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会焦点

汴粱的夜色,越发的深沉,远处,似乎依稀有灯光映照过来,在整个世界都陷入到黑暗之中时刻,汴粱的夜晚,已经很亮了,可是跟定海军相比,还是暗淡了很多。

汴粱更多的是在室内,伴随着蜡烛的出现,室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可是蜡烛这个东西,几乎没有办法遮挡,灯笼的出现,那个透明度并不高。

玻璃的出现,黑夜的亮光非常的有帮助,任何的东西,一个透光性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只有透明的玻璃,才能够这样。

大量的煤气灯,独特设计,不受风的影响的,就足以让野外亮起来,更别说,之后的汽灯,他的设计更加的精密,亮度也相当的高。

汴粱可以说是更加适合的城市,在接近百年的发展之中,已经拥有了大城市的一切迹象,只要针对相对的地方,进行改造,就可以让汴粱成为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城市。

可是这不是赵信现在能够去管的,他已经对北宋的改变够大了,现在,只有把重心放在定海军上面。

通过驿道,还有水运,快速的把赵信的一些命令,送到了那些施工队。

早就准备好施工队,也在寒冬腊月之中,开始动工了。

从定海军来的施工队,基本上,就是技术性人员,真正劳力,还是雇佣周围的村民。

北宋算是整个封建王朝,民众的生活水准较高的,可是那是在一些大城市,比如汴粱,应天府这样的。

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别的方面,就是城市跟农村的差别是巨大,哪怕跟汴粱只有100里左右的地方,也跟其他的北宋农村没有多少的区别。

一条铁路,要跟水道进行互补,甚至很多时候,还不是重合的。

河流这些,是根据这地形而来的,在两者之间连接,并不是最短的距离,也并不是直线。

铁路是尽可能的取直,两点之中,直线的距离最短,无论是投入,还是效率,都比较高。

这个时代,一些大山,还有大河这样的东西,在目前定海军和北宋的技术水平,无法跨越的前提下,必须要绕过,这样,就更加不可能,跟水路齐平。

在这些地方,好的乡村很少,在冬季之中,绝对算是农闲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之中,有人花费比较高的代价,比如说,一天80到100文的价格,又是在不远处干活,很多人都愿意过来。

这是第一条铁路,几乎关系到未来整个北宋的铁路布局,哪怕不能够在中间占据股份,就算是投入这些,对于定海军,也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商业的产生,就是通过交通的流通,伴随着交通工具的一步步的提升,商业也越发繁盛。

北宋还是一个封建社会,可是整个定海军,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一个普通的城市,对于物资的消耗,只是食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可是工业化的社会,他更大的需求是各种的原材料。

工业化之后,生产效率是手工的数十倍,上百倍,甚至是上千倍,这种情况早已经在大名府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大名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后世,附近也有大型的炼钢厂,附近有煤矿和铁矿,最远也不过是上百里,只要修好了官道,再加上改良马车,就可以基本满足。

一个大名府,充其量只是一个半手工的作坊而已,可是到了定海军,却是一个庞大钢铁厂,年产量数百万吨,几乎是大名府的数十倍,这还只是定海军其中一个产业,水泥,玻璃,手工业,还有未来,赵信计划之中的大量的产业。

他们需要进口数量庞大的原料,然后通过工业生产,把这些变成产品的,运送到北宋各地。

在整个封建社会,恐怕也只有北宋最为合适定海军的出现,北宋对于商业上面,比较的开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没有京杭大运河联通的,遍布到整个北宋各个区域的水道,就算是他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的产品,恐怕利润也会大打折扣。

在后世,商业流通的成本,其中很大程度上面,是运输的成本,在21世纪,淘宝出现之前,传统商业成为了主导,就算是有快递和普通的电话购物的存在,他们的成本也相当的高,运送一个包裹,仅仅是运费,就高达几十块,这个成本,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担的,特别是一些小件的产品而言。

商家大批量的进货,然后通过层层批发,零售的方法,成为了销售的主流。

可是淘宝的出现,把互联网跟传统的商业,结合到一起,然后大力的发展了物流和快递的产业,化零为整,重新的创造了一个产业,并且把快递的成本,降低到了最低。

这就是运输的成本跟销售的成本,如果换成交通不方便的时候,没有便捷的水运,定海军的一大半的成本,就运费上面,那么他绝对不会有如此庞大的销量。

哪怕在封建社会,任何的销售额,都不会是无限的,他会有一个限量,通过各种方法,让民众们通过劳动,然后扩大的市场,那需要时间,甚至一件商品,当他价格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利润虽然很高,可是产生的总销量是会降低的。

原因无他,一些低收入,或者是在一定层次的人,就无法进行消费。

这些是后世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如果说利润放在定海军这里,还可以接受,但是利润放在了运输上面,那就无法接受了。

定海军靠海,也在进行船舶方面的研究,毫不客气的说,未来,当大容量的船舶,行走在北宋的海域的时候,海运将会成为最为廉价的运输方式。

安全性,运输成本的降低,连粮食这样的最普通的生产资料,都可以通过贩卖,获得利润,更别说是其他的原料。

可是海边,从来都不是什么资源丰富的地方,真正资源丰富的地方,几乎都在群山之中,恐怕距离海边最近的,也在一百多公里,一个完备的铁路网络,将会贯通南北,进一步的降低,北宋的成本。

新春大会,这个汴粱大小的官员,所有述职过来的高层们,都会参加的大会,赵信没有例外,也参加了。

这也是赵信以定海侯的名义,回归到汴粱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作为节度使,这是超品的官员,在大会之中,是站在最前列的,仅次于东西府和三司的官员,甚至站在六部人员的前方。

作为研究北宋学者,赵信当然知道,节度使的地位,他小心的站在所有的节度使之后,几乎不跟人交流。

可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么第一次的亮相,还是吸引了不少有心人的目光。

哪怕赵信眼观鼻,鼻观心,不看任何的地方,可是敏锐的直觉,还是感觉到了无数到的目光,在他的身上扫来扫去。

一场朝会,走的是固定的流程,祭天了之后,然后就是一节节的封赏。

很显然,赵信之前提供的资金,在这个年节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仁宗的手上,比往年宽裕了很多,几乎每一个朝官的封赏,都比之前上了一个档次。

听着按照顺序的封赏名单,这就是一个固定的,按照职级的顺序来的,当然了第一位并不是章德象和贾朝昌这样的东西府首脑,在这个朝堂之上,还有一些资格更老的,职级虽然不高,可是虚职却相当高的,还有一些宗室成员。

基本上,四五十个之后,才轮的上他们,东西府,三司使,还有一些比较资深的参知政事之后,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了,韩琦。

赵信微微吃了一惊,没有听说过韩琦回来啊,没想到,他居然回来了。

韩琦确实回来了,在西北的一年多时间之中,他已经立下了可怕的功劳,无论是奠定灵州一战,拿下兴庆府一战,再到后面,商议灵州和议,这三个之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他拥有成为枢密使的功劳的,更别说,后来,通过调整,利用灵州协议的一部分,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西北水利体系。

这才是第一年,整个西北水利体系,还没有最终完工,可是在西平府附近的水利工程已经展现出了威力了。

在五六月份,最后一批种植粮食的时候之前完成的部分水利体系,让西平府一下子增加了500万亩的水浇地,还有300万亩的旱地。

通过种种方法,吸引了足够的民众,再加上出色的农具和牲口的帮助,这些土地被种植了下来,哪怕只是收获了一季,水浇地3石左右的收成,旱地1.5石的收成,也让灵州收获了1650万石的粮食。

水利工程,包括土地去,都是属于灵州的,所以他们会收取大概一半收益,剩下的归种地者,地广人稀之下,整个西北才涌入了60万人,剩余一半粮食,足够养活他们了,而灵州获得的大概是800万石左右。

800万石的粮食,这是西北怎么想,都不会想到的可怕收成,哪怕是按照汴粱的价格,这笔收入也高达560万贯的,更别说,在西北,粮食远比汴粱高的多的。

正是这么庞大的粮食,让韩琦最终,还是被召回来了,之前没有让韩琦回来,那是因为,整个西北的水利,包括西北的军事,也离不开韩琦。

可是现在,一切都稳定了,虽然水利工程还没有最终完工,可是主体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枝节的问题,移民和建设,也已经度过了最初的关键时期,毫不客气的说,只要是差不多的官员,就可以让灵州持续下去。

相对而言,韩琦自身的威望,在西北达到了巅峰,有统兵的能力,有了灵州和议的巨额财富,现在,又有了粮草,哪怕是防备上面,也必须把韩琦调回来。

韩琦是在接近年关的时候,接到命运的,本身要求他不用那么着急,可是一切基础奠定之后,归心似箭的韩琦,居然直接轻车简从的骑马回归。

以前统兵过的他,骑马并不陌生的,从灵州的汴粱,不过是2000里左右,他一共用了10天的时间走完,抵达汴粱的时候,已经是腊月20以后了,因为相当的低调,甚至没有回到枢密院,只是到了仁宗这里报备了一下,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回来了。

听到了韩琦这个名字,整个大会之中,不少人注意了过来。

韩琦回来的非常的快,又比较的秘密,知道他回来的,也就是最顶层的寥寥几人,剩下的全部不知道。

可是这一年半之中,韩琦在整个汴粱的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大,单纯西北一战,只是名将的话,接下来的灵州和议,还有西北水利工程,那就是神奇了。

化不可能为可能,这么出将入相的人才,就算是文星闪烁的北宋,也算是少见的,最关键的是韩琦还年轻。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韩琦已经接近四十了,可是在整个北宋的政坛,真的算是年轻的,曾经三十多岁,就做到枢密副使的位置,那是跟着新法出来的,并不稳定。

可是现在,当西北一连串功劳之下,以前的级别,再怎么的有些虚,也变成实的了,这么悄无声息的回来,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一些急于抱大腿,开始在心中盘算着新的想法,而一些有直接利害冲突的,则是另外的一番想法。

比如说贾朝昌,他本身是准备明年进军,当时估摸着,韩琦虽然立下了大功,可是变法出身的他,在范仲淹受到打击的档口,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回来。

可是他却回来了,在这个时候,他会担任什么位置,本身枢密副使,又在西北立下大功,更进一步是必然的,那么什么身份么,三司使,枢密使,还是首相。

正因为无法确定,所以贾朝昌的脸色非常的难看,本身之准备到春暖花开在动手,可是很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必须要等到年节过去之后,就动手了。

类似想法的人不多,抱大腿的却不少,聪明人哪里都有,总之,韩琦一下子,成为了整个朝堂上面的焦点,无数人的眼光,投向了他。

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发展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阔天空第八十二章 英格兰长弓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略眼光第八百三十八章 筑路机械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费磋商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长弓第四百一十一章 怀疑验证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惊第六百三十二章 长江渔场第二百四十八章 销售途径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体系第三百三十章 完胜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减料第四十七章 连珠箭第三百四十八章 飓风翅膀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问题第八十八章 “便宜没好货”地四百五十章 迈向海洋第二百七十一章 销售遇冷第八百二十五章 无息贷款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险第五百三十四章 风帆战船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歼辽军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观礼第四百一十七章 变法隐情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现状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四百章 不同际遇第一百九十六章 护城河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场勘察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厂第二百八十四章 饭后谈资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园林第八百六十章 前进基地第四百四十章 杀人的艺术第七十五章 冲破阻截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风暴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势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乐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线电报第六百九十六章 庆历七年底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乡情怯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歼辽军第一百零九章 纪律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遗憾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战长弓技能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头和海鲜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七十七章 苗家庄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胆估计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击棱堡第八百一十四章 欧亚基本盘第二百五十八章 韦贵的打算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议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险第二百五十九章 运费和工业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四百七十章 锚泊地第七百四十章 宰抚的应对第一百零一章 忠诚变化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测和支持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兰法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战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第二百八十九章 国本之争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见韩琦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诈降第三百零七章 冒险的做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战时仓库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马威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击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车时代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陆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弓的源头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岛”第二百七十九章 确定经销商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六百七十六章 击退辽军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战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前等待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议惊雷第六百九十一章 军制改革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战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战列舰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运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见和西北布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卖会第六百八十六章 统计报告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陆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