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权倾朝野(二更)

元化帝近来对朝政是越来越惫怠了。

不仅小朝会日日罢朝, 就是大朝会, 也都是隔三差五的方才举行一次, 而且还大多都只是来露露面, 就打着哈欠吩咐散朝。

对此, 朝臣们虽然议论纷纷, 但也不敢表露出丝毫。

顾云浩心里记着元化帝上朝的次数和间隔, 心里却是越来越忧心了。

很明显,这近来的两个月,元化帝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 可见,这位看似正值盛年的帝王,身体是越来越差了。

心中担心着元化帝一旦殡天后, 朝中的变化, 顾云浩越发是抓紧时间,不仅将户部牢牢地把控在手里, 更是竭力在内阁大佬们的博弈中站稳脚跟。

九月, 距离那一次元化帝托孤已经有四个多月, 萧穆言基本上已经不上朝了。

在这个时候, 朝中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流言, 说是元化帝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然而, 就在这个传言出来之后的第三天,元化帝下令重开大朝会。

这一日,元化帝端坐于御座之上, 面色红润, 看着丝毫没有病重的样子,但脾气却是前所未有的暴躁。

不仅惩处了一批传播流言的官员,更是狠狠地喝骂内阁无用,不能竭力为君主分忧,什么芝麻小事都将奏折呈进宫里。

这一通喝骂,让内阁的几位大佬们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奏折由内阁票拟之后,呈进宫内,交由皇帝御览,这乃是华朝的旧制,阁臣们不过也是按着规矩行事罢了。

只是虽然有些冤,但元化帝这样盛怒之下的喝骂,众阁臣也不敢多言辩解,只垂头认错。

这时,却是又突然见礼部尚书袁振突然出列,呈上一折,跪下拜礼道:“臣袁振有事禀奏。”

“讲。”

随着元化帝声音刚落,便见许斌走下殿去,接过了袁振呈上的奏折。

这里,袁振却是继续说道:“臣弹劾左相结党营私,以权谋利,唆使其女婿——原礼部左侍郎徐景,操控闽地数省粮价,收刮百姓,借闽地数百万粮食走私,以资敌国蛮族,谋取巨额利益。甚至私自运往平王藩地,供平王征兵养兵之用,实在是居心叵测。”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这时却见袁振又是继续说道:“臣亦是弹劾副相陶明哲以权谋私,党同伐异,唆使刑部尚书杨海生构陷忠良,屈打成招,与杜允文勾连,隐瞒徐景一案真相。”

听到这话,满朝官员都是愣住了。

这个袁尚书还真是艺高人大胆。

居然敢这样同时弹劾两位宰相,简直是不要命了嘛。

果然,就在袁振话音才落之时,就见杜允文跟陶明哲的心腹官员纷纷出列为两人说话。

“陛下,左相大人素来行事稳妥,断然做不出这等事来。”

“陛下,副相大人定是受人诬陷,还望陛下明察。”

“不错,袁尚书虽然亦是阁臣,却乃是礼部尚书,又为掌管三司,现今却出言弹劾,也不知所言是真是假。”

“陛下,还望明察。”

……

一时间,朝中不少官员不仅出言为杜允文跟陶明哲两人说话,甚至还有人开始攻讦袁振。

毕竟袁振虽然为礼部尚书,能入内阁,但终归资历浅。

加上这一下就弹劾两位宰相,所有人都是不相信,此次袁振的弹劾能动摇杜允文跟陶明哲的地位。

“闭嘴!”

就在这个时候,元化帝一拍御案,怒喝一声,随即喝骂那些为杜允文二人说话的官员,道:“尔等枉为朝廷命官!难道只三司的官员才可上奏弹劾朝臣?难道尔等遇着不忠不义、危害社稷之辈,也是充耳不闻,只道这乃三司之事?”

“若是如此短视之官员,朕不要也罢!”

说到这里,元化帝又指着袁振,喝骂着众人道:“袁爱卿虽为礼部官员,然却不畏权势,大胆直言,实乃我朝之幸,尔等不觉羞愧就罢了,竟还胡言乱语攻讦与他,到底是何居心!”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方才反应过来,忙齐齐请罪:“微臣不敢。”

看来今次袁振弹劾杜允文跟陶明哲,乃是元化帝授意,难怪这袁振会这样大胆,一下子就将左相跟副相都得罪了。

这分明是元化帝有意要除去杜允文两人啊。

思及至此,那些为杜允文二人求情的朝臣们都暗悔不已。

他们大多本就是杜允文或是陶明哲一党的官员,说不得之前早就在元化帝心中挂了号的,眼下很明显,元化帝要除去杜允文两人,他们不受牵连被一并处置了就算好的了,眼下还上赶着去碍元化帝的眼。

若是放在之前,这些官员们都不会这样担心。

毕竟以前元化帝势弱,他们左相跟副相一派颇为强势,一般而言,元化帝顾忌着杜允文,不会轻易处置杜允文手下的官员。

但现在不同了啊。

众人都在期盼,希望元化帝法不责众,不去计较方才之事。

但事与愿违,只见元化帝当下便道:“传朕令,即刻革去杜允文左相之职,由都察院收押详查,另收押杜氏族人,三族之内全数羁押,若经查实,全数问斩。”

“革去陶明哲副相之职,亦由都察院收押核查,若经查实,陶明哲满门抄斩,陶氏三族流放。”

说到这里,朝臣们皆是背脊一凉,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真是狠决果断啊。

就在这时,元化帝却是目色一转,看到了跪下殿下,面色如土的刑部尚书杨海生,复又道:“革去杨海生刑部尚书一职,由都察院收押,细查其罪。”

“今日凡为杜允文跟陶明哲求情之人,皆降两级,吏部七日之内务必将此办妥。”

说到这里,元化帝似乎气息有些不匀,顿了顿,复又说道:“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元华,迁任刑部尚书一职。”

此言一出,朝臣们更是震惊了。

就在这一会的功夫,左相跟副相就此革职查办,而元化帝却又在这个时候提拔陈云华任刑部尚书,入内阁辅政?

要知道陈云华那可是右相孙惟德的人。

眼下没了左相跟副相,内阁九位大佬,一下就只有七人,而这七人之中,户部尚书顾云浩本就是孙惟德门下弟子,而吏部尚书邓仕建,虽然之前与右相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那么的密切,但也是孙惟德一手提拔。

现在就连刑部尚书之位,也要由右相一派的陈云华担任。

如此的话,如今的内阁,七名辅政阁臣,就有四名是右相一党之人。

而且,没了左相跟副相,朝中仅仅只有孙惟德这一个正一品的宰相,那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想到这里,朝臣们纷纷向孙惟德投去热切的目光。

然而,就是这样热切的目光,却是让孙惟德只觉芒刺在背。

此刻,孙惟德的内心除了震动,更是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在里面。

元化帝要除去杜允文跟陶明哲,这个消息实际上他早就知道了的。

在几个月前,门下弟子顾云浩进宫面圣之后,便赶到了右相府,与他一起说起过元化帝当初托孤之事。

因而,两人都是晓得,就在这几个月,元化帝必然会在病体沉疴之前,将杜允文跟陶明哲两人除去,从而为小太子萧云珏即位铺路。

只是知道归知道,但眼下突然见着元化帝这样以雷霆之势处置了杜允文跟陶明哲,同为内阁宰相、两朝元老的孙惟德,却是也是有种狐死兔悲之感。

看来,元化帝是真的对他们这些老臣不放心啊……

在下旨处置了杜允文跟陶明哲等人之后,元化帝似乎一刻也不愿在这殿内坐着,当下急急吩咐了一声‘退朝’,便在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御座,在朝臣们的跪拜之中,头也不回的转身往太和殿后而去。

……

一散朝,杜允文跟陶明哲倒台的消息便如长了翅膀一样,极快地传遍了整个雍京城。

不仅是杜允文两人手下的门生故吏,就是那些与杜允文平时交好的勋贵们,也是更为谨慎了不少,生怕被元化帝一怒之下,连带着发落了去。

都察院动作极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结案了,并将结论呈报元化帝。

元化帝似乎对此案没有什么耐心,直接交由新上任的刑部尚书陈云华论处。

对此,陈云华也是有些拿捏不准,在揣摩了元化帝圣意之后,直接判了杜允文三族同罪,凡年满十四岁的全数问斩,十四岁以下流放之刑。

而陶明哲亦是同其罪,判了陶家满门抄斩,三族流放之刑。

杨海生自然也是落不到好下场。

就这样,曾经权倾朝野的左相杜允文倒台了。

随着杜允文跟陶明哲的倒台,一时间,朝中出现了孙惟德一人独大的局面。

但这样的局面没有持续多久。

十月底,年过七旬的右相孙惟德,向元化帝递上奏本,请求元化帝顾念其年迈,准其告老还乡。

当然,这个请辞奏折,元化帝是没有批准的。

不过孙惟德并不是蠢笨之人,知晓元化帝如此只是故作姿态,故而在元化帝驳回其请辞之后,复又上折请辞,当然,这个第二次的请辞,还是被元化帝驳回了。

其实这算是元化帝在给他体面。

毕竟孙惟德当政数年,在杜允文跟陶明哲二人倒台后,就这样急急告老还乡,少不得有些人会揣度其中之意,认为孙惟德已失圣心,这样急急告老,不过是为了避祸。

但如今元化帝再三挽留,也算是全了孙惟德这个当朝右相的体面,告知全天下,即便是孙惟德年迈,依旧还是他萧穆言所看重的臣子。

就这样,元化帝跟孙惟德在这般请辞和挽留之中来回了三次,直到孙惟德第四次上折请辞,元化帝方才准其归乡荣养,并亲赐黄金一万两,绢帛一千匹。

自此以后,内阁再无宰相,仅仅只剩下六部尚书这六位阁臣。

其中,虽然顾云浩资历最浅,但其主持新政,这一年来,又得孙惟德栽培,逐渐掌握了右相一党的权势,加上还颇受元化帝看重,故而,其余几位阁臣也颇为给其面子,甚至渐渐出现以顾云浩为首的局面。

十一月中旬,元化帝又下了一道圣旨,直接废除内阁三相之制,专设丞相一职,为超一品官阶,统管内阁及朝中诸事。

在内阁原有的票拟之权上,丞相更有呈批之权。即全国奏本由内阁票拟之后,却是直接呈交丞相,由丞相代天子行批阅,最后再挑选重要奏本呈交皇帝御批,至于那些丞相认为不重要的,便会直接发往六部行事。

这可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自华朝建朝之后,为了遏制相权,专门将相权一分为三,设立三个宰相。

而现在,元化帝却是又突然下令,将三宰相之权合而为一,重设丞相之位。

对此,众人都是议论纷纷,皆在估量这位他们华朝的第一个丞相乃是何人。

十一月底,内阁重整完毕,元化帝再发圣旨,直接提任户部尚书顾云浩为丞相之位。

一时间,满朝震惊。

这位顾丞相,不过才三十多岁,就身居如此高位,真可谓是权倾朝野啊!

第111章:突变第198章:令人眼红(一更)第30章:县试(捉虫)第29章:选择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书院第96章:京城第89章:荣光第91章:银钱第125章:家第180章:风向变了第23章:志向(捉虫)第168章:季航的邸报第158章:右相之争第79章:桃花运第71章:书院之变第202章:权倾朝野(二更)第58章:书院读书第80章:赵妍(一更)第174章:学弟第86章:鹿鸣之宴第147章:帝相之争第71章:书院之变第123章:风光无限第152章:对策第51章:分家第8章:认字第72章:查封(一更)第130章:师祖的嘱咐第92章:成亲第27章:回家第189章:大厦倾覆第84章:疲惫第21章:季老爷第31章:放榜(捉虫)第84章:疲惫第89章:荣光第89章:荣光第105章:晕倒第46章:簪花宴第49章:回村第73章:群架(二更)第178章:不太平第61章:初治水患第129章:事端第166章:左相的狠第185章:乱象四起第66章:吉祥物顾云浩(一更)第64章:齐王驾到(一更)第198章:令人眼红(一更)第87章:恩师第39章:家(二更)第172章:交易第73章:群架(二更)第38章:发案(捉虫)第115章:名次第103章:开考第200章:托孤(三更)第188章:身为帝王第203章:突来变故(三更)大结局:千古一相(二更)第148章:升官第74章:集体开后门(捉虫)第183章:老祸害第22章:一百两(捉虫)第23章:志向(捉虫)第39章:家(二更)第199章:皇太子(二更)第102章:节日第179章:所谓‘明哲保身’第45章:案首第78章:轮流虐狗第172章:交易第124章:回乡第106章:喜讯第157章:吏部第120章:豪赌第55章:二妞婚事第203章:突来变故(三更)第85章:放榜第202章:权倾朝野(二更)弟2章:家常(捉虫)第100章:师兄第95章:进京第91章:银钱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书院第154章:难题第30章:县试(捉虫)第193章:两封信(二更)第130章:师祖的嘱咐第185章:乱象四起第85章:放榜第79章:桃花运第89章:荣光第62章:顾云浩的建议(捉虫)第139章:决断第21章:季老爷第171章:阶下囚第123章:风光无限第72章:查封(一更)第24章:拜师(捉虫)