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君臣同心

“王上,君王为天,减少皇宫开销,有违君纲,请收回成命。”

范蠡抱拳,鞠躬说道,满朝大臣,齐齐鞠躬,更有甚者,长跪于地。

连君王的开销,都要消减,在朝臣看来,就犯欺君之罪,是朝臣之无能。

“都起来,本王金口玉言,下达的命令,岂能更改。”

李唐说道,雄浑声音,回荡每人耳中,但满殿大臣,却无一人站立,弯腰的背脊,纹丝不动。

议国大殿,二十丈长,威严大殿,宛如凝固,过年气氛,消散殆尽,满朝官吏,欲挽回最后尊严。

一分钟……

两分钟……

五分钟……

殿之安静,针落可闻,在这种气氛中,李唐走下皇椅,来到大殿左侧,抬头仰望,是一副字画。

“各位爱卿,你们是否记得,建国之初,咱们君臣,许下的誓言?”

注视字画,李唐问道,声音之中,透露出激动,仿佛回想到,当初的朝朝暮暮。

“盛世繁华,大唐起航,强军富民,勿忘初心!”

朝臣的声音,响彻大殿,这句话,没有人忘记,都刻骨铭心。

初入一座城,效忠一个人,筑了一个国家,用了一段岁月,守了一份本心。

这座城,是长安;这个人,是君王;这个国家,是大唐国;这段岁月,是无尽征途;这份本心,是忠君爱民。

“当初来长安,本王还记得,包拯带来一部《律法》,要捍卫公正,保卫百姓,最后变为《大唐律法》!”

“当初鲁班,带来《工书》,造出玄铁箭,各种攻城器械,引起祁天候国忌惮,还来暗杀。”

“当初范蠡,携带《生意经》,使大唐国库充裕,为大军出征,修建皇陵,奠定基础。”

“当初天问,赵云,白起……都带着信念,成为朝臣,施展才华,可以这样说,没有你们,就没有大唐国。”

李唐的话,使朝臣抬头,面含激动,但依旧没有起身。

“但最让本王难忘的,还是《十四疏》,由魏征上言,并悬挂大殿,用来警示本王,警示朝臣。”

李唐说完,飞上大殿,把这幅字画取下来,右手一挥,两名宫女,立马走过来。

“走到殿中,把字幅打开。”

两名宫女,微微行礼,走到殿中间。

“魏爱卿,给本王读,一字不漏的读,用最大声音读。”

李唐转身,看着魏征,大声命令道。

“遵旨!”

魏征点头,走到大殿中间,看着字画,上面的字,方方正正,充满浩然正气。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魏征读道,因为用力,声音变得嘶哑,红润的脸庞,变得涨红,百官听后,陷入沉思。

“王上,微臣读完了!”

一篇文章读完,魏征脸上,已经满头大汗,恭身抱拳说道。

“退回来!”

李唐摆了摆手,魏征又走回朝列,然后命令道:

“来人,请大唐祖训!”

群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又是读《十四疏》,又是请祖训,这究竟所谓何意?

很快,殿外侍卫,在李元霸带领下,搬进三块石碑,抒写大唐祖训。

这三条祖训,由李唐抒写,带有气运之力,使大殿众人,感到威压。

“诸卿,睁开你们的眼睛,仔细看看,咱大唐的祖训。”

指着三块石碑,李唐大声说道,身处石碑边,一身皇袍,在无尽威压中,帝威广布。

“诸位爱卿,你们为了国家,能付出一切,夙兴夜寐,本王为国君,为国家发展,减少皇宫开销,有何不可?”

李唐询问道,走到大殿中间。

前有《十四疏》,后有祖训,使满朝文武,都不敢多言。

“本王在此,问大家一句话,我们君臣,是否同心?”

见大臣不语,李唐再次问道,使大臣一震,异口同声说道:

“君臣同心,从未改变!”

声音之大,好像要掀开殿檐,震撼人心,只是这其中,有多少真心?又有多少假心?

这一切,李唐都看在眼中,对朝中文武百官,他心知肚明,就笑着说道:

“既然同心,诸卿有拳拳报国之下,难道本王,就没有吗?”

“减少皇宫开销,出售内务府珍物,同样是为了国家,而国家能发展,难道对本王,就无利处吗?”

群臣闻言,都面面相觑,一听此话,好像很有道理。

作为君王,整个国家,都是他一人的,为自己产业的发展,做点牺牲,也是应当的。

“王上圣明!”

想通之后,群臣齐齐点头,同意李唐的要求。

但许多大臣内心,都暗中发誓,等到来年,必使国库充足,不再为银子而忧心。

“诸位爱卿,大唐有今天,都是君臣同心,大唐国,永远有诸位立身之地。”

李唐见此,笑着说道,再次走回皇椅。

“王上,为大唐发展,微臣愿意,用全家财产,无常资助学府建立。”

“王上,末将在外作战,颇有收获,也愿意全部捐助,只为大唐,变得更加强大。”

“王上,微臣也愿意……”

“王上……”

一时间,范蠡,魏征,赵云,白起等大臣,十分激动,忠义心爆棚,纷纷出资,帮助学府建立。

“好!等学府建立,副院长职位,等候诸位。”

李唐说道,并许诺副院长之职,而正院长之职,当然非他莫属了!

毕竟学府建立,培养出来的人,在多年以后,肯定是大唐国的中坚力量。

身为院长,能得到学子效忠,更有利于大唐国管理。

“多谢王上!”

群臣感激的说道,这个结果,不正是他们想要的吗?

虽然这个过程中,花费许多财产,但长久来看,只有一个字——值!

至此,大朝会也进行大半,其余的事情,很快就解决,进行了一个时辰,正式结束。

这次君臣对弈,看似轻松,实则艰难,先用《十四疏》与祖训,打动大臣,激发他们忠义。

然后用君臣同心,说服大臣,同意减少皇宫开销,君王尚且如此,都出资建立学府,这些大臣,肯定也有所表示。

设立学府,因为银子不足,略施小计,使臣子捐助,可谓是一箭双雕。

或者说,是互利互惠!

第两百五十七章:陷阱伤己第两百七十五章:骇然的树祖第八百五十章:佛子第三百五十一章:白狼族长死第三百四十一章:逼供第八百零五章:意外结盟第一百二十三章:双王突破,召唤五将!第一百九十五章:赵云出征第五百三十一章:前线受阻第一百四十一章:缓兵之计!第六百五十四章:婆娑黄泉阵第七十八章:火光烛天,起伏攻城!(2)第两百五十三章:君臣同心第三百七十九章:引荐沧澜圣者第两百四十九章:大朝会第九百四十九章:水木宗剧变第九百五十八章:大国较量第七百三十七章:又见突破第六十四章:鱼死网破第七百七十章:神魔刑天第两百五十六章:动荡第三百二十八章:离开之前第九百零九章:发现踪迹第四百一十三章:大唐国,你必亡!第五百三十四章:圣使是谁?第两百七十三章:气运召唤第四百六十九:离开皇城第七百一十五章:大陆震动第一章:质子第两百三十九章:妥协,臣服第四百三十一章:使者入长安第三十九章:狼烟四起第三百一十六章:发现灵药第九百三十一章:金下君的劫难第六百八十四章:一场乱(一)第八百六十章:交锋第一百一十一章:群臣入朝,建国开端第五百七十七章:剑奴死!第六十三章:红颜未旧,青丝任在!第三百八十二章:雨化田的感动第七百一十七章:大军回归第六百二十九章:无尽战乱(六)第四百三十三章:赔款!第六百九十五章:四方诸侯(完)第一百一十四章:大唐国,立!第一百九十二章:带走树祖,臣子赶到!第五十一章:挑衅!第两百一十八章:气运造化第一百六十四章:势如破竹第八百七十二章:无题第两百五十五章:龙子第八百三十七章:全军出击第八百六十一章:六扇门第三百四十八章:图腾第五百零六章:齐心可移山,齐志可夺天!第一百六十五章:朔方战火,山脉杀戮第七百三十八章:技高一筹第六百七十六章:焦虑的夏帝第七百四十三章:龙释坤的推测第五百六十七章:姬存煞出手第五十五章:弃城!入城!第五百九十一章:回到长安第四百一十一章:途径大唐,筹划候国!第一百四十八章:用人不疑,民心悔悟!第四百八十八章:阴兵降临第六百八十七章:惊喜第四百三十九章:佑天候国,完了!第八百四十九章:佛尘第七百零八章:星空天骄第四百一十七章:晋级候国第一百五十三章:一场游戏第八百八十三章:道种心魔大法第二十六章:公审十三盗贼第七百一十七章:大军回归第五百二十三章:夏帝的建议第六百八十一章:放下第九百五十章:大国较量第七百五十一章:看祖训第一百六十一章:腰斩祭旗,马蹄北望!第八百三十一章:空间之力第六百六十七章:立地府,神农尝百草!第九百四十七章:大国较量(三)第四百九十七章:狂暴血脉第八百三十章:时间之力第两百零四章:拒绝第四百三十七章:武神将军府门前第六百五十六章:出动底蕴第七百四十六章:太古人族后裔第一百二十六章:商议,闭关!第五百三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内(二)第两百六十八章:血祭,梵煌第三百一十二章:杀大元老祖第九百一十章:杀第七百四十五章:熊氏部落灭第五百一十五章:出征之前第六十五章:绝处逢生第四百一十七章:晋级候国第九百一十一章:智魔的落幕第五百一十一章:天山尊主第一百五十六章:双王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