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万箭齐发

人数在某些情况下没用,当大军被敌人少部分精锐骑兵洞穿,然后在大量侧翼骑兵分割穿插之下,人数恐怕只能够作为累赘。

可如果这个部队之中,出现大量的精锐长弓兵,会是什么概念,侧翼的轻骑兵根本不敢上来,少部分精锐骑兵,也会被长弓兵压制,之前随便射箭的效果,让孙吉认定,长弓兵的破甲能力很强。

在200步之外,依然可以深入土内一尺,哪怕这个土是经过了复耕,松软的土地,对于重甲之下的大部分的装甲,都有巨大的穿透作用,还没有试验,对于步人甲的效果。

可长弓兵是大宋的军队,不需要穿透步人甲,只需要穿透辽国和西夏的铠甲就好了,甚至也不用穿透重甲骑士的铠甲,能够穿透马甲,就可以了。

辽国和西夏,在钢铁的冶炼上面,比之大宋,有巨大的差距,保守估计,同样厚度的铠甲,他们比起大宋最少是少一半以上,再加上铁的冶炼成本很高,两国都保持了一个一定编制的重骑兵,辽国是铁林军,西夏是铁鹞子,可是他们更加注重的,是人的防护。

人的铠甲,基本上,可以无视战场上面,大部分的弓箭,孙吉估摸着,在200步外,就算是长弓,也不太行,可是马甲几乎只有骑兵铠甲三分之一,对上普通的短弓,是够了,超过3石的硬弓,在50步之内,就可以射穿马甲,这也是在战场上面经历过。

有经验的精锐步兵,在对付铁鹞子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射击他的面部,或者是身体的部分,从来都是针对马的,马的目标大,同时马铠甲厚度也较小。

哪怕,这个长弓不能够射穿马甲,海量弓箭形成的箭雨,依然有巨大的杀伤作用,无论是铁鹞子,还是铁林军,在西夏和辽国,都属于是很少的那一部分,况且重甲骑士,也不是全部披甲的,特别是马,马腿上,是没有甲的,一些关节的部分,马甲也相对比较薄弱。

换成短弓,很难击中这些薄弱环节,长弓不一样,当一批训练有素的战士,在30息之内,完成7次射击的时候,还都是这样的角度,这样的力道的设计,形成的密集箭雨,什么地方都有可能射到。

至于人员,孙吉从来都不担心,训练有素的弓手少,不是训练过的少,实际上,半石弓的训练,在禁军是一个普遍进行的项目,禁军了解一些弓箭的特性,做好躲避的准备,另外也是让禁军在早遇到攻击的时候,拥有一定程度的远程能力。

在这样的规模化训练之中,还真的诞生了一些,以前没有想到的精锐弓手,但是这些弓手都不是正常的弓手,他们的力量,最多也就是1.5石,甚至无法使用1石以上的硬弓,或者说,使用1石以上的弓的时候,最多有两三箭的实力。

两三箭的弓手,哪怕命中率百分之百,他也不具备成为精锐弓手的能力,换成半石软弓的话,威力又太小,可是长弓的出现,不提赵信所说的众多不同之处,只是让这部分精锐射手脱胎换骨,就足以让禁军最少多出1万弓箭手,这对于禁军的实力提升是巨大的。

这还只是精锐射击,能够开弓的人,能够力量和角度,进行射击的人,可能会占据禁军的一半,这样下来人数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方阵之中,一大堆人,500人,1000人,甚至一万人,拿着这种弓一起来的话,在60息之中,哪怕射出7箭,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代表着60息,步兵冲锋跑200步的距离,1000人可以射出万箭,还都是这么沉重的重箭,拥有巨大的破甲作用。

任何的东西的,一旦这个数字接近万的话,都是一个极为庞大,甚至是让人无奈的数字,人上一万,浩浩荡荡,上万弓箭,可以称之为箭雨了,一般只有大规模的攻防才会出现,上万弓箭手万箭齐发的场面,到目前为止,8年的军旅生涯之中,孙吉只看过17次,全部都是在陇西,跟西夏的战斗之中看到。

为了集中数万弓箭手,陇西不但调动了大量禁军之中的精锐,还在当地大规模的征兆弓箭手,甚至连一些异族也不例外,丹木其实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被招募进来的,类似的还有不少,其中不少都是西夏或者辽国派进来的探子,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当时作为战场上最强的弓箭手,令西夏闻风丧胆的孙阎王,在陇西服役的4年时间之中,孙吉手上的人头几乎超过5000,其中不乏铁鹞子,普通的低级军官,甚至还有5位正将一级高级军官,还有大量副将,行将之类的中低层军官。

孙吉一度成为弓兵部队的指挥官,他全程参与了当时的陇西战争,他服役的那几年,正好是西夏立国三战的前面两战,西夏几乎全面占优,当时战场危机的情况,大总管也不得不这么做。

长弓加入之后,哪怕3000人的队伍,都能够完成万箭齐发,这种提升是巨大,长弓射箭,因为速度的很快,消耗是大了一点,在固定防御的时候,却是无解的,特别是同样面对万箭齐发的时候,它的射程成为了压倒性的优势,任何兵种,包括骑兵在内,要通过他的防线,都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一点,在守城的时候,被强化到了极致。

一个弓箭手,需要什么,需要精准的眼力,通过严格训练培养出来的感觉,在百步之内,准确的命中一个极小的目标,这需要严格的训练,一个成功的弓箭手,需要3年来训练出来,要真正达到百步穿杨,也需要天赋,没有天赋,最多就是熟练和精准一点。

这就极大的制约了弓箭手的出现,军队之中,弓箭手都是优中选优的,哪怕有天赋,没有力量也不行,需要身材高大,肌肉力量强大,还要长时间的训练,最终才能够成型。基本上,都要开2石以上才可以,再小1石弓,最多起到骚扰作用,无法真正的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可是现在,长弓如果装备,弓箭手起跑线,就变成了半石,任何情况之下,力量都是越往上,人数越少,禁军之中,1石弓的,还能够找出几万人,2石的,可能就减少到几千人,4石以上的,就只有一千多人,伴随着弓的强度的增大,反倒是人员越来越少,到了5石以上,基本上,都是十位数个位数。

超过8石的强力射手,整个禁军,包括是班值,一个手能够查得出来,甚至超过10石的,目前只有3个人,现在,还剩下两个,因为丹木已经死掉了。

半石跟一石,别看只有一被的差别,卡在这个档次线上,数量可是庞大无比,也就是通过了禁军选拔,除了少部分就作用独特的,不擅长力量,都可以,这里面,肯定有比之前选拔,更多有天赋,没有天赋也没有问题,这个弓从来都不是以精准著称的,它需要的就是密度。

孙吉和曲阳的愕然,让苗远很是不懂,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弓么,跟猎户们使用的,没多少区别,为什么孙吉和曲阳会这么的震惊,真是土包子,这不就是几个工匠简单生产出来的么,值得这么吃惊么。

赵信不管还在震惊之中的孙吉,而是走向苗远,吩咐他,未来的一周时间之中,全力以赴的制造长弓,当然了,他也会按照每张弓200文的价格,支付报酬,对此苗远当然是欣然同意。

整个制造过程,他都亲眼所见,不就是一些木材和蚕丝,他估计下来,成本不会超过50文,4倍的利润,加上工费,也比普通家具工具高的多,本以为是义务付出,却没想到,还成为木匠坊的一个不错的生意。

他们简单的交流,也惊动了还在震惊之中孙吉,曲阳,他们面面相觑,他们自以为已经看到了长弓所有的优点,却没想到,还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价格,长弓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动后退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记录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车时代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涩的馒头第三百四十九章 争议和同意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别的邀请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诈降第五百章 韩琦的请求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战之前第二百二十三章 扩张的契机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战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二十一章 后续影响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陆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关外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二百三十六章 后悔和愤怒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还是没跑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么证明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利品第四百四十七章 资金来源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论第三百五十一章 贵妃探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铁路开启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应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九十章 箭呢?第四百零七章 马车和牛群第八百零五章 阅兵式第六十五章 追击扫尾第八百六十一章 极限种植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销商品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应第五百八十三章 电的实验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洁和积肥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风报信第三百一十七章 兴庆府陷落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战长弓技能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术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军张俊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结构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铁作坊第四十七章 连珠箭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长弓第二百二十章 副产品和比例第九十六章 打脸啪啪啪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现状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体劝进第二百五十二章 韩琦和铁料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关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议第二百六十四章 满朝皆敌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标第二百五十六章 钱的重要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折第一百七十三章 砖和水泥第一百三十二章 赚钱生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业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四十四章 开门见山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卖的串标第二章 船到南乐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枪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玛雅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辽军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战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兰法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点第二百三十二章 败的莫名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风暴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发展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占折津府第一百六十五章 渗透和反渗透第一百六十三章 咸松的咸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厂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陆海参崴第八百五十一章 东南亚之战第二百九十章 钱币圈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难而退么?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终处罚第二百八十三章 后退一步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温度计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参崴第七十五章 冲破阻截第三百七十一章 马的作用第三百三十章 完胜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孙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