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亲自迎接

这个在后世,有很多的政体使用这个,说白了,就是把一些年轻的,本来不够资格的人才,强行的提升起来,在侍从室之中接触到更高端的东西,加速他们的成长,就算是出现了拔苗助长,也无所谓,他们没有品级,真的从侍从室之中淘汰出去,不担任任何官职,那就再回到基层去。

在侍从的旁边,还站着另外一个不输于定海军的人员,他正是富弼。

赵信都亲自来了,富弼当然是知道了,他也亲自过来了,作为北宋这边的代表,富弼有资格赵信站在一起,并且相对较近的位置上。

富弼是高层,目前的位置是枢密副使,还是在十几个枢密副使之中,最靠前的那些。

曾经赵信成为定海侯之前的,就知道赵信,他也是知道赵信的身份的,不过,他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个年轻的皇子,在几乎一无所有,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依靠着一点点的资金的,就创造了如此可怕的局面,甚至北宋都要看脸色的程度。

这种情况之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偏偏,就这么的出现了,并且,越是对定海军的基本情况了解,就越发觉得定海军的可怕,一个不断向前,拥有了可怕实力的定海军,却没有如同之前的强国那样,统一整个世界,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之前的见面,是在辽国的宫廷之中,仅仅是简单的见了一下,简单的说了几句,也没有靠的如此的近,在这样的近距离之下,却看了赵信的表情,年轻的脸上,充满了威严。

这个跟年轻的脸,完全都是错位的感觉,却那么的和谐,这是身为王者,自然而然的王者之气,周围的人,也是这么专注的看着他的,跟随着他的一举一动而呼吸动作,他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核心。

前方突然传来了一阵阵的脚步声,一个侍从快步跑过来,跪倒在赵信的面前,报道:“复兴号刚刚经过了青云站!”

赵信点点头,侍从翻身起来,快步而去,他还需要去得到下一个信息。

赵信都提前到了这里,很自然,就必须要了解火车的一些情况,这对于定海军而言没有什么难度,每隔2公里左右,就有侍从过来通报距离,在没有无线电的前提下的,接力的信号,可以把火车的位置,给送了过来。

如果是白天,旗语是最好的选择,可是这是晚上,不过晚上更好,可以用灯光的信号,这个比旗语传送的距离更远。

每一个车站的高塔之上,会有一个专门的旗兵负责操纵这些灯光,在火车经过了之后,把火车上面的简单的数据,汇报给下一个车站,并且通过一步步的传递,最终传递到了赵信的面前,告知火车的每一步动向。

赵信是上午到了抚顺的,他座的就是去接苗妃哪一个列车,因为现在,整个定海军火车头的数量,相当的缺乏,就算是赵信能够动用一列火车,去迎接苗妃,也只有一列。

本身,准备就停留在火车站,后来被劝住了,从抚顺到山海关,来回都需要8个多小时,如果再加上中间上车下车耽误的,没有个10个小时的,别想回来。

这样的话,让赵信这么一个定海军的帝王,在火车站停留10个小时以上,万一出点什么问题,那要多少人承担。

千劝万劝的,把赵信劝到了宾馆之中,从上午九点多,一直到现在,晚上的七点左右,这才抵达了火车站。

在赵信到的时候,火车还在40公里之外,这对于过去而言,是一天的距离,可是对于火车来说,北宋的马拉火车,大概是一个小时多一点。可是对于定海军的蒸汽火车而言的,那就是不足一个小时。

虽然说,在夜间,就算是蒸汽火车,也会为了保证安全,而降低一点速度,可是这个速度依然是非常的快。

2公里报一次,基本上,是2分钟左右,就会报一次,在火车越来越近的时候,赵信心中微微的产生了涟漪。

苗妃的,这个被他这一生作为母亲尊敬的人,真的成为了他的牵挂,前世吃百家饭长大,没有体会过的母子之情,在这一世,哪怕经历不多,接触不多,可是那种发自内心,充满了溺爱的情感,这是赵信可以感觉到的。

本身,身为孤儿,就对这种感觉,特别敏感,这一世,在卡牌系统的改变之下,身体的各方面素质更强,似乎更加明确的感觉到了苗妃的情感。

作为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在后来,一直都想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回报家乡,哪怕当时改变不大,可是一些能够做到的东西,最少也花了几十万,也让整个乡村发生了改变,最少说,在国家扶贫之前,这个可以算是条件最恶劣的村庄,已经提前脱贫了。

一直以来,赵信对于苗妃,那是真的当成母亲来看了,连对他好的普通人,都可以做到涌泉相报,这个身体的母亲,而且是全心全意对他好的,当然也真正成为了他的母亲,他很享受母亲的这种溺爱。

同时,跟随着苗妃而来的,还有福康公主,对于这个姐姐,无论是在历史之中,还是在他的接触之中,都是感觉很好,同时也是很温柔的那种,历史上,因为仁宗对于母族的特殊想法,让他嫁给了舅舅。

那是一个悲剧,温柔,并且崇尚父亲还有文人的福康公主,却嫁给了一个粗鄙的,不说驸马李炜的年纪,比起福康公主最少大十七八岁,说他的婆母,在仁宗认母之前的,在汴梁是破落户,卖冥币的,在刘太后尚了一个兵马都监的小官之后,才慢慢过上普通的日子,这样的家庭,会有什么规矩和眼光。

这种苦闷,不但带来了对于福康公主的困扰,也让她郁郁寡欢,甚至背负一些职责和骂名,在父亲和礼教的双重之下,郁郁而终,才三十多岁,就郁郁而终了。

这一世,肯定不能这样了,没错,他只是仁宗的女儿,却是他赵信的姐姐,两国的长公主,真的要嫁,也必须要找一个配得上的,说实话,李妃的家人,他还真的看不上,这段婚姻,必须要给解决掉的。

如果换成定海军,还没有拿下辽国之前,他的这种干涉,容易引起仁宗的反感,甚至起到反的作用,可是在拿下了辽国之后,赵信说话的分量也不一样了。

甚至一定程度之下,仁宗真的一意孤行,他完全可以把福康公主给接过来,同样的长公主,有本事,让李玮到定海军来娶。

在仁宗看来,李家是亲戚,是国舅,可是在赵信的眼里,什么都不是,想要娶他的姐姐,真的拿出实力来。

如果他真的表现出了能力,那么赵信会亲自为他主婚,按照定海军的习惯,小家庭就是小家庭,他的家庭,根本无法影响到他们。

不过不是赵信看不起他,一个30多岁,一无是处,根本就没有自理能力的人,到了定海军又能够怎么样,受过了过去的日子,又能够吃得了苦么,这在定海军无数次的上演,赵信早已经是习惯了。

心中闪动了无数的想法,却感受着火车的逐步接近,赵信的心情,也略微的有些小激动,在这种激动之中,时间过很快的,列车进站。

七八点,在冬季,已经是漆黑一片了,在夏天却没有那么黑,再加上灯光的照明,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黑,而火车的动静果然是打,轰鸣声,早在10公里之外,就已经传来。

没办法,蒸汽机是弄出来了,可是密封和其他的东西,差点意思,甚至连整个蒸汽机的基本理论,也不太完善。

一个启动了整个的工业革命,在整个历史和科技上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基本理论,甚至是雏形机,是在公元1世纪已经做出来的,后来瓦特做的,是改良,改良之后的蒸汽机,有了工业化的应用,然后又经过了无数的科学家,无数的改良,这才形成了成熟的蒸汽机。

赵信几乎是用拔苗助长的方法,让定海军拥有了生产蒸汽机的能力,只是勉强拥有了比较大的力量,很自然的声音就非常大的,同样的,寿命也不是太长,可是对于现在的定海军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有和没有的问题,之后,才可以考虑其他的,这种情况下,这样也算是够了。

当列车缓缓的停靠的时候,整个站台上面,开始了准备,热闹非凡了起来。

如果单纯韩琦带队前来,以这个时候,定海军的地位,特别是取代了辽国之后,即将成为了定海军的皇帝的话,不说这么的尊重,最起码赵信会对韩琦比较重视,却不会亲自来接。

可是一个苗妃,作为开国皇帝的太后,还是生母,那么怎么孝顺都不为过。

上有所好,下必所投,哪怕是定海军不讲究这个,有些东西,不管赵信想到没有想到,下面就会提醒。

赵信对于这种形式主义的,本身是比较反感的,如果这个欢迎仪式,放在了赵信的身上,他不但不会高兴,反倒会很生气。

可是如果放在苗妃身上,那就很合适了,符合他大张旗鼓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么大的场面,也让韩琦有些吃惊,不过很快,他想到了富弼传回来的那些资料,赵信对于苗妃越是重视,苗妃对于赵信,对于定海军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对于他达成合约,就越有利。

更加吃惊的还是苗妃,赵信就站在他的车门前,独自一个人的等待。苗妃看到赵信的时候,眼睛里面,就全是他了,儿子,短短几年没有见到,又不一样了,长大了,已经是一个年轻人的额样子了,长的真快。

苗妃一把把赵信抱在怀里,滔滔大哭,这样的景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的,赵信并不的在意。

苗妃的性格,就决定了,她肯定会这样的,不让她发泄出来,也不好,在哭了一会,感觉到肩膀都有些湿了之后,这才温言安慰苗妃,好半天,才让苗妃停下来了,不过拉着赵信不肯松手。

在挣脱了之后,没有结果之后,赵信也只能听之任之,简单的安排了一下接下来的行程,转而看向了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也在看着赵信,这是弟弟么,为什么这么高大,看起来比他大了这么多,每一次看到这里,都有一种看到哥哥的感觉。

另外一边,没有得到第一时间接待的韩琦,也没有什么失落的地方,赵信今时今日的身份,已经跟之前,截然不同了,这一点,是韩琦必须要知道和习惯的地方,那就是地位和情况的改变,对于的赵信,还有现在的定海军,如果还保持着之前,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那是肯定是不行的,那会出大问题。

在见完了苗妃和福康公主之后,赵信的这才来的及跟韩琦说几句,在整个定海军的发展轨迹之中,韩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没有韩琦,定海军的发展速度,也不可能有这么快。

就算是赵信,也存着,如果能够兼并北宋的话,会重用包括的韩琦在内的高官,仁宗一朝,不但是整个北宋的巅峰,也是文人最璀璨的,看看仁宗的一连串首相,绝对是星光耀耀的,这些人,如果能够填充到定海军,对于定海军的提升很大。

其他人也到时罢了,有一部分人思想守旧,也不容易变革,可是韩琦是其中少数之中的少数,比起目前整个定海军的官员来说,要合适一些。

当然了,这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兼并了北宋,并且韩琦愿意做出改变,如果不做出改变,那么,就算韩琦再出色,赵信也只能够放弃了。

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发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来袭第二十章 北宋县城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风暴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前等待第三百零八章 丧心病狂的装备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争第三百二十二章 韩琦的后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户籍审查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请港口第五百八十三章 电的实验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阔天空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四百九十三章 韩琦来访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处第七十九章 折服、蛰伏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水匪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军方法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军发展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论第十四章 绝世猛将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态度第十八章 惊喜连连第八百六十六章 战争结束第九十四章 廉价的箭第八百五十一章 东南亚之战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铁路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三百零四章 两条铁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败原因第五百一十一章 难得的机会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计?第八百一十五章 发薪水第六百六十二章 进展顺利第三百三十章 完胜第四百五十六章 轻工业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临中京第二百九十九章 赵允让的反应第六十九章 省力装置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后的办法第六十五章 追击扫尾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炉炼钢第八百零五章 阅兵式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时间观第七百八十四章 轮船的研究第二百九十四章 赖皮韩相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六十四章 斩首绝杀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级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会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二百九十章 韩琦亲至第八百八十二章 结束和妥协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盖攻击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诈降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欲第三百八十三章 钱能通神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价第六十二章 湿布功效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水匪第十三章 战争系统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制失败第三百八十四章 经济拉动第三百五十八章 无人区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册接收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沈阳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六百六十章 时机已到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六百九十二章 陆军海军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厂第三百一十二章 恶毒的计谋第二百五十九章 运费和工业第四百六十六章 携带礼物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于钱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一百零一章 忠诚变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利品第三百零一章 出头的炮灰第二百四十七章 驱使民众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洁和积肥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二百五十二章 韩琦和铁料第二百八十三章 后退一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遗憾第四百零三章 技术活和商队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关第八百六十三章 战争爆发第七百一十章 掠夺人口第一百七十三章 砖和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