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视角

封建社会的视角之中,和平是什么,只要不打仗就可以了,不打仗就不会有损失,这也是游牧民族往往突然就进入到视野,成为大敌的根源,没有足够的调查手段,甚至没有一系列的监控手段的,根本不知道,在辽阔的大草原和北方的寒冷地带,游牧民族会野蛮发展到什么地步。

从汉朝,甚至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无数的游牧民族对汉族产生威胁,这中间,更迭了多少,甚至是其中有多少厮杀,都不知道,可是有一个前提是,只要汉民族的中央王朝,稍稍的软弱一点,或者说,有漏洞的话,游牧民族就如同水银泻地一样的攻击过来,无可阻挡。

相对于游牧民族那种野蛮的发展,定海军的发展,更加的有计划,有规律,和平的时代,就无法发挥了么,对于定海军来说,对于赵信来说,这个却是机会。

国家的强大来源于什么,这个封建社会有很多的解释,比如说,军队的强大,比如说国家的富足。

可是军队的强大,容易造成巨大的包袱,如果分别守卫在四方,容易形成几个超大的军事集团,尾大不掉,要么,集中在京城,形成巨大的开支,让国家入不裹出。

国家的富足,是可以的,可是整个封建王朝有有多少富足的,文景之治强大吧,粮食成堆,铜钱收到库房之中,连绑钱的绳子都腐烂了,可是汉武帝时期,一朝对外作战,就产生了巨大亏空,不但是文景之治的收入,一下子就消耗殆尽了,之后西汉的财政收入,一直都比较的少,这个包袱就越积越大,最终,造成了灭亡。

总之,恐怕连封建王朝的皇帝和宰抚,都说不出来,到底王朝的强大是什么。

可是在后世,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这个虽然不是绝对的数字,毕竟,在战争之中,有弱小的国家,打赢更强国家的例子,可是这是一个基础。

一个百亿级别的国家,肯定打不过千亿的,万亿,就更加不用说了,当国民总值产生巨大的差别的时候,国力也产生了碾压。

这个国民生产总值来源于什么,工厂,不停的基础建设,把一些基础建设都提升到相当高的水准,让他们合理的发挥作用。

科技水准,拥有不差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准,这个水准不会差多少,科技相差太多的话,国力就不那么明确的显示。

同时,人口也是关键,人口主要制约的,是国家发展的高度,或许在资本主义的初期,自有资本主义和航海时代横行的时候,出现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样,本身的国土较小,却有强大的国家,可是越往后,人口和国土面积,就成为基础。

工业1.0,2.0,3.0,这对于人口是有一定的制约的,你几百万,一千万的人口,连1.0都很勉强,更别说2.0和3.0的了。

北宋对于定海军的做法是,趁着两国和平的时期,从定海军之中学到一些经验,顺便挣到足够的钱,逐步的累积实力。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发展方法,同时,也是封建社会,在受到了打击之后,能够想到的唯一方法。

比如说,汉朝,唐朝,在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威胁之后,首先是妥协,并且逐步的保持住发展,发展超过对方的时候,立刻可以反攻。

可惜,理解就是不一样的,同时,发展的方向也不一样,北宋从定海军之中学到的,只是皮毛之中的皮毛,定海军的核心,科技为先导,工业革命为脉络,疯狂的向前发展,这才是最终的核心。

工业革命,从出现开始,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完全不同,之前,那是缓慢的,可能几百年,上千年,都没有任何的变化,甚至在某些极端的状态之下,还会出现倒退的情况。

可是在工业革命之中,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向前的高歌猛进,差上三五年,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代差,如果差上几十年,双方的科技差别,就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历史上面,中国所处的时代,是被异族统治的时代,一定程度之下,还出现了倒退的现象,整整300年的时间,原来占据了相当优势火器不复存在了,甚至连本身的强弓劲弩也不存在了。

这也是在清末被吊打的根本,虽然说,保持了明朝的科技发展,未必一定会胜利,可是最起码,不会败的那么惨了。

历史上面,欧洲的白种人弯道超车,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对中华民族的超越,让中国失去了占据了2000多年的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主导了未来发展。

可是在这个时空,在别的种族,别的国家,还在黑暗之中,艰难的前行的时候,定海军已经启动了工业革命,甚至在卡牌系统,穿越者的眼光,还有种种咨询之下,定海军的工业革命发展,远比刚刚开启工业革命的英国发展的好。

科技的累积,日新月异,蒸汽机,内燃机的一一定位,甚至连电力也已经起步了,定海军不是如同欧洲那样,一个两个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是齐头并进,如果说,他还有些差别的话,那就是人口。

3500万的人口,在这个时代,是仅次于北宋的庞大人口,抛开了北宋横向的比较,那也是整个世界人口最为庞大的国度,可是赵信依然希望更好。

北宋跟定海军的,同宗同族,同源同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差别,甚至连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的差别都没有,双方也没有相隔一个庞大的大西洋的阻隔,获取人口,那真的方便。

一方不需要,一方却很需要,对于北宋来说,可能人口没有多少的作用,不然的话,也不会让定海军,一下子弄走了3500万的人口。

也正是有这么多的人口,这才能够推动定海军在短短的四年的时间之中,收获了如此庞大的工业,也因此能灭掉辽国。

接下来的定海军根基已成,3500万,哪怕凭借着定海军本身的高速增长,10年,也可以拥有相当的可怕的人口,按照现在的人口净增长,8到10%的人口净增长,可能10年的时间,就可以翻一番的,到时候,可以轻松追上北宋的人口,未来50年的时间之后,他们的人口总量,将不是北宋能够向背的。

这些孩子会逐步的长大,要15到20年的时间,才能够派上用场,可是这些人,却是定海军最根基的,他们一旦成长起来,所发挥的作用,远比移民更好。

定海军普及了教育,还不是北宋的四书五经,那是为了定海军科技发展而提升的学习,知识和经验,会在这些孩子们之中传承,经过了系统的训练,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一代代的前进的,会诞生出多少的精英,或许到了那个时间,才是整个定海军插上翅膀的时间,获得长足发展的时间。

从这一个意义上面说,北宋的人口没用了么,不,恰恰不是这样,哪怕这些人到了定海军,不用工作,定海军养着,只要他们愿意生孩子就好了,这就等于说,从最开始,就让乘数扩大了,那么倍率一样的情况下,定海军的人口规模,还是会暴涨的。

扩张定海军人口,作为既定方法,是要不断的进行的,3500万的人口基数,比起的工业革命之前的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算是高的,可是赵信需要有更高。

定海军发达得到种植技术,就保证了人口增多的基础,捕捞,养殖,还有其她一些更加高效的方法,让定海军在庞大的领土面前,最少可以养育5亿人以上,这是一个根基。

шшш▲ t tkan▲ ¢ 〇

有这个根基才能够疯狂的扩张人口,否则的话,定海军如果能够养活的是2亿人,一旦人口达到或者接近2亿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

越是庞大的国家,越不可能平均分配,或者是完全不浪费的使用起来,社会的统筹和调配,数量越多,涉及的层级越高,越容易出现浪费。

如果是5亿的极限的话,能够达到4亿,已经算是不错了,这是根本,也是人口增长,必须考虑的东西。

人口的增长,属于是几何之中,倍增学的一部分,比如说,每年增加10%的人口,或许到8年之后,就翻翻了的,在考虑到生育高峰,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这个时间就会更短的。

人口肯定没办法疯狂的扩张,否则的话,地球的面积是一定的,把地球上面,可以适合开垦的土地都给开垦出来之后,那个时候,人怎么办。

这些都是以后才用考虑的问题,

目前定海军才3500万的人口,就算是把北宋人口也给算上,1.2亿到1.4亿之间,还可以暴涨个两三倍,这个时间,可能是15年到20年的时间,而15年到20年的时间之中,赵信肯定已经可以找到,前往北美的航道,并且通过一些手段,把北美的三大产物给弄回来了。

玉米,土豆和红薯,前者是植物之王,虽然就可以食用的绝对产量,没有后两者高,可是玉米是最为完美的食物的,是三大作物之中,产量最大的。

同时的,玉米的可以食用的范围,也包括了玉米杆,这个产量数倍于玉米本身,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没有办法食用和消化的,可是经过了简单的处理,其中蕴含的一些物质,可以成为饲料,这就对养殖业有巨大的好处。

土豆和红薯,则干脆就是爆量的,哪怕是后世的科技田,吨粮田,跟红薯和土豆比起来,真的是完全不能相比,甚至有些产量,零头已经够这些作物了。

清朝的康乾盛世,所谓人口世界第一,来源的并不是清朝和满族的治理很好,他来源于三大作物的引入的,本身庞大的土地,能够产出3倍,甚至是5倍的粮食,可以养育的人口多了,以中华民族善良而勤劳的传统,自然而言,粮食产量就多了,那么多生快生的前提下,人口增长率自然高了。

未来的20年的时间,北宋还有周围的土地,已经可以支撑热口爆炸的发展,未来,只要能够在三五年之内,找到高产作物,并且按照定海军科学农业的方法,把这些高产作物种植,并且推广出去,整个中国,就不必担心人口的问题。

这么算下来,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定海军不必为人口而担心,而最大的好处是,当人口上升到某种极限的时候,定海军又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口,提前拥有爆发工业革命的根基。

和平时代,北宋跟现在定海军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用劳务输出的方法,可以用到北宋的那些的资源,同样的使用到人力,当的人力使用上去的时候,她们还会选择回来么

就如同,欧洲和美国一样,欧洲一旦发生了战争和动乱,那些人就会迫不及待的向美国跑,这还是自费的前提下,免费的,生活的更好,还是同根同源的,这有什么问题。

上升到了两国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定海军不会那么的温和,不会减弱手脚,搜索,预计,到时候定海军的人口,增长到7000万都有可能。

当人口基数更多的前提下,当然是更好得到发展了,工业的爆发力更足,总量和平均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定海军拿下北宋,也就是顺理成章了,就如同后世的和平演变的方法,不过是,北宋丝毫没有意识到,一点都没有设防。

就如同这个春节一样,200万人口减少,掩饰在300万务工人口的之下,就算是个地方政府,感觉到人口少了,劳动力有些不足,可是在丰厚的收益,还有定海军层出不穷的机器面前,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生产力的提升,节约了大量的人口,这个人口,如果放在后世工业革命上面,是暴力的和残酷的,他们被驱赶到城市,从事最底层的工作,勉强活下去。

可是在定海军,则是相对温和,无论北宋这边,节约出来多少,定海军都可以全盘的接受,开发出工作岗位,让他们稳定下来,为定海军生产做出贡献,这就是工业革命的碾压,等到北宋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一切将无法改变。

第六十六章 有钱的水匪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开始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玛雅第八百五十八章 飞剪定型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长弓第一百一十五章 侦查重点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后的办法第八百七十章 两条通道第六十七章 化学伤害第七百三十章 奖励和面对第四百四十五章 辽国巨变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观收益第七百二十六章 灭辽之战第三十二章 南乐县令第七百八十四章 轮船的研究第八百五十一章 东南亚之战第三百一十二章 恶毒的计谋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讨论第七百八十四章 轮船的研究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桥头堡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应炉第二百三十三章 长弓的古怪第一百六十二章 辽国药材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发轰动第五百三十章 坏血症第八百一十四章 欧亚基本盘第八十八章 “便宜没好货”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发展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净利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认可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临折津府第八章 赚钱大计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约而同第七百零一章 金属定装弹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蓝第三百二十七章 粮食问题第三百三十章 完胜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结构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参崴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回归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缘和暗喜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随的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弹和独弹第七百四十章 宰抚的应对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语道破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变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农具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温度计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术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战第三百一十五章 寻找港口第四百八十章 巨额飞票和八音盒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路波折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险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选择第三百六十九章 韩琦的压力第十章 粮食和盐第七百六十九章 无用功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双全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点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京的消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绝对不行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获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径火炮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险第六百八十三章 辽国撤退第七百八十五章 发现问题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报中枢第三百一十二章 离开之前第六百一十章 海战为先第一百九十七章 户籍审查第二百二十一章 计相叶清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长驱直入第八百六十八章 祸福相依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颈第六百四十五章 关键问题第五百八十五章 实验室和白炽灯第三百四十九章 争议和同意第六百八十八章 庆历七年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选新屋第五百七十二章 卷土从来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选确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会焦点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八百四十二章 拥堵和春运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选新屋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和国运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车冲卡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费磋商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达抚顺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价廉第二百四十三章 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