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宫

这场朝会折腾了到现在,已经快要日上三竿了。

老大人们三三两两的结伴从奉天殿离开,朱祁钰也回了乾清宫。

刚用过午膳,外头便有内侍进来通传。

“皇爷,天官大人求见。”

朱祁钰挑了挑眉,脸上勾起一抹笑意,王文这个急脾气,果然是坐不住的。

“宣!”

不多时,成敬便引着王文进来了。

“老臣见过陛下。”

“坐吧。”

朱祁钰摆了摆手,神色间倒是颇为轻松。

乾清宫是天子寝殿,正常情况下,并不怎么在此召见大臣。

但是朱祁钰登基之后,却习惯于在乾清宫中处理朝政,所以有些时候召见大臣,也在乾清宫。

当然,作为天子居处,也不是谁都能够在乾清宫被召见的,这和官位无关,只和圣宠有关。

迄今为止,除了舒良,卢忠等近侍之臣外,外臣能够在乾清宫被召见的屈指可数。

这些人当中,也就包括王文。

王老大人来乾清宫次数不少,知道天子并不十分在意繁文缛节,也就没怎么推辞,径直坐了下来。

不过坐下之后,王文却有些踌躇,没有直接开口。

反倒是朱祁钰笑着瞥了他一眼,似是看透了他的为难,开口问道。

“先生此来,可是为太上皇一事?”

这场朝会可谓一波三折,出了太多的“意外”,但是最让王文想不通的,莫过于天子最后同意了遣使迎回太上皇的决定了。

虽然说事前天子没有刻意吩咐过,但是王文这些日子常伴君侧,对于天子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自然清楚。

正因于此,他在早朝上才会竭力反对,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

争论了这么许久,好不容易将镇南王的案子都保了下来,结果天子自己松口,把这件事情应承了下来。

沉吟片刻,王文开口道。

“陛下德行昭昭,思念长兄,臣能够理解,但是恕臣直言,如今并非太上皇归朝的最好时机。”

“今日朝堂之上,宁阳侯,成安侯,张軏,萧维祯,薛瑄等人,明显是早有串联。”

“他们欲要迎回太上皇,绝非为国家计,而是希望太上皇归来后,他们能够借此争权夺利,到时朝堂动荡,绝非善事!”

因着此处是乾清宫,没有外人,王文说话之间也少了几分顾及,并不遮遮掩掩。

朝堂之争,虽然有薛瑄这样恪守礼法原则的君子,但是更多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张軏等人,之所以执着于要将太上皇迎回。

是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作为****经重用的亲信,无论他们怎么做,都不可能成为新天子最亲近的心腹。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提拔丰国公,扶持降将一脉的勋戚,已经将这一点暴露无遗。

他们不甘心放弃手中的权力,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太上皇。

倒不是说,他们希望太上皇回来,能够把新天子给拉下马,而是礼法摆在那。

太上皇毕竟是新天子的长兄,一旦归朝,天子如果要继续从他们手中夺权,太上皇便可插手介入。

何况新天子百年之后,皇位依旧会回归到太上皇一脉,这个时候主张迎立,是为以后做打算。

这一点,他们看得清,王文自然也看得清。

所以王文说,这个时候,并不是太上皇归朝的最好时机。

朱祁钰命人给王文上了杯茶,脸上依旧云淡风轻,却没有回答王文的话,而是反问道。

“那天官之意,何时才算是好的时机?”

这话可不好回答,王文两条花白的眉毛绞在了一起,片刻之后,方谨慎道。

“陛下,如今朝局尚不安定,此番朝会之上,虽然宁阳侯,成安侯等人已经被拿下,但是除了这些领头之人,各部,寺,院,监之中,俱有宵小之辈,欲借太上皇之势,动荡朝局。”

“故臣之愚见,明岁会试之后,可徐图迎回太上皇。”

说到底,王文也不是固执到死的腐儒,他心里清楚,迎回太上皇是迟早的事情。

就像薛瑄所说的,太上皇长久待在迤北,一旦出个什么万一,那么大明和瓦剌就会结成死仇。

到时候无论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还是顺应朝野上下的舆情,都必将重启战端。

大明这几年连年用兵,早已经不堪重负,着实不能再继续开战了。

尤其是更不可能,再主动掀起战争。

类似太宗之时,千里奔袭,大军深入蒙古腹地这种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

所以,太上皇是必须要接回来的。

但是,必须迎回和立刻迎回是两回事。

前些日子,俞士悦到他府上,说是受了于谦的嘱咐,跟他谈到有人想要趁着正旦闹乱子,图谋在现在迎回太上皇,王文便起了警惕。

为此,他和俞士悦推演了不少应对之策,才能在朝堂上和萧维祯等人分庭抗礼。

但是王文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帮人暗中牵连了这么多。

勋贵,外戚,文臣,都有人牵涉其中。

既然如此,那么太上皇就更不能在现在回来了。

这么一股庞大的力量,却不能完全忠于当今天子。

一旦太上皇归来,朝中局势必将进一步分裂,到时候两股势力相互对抗,朝堂之上将会变得无比复杂。

所以王文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天子会遣使前往瓦剌。

沉吟片刻,王文开口道。

“陛下,镇南王一案既然没有冤情,那么朝野上下纵然小有议论,也无关紧要,宁阳侯等人被下狱,也是因为他们咎由自取,陛下大可不必因此忧心。”

“如今使团尚未开始准备,礼部,鸿胪寺,户部那边的人手,财物也都没有点用,若陛下允准,臣可去奔走一番。”

王文话说的委婉,但是意思却表达的明白。

虽然说天子金口玉言已经说出去了,遣使之事势在必行,但是不代表就没有办法了。

一个得到朝廷支持的使团,和一个处处被掣肘,使绊子的使团,能够取得的效果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只要天子答应,王文觉得,让他们白跑一趟不是什么难事。

听了王文的话,朱祁钰却有些失笑。

原来,在王文看来,他是顾及到早朝的情况传出去之后,外间对他这个天子有所议论,才主动下旨同意了派遣使团。

镇南王一案虽然没翻过来,但是力主要迎回太上皇的宁阳侯等人却被下了狱,虽然是有正当的理由。

但是若是有心人来做文章,却也是个麻烦事。

摇了摇头,朱祁钰否掉了王文的提议,开口道。

“不必,不仅不要阻拦,你还要嘱咐下头的人,给他们行方便,需要调用的书吏,随从,需要带上的棉衣,金银,只要他们要,全部都给,不必在这些小节上为难他们,没得折损自己的气度。”

看着王文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朱祁钰想了想,伸手召成敬过来,吩咐了两句。

于是,成敬退下,不多时,重新回到殿中,不过这一次,他的手中多了不少红漆蜡封的军报。

朱祁钰命人将军报送到王文的面前,淡淡的道。

“这些这一个月来,大同军镇送来的密报,先生不妨看看,或许会有收获。”

第五十一章:为社稷计第二十三章:初露锋芒(排行榜加更一)第1198章 兄妹再见第984章 看着他第五百一十七章:他说……第六百六十章:三五太难了第八百三十四章:哦~我愚蠢的叔叔哟~第1209章 最后一块拼图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代王进京第918章 重任在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能不能成功?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线第八百五十二章:最好的结果第一百六十八章:沈先生发牢骚第六百零六章:没有悬念的人选第四百一十五章:于少保的表态第四百五十一章:为了家族的荣光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辅大人面前的考验第1000章 反客为主第八十五章:法统之争第七百六十七章:告状小能手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八百七十一章:说得好!第二百五十章:谈生意第884章 救兵第五百七十四章:南宫一日游第七百五十章: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第一百零二章:弹劾奏疏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二百六十三章:暗流涌动第六百三十九章:任侯爷终于能说话了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894章 脏水是一盆又一盆第六百四十三章:勋贵的第二时代?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简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皇庄再现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错,能改否?第七百九十七章:逃了?第七百二十三章:夜谈第一百四十章:辽东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二百八十九章:准备收网第925章 恶心~第六百九十五章:游园第二百六十一章:越傻越蹦跶第六百九十八章:内阁的飞来横祸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儿不讲武德第四百一十五章:于少保的表态第四百八十九章:避嫌?第三百八十二章:处理结果第1016章 诸王怨气第五百五十八章:胆肥的礼部第二百五十一章:天子谋私?第950章 有个好岳丈真好第七百零二章:引起怀疑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皇帝小儿不讲武德第1000章 反客为主第1144章 选谁第994章 廷益,快回来吧……第八百一十六章:这还不乱套了……第1219章 继任人选第二百五十八章:得寸进尺沈司徒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进尺的宗室第六百四十三章:勋贵的第二时代?第九章:议立太子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七十三章:李总管的无奈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六百九十三章:一切都会变好的第1240章 于谦的去处第1238章 谋局.第892章 所谓朝无正臣,内有奸邪……第六百五十三章:压力来到了金尚书这边第五百六十四章:要人第880章 天子越来越难对付了第六百五十三章:压力来到了金尚书这边第三百四十七章:反客为主?第四十八章:神秘的军报第五百五十五章:两杖第七百五十一章:圆满结束……了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么叫预判第四百五十章:挣扎失败第八十四章:日朝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当面告状第七百五十九章:三个人一台戏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上真能掉馅饼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单(上)第九十六章:救人第七百七十章:召见第一百四十八章:烦躁的也先第二百三十一章:廷推阁臣(上)第1202章 以战养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代王进京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上真能掉馅饼第三百零一章:请御审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六百五十三章:压力来到了金尚书这边第三百三十四章:幸不辱命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