,剩余的4000多人,也都是有过一些战场经验,肉体实力较为强大的那种。

这一次,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在贺兰山这边的时候,再怎么,还有逃跑的机会,一旦在辽国境内,被发现了之后,只要辽国派遣几万大军追逐,甚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包抄,他就很难回来。

可是元昊依然义无反顾的前往,元昊从来都是赌性很重的,立国三战,哪一个不是在极为危险的情况下,冒险为之,可以说从少年时代,第一次上战场开始,元昊都是在一次次的赌博之中,走到了今天。

在兴庆府被占,五洲之地,只剩下一个最为偏远的肃州的前提下,如果再不冒险的话,西夏就会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势力,被慢慢的淘汰掉,到时候,别说是辽兴宗的御驾亲征了,就算是一个辽国的偏远小官,说不定,就会让他头疼。

从一个国家的缔造者,变成一个流寇,这是元昊不愿意看到的,他必须来赌了,而且要赌的很大。

同样走的是贺兰山,不过这一次走的是贺兰山的西部,贺兰山是南北山脉,东西并不算太宽,可是差别有近200里的两边,辽国不可能防御到位,西部这边,还是一片荒芜。

草原就是如此,根本无法如同北宋那样,用密集的城市,组成一道道的防线,让无从下手,大草原上,到处都是路,无外乎熟悉和不熟悉。

熟悉的话,就到处都是路,到处都是通道,不熟悉的话,就会被草原所吞噬,而生在这里的元昊,很熟悉这里的道路。

辽国出兵的三个城市,元昊不会去碰,他很清楚,自己的势力是何等的低,可是绕过之后,进攻在草原上面的部族,是他最好的选择,同样的,还有那些党项族。

或许,他们已经知道,兴庆府的贡献,可是在刀子面前,草原上服从于强者的惯例,还是会让他们听从命令,这是元昊的自信。

党项族,之所以反叛,就是因为辽国的压制太过了,甚至如果不是西夏在背后支撑,他们也不敢反叛,毕竟他们势力较弱。

可是经过了辽国的镇压之后,党项可以说是元气大伤,被迫表面上臣服,各种的军事力量,被洗劫一空。

这种仇恨和力量减少,就成为了元昊的基础,同宗同族,有同样的目标,而且没有足够的保护力量。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对于元昊而言,什么仁义道德,什么手段和交情,都比不上实打实的实力,为了实力,他一切都做的出来。

草原上四通八达的通道,甚至当辽国征讨党项族的时候,都被他秘密的侵入,现在,辽国已经取胜,大部分的力量都在西夏境内的时候,更不可能想到,元昊还冒险进来。

4000多人,远比之前更加的容易,甚至元昊还小心的昼伏夜行,终于,用了10天的时间,深入到了辽国的境内。

此时,距离辽国的边境,最少有500里,最近的城市,也超过了400里,这是一片大草原的内部,较为贫瘠的地方。

党项族本身,是在靠近边境的地方,距离最近的城市不超过150里。

可惜反叛,让他们元气大伤,同时,辽国怕境内的党项族,跟西夏勾连,专门的把他们迁徙了150里,这下子更加的深入到的草原的内部,跟西夏的联络困难了许多。

这在辽国看来,控制力大增,谁知道,却也给元昊创造了机会,差不多有几十万,分成了最少1000个大小不一的部落,广泛的分布在方圆500里之内,周围又没有其他的部族,甚至没有辽国城市。

这种情况下,一头饿狼进来,会有什么结果,战火从元昊进入的第一天开始燃起。

元昊从来都不是什么仁义道德的,疯狂和杀戮才是他的第一个选择,在进入到党项人区域的第一次接触,是一个不足5000人的部落,因为抵抗和立威的关系,被元昊杀的鸡犬不宁,然后,血腥的杀戮开始蔓延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阵遭遇第六十三章 风的契机第八十六章 最适合北宋第二百八十三章 后退一步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五百二十八章 测量和验证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陆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测和支持第八十七章 训弓第三百六十八章 两边交易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炉炼钢第七百六十九章 无用功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妆品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国第六十五章 追击扫尾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运货运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弓的源头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难而退么?第一百二十四章 发现疑点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请港口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陆海参崴第二十七章 离开南乐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第一百一十五章 侦查重点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马拍卖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会第一百四十一章 满口留香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级战争卡牌第二百二十一章 计相叶清臣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战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销售第六百零六章 战场之神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变爆发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后的办法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来第六十一章 烟攻第四百零二章 统筹体系第八百三十二章 运河疏浚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铁路 消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铁路争夺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揽心第四百零二章 统筹体系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马威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协 定海速度第六百六十二章 进展顺利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计划第四百九十八章 统筹第八百五十八章 飞剪定型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来的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订单第五十一章 防御军械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厂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三百零一章 出头的炮灰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扫盲第七百章 军事和修路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十五章 笔墨纸砚第一百五十二章 热情和逢集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一百一十七章 准备商品第四百四十三章 将军野望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捞第三百三十三章 打脸袭来第五百一十四章 钢龙骨第八百零七章 韩琦的要求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预制件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岛工厂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二十一章 中药店第五百零七章 势如破竹第五百章 韩琦的请求第六百八十三章 辽国撤退第八十四章 长弓和北宋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七百七十六章 韩琦出发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琦冒险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八百六十一章 极限种植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选择第五百零五章 残酷诱饵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么第二百六十七章 数据的力量第六百零四章 火枪和长弓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宠妃的冷宫第一百五十四章 无奈的刺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迁第六百四十三章 东平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