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惊

一场看起来很正常的战争,却发生了让他们无法想象的结果,这中间怎么可能没有改变,只不过,改变的地方有些轻微。

好在,在枢密院的这些记录之中,各方面都写的非常的详细,狄青信不过枢密院总结出来的那些东西,他提出要求,要求拿到西北最基础的那些战报。

狄青提出来的这个要求,却让枢密院的人员有些为难,在请示了上面之后,最终枢密院还是开放了一些,主要是除了韩琦的一些枢密院奏折之外的一些东西。

狄青在看到这些报告之后,才知道为什么枢密院的人这么的为难,哪怕是战争的进程不长,可是牵扯的东西众多,韩琦是大佬,他的奏折不多,可是下面的战报,包括一些零散的东西,可以说堆积如山。

狄青本身只是准备拿最主要将领的,可是这些都拿过来,也没什么问题,他反而会从这些东西上面,明白了很多东西,只要细细看就好了。

别人怎么,狄青不会去管,可是他在认真看了半天之后,还真的就从这个上面看出了一点什么。

果然跟他预料的一样,在枢密院弄出来的那些战报之中,一笔带过的东西之中,就漏掉了非常的关键的东西的。

作为敏锐的统帅,天才的军事家,他敏锐的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重点,那就是长弓。

在战争之中,只是讲到了双方的数据对比,可是没有详细军队布局,之前那些将军们疑惑的地方,就是这样,这些将军们,是按照普通的禁军配备,来衡量的。

在这样的衡量之下,当然不可能出现4万人,对3万重骑兵的前提下,还全歼对方的不可能的事情出现。

可是看了长弓的应用,还有比例,他隐隐的感觉到的,长弓恐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地方。

这时候,在争吵了一个上午之后,哪怕是经过了劝说,所有的人的焦点,还是放在这个重骑兵的战局上面,哪怕有实际的例子,比如说,俘虏,装备,还有人员,这些已经证明不可能作假的情况下,依然有些不敢置信,到底怎么做到的,这是他们最疑惑的地方。

狄青在跟几个人简单的交流了一下,提出想看看,长弓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武器,他的战斗力,以及他在整个战争之中的使用方式是什么。

狄青的这个要求,也同样得到了其他将军的认可,这些能够被枢密院叫过来的,可都是在实战之中,一步步的走过来将军,他们或许有一些的局限性,可是他们的眼光都是有的。

狄青从这些报告之中,拿出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然后点名了长弓在整个西北战争之中的作用,这下子,这些将军们才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知道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们也想知道,这个长弓,到底在整个西北战局之中的作用。

他们联合的向枢密院提出,想要看看这个长弓到底是什么,威力几何。

12个将军,还是研究整个西北战局的将军,他们提出的又不是很困难的问题,很快,回复就下来了,在下午安排一场演练,让他们亲自的看看长弓的作用。

所有的将军,都非常的重视,这么一个长弓,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武器,甚至在整个西北之战之中,几乎是长弓,摧毁了铁鹞子的士气,最终取得了战场的胜利。

长弓在枢密院,已经从最开始韩琦推行的时候的不注重,变成了现在,彻底的重视,哪怕是这些将军们,不提出这个要求,枢密院也会给他们安排一些的演练,让他们评估一下,这个长弓到底在整个战场上面的作用,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韩琦已经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了长弓的可怕力量,在实力比现在的弓箭,有很大的提升的前提下,长弓低廉的价格,容易获得和大批量生产的特性,全部都完爆了普通长弓。

可是,整个枢密院,或者说整个北宋军方,数十万的弓,这些要裁撤,浪费可就太大了。

这是一个困难,之前困扰着枢密院,在他们已经看出来长弓的好处的时候,还在犹豫,现在,长弓已经用实战表现出作用了,裁撤势在必行,唯一有些可惜的,就是投入的费用。

贾朝昌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入京的赵信,给他找到了清理的地方,那就是销售出去,这本身也是军火行业的惯用方法,如果有了更好的,可以更新换代的装备,完全可以把旧的装备更换出去,换的足够多的资金,用于投入到新的装备生产和研究之中,如此往复,一直都掌握着主动权。

整个关于战争的研讨,在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这些将军们,都怀疑整个战术的正确性,那么,就无法潜心研究整个战法了,这是贾朝昌不愿意看到的,在知道了原因之后,贾朝昌笑了。

这个问题,在最初的时候,接到西北的战报的时候,也有当时也查询过,可是实打实的几万铁鹞子俘虏,还有兵器和战马这些东西,是做不得假的,如果要作假,需要把战马,兵器,铠甲,还有人员全部到位,这个难度不亚于战争作假,甚至直接俘获或者是降服这么多的铁鹞子,

正因为重视,枢密院,也组建了一个长弓部队,这个长弓部队是从全军之中选择出来的,以前的,是按照射的准来选择的,现在,却带有着更加的鲜明的长弓的特性,力量强大,身材高大,能够拿得起更长的弓。

这是长弓的基本特性,或许,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基本的物理学的原理,更不会知道弓臂弓身等的关系,可是不了解基础理论,却可以知道,更长的弓,威力越大。

对于使用榆木作为弓身的长弓而言,更长的弓,不容易得到,必须要更加庞大的树木,可是2米左右的长度,也不是不能获得的,甚至相对比较的容易。

这部分长弓手,他们的身高,都是在1.9米左右,身材高大,力量强横,手持的长弓,也是很长,差不多在2.4米左右,比起一般的长弓,最少长了三分之一,弓臂什么的,也更加的厚重的。

这样的长弓,已经不能够在战场上面使用,应为太过粗大,特别是重量方面,移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但是放在表演上面,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既然是枢密院的演示,当然是越强大越好,这个长度比一般的长弓,最少长出了三分之一的长弓,威力是强大的,并且500人的队伍,全部都使用了穿甲箭头。

连韩琦都可以获得各种的长弓穿甲箭头,枢密院更是如此的,在知道了西北之战的整个情况之后,就开始做了这一方面的准备。

经过了几个时辰的准备的,在城外其中一个禁军的营地之中,进行演练的。

之前得到通知,他们心中还是七上八下的,可是下午,直接的去的时候,这才放松下来,几个在相互的商量的,询问一下这个长弓到底是什么。

在准备好的营地之中,他们看到了一群的大汉, 500人长弓队伍,每一个人都是身材高大,力量出众的,要达成这个要求,也只有北宋能够达成,要知道,整个中原王朝,三国争霸,可是实际上,三国是非常不均衡,西夏不足400万,辽国不足1000万,北宋却是1.2亿以上的人口。

可以说,西夏和辽国加起来,还没有北宋十分之一的人口,如果北宋稍稍有些力量,把这些人力优势,应用到了整个战争之中,失败是几乎不可能的。

在这个时代,北宋没有办法把这些应用到战争之中,庞大的人口成为了拖累,也就在北宋的前期,80万禁军,还是足够多的装备和人力的前提下的,后期当财务状况糜烂了之后,在没有足够的支撑之下,庞大的军队,就成为了压力。

现在,赵信的出现,创造性的把长弓这么一个划时代的武器,引入到北宋之后的,北宋的生产力,有了可以宣泄的地方,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只要有足够的后勤补给,别说是辽国了,就算是金国,甚至是未来的蒙古,也别想攻破北宋的大门。

长弓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地方,他作为攻击力最强的兵种,甚至可以跟重骑兵这样的这个时代的主要兵种,进行正面的对抗。

相对于沉重的,不容易补给,耗资巨大的步人甲,200文的长弓,可以大规模的布置,还攻击力强大。

在守城,甚至在野战之中,都可以发挥出出色的效果,射程威力,这些架在一起,会让任何一个攻城者感觉到噩梦,这一点,毋庸置疑的。

可是对于这些将军们来说,这是一个完全新的东西,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感觉,这些弓手,身材太高大了,看起来也相当强悍。

不是说,高大的,就不容易成为一个弓手,关键在于,高大的灵活性不够,也比较笨拙,无法在变化万千的战场局面之下的,最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展现的,基本上,就是固定,500弓手,对于250步之外的目标的攻击,使用的当然是破甲箭。否则,无法证明他的穿透力,在靶子上面,还选择了最少50套步人甲,用粗大的木桩,然后套上步人甲充当靶子。

这个测试,在2个月之前,在枢密院曾经测试过,贾朝昌真正的认识到了,长弓这个划时代的武器的可怕,因此组建了这么一个实验性的部队,现在,这个部队,经过了最少2个月的严格训练,基本上已经熟练了,效果更加惊人。

韩琦在训练队伍的时候,没有对枢密院保密训练之中的记录,枢密院这边,也是有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枢密院的知道了,长弓是射程和射速兼顾。

同时,插在地下的弓箭的形式,也被利用起来,比起背在背后或者是腰间的箭囊,这样更加的适合,这样可以保证长弓手在高射速的前提下,保持稳定。

二三十只长箭,摆在了合适的位置,这些长弓手,早已经熟悉了这些长箭的位置,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射出,这些都是最少无数次的重复过的东西。

这是禁军的营地,不是真正野外,也不是战争,枢密院安排的,也不是实际的战争,而是一个的简单固定靶,不考虑渐进和位置的关系,当然是最适合表演,严格训练之下,他们又是在整个禁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人,他们的射速基本上达到了15发的基本速度,比起普通的弓箭手,射速起码增加了4倍。

射程也是如此,百步穿杨,已经是神射手的标准了,一般的射手的射程,就在100步到120步之间,这个足足提升了一倍。

狄青的目光并没有放在这些弓手身上,而是目标身上,很远,难道这个长弓的射程很长。

不过看这些壮汉,身材和力量,应该是这样的吧,不过那些弓,有些奇怪的,为什么那么庞大,这在军队之中,有些不方便的,可以使用的地方就有些有限了。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疑惑,可是这只是看表演,或许这是刻意的强悍了某些方面,而没有顾及到其他的方面的结果。

很快的,在枢密院的军官的命令之下,所有人集中到一起,开始了最后的准备,12个将军也屏住呼吸,开始等待着演习的开始。

伴随着一声令下,整个长弓队的表情明显的不同,似乎是带着某种专注的精神,然后开始张弓搭箭,当第一波的长箭射出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停歇,整个箭就真的形成了雨。

更可怕的是,无数的长箭笼罩之下,在短短的60息时间之中,一共射出了7500箭的,60息,哪怕在战场上面,也是非常短的一个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一个500人的弓箭手队伍,射出了七八千箭,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在狄青看来,长弓出现的这个战果,也跟这个速度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远的关系,他没有看到这个箭的效果,不过清楚的看不到,远远的,那些人的身上的箭,还是让他们吃惊,不过他们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效果,就跟这些战士和长弓一样,是专门为了演练表现出来的。

如果这样的话,就有些问题,这个长弓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跟实战之中,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这样的前提下,是否有参考的价值。

整个演练,只是持续了一小会,按照60息15箭的射速,基本上每个人射了50箭左右,停下了脚步。

一动一静,如同疾风骤雨一样,看的众人非常激动,不过最终,弓箭的攻击力,也要现实在靶子上面。

在枢密院人员的引导下,他们来到了靶子的身边的时候,却发现了让他们吃惊的一件事情,这些靶子上面,装备的是真正的步人甲。

这些将领都是长期带兵的,他们很清楚真正步人甲跟摆设之间的不同,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是可以给士兵全方面防护的铠甲,这玩意,在战场上,别说是的弓箭了,其他的重武器也能够抗一下。

这是北宋最强大的防护性武器,在失去了马,没有了静塞军,却能够跟辽国和西夏的战争之中,不落下风的防护武器,却在这个穿甲箭之下,却如同纸糊的一样。

巨型长弓,超过的2.4米的长弓,他们如果按照石来的说的话的,应该在1.8石左右,可是换算到弓臂的力量,在半石相当于两石的前提下,这个最少也是的7石左右,加上弓臂的,差不多就是8-9石的硬弓,他的射程,应该是在350步左右。

在250步的射程之下,他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远比的表现的更可怕,可怕的速度之下,又完美的发挥出了出破甲弓的效果,破甲弓的锋利和穿透力,本身,就是速度越快,效果越好,在这么可怕的速度之下,步人甲当然是挡不住的,不但挡不住的,是洞穿。

洞穿代表着的一下子穿透了两层的铠甲,这还不是最终的穿透力,完整的步人甲被穿透,中间还有一节木桩,这个防护能力,可有些可怕。

木头,还是在步人甲之内的木头,都被远在200步之外的长弓给洞穿,巨大的缺口,证明了这个穿透能力的可怕,甚至连里面的木桩,都没有被击碎,而是轻而易举的穿透的,如果里面是人的话,是不是也一样毫无意外。

一根2米以上的长箭,相当粗的长箭,只要不是射在四肢的位置,在身体主干上面的任何位置,只要射中,基本上,就不可能再活下来。

北宋的步人甲,是整个三国之中,防护力最强大的,比起辽国,比起西夏都要强悍的多,连步人甲都能够洞穿,那些铁鹞子的所谓的重甲,在这个上面,连纸糊的都算不上。

狄青突然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长弓能够在西北之战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玩意哪怕在战场上面攻击力,打点折扣,也是非常可怕攻击力,在这样的攻击力之下,再怎么可怕的战绩,也是正常的。

第二百四十八章 胜利的错觉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驻卡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三百零九章 骑兵对决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燃机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标第五百二十六章 经纬度线第二章 船到南乐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岛”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七百六十七章 电灯和办公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机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揽和没钱第七百八十七章 战列之梦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四十六章 举家搬迁第五百九十一章 礼送出境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车冲卡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辽矛盾第二百八十三章 后退一步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折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百六十六章 灵州和议扩大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七百九十章 轮船和飞机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请港口第八百四十六章 举家搬迁第二百六十二章 实验部队第三十二章 南乐县令第二百九十九章 赵允让的反应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动的翅膀第八百二十章 培训科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枪和火炮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计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来第六百九十二章 陆军海军第二百二十章 副产品和比例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费磋商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终处罚第五百三十章 坏血症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夺天工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车冲卡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销售第二百五十章 韩琦和王德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绝对不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严的等级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钱的条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赚钱生意第三百七十九章 灵州困局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四百九十四章 桥梁搭建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车冲卡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进和保守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开招工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险第九十五章 正确方向第八百四十四章 转移视线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义第十章 粮食和盐第六十三章 风的契机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长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五十七章 风潮乍起第九十七章 正确打开方式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来水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开招工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战之前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战第八十章 改变的开始第六百五十七章 发展数据第三百八十九章 时间等于金钱第八百零二章 韩琦的探索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术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级战争卡牌第二十六章 禁军会操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级第七百九十章 抵达和午高峰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二百九十五章 绝对不行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零三章 变种的武器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会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七百八十七章 沈阳宫殿第九十八章 集团射击第一百九十六章 护城河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战第四百四十三章 将军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