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头和海鲜

长江口,因为是河海交错的地方,除了拥有大量长江特有的淡水鱼,也有东海这边常见的咸水鱼,其中不乏一些比较珍贵。

跟大海上面遇到的鱼群相比,那种更加的统一,几乎每一个鱼群,都是一种,而这里,相对比较多一点。

经过了一夜的工作,基本上,绝大部分的鱼都已经处理完毕了,一些比较适合在周围销售的,价格相对较高的,被专门的弄出来,用于在长江沿岸销售。

长江沿岸,因为便利的交通环境,本身就是商贸比较发达的地方,酒店和餐饮也相对比较多,特别是江宁,这个曾经是首都的庞大城市,人口众多,商业也发达。

寻常的河鲜,海鲜,数量较少,一般没有专门做这个的,定海军的鱼获一经出现,就引发了轰动。

是腌制过的,不必担心短时间腐败变质的关系,或许,这些鱼获的味道,没有鲜鱼那么的美味,可是物以稀为贵,还是不错的,立刻掀起了销售狂潮。

不但是餐饮购买,老百姓也会选择购买,便宜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却是盐。

跟普通的腌制不同,盐的价格高昂,普通渔夫很少腌制,就算是腌制了,也是最低的量。

定海军不一样,追求效率,并且最大可能的保证不会腐烂变质,所以投入的盐就比较多,按照10斤鱼半斤盐来腌制,实际上,投入的盐的数量要多。

追求效率的,直接拿手哗哗哗的来撒,在鱼的外侧,甚至鳞片是哪个,都会沾上不少的盐,这部分,是不计算到内。

当干涸之后,外面都凝结着亮晶晶盐粒,数量不算多,却也不少。

有人算过,一个5斤左右的鱼,单纯外面的盐粒,收集下来,都差不多有半两,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半两,也意味着几文钱。

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半来花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买不起昂贵的大黄鱼,小黄鱼,可是普通草鱼,还是可以买到的,还有一些海鱼之中,肉质较差的,也较为便宜的。

这个做法,实际上,是损害了北宋的盐政,毕竟,这些腌鱼之中,是含有盐的。

可是北宋没有二次收税,也就是说,就算是私盐,只要没有在贩卖的时候抓到,制成东西也不会被追究,比如说,各种腌制品,还有咸菜之类的。

丁海军的盐,不是私盐,却没有获准在内地销售的,可是这个违规要怎么说,必须要中枢下达。

至于中枢,管理盐税的最大的BOSS,就是三司使叶清臣,他本人就欠着定海军天大的人情的,这种已经绕了几个圈子的擦边球,又不是大规模行为,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江沿岸,各大城市,最终稳定下来的结果,江宁每天大概会消耗1000斤,杭州是800斤,其他各大城市,200斤到500斤不等,算下来,40多个城市,每天大概能够消费10吨到18吨的鱼。

按照平均80文的批发价格,因为鱼之中,有贵的,有便宜,因为是运输到各大城市,都是江南一带的富庶城市,除了最开始,会追求产量,运一些廉价的之外,之后的几次,运过来的,基本上都是昂贵的。

比如说,大黄鱼,在江宁的价格是130文,比起鸡肉都要贵,其他的也价格不菲,都是超过100蚊的,平均批发80文算低的了的。

每天获利大概在2000贯左右,算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一个月下来,接近6万贯

不过,这个数字,相对于定海军捕捞的数字比起来,还是差的太多了,第一次因为没有装满的关系,一共是收获了800吨,后面,以两天回归一次,放缓了速度,最终满载而归大概是1400吨,几乎每一艘船,都超载到了500吨左右。

可是单独每天的效率是700吨。

这个效率真的不低了,每天消耗20吨以下,对于整体,真的是少数。

好在,渔港除了简单的对鱼的处理之外,还有一个罐头工厂,

鱼可以通过腌制,甚至是简单的处理,通过蒸的方式弄熟了,然后借助着加热,杀菌的同时,也把空气赶走,形成负气压,然后在这个关口密封盖子,哪怕是简单的铁皮罐头,依然可以保鲜相当长的时间。

罐头早就在定海军出现,并且被定海军应用到军需领域。

目前枢密院每年会在定海军采购的各种压缩食品和罐头50万贯,这些东西,不但重量更轻,一块压缩饼干,可以提供两升,甚至更多的粮食带来的热量,可是他的重量,大概只有粮食重量的十分之一,罐头虽然提升没有那么多,可是从活物到罐头,不但可以大量的运输,同样的,也会提升军队的士气。

总是吃粮食,跟粮食跟肉一起吃,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古代战争之中,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或者是决死攻击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酒肉,以壮英雄胆。

重量,这在后勤运输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节约了十倍的重量,这本身,就可以减少大量的成本,如果说,运输到西北的军粮,减少了十倍,这也代表着民夫们路上消耗的成本减少了很多。

罐头这种可以长时间储存的东西,虽然在重量上面,没有减少很多,却丰富了粮食,这两者,都是非常好东西。

罐头厂建设起来并不难,在玻璃没有大规模运用的时候,采用陶瓷和铁皮罐,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低端一点的用陶,高端的用铁皮罐,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而如同锅炉一样的巨型蒸笼,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加热。

跟紧急处理的鱼类不同,经过腌制之后的,可以放较长的时间,而且罐头的生产压力也不算太重,每天保证处理80-100吨就可以了的。

渔船也不是长时间的航行的,最多目前长时间的捕捞,超过20天之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就不能继续下去,必须进行轮换。

定海军目前,还有最少17艘船,等着布置人手,就算是有轮换,也是优先补充哪些船的,没有人员派遣到这里,所以,到时候,就会休息一段时间,可以选择回归定海军,也可以在崇州这边就地休息。

在崇州港,渔港这边的,目前渔船再一次的前往长江口,进行捕捞作业,而5艘的差不多3000料的船只,停靠在了这里,它到来的目的,是为了装载第一批的罐头。

罐头厂已经保证了80-100吨的产量,虽然才四五天的时间,却也积累了大量罐头,差不多五六百吨的样子,这些罐头,除了少部分,放在长江沿线进行销售之外,剩下的,都会运送到定海军。

之前,定海军轻松消化掉了30万斤的鱼,那个换算成吨,也不过是150吨的样子,现在,崇州这边的渔港,几乎每天都处理80-100吨罐头,这些罐头,加上经过了初步处理,可以长时间放置的腌鱼一起,会运送到定海军。

5艘船,全部都是中国式帆船,这种帆船,或许在速度上,跟定海军发展的风帆战舰,有较大的差别,可是他的载重量却是相当的高,中国式帆船方正的船底,让它拥有较大的承重能力,一艘船最起码能够拉起400吨以上的货物。

5艘船,就是2000吨,几乎就把渔港这些日子,处理物资都给带走了,这些肉类,对于定海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补充,而赵信为定海军制定的,重点发展渔船的方法,是值得肯定的。

在千里之外的崇州的,大量的肉食即将上船,极大的补充整个定海军的肉食的时候,定海军这边,因为海鱼引起的热潮,依然在蔓延。

2年的时间之中,定海军积累了庞大的消费能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定海军高薪的政策,除了最初的时候的旺盛花费之外,其他的需求并不多。

从贫苦之中走过来的民众,还没有奢侈的去享受高消费,现在的定海军,还没有强生到,可以用奢侈来装点自己的时候,这种情况下,除非是一些刚需,否则,民众手中的钱,更多的是存起来的。

赵信也想了不少的方法,对于老百姓来说,刚需往往就是衣食住行的,衣服的开发正在继续,从麻布,到棉布,再到丝绸,不同的面料的结合的,定海军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品牌的成衣,这些很大程度上面刺激了消费,成为了的新的增长点,可是在食上面,做的并不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再怎么强悍的大厨,没有的东西做也是没办法。

海鱼的出现,让定海军的餐饮发生了变化,原来,一些饭店,主打的还是地方风格的,比如说,淮南,淮北,河南等地方特色,多是以鸡,牛羊猪肉为主。

可惜这些是限量的,赵信为了保证整个民众,都有一定的肉类摄入量,所以用供应制度,每个人都比较的平均,就算是有一些非计划的肉类,也非常的少。

没有了肉食,任何菜都变得没有味道,没有主打菜,也就吸引不到民众。

之前,定海军也有鱼,但是那都是民众们凑船出海打来的,不多,也不稳定,现在,伴随着海试的进行,这些熟悉渔船的,最起码,每天都能够捕捞到几万斤。

这部分的鱼类,大部分都进入到市场,被老百姓买去了,可是对于酒店饭店,他们买到几十斤,上百斤的,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饭店来说,他们大部分购买的,都是高端一点的,比如说,大黄鱼,比如说黄唇鱼,还有其他一些本身就是较为价格高昂的,经过加工之后,主打了海鲜。

这就成为了特色,本身鱼的味道,就相对比较鲜美,相对于淡水鱼,海鱼的刺更少,因为长期在海里面活动,他们的营养成分也不错,多是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吃起来也相当的不错,经过了大厨的加工,更是口味大不一样。

赵信在偶然间,发现了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饭店都变成了海鲜店,也有些意外,海鲜,这个后世几乎成为了海边最主要的名片的东西,居然出现在定海军,他说不得要推一把。

海里面,不单单是鱼可以吃,还有很多其他的海鲜也可以。

不说海参这种,本身就是价格高昂,在海洋之中非常稀少的这种,各种的贝类,软体动物,螃蟹,虾,这些就组成了巨大的种类,可以成为海鲜店铺的特色。

在把这些吃法简单的开发出来之后,赵信还拿出来了一个杀手锏,并且在定海军广泛的推广了起来。

在捕捞的时候,往往会带来来一些海藻,在鱼群集中的地方,大部分,是在他们进食的地方,很多的海鱼是以各种海藻为食,自然界的海藻,成千上万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能食用的,少数可以食用的,味道都非常的不错。

赵信不可能认识很多,可是有一种他却认识,那就是海带。

作为后世经常吃到的,也是味道非常独特的一种海藻,海带的辨识度相当的高。

海藻之中,可以食用的不多,可是单纯一个海带就已经不错了。

为什么的日韩的生日,大部分会喝海带汤,因为非常的鲜美,海带里面含有一种元素,说化学名字,大家可能不会知道,一说他日常名字,大家就知道了,味精。

味精的发明,一定程度上面,改造了整个餐饮业,在无法提出味道的时候,一个味精下去,就是非常提取味道的。

海带,作为未经的一种,作为熬制高汤的材料,如果再加上炒和炸这两种方法,还有一些植物油的使用,定海军一定会不一样的海鲜美食。

没想到,意外给定海军带来了一类传统美食,这到是一个意外,只不过对于赵信而言,他更加看重的,是因此培养出来的习惯。

定海军的人口多样,可是长期生活在海边的,只是少数的,真正多数的还是内陆的人口,用这种更加美味的方式,吸引他们改变生活习惯,这才是需要做到,改变民众的素质,必须慢慢的进行,可是夜盲症这一点,必须尽快的克服。

定海军的发展,已经足够的快捷了,可是在赵信的心中,还是希望它能够更快一点。

第十七章 内外之分第五十八章 无法承受第八百六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四十四章 开门见山第六十九章 省力装置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五百五十四章 办公大楼第二百九十四章 离开和根基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发轰动第九十七章 正确打开方式第十四章 绝世猛将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发轰动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四百零九章 粮食和国运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乐园第八百六十九章 铁路和公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数据的力量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军袭来第二百五十三章 梦魔缠绕第四百一十一章 怀疑验证第二百八十三章 后退一步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复燕云的计划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机降临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迁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十六章 当头痛击第四百六十六章 携带礼物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御选择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质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四百四十四章 练兵之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八百五十三章 饲料产业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预制件第二百四十章 初阵第七百八十四章 轮船的研究第一百三十二章 赚钱生意第三百一十一章 坚壁清野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价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涩的馒头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盗岛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杀第二十五章 笔墨纸砚第二十六章 禁军会操第二百二十五章 骑兵来袭第二十一章 中药店第四百零六章 资金效率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战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请求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议第六百五十三章 种家少将第二百四十章 初阵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战略第十七章 内外之分第五百四十一章 远洋贸易第六百零八章 铜可以么?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饰品方略第四百七十八章 贵妃探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三百零二章 择优选择第三百九十九章 兑现奖励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岛基地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岛工厂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进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五十六章 当头痛击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韩琦和铁料第七百二十六章 灭辽之战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脸的要求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厂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五十九章 内讧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术第一百四十六章 节流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京的消息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一十七章 验证项目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马第七百八十八章 装甲列车第六百七十六章 击退辽军第九十五章 正确方向第七百一十章 掠夺人口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胜利的错觉第六十五章 追击扫尾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见和西北布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盗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